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培, 化卫军
河南省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450014)
在实际工程建设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有多种,主要分为两个方面:①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自身的物理化学反应造成的混凝土裂缝;②后期人为造成的混凝土裂缝。
收缩裂缝产生的原因,是在施工阶段因水泥水化热及外部气温的作用引起混凝土收缩而产生的,多为规则条纹状,常常发生在结构变截面处,往往与受力钢筋平行。收缩裂缝多发生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但在梁、板、柱等小型构件的情况也居多。混凝土收缩裂缝危害比较大,尤其是暴露在大气中的构筑物,因此应加大混凝土的成品保护,以避免出现严重后果。
配合比设计不当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造成混凝土开裂不可忽视的原因。分析近几年不少成品混凝土梁、板、柱出现裂缝的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1)粗细集料含泥量过大,造成混凝土收缩增大;集料颗粒的级配不良或采取不恰当的间断级配,使得混凝土收缩增大,二者均导致裂缝产生。
2)混凝土外加剂、掺和料选择不当,使混凝土收缩性严重加大,致使裂缝产生。
3)水泥等级、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原因。水泥等级越高、细度越细、早强越高,则对混凝土开裂影响越大;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越高,则混凝土脆性也越大、越易开裂。
1)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运输时间过长导致水分蒸发,易造成裂缝产生。
2)现场浇筑混凝土时 ,振捣不当,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诱导裂缝产生。
3)大体积混凝土缺少两次抹面,易产生表面收缩而裂缝。
4)高空浇筑混凝土,风速过大 、气温过高,使混凝土收缩变大而产生裂缝。
1)现场养护不到位 ,混凝土早期脱水引起收缩裂缝。2)现场模板拆除不当或拆模过早,引发裂缝。
3)在已浇筑好的混凝土强度没达到标准,则堆放大荷载物体,扰动混凝土的凝固,产生裂缝。
以上这些因素都会造成混凝土裂缝产生。在工程中,养护是使混凝土正常硬化的重要手段。而养护好坏对裂缝的产生与否有着直接的影响。凡是现场养护越接近标准养护者,混凝土开裂的可能性就越小。
根据混凝土裂缝形成的原因,应采取以预防为主的方法进行控制,也就是说要防患于未然,归结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在设计上要注意那些容易开裂的部位,如深基与浅基、高低跨处等部位,同时考虑到由地基的差异沉降或结构原因而容易引起裂缝的环节,这些均应在设计中加以解决 。在构件截面允许、配筋率不变而且浇筑方便的情况下,钢筋直径越细、间距越小对预防开裂越有利。
编制良好的施工方案对防控混凝土开裂有很大作用。施工方案主要应确定每次的浇筑量、施工缝间距、位置及构造、浇筑时间、运输、振捣等方面。一般来说,施工缝应尽量留在变截面处,或远离受拉钢筋部位而设在混凝土的受压区,且施工时应尽量避开炎热天气和昼夜温差大的日期。若必须在夏季施工,则应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对入模温度进行控制,加强成品混凝土的养护。
由施工质量而产生的裂缝发生率占 90%以上,因此施工阶段是防止裂缝发生的主要阶段。为防止混凝土裂缝的发生,在施工过程就应充分注意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到场温度、混凝土塌落度、浇筑混凝土时间、工人的振捣技术、钢筋上的渣土及模板是否涂刷脱模剂等诸多环节和因素的影响和作用。
养护是混凝土成型后对混凝土成型不变的保护,是保证混凝土质量及防止裂缝的重要环节。养护期应以混凝土强度增长最快的阶段为准,一般为 7~28 d。
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是难免的,有了裂缝,就一定要处理,处理方法有很多,一般比较经济实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用修补材料直接填充裂缝,一般用来修补较宽的裂缝,作业简单,且费用较低。对于宽度小于0.3 mm且深度较浅的裂缝,或是有充填物的裂缝,用灌浆法很难达到预期效果,这类裂缝以及小规模的裂缝采用先开V型槽而后再作填充处理方法比较合适。
此法应用范围较广,从细微裂缝到大裂缝均可适用,处理效果较好。 利用压送设备(压力为 0.2~0.4 MPa)将补缝浆注入混凝土裂缝,从而达到闭塞目的,该方法属传统方法,效果理想。也可利用弹性补缝器将注缝胶注入裂缝,十分方便,效果也很好。
对于因超荷载产生的裂缝、长时间不处理导致的混凝土耐久性降低的裂缝、火灾造成的裂缝,由于其易对工件结构强度产生影响,所以宜采取结构补强法(包括断面补强法、锚固补强法、预应力法等)。该方法可有效将影响结构强度的裂缝弥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