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创新教育

2011-04-09 13:32周巧兰
关键词:教育学生

周巧兰

(武汉市江岸区第十六中学,湖北 武汉430017)

论创新教育

周巧兰

(武汉市江岸区第十六中学,湖北 武汉430017)

本文从我国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出发,从古今中外社会文明历史进程的大视野角度简要地阐述了在我国提倡与全面实施创新教育的必要性,并简要概括提出了新时期教育创新的内涵;进而从创新教育的主体性、特点、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及创造教育的关系几个方面探讨了创新教育的理念;最后,本文提出开展创新教育的主要对策在于创设民主和谐的教育环境、规范内容全面性的教育、注重形式个性化教育、把握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模式、优化学生的心性人格等几个方面。

创新教育;创新教学;素质教育

著名老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中国有四万万人,试问有几个是完整的人?诸君,试想一想:我自己是不是一个完整的人?”陶老先生在上世纪30年代对大学生所提的一个问题至今震聋发馈!“有智商没智慧、有前途没壮志、有文化没教养、有知识没思想、有青春没热血、有个性没品行、有理论没实践”①便成了当今部分学子令人惊悚的形象写照。

造成这样的局面不能完全怪怪教育部门、怪校长及老师,这是一个社会问题。但是,我们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尽到我们的责任,尽力而为。

一、提倡与全面实施创新教育的必要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指出:“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英国数学家哲学家怀特海曾说:“严格地说来,近代科学始于布鲁诺的死。”事实上文艺复兴运动开启了一个人类创新文化的新时期,它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经济学家罗森堡在《西方致富之路——工业化国家的经济演变》中认为:“就科学技术本身而论,直到15世纪中国和阿拉伯国家显然高于欧洲,但西方国家很快后来居上,原因在于西欧在中世纪后建立了一种有利于不断创新的机制。”杨振宁认为:“儒家文化的保守性是中国三个世纪抗拒西方科学思想的最大原因。”缺乏创新文化的底蕴是我们中华民族在已有的科学技术发展史上很难有大作为的原由。在看到民族文化传统等对教育的正面因素时,我们更应在自我批判中从事任重而道远的创新教育使命②!

创新是人的本性,人人都具有创新的潜能与倾向。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后天的教育是否尊重、保护并培育了这种潜能,激发、促进并满足了这种需要。

教育创新是指作为实践主体的人,为了一定目的,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对教育的整体或构成部分进行变革,从而使教育得以更新与发展的活动。创新教育的目的在于,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打好人生基础的基础;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打好继续学习的基础;培养社会责任心打好走向社会的基础。

创新教育是整个社会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坚强基石;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环节;是人不断完善自我与超越自我的必由之路。

二、对创新教育理念的思考

创新教育不仅是方法的改革或教育内容的增减,而是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是带有全局性、结构性的教育革新和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是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发展的方向。探索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创新性教学模式是实施创新性教育的核心。

1.确立教育的主体性思想

马克思主义科学人性观认为:人性是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主体性的高度结合与统一。自然性是人性的生物性部分,社会性是人性的习性部分,主体性则是人性的能动表现,是生物性与习得性的合金,是人性最核心的部分。时下提倡的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其教育观的核心就是主体性教育思想。

确立教育的主体性思想,是实施教育创新的基础、前提与关键。肯定教育的主体性,必然要求肯定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自主性,尊重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主体,应注重教育实践主体的认识与选择;建立民主合作的新型人际关系,培育和弘扬受教育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2.创新教育的特点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造能力为核心,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着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观念和创新态度的一种教育。

创新教育的特点在于:(1)创新既含有在现实的条件下或物质基础上通过内部的革新创造出新的事物,也可以指精神上的创意,如新方法、新手段等。(2)创新的立足点在于“新”。它是一种通过改造现实、满足时代需求的创造,具有时代的特征。(3)创新性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态,是智力的核心部分,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复合体。(4)创新教育在不同的教育层次上有不同的要求。在基础教育阶段,创新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有效的教育教学途径使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观念和创新态度,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

创新的概念包含着创造而不是相反。人们通常所说的创造,属于最高层次的创新。创造强调的是首创性;创造较多的指实践中的发明创造,它的产品既可能满足现实的需求,也可能不合适宜。

3.创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创新教育在目标与本质上与“素质教育”是一致的。创性教育是较高层次的素质教育,这是因为,创造性素质在现代和未来人才的各种素质中具有统御作用和最大的时代适宜性。

创新教育抓住了素质教育的一个核心内容,且因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便于细化、操作的特点可以成为素质教育的有力“抓手”,用它可以带动素质教育在一系列问题上创新,包括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

三、对当今开展创新教育对策的探讨

今天有什么样的教育,未来世界就有什么样的社会。

创新教育重视全方位的教育教学改革优化,而不是一种单纯训练学生发明创造的技巧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不是一种精英教育;是一种既重结果、更重过程上的教育,不是一种只重结果的教育;是一种人格、心智、心性上的智力与非智力融合的教育,而不仅仅是一种创造力的教育。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教育环境

建构主义理论也认为:知识不是通过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构建而获得。因此,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是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评价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探索者、合作者,学生的学习动机、情感、意志对学习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

遵循“教学对话原理”的教学有助于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克林伯格认为,教学原本是形形色色的对话,具有对话性质,这就是“教学对话原理”。课堂教学中的对话是师生在平等地位上以语言为中介而展开的。基于对话协商的共同体学习过程也是成员之间(包括师生、生生)在经验共享中的相互造就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各成员都将他人视为知识的可能性源泉,借助集体智慧走出个人困境,从而构成了一种加速个人智慧学习和认识创新的良性循环③。

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应建立一种和谐、平等、相互尊重的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利用情感渗透的教学模式进行知识的传授。陶行知先生说:“创造力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并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实施教学民主,要求教师要有“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博大胸怀。“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2000年10月,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杨福家在一次会议发言中指出,优秀的基础教育必须要营造一个有利创新思维发展的环境,使“火把”在良好的环境中星火燎原。鲁迅在80多年以前,1924年在北京师范大学附中的一次讲演,题目叫做“未有天下之前”。他在演讲中说:“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他又说:“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就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花木非有土不可。”

缺乏对于人与人之间差异性的认同的文化环境,是有碍于创新人才的培养的。在对话中,应坚持正面的激励、宽容和理解学生,允许学生在探索中出现错误,把继承性学习提升为创新学习。哈佛大学前校长艾略特认为,每个学生天生的爱好和特殊的才能都应在教育中得到尊重。列宁同志说过:“青年人犯错误,上帝都会原谅的。”而美国宗教领袖斯克曼有一名名言即是“当我们处于少数人群的时候,接受考验的是勇气;但我们处于多数人群的时候,接受考验的是包容。”

(二)规范内容全面性的教育

创新教育的内容上,既要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又要培养形象思维能力;既要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又要培养非逻辑思维能力;既要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又要培养聚合思维能力。是故创新教育既要面向自然科,也要面向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特别是在科学技术的负效应日益显现的今天,科技创新与人文创新更应平衡发展。

知识经济理论学者艾米顿特别推崇印象派画家克劳·莫奈的作品。她指出:“在他之前的艺术家所作的绘画,要求你走近画布才能够看清细节,而莫奈和其他印象派画家则不同,他们要求你退后从远处观赏才能看清细节。关键是要看到整体,以及色彩、结构和情绪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样才能欣赏一件艺术作品。”而我们的传统教学很少教会学生从总体上观察学科知识系统,把握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和本质特征。

创新教育鼓励学生以更宽广的视角,从分割的学科课程里“重新发现”的关键所在。创新学习注重对知识整体及其联系的把握。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既会注意学科内部各教学内容间的纵向联系,还会注意不同学科之间的横向沟通。引导学生对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综合、重组,使各种知识、技能相互迁移、渗透,互成体系,最终形成“能力链”、“知识树”的整体网络。

从某种意义上讲,综合能力就是将现有知识“重新组合”为新知识的能力,新组合的独特和新颖标志着创新。西蒙顿在《科学天才》一书写道:“天才们进行新颖组合比仅仅称得上有才能的人要多得多。天才们就像面对一桶积木的顽童,会在意识和潜意识中不断把想法、形象和见解重新组合成不同的形式。”课程教学可从第一层次的将某学科课程内部的知识进行重组入手,希望学生最终能够做到跨学科和跨出课程规定的内容去自学,把进入现代社会所必须了解和掌握的所有知识重新组合、贯通,运用这种“重组”的知识解决复杂的问题,从而内化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上述知识重组包括结构化的知识即指那些与上位、下位知识具有紧密联系的知识、程序性知识即指导“如何做”的知识、以主题为中心的结构性知识即指那些有明确主题的图式。例如,现在高考出题就要求“在考察学科知识的同时,注意考察学生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和学科知识渗透的能力”④。

(三)注重形式个性化教育

在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学生间的个性差异,注重个性化教育。发展个性,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培养创新人才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

国外中小学课程的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活动能力和创造能力,实行了必修课与选修课结合、知识性课程与综合课程结合,注重课程的生活化气息,课程的开设尤其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并向微型化方向发展。我国中小学基础课程的开设则多是以知识为定向的,注重学科知识的逻辑性,但综合化程度不高。有位心理学家曾说过,“只会使用锤子的人总是把一切问题都当成钉子”。在一个问题上形成了思维定势时间越长,重复的次数越多,它对人创新思考的束缚作用就会越强。改革这种课程设计不仅要在内容上强调课程的综合性,而且在结构上要增加与生活相关的课程和一些创新教育方面的课程⑤。

(四)把握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模式

创新教育要求既能使受教育者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又要尊重受教育者的差异;在课堂上,既要发挥教师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的主导性应体现在强调学生参与,积极采用启发式教学法、主体参与教学法,双主动教学法等,核心是使学生掌握主动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教学中强调的应该是“发现”与探索知识的过程;使学生感受到任何科学知识都是不断探索的结晶。学生的主体性应体现在通过独立思考,处理所获起的信息,使新旧知识融合贯通,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现自我价值,进一步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机,增加创新意识。

(1)课堂教学中的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

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和前提。

教学根本目的不是教会解答,掌握结论,而是在探究和解答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能力、激发求知欲,从而主动寻求和发展新的问题。

教学方法上也要改变传统的注入式为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教育内容应紧密学联系生活实际、联系科技发展的实际,联系社会发展的实际,及时调整补充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前沿,面向未知。

教育实施环节上教师应为学生创设探索情境。设计的问题一定要具有新颖性,多面性,让学生想问,敢问、善问。爱因斯坦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还重要。著名科学方法论学者波普尔所说:“正是怀疑和问题鼓励我们去学习,去观察,去实践,去发展知识。”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得出不同的科学的结论。教师对同一问题、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和揭示。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尽量改变传统的演示性实验、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另外还可以向学生提供一定的背景材料、实验用品,让学生根据特定的背景材料提出问题,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分析、思考、讨论,最后得出结论。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当学习者以自己的经验为背景建构对事物的理解时,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对事物的唯一的标准理解。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在同社会、周围环境的互动中学会选择、判断,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另外,学生的每一种创意都应该在实践活动得到检验,让学生在冲突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2)课堂教学之外的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

开展创新教育活动,应该以学校为中心,在全社会建立系统协调的运作机制。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可以聘请有专门才能的学生家长、科研专家做专题讲座来开阔学生的知识面;此外,学校还可以和当地的科学机构合作,创设第二课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的报告指出:“人是在创造活动中并通过创造活动来完善他自己的。”早在1972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就出版了《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提出了终身学习的思想,一个人如何通过有效的途径获得他所需要知识的能力成为衡量他创新能力高低的一个标志。

(五)优化学生的心性人格

当今人类社会一系列重大的技术变革正面临突破的临界点,在芯片、生物工程、医学与药物和纳米等技术领域内正孕育着一场重大的技术变革。但著名的软件专家比尔· 乔伊却警告世人:“21世纪不断加速的技术变革,可能会带来某种类似于人类毁灭的后果,人类正处于极端不幸的顶峰”⑥。非理性的创造活动及其成果发展将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但理性的创新教育能使人类自身不断提高制衡调整技术进步与社会进步的能力!

创新教育,绝不能把它仅仅看作是一种技巧或思想的智慧的教育,而应该看作是一种人生的姿态,一种高层次人才所必需的基本品格的教育。创新教育,要求将心理情感、人文道德等思想素质与科学精神、科学道德等科学素养融为一体。创新教育的实质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人的主体精神。

也就是说,创新只是工具,是要受人的情感、道德品质的驾驭和支配的,并不是方向本身,还不能单独成为目的,创新教育也不能代替现代教育的全部,它必须与道德教育整合,培养人的同情心和责任感,把人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引向为人类造福的方向上来。科学与创造力是一把双刃剑。比如,体育界兴奋剂的问题,假冒伪劣商品的问题等。有灵魂的教育意味着追求无限广阔的精神生活,追求人类永恒的终极价值:智慧、美、真、公正、自由、希望和爱,信仰。法国教育家斯普郎格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北大的校长蒋梦麟先生当年说:“教育如果不能启发一个人的理想、希望和意志,单单强调学生的兴趣,那是舍本逐末的办法。”⑦

单纯的智力活动只能培养匠人,而不可能培养大师。在人的智力水平相当或恒定的情况下,非智力因素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日本芦屋大学校长奥田真丈认为,高校不能仅仅教育学生“升学谋职”,而应培养学生具备三方面的特长:具有广阔的视野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具有更新自我观念,改变思考方式的能力;具有人本主义精神,即良好的心理素质或个性。

注释

①《胡列博士谈创新教育理念》,http://tieba.baidu.com.

②⑥郭重庆:《中国科技发展缘何滞后》,http://www.cas.cn.

③时长江、刘彦朝:《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意蕴及其建构》,http://www.cnsaes.org.

④叶平:《“创新教育”解析》,《新华文摘》2000年第3期。

⑤蔡福全:《创新教育思路、培养创新人才》,《光明日报》2009年11月27日。

⑦《教育与创新》,http://www.xici.net.

责任编辑 荣家

猜你喜欢
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快把我哥带走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赶不走的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