陈丹雄 陈海红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510225)
我国近十年来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
陈丹雄 陈海红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510225)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是时下的研究热点。系统总结近十年来这领域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与时俱进论“转向”、精彩各表谈“内涵”、精雕细刻绘“特征”、辛勤探索求“实现”、初步涉猎求“方法”和开始探索究“规律”等六个方面,并从中得出不足和建议,以期促进研究深入发展。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
西方“主体间性”理论开启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视角,并由此引发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革命。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也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系统总局我国学界近十年来对其研究成果,这对于促进其研究深入将大有裨益。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缘起于“主体间性”理论。胡塞尔开创了主体间性理论研究之先河,他毕生试图完成从“先验自我”出发突破“唯我论”藩篱,通达“主体间性的生活世界”的伟大探索。“只有我对另一个主体的经验和与他的关系,以及我的那些预设他者的经验,才真正配得上‘主体间性’这个名称。”①在胡塞尔那里 ,主体间性本质上是先验交互主体性,是基于经验的先验主体之间的关系。哈贝马斯从交往角度改造了胡塞尔的“先验交互主体性 ”理论。“交往行为理论把知与不知之间的辩证关系看成是相互理解成功与失败辩证关系之内的东西。”②在哈贝马斯看来,主体间性是主体之间以交往行为为媒介的相互理解、相互承认、相互作用的关系。国内学者对主体间性概念的界定各有各精彩,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1.关系属性说。张耀灿教授等认为,主体间性是主体间关系的规定性,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关性、统一性、调节性。2.特殊主体性说。陈金美在《论主体性与客体性、主体间性的关系》一文中主张:主体间性是主体与特殊客体(主体)之间的通融性,是一种特殊的主体性。3.互识 、共识说。缪志红等认为:主体间性包括两方面的涵义:其一为主体间的互识,即在交往过程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如何认识、如何理解的;其二为主体间的共识,即在交往过程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如何对同一事物达到相同的理解。上述观点各有自身的合理性。笔者认为:(1)西方的主体间性内涵包含浓厚的“先验”色彩,需要批判吸收;(2)主体间性是主体间关系和属性的统一;(3)主体间性是突破“主-客”两分模式而进入“主-主”模式,因而不能用特殊主体性来界定主体间性;(4)“互识”和“共识”只是实现和彰显主体间性的手段和目的,不是主体间性的本质。因此,主体间性是异质主体之间在交往实践过程中以中介客体为媒介而形成的关系和属性。
进入21世纪,随着主体间性理论研究在我国的兴起,有的学者开始把主体间性引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开始了扬弃和超越客体性、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伟大探索。随着建设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出新要求,许多学者开始加大对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研究,取得了显着成果。迄2010年5月为止,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论文有45篇。系统梳理近十年来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转向”、“内涵”、“特征”、“实现”、“方法”和“规律”等六个方面。
学者们与时俱进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转向的必要性、学科意义和思路。张耀灿等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一书中论述了转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转向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学者们还就转向的相关方面进行了研究。1.教育转型。邵庆祥在《论主体间性理论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文中认为:从主体间性理论这一视域透视思想政治教育,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如下转型:结构模式由主客体型向主体间性的转变,方法由注重单向灌输向注重对话的方向转化,价值追求由单一的工具理性向人的全面发展转变,关注点由单纯注重外在的行为和效果向主观心理领域的转化。2.转向的学科意义。马万宾在《思想政治就教育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文中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阐述了主体间性转向的学科意义: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转向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利于加深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认识,有利于实现教育观的变革。3.转向思路。吴琰等人在《浅谈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文中明确了转向思路:在思想政治教育德主体间性转向中要注意突出地位平等,把握双向互动,教育内容应贴近现实生活,彰显人文关怀。
关于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学者们各有各的精彩表述,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1.两种关系统一说。张耀灿教授等认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两种关系的统一。一种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构成主体——主体的关系;另一种关系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复数的主体,他们把教育资料作为共同客体,与教育资料构成主体——客体的关系,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③2.三层含义说。宋义明等人在认同“两种关系统一说”基础上认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是把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主体间的存在方式和主体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交往活动。④这两种内涵界定有一定的科学性。祖嘉合在《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及其特性的思考》文中认为“两种关系统一说”值得商榷:主体间性理论所揭示的教育者主体与教育资料客体的矛盾并不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要矛盾 ,受教育者主体与教育资料客体的矛盾也很难被理解为是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应该指向受教育者及其思想认识。另外王升臻在《对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质疑》一文中认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似是而非的概念,它不但没有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反倒使简单问题复杂化。笔者认为,从人的主体性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历经客体性、主体性而发展到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其发展的最新形态,是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方式培育受教育者主体间性品德的交往实践活动。因此,笔者撰文倡导“本质、目标和方式内涵统一说”: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代表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结成主体间的关系,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方式培养具有主体间性品德的人并为一定社会发展服务的社会实践活动。⑤
关于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研究,学者们从各种角度对其进行了精雕细刻的“描绘”,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1.三征四性说。张耀灿等学者把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归纳为三点: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共在的主体间的存在方式;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活动是双向的交往活动;教育方法是在双向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的一种互动对话 。⑥他还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探析》文中把其概括为:主体性、多向性、平等性、活动性四个方面。2.五性特征说。冯建军则认为,教育主体间性特点主要表现在:交互性、平等性、宽容性、合作性、约束性等方面。⑦上述关于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的理论归纳具有一定合理性。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扬弃“主—客”模式为“主—中介(客体)—主”模式。因此,我们不能忽视其本质属性还包括交往性和中介客体的关联性。
学者们就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实现进行了辛勤探索,主要代表的观点有三种。1.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论。张耀灿教授等认为,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的理想模式。张耀灿等认为,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有着自己应遵循的六条原则:地位平等、贴近生活、沟通理解、双向互动、体验巩固和互惠共赢六大原则。⑧田九霞在《试论主体间性诠释下的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文中提出实现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需具备的条件:要树立互主体意识、民主平等意识、宽容意识和场域意识。2.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论。闫艳等提出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并就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过程、目标、方法、内容和本质等进行了探索。闫艳等认为:其目标应是生成一种人性丰富的人,一种具备主体间性的人;其应把交往应被看作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其内容要注重交往理性、交往意识的培养,应以生活世界为作为底版,从而实现向真正的人的回归。⑨它具有多极主体性、双向建构性、平等对话性等本质属性。3.网络实现论。蔡丽华等认为,网络不仅成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的理想空间,并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的实现开拓了具体途径。同时指出了利用BBS、OICQ、BLOG和E-MAIL四种具体途径进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⑩
关于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成果目前成果很少,学者们只是初步涉猎,散见于论文和论着中。基于这种“主体性教育悖论 ”中的“灌输”、“独白”等缺陷 ,有的学者从主体间性角度提出了对话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⑪李杰在《主体间性视阈中的道德教育范式》文中认为:从主体间性这一视阈透视道德教育范式,道德教育的方法应从“灌输”走向“对话”。王延文等在《关于教育中“主体间性”的一些认识》文中认为:“我们应该在多元思维下辩证看待各种教育因素和主张,对待‘主体间性’意义下的平等对话、沟通、交流等教育方式亦应如此。不是以这些教育方式去排斥其他教育方式,而是研究如何运用这些教育方式更具合理性,更能落实主体间性的思想。”
学界对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张耀灿对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进行了原创性探索,总结出“主体间多向互动规律”;该律的深刻性、科学性主要在于:强调了主体性、多向性、平等性和活动性;遵循和坚持主体间多向互动规律,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第一,树立活动意识,开发活动资源;第二,发展主体间的平等交往;第三,建构主体性育德模式。⑫黄永宜等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规律的再探讨》文中,从主—主关系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进行了研究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不是“适应超越律”,而是“转化提升律”。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 ,近十年来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在其内涵和规律等六个方面还取得了突破,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推进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建构和实践都起到了重要指导意义。但客观分析 ,综合到目前为止所有研究成果 ,从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研究成果欠缺集成。迄今为止 ,我国关于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成果,主要散见于部分学术期刊和一些专着的部分章节中 ,这表明该研究还不够系统,尚没有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专着,欠缺成系统的“集成型”的研究成果。
2.相关研究有待深入。(1)目前,有的概念尚未明晰 ,甚至在一些关键问题上还存在争议,如对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等方面未达成共识,仍需要进行研究。(2)在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特有的规律和原理层面,虽然有的学者提出一些观点和见解 ,但仍有待深入研究。(3)在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等方面还尚处于初始阶段,同志仍需努力。
3.研究领域有待拓展。目前研究仍存在许多理论空白点,需要进一步拓展研究领域。(1)教育哲学层面:主体间性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化、马克思主义主体间性理论等方面的研究有待深入;(2)现实指导研究层面:针对高校现状的主体间性思想政治研究成果很少。同时对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构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路径等问题的研究存在空白点,有待于进一步加深细化研究来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践。
注释
①丹·扎哈维:《胡塞尔现象学》,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7年,第119页。
②哈贝马斯:《走出主体哲学的另一条道路:交往理性对主体中心理性》,佟立译,江怡:《理性与启蒙(后现代经典文选)》,上海:东方出版社,2004年,第528页。
③⑥⑧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59页,第360-361页,第377-390页。
④宋义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问题研究》,《理论与改革》2007年第1期。
⑤陈丹雄:《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思考》,《高度农业教育》2008年第12期。
⑦冯建军:《以主体间性重构教育过程》,《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⑨闫艳:《马克思交往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求实》2006年第4期。
⑩蔡丽华,黄永久:《浅析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实现》,《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第1期。
⑪ 梁德友:《近年来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兰州学刊》2008年第4期。
⑫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探析》,《思想理论教育》2005年第2期。
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育项目“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WYM08048)
责任编辑 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