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近十年发展之路回眸

2011-04-09 13:32:23韩永进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发展

韩永进

(文化部 政策法规司,北京 100020)

中国文化产业近十年发展之路回眸

韩永进

(文化部 政策法规司,北京 100020)

自2000年中国“文化产业”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政府和社会的认可,已经过去了十年。回顾总结近十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之路,可以发现,十年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道路是理论创新、地位作用显著提升之路;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之路;是制度创新、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之路;是“两手”协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政府宏观调控有机结合的发展之路;也是一条目标任务路径方法日益清晰、越走越宽广的战略发展之路。

文化产业;理论创新;制度创新

2000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第一次在中央正式文件中提出了“文化产业”这一概念,要求“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引导文化娱乐、教育培训、体育健身、卫生保健等产业发展,满足服务性消费需求”。①这标志着我国正式确立“文化产业”的地位和作用。十年过去了,我国文化产业有了飞速发展,据统计,2004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年均增长速度在15%以上,比同期GDP增速高6个百分点。特别是尽管面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但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仍然势头强劲,其促进消费、拉动内需、污染低、消耗少、附加值高等优势进一步显现。如果以十年为一个结点,回顾一下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之路具有重要理论意义。②

一、理论创新——文化产业地位作用显著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为改革开放提供理论指导。正是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确立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在这样的总体布局中,显著提高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党和政府发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号召。

200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③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④2010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没有先进文化的发展,没有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现代化”。⑤2010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22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定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其中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我们党对文化地位作用作出的新判断新认识。

与我们党对文化地位作用的认识相伴随,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的文化产业的作用日益凸显,地位日益重要。首先,“文化产业”概念的提出,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具有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涉及到我国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许多领域,需要有一系列相应的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我们的文化发展也必须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实现由计划体制下的发展模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发展模式转变。另一方面人们对社会主义文化特性的认识也逐步深入,认识到文化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必须遵循其自身发展规律,同时也必须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努力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中,部分文化产品具有了商品的特性,有的本身已经成为了商品,其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各个环节都融入到市场经济的大循环中。文化生产也要尊重市场经济的一般法则,要注重成本核算,提高经济效益。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经济的发展中有文化的作用,如企业文化、社区文化、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等,文化反过来推动经济的发展。对于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有学者进行过形象的概括:“经济是船,文化是浮力,浮力越大,船的载重力越大,文化的较量是最终定输赢的。”⑥因而无论是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需求来看,还是就文化与经济的关联本身而言,文化产业作为我国经济的一部分,它的充分发展可以优化国家产业结构,有利于繁荣经济,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有利于全面实现社会进步。因此,“文化产业”这一概念在我国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产物。

其次,文化产业在我国经济战略布局中的地位也日益突出。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使用了“文化产业”的概念,而且详尽论述了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强调“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⑦2006年颁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的重点之一,就是抓好文化产业体系建设,重塑市场主体,优化产业结构,确定重点发展的产业门类,培育文化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发展现代流通组织和流通形式,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将“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要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⑧2009年下半年国务院正式颁布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强调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文化产业正在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引擎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进一步确定了新形势下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重点项目和扶持政策。《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第一次对文化产业发展作出的规划,是指导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继钢铁、汽车、纺织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后出台的又一个极具分量的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产业。2010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22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强调,当今世界文化产业日益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选择,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讲话突出强调了文化产业是“支柱产业”和“重要抓手”,反映了我们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最新认识。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对于文化地位作用特别是文化产业地位作用的提升,是根据当今国际国内形势发展作出的正确抉择。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围绕综合国力的全方位竞争更趋激烈,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明显,国际思想文化领域斗争尖锐复杂,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十分紧迫。从国内看,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我国发展呈现了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在文化上,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的文化发展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还不完全适应;与快速发展的现代传播手段相比,还不完全适应;与不断扩大的对外开放相比,还不完全适应;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形势相比,还不完全适应。因此,我们面对国际国内形势,要实现科学发展,就必须尽快提升文化特别是文化产业的地位作用,推动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二、两翼齐飞——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与西方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不同,我国文化产业十年发展之路,是一条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比翼双飞之路,这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发展道路。因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们的文化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另一方面具有产业属性,文化建设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我们党在理论上的一大创新就是根据社会主义文化的双重属性将文化区分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两个方面,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轮驱动、两翼齐飞。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各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贯彻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强调文化产业的地位作用和目标任务的同时,强调“国家支持和保障文化公益事业,并鼓励它们增强自身发展活力。坚持和完善支持文化公益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扶持党和国家重要的新闻媒体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各类群众文化”。⑨2005年末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强调,“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根据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不同特点,提出不同要求,制定不同政策。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要以政府为主导,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实现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要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高度重视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充分考虑文化的产业属性,把两者统一到文化体制改革的全过程。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努力为全社会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经济发展的功能”。⑩2007年6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会议认为,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意义。会后下发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日益增长,文化消费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为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力地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市场的繁荣,同时对公共文化产品、基础设施、服务网络、资源配置等提出了新的要求”。(11)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既要求“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又要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12)2009年下半年国务院正式颁布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虽然是一个产业规划,但在讲到规划制定的目的时强调,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在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同时,加快振兴文化产业,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这实际上就是进一步明确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要两轮驱动、两翼齐飞。2010年7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特别强调“协调发展”。讲话在部署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时,一方面要求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另一方面又要求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要求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从这一纵向的政策梳理,可以清楚地发现,经过多年实践的探索,我国文化产业十年发展之路的基本路径就是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一手努力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手壮大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强调的是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13)

三、制度创新——深化改革、促进发展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十年是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在不断深化改革中发展,在新的发展中不断改革创新的十年。“文化产业”同“市场经济”一样,对于我们来讲完全是一个全新的事物,没有现成模式可以借鉴,没有典型可以照抄照搬。因为我们要发展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既与当今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有共性,又有自己的独特个性;既要符合世界文化产业发展普遍之路,又要走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在深化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深化改革就是我们文化产业发展之路的另一个特点。

首先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十年来,我们适应文化的发展,以文化实践特别是文化产业实践发展来检验,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不符合文化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中解放出来,从不符合文化科学发展的做法中解放出来,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中解放出来。在实践中我们逐步形成了新的文化发展理念:在文化地位和作用上,明确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在文化发展方向上,明确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在文化发展的目的上,明确要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在文化发展动力上,明确要坚持改革创新和科技进步,破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在文化发展思路上,明确要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发展。在文化发展格局上,明确要积极吸引民营资本、海外资本参与文化建设,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对外开放格局。在文化发展战略上,明确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在文化发展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上,明确要始终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其次是不断改革创新,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14)2005年末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强调,“加快发展是改革的目的,必须着眼于发展制定改革的政策措施,以发展的成果检验改革的成效,通过改革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坚持勇于实践、大胆创新,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妨碍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束缚文化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鼓励多种形式的探索和试验”。(15)2006年1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生活的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生活的新追求,对文艺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进文艺观念、内容、风格、流派的积极创新,大力推进文艺体裁、题材、形式、手段的充分发展,才能创作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不断增强文艺的时代感和吸引力”。(16)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17)2009年下半年国务院正式颁布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在规划目标中强调,文化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取得实质性进展,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明显增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创新体系初步形成,文化原创能力进一步提高,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广泛运用,文化企业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显著提高。2010年7月23日,胡锦涛同志在重要讲话中进一步强调,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在重点领域取得进展。

若再对照十年来文化产业的实践,可以发现改革创新贯穿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始终。一是体制创新,包括转变政府职能、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强微观活力、扩大融资渠道等。政府职能转变重点是实现三个转变:由管文化办文化向以管为主转变,由主要管理直属单位向管理系统和社会转变,由主要以行政手段为主向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管理手段转变。(18)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我国文化体制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六大以来,我国正在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服务体系。如“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2131工程”、“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全国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等,就是公共服务体系日益建立的具体体现。增强微观活力是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的主要内容,这个微观既包括经营性文化企业,也包括公益性文化事业,如转企改制、事业单位内部改革、实施文化改革试点等。扩大融资渠道则是改变长期以来我国文化投融资过分依赖政府、投资主体单一的局面,通过出台政策措施,降低市场准入资格,取消限制,鼓励民营企业、民间资本投资到文化领域。二是科技创新。文化艺术的发展,往往是与科技发展结伴而行。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科技创新是文化创新的技术基础和重要内容。文化科技创新既包括推动科技特别是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文化建设,如数字技术、网络技术、新型文化传播技术等在文化领域的应用与实践;也包括用科技成果改造提升传统文化行业,增加科技含量,展示文化魅力,如声光电等科技成果在舞台剧院的应用,虚拟技术、远程支持系统与博物馆、图书馆的结合等;以及文化科技单位自身体制的改革创新,将市场机制引入文化科研机构中,以生产带科研,以科研促生产,理顺科研与生产的关系。因而就实践层面而言,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十年也是改革创新的十年。

四、“两手”协同——市场机制作用和政府宏观调控有机结合

综观中国文化产业十年的发展,是市场机制作用和政府宏观调控逐渐磨合的十年。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充分发挥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另一方面政府又充分发挥了政府的职能,充分发挥“看得见”与“看不见”的两只“手”的功能,结合文化市场发展进程适时进行国家宏观管理,推动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首先,明确党和政府对文化建设的领导责任。2006年1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文艺事业,把加强和改善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热心服务,大力支持,不断提高领导文艺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全面贯彻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充分发扬艺术民主和学术民主,坚持社会责任和创作自由的统一、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的统一,加强调查研究,不断认识和掌握文艺规律,尊重文艺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以符合文艺规律的方式领导文艺工作”。(19)2005年末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强调,“加强和改进文化领域宏观管理。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职责明确、反应灵敏、运转有序、统一高效的宏观调控体系,完善预报、引导、奖惩、调节、责任、监督、保障、应对等机制”。“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明确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职责,理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所属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实现由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转变”。(20)

其次,明确党和政府具体从哪些方面进行工作。根据这十年来的实践经验,形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共识。一是提高认识,摆正位置。提高对文化建设特别是文化产业的认识,真正摆正党委和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二是纳入规划。要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与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等统一规划,统一安排,统一部署。三是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四是制定政策,进一步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政策,进一步完善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进一步完善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五是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氛围,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良好环境。六是深入研究问题,要深入研究人民群众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新期待,深入研究文化发展特别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努力提高推动文化科学发展的能力。七是要将文化发展纳入科学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八是政府要更好地履行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责任,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和权益。九是加强文化战线领导班子建设,加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保障。

再次,自2000年以后,我国政府开始有意识地运用“产业政策”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在这十年间,政府相关部门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初步构建起一个相对完善的文化产业的外部政策支持体系。这些政策和法规包括2003年的《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04年《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2009年《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以及广电、出版、网络、动漫、旅游等具体文化产业领域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等。有学者就认为,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在文化产业诸领域基本上做到“有法可依”、“有政策可依”,而我国众多的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21)

最后,市场机制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得到了正视与运用。我国进行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转企改制,将经营性文化产业与公益性文化事业分割开来,可以由市场决定、调节的经营性文化产业部分坚决将之推上市场,从而重新激发其活力与创新力。如图书出版机构的整体转制、文艺剧团的体制改革、影视集团的企业经营等等,无一不是充分调动市场的调节机制,推动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正是在这十年间,伴随着市场机制在文化产业领域中调节、推动作用的显现,推动了一批民营文化企业的成长,如华谊兄弟集团、TCL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湖南宏梦卡通传播公司、上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分众传媒等。这些民营文化企业不仅活跃了我国的文化产业,而且有些成为各自行业的领头羊。

总之,2000—2010年对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而言,是一个关键的十年。在这十年间,我国文化产业完成了“合法性”身份的转变,进入“合理性”快速增长时期。2000年“文化产业”在中央正式文件的第一次出现拉开了我国文化产业全面建设的序幕,到2009年《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颁布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我国文化产业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未来十年,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将会越来越成为影响中国文化发展模式和推进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力量。

注释

①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编:《〈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学习辅导讲座》,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99页。

②涉及文化体制改革的历史分期问题,笔者与傅才武教授等多有讨论。目前以十年为一阶段全面总结回顾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的专文还不多见,主要有向勇、刘静《中国文化产业十年进程:一个实践分析框架研究》(载《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8期)一篇,该文选取的是1998—2008年这一时段,与本文论述的时段不尽相同;傅才武、陈庚《三十年来的中国文化体制改革进程:一个宏观分析框架》(载《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论述30年来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与分期问题,尽管时段要长一些,但在论述文化产业发展过程时与本文主旨相关;傅才武《近年来中国文化产业政策的演进路径与结构特征》(《文化产业导刊》2010年第8期)一篇,是以改革开放30年为观察时段,主要讨论我国文化产业的历史进程及其阶段分期,与本文论述的内容和重点也有所区分。

③⑦⑨(1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9页,第31-32页,第31页,第9页。

④⑧(12)(1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6页第15-16、28页,第28页,第28页。

⑤《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3页。

⑥黄树森、徐南铁等:《文化大省离广东有多远?》,《文化月刊》2003年第6期。

⑩(11)(15)(19)(2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28-129页,第1132-1133页,第126、128页,第757页,第135页。

(13)具体可参见韩永进:《新的文化自觉》,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285-286页。

(16)载《人民日报》2006年11月11日第一版。

(18)参见傅才武:《近年来中国文化产业政策的演进路径与结构特征》,《文化产业导刊》,2010年第8期。

(21)陈少峰、朱嘉:《中国文化产业十年(1999—2009)》,北京:金城出版社2010年版,第33-34页。

责任编辑邓宏炎

2010-10-0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及财政政策研究”(09&ZD016)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文化发展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谁远谁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汽车零部件(2014年9期)2014-09-18 09:19:14
文化产业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57
文化产业
中国记者(2014年7期)2014-03-01 01:41:10
文化产业
中国记者(2014年6期)2014-03-01 01:3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