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慢性肾性蛋白尿研究进展

2011-04-09 13:07石震春马跃飞
河北中医 2011年12期
关键词:肾性方用蛋白尿

石震春 马跃飞 张 珮

(河北省张家口市中医院中药房,河北 张家口 075000)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性蛋白尿研究进展

石震春 马跃飞1张 珮1

(河北省张家口市中医院中药房,河北 张家口 075000)

肾病;慢性病;蛋白尿;中西医结合疗法;综述

蛋白尿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是因多种原因造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毛细血管,致使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高,大量白蛋白漏出,超过肾小管吸收能力而随尿液排出体外[1]。蛋白尿的持久或反复存在不仅加重肾小管缺血、缺氧和肾小球硬化,最终导致肾小管、肾小球萎缩,肾衰竭,而且对整个机体都有不良的影响。目前,西医尚无满意疗法,单纯运用西药如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等,虽能暂时缓解症状,但副作用较大,停药后易反复。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研究的发展,其在治疗慢性肾性蛋白尿中有较大优势,兹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中医学虽然没有蛋白质的称谓,但追溯古典医籍中则有“精”、“津”、“液”、“膏”等记载。中医学认为,精、津、液、膏等是人体气血以外的一些“精微物质”的总称,“夫精者身之本也”(《金匮真言论》),宜藏而不宜泄。由于这些精微物质失于封藏,随尿液排出体外,即可形成蛋白尿[2]。“精气夺则虚”,所以蛋白尿可归于中医学精气下泄、虚劳范畴[3]。王莲芝等[4]认为,肾性蛋白尿的发生与外邪侵袭及脾、肾亏损有密切关系。外感风邪,内伤于肺,肺气壅塞,也可酿湿生热,蕴结下焦,清浊不和,尿下蛋白。叶传蕙从阴阳开阖理论探讨肾性蛋白尿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太阳受邪,膀胱经气不利;厥阴不和,肝经疏泄失常;太阴失开,后天运化失常;阳明失和,胃肠受传失常[3]。管竞环认为,寒、湿、热、毒等邪常依附于风邪侵犯人体,损伤肾脏。肺卫主表,为人身之藩篱;肾主水,并主一身阴阳之气,司二便之开阖。风邪袭表,卫阳被遏,循经脉入里,损伤肾气,开阖失司,水湿泛溢;或封藏失职,精微失固,导致肾性蛋白尿[5]。杨晓萍等[6]认为,风邪最易侵袭人体卫表,并由表入里,直中伤肾,伏于脾肾,脾不统摄,清气下降,肾不藏精,精气下泄,故而出现蛋白尿。傅文录等[7]认为,肾病之所以发生蛋白尿,与机体免疫稳定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肾小球肾炎的发生始动因素多以感染(细菌、病毒等)为起点,这种“外毒”因素侵入机体后,机体免疫监控失调,机体在清除“外毒”的同时,而把“自我”(肾小球基底膜)组织当作“非我”物质而产生相应的清除效应,从而导致免疫反应和损伤,最终造成肾脏的免疫性炎症。叶天士云“初病在气,久病入络”,慢性肾病患者多数病程已久,迁延不愈,也必然有不同程度的瘀血存在,正如王永钧教授提出慢性肾病的病机之一是久病入络,久闭成痹,导致肾络瘀痹,进而使痰瘀互阻,精气不能畅流,涌而外溢,精微下泄,而成蛋白尿[8]。李学铭认为,血瘀是肾病发展进程中非常重要的病理产物,也是肾病加重、难愈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脾肾虚损,形成湿热瘀血交阻的病理因素,久病失治,虚则更虚,湿热瘀血难去,造成病情发展,迁延难愈[9]。吴文斌认为[10],肾性蛋白尿的形成机制主要为肺失宣降,脾失统摄和肾失封藏,其中脾不摄精、清气下陷和肾不藏精、精气下泄是产生蛋白尿的直接机制,因此脾肾功能失调是产生蛋白尿的基本病机。外邪侵袭是诱发和加重因素,风邪、湿热、湿毒、瘀血等因素在肾性蛋白尿的发生及病情加重的过程中有重要的影响,直接关系着病程的进展及病情的预后。孙慧认为[2],蛋白尿的产生不外乎本虚标实,邪实正虚,且二者相互影响。本虚责之肾、脾、肺,肾虚封藏失司,固摄无权,精微下流;脾虚不能升清降浊,清气不升反而下泄;肺虚不能制下,水谷精微不得归其正道,精微下注,形成蛋白尿。标实多见湿、风、毒、瘀。湿热中阻,脾胃不能升清降浊,使精微物质吸收、敷布异常,清浊俱下,而出现蛋白尿;风邪善行数变,由表入里,或入里化热,内攻于肾,深伏络脉,损害肾络,精关不固,出现蛋白尿;诸邪久滞,皆可化毒,造成机体恶性循环,使病情缠绵难愈;久病入络,瘀血阻于脉络,精气不能畅流而外溢,形成蛋白尿。

综上所述,慢性肾性蛋白尿的发病机制为本虚标实,以本虚为主,兼有外感风邪、湿热及瘀血阻滞兼毒邪,且可相互影响。中医治疗慢性肾性蛋白尿应从整体出发,治病求本。以固肾健脾补肺以治本,补肾固精,肾气实则封藏有序,脾气健则清气得升,肺气足得以治节有常,精微得藏,蛋白得消。治标则祛风除湿,清热解毒,兼活血化瘀。根据“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抓住主次,分型论治,控制尿中蛋白的丢失。肾病日久,“久病入络”,“久病必瘀”,而瘀血既成之后,又常使蛋白尿顽固难消,故不可忽视活血化瘀法的应用。

2 中医药治疗

2.1 一般治疗 蓝华生认为,慢性肾炎蛋白尿的治疗应标本兼治。补脾益肾治其本,对于临床体检发现蛋白尿的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舌脉无特殊,常用人参、黄芪合水陆二仙丹、五子衍宗丸加减,以健脾固肾;若阴阳偏颇,则可出现阴虚、阳虚、阴阳两虚的证候,而分别选用知柏地黄汤、真武汤、济生肾气丸为主方治疗。清热利湿治其标,临床上有些患者蛋白尿长期不消,用健脾益肾的方法难以取效时,加用清热利湿解毒之品,可使蛋白尿明显减少。常用药物有苍术、黄柏、茯苓、薏苡仁根、玉米须、白花蛇舌草、蒲公英等。活血化瘀贯穿始终,活血化瘀药具有改善血液黏稠度,并扩张肾血管,提高肾血流量,改善微循环的作用,治疗上,瘀血之初常用刘寄奴、益母草、赤芍药、川芎、丹参、参三七、川牛膝等药;瘀血日久,一般活血药奏效甚微,非虫类破血药难竟其功,宜选用僵蚕、水蛭、地龙、土鳖虫、全蝎、鳖甲等[11]。陈景平等[12]在肾性蛋白尿的病机中注重脾肾双损以及湿浊内留2个方面。治疗首先要调理脏腑,注重脾肾,根据肾虚的程度适当选用肾气丸、寄生肾气丸、交泰丸等加减,同时为了发挥脾肾二脏在调理水湿方面的协同功用,要在补肾的基础上加入补脾之药,如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黄芪及黄芪注射液等。其次要分清内外,注重外感,在感受风寒、风热或风湿之邪时一定要急则治标,根据风寒、风热及风湿的偏重适当加以荆芥、防风、浮萍、金银花、连翘、薄荷、羌活、独活等,或用银翘散、人参败毒散等。再次要补虚泻实,各有侧重,补肾时尽量少用滋腻太过之品,如龟版、鳖甲等;补脾药需将补脾和运脾相结合,使补而不滞,常用参苓白术散等;利湿时应根据病机的侧重而选择渗湿药,如猪苓、茯苓等,燥湿如苍术、陈皮等,利水如车前子、益母草等,具体组方如五苓散、苍白二陈汤、八正散等;化痰也可选祛痰的胆南星,组方可用黄连温胆汤等;有血瘀者应根据病情选用化瘀的三七、茜草等,亦可选用养血活血的当归、白芍药等。

2.2 辨证论治 吴国伟等[13]采用辨证治疗肾性蛋白尿获得良效。风水泛滥者,方用:麻黄15 g,车前子(包煎)15 g,杏仁、苍术各10 g,冬瓜皮、赤小豆各30 g;风寒束表者,方用:麻黄、附子(先煎)、桂枝各 10 g,生姜 6 g,细辛3 g,益母草15 g;脾气虚衰者,方用:党参、莲子、扁豆、黄芪各 15 g,白术、茯苓、陈皮各10 g,炙甘草、砂仁、桔梗各6 g,薏苡仁20 g;脾肾阳虚者,方用:白术、槟榔各15 g,附子(先煎)、草果、茯苓、大枣、厚朴、木瓜、白芍药各10 g,生姜6 g;气阴两虚者,方用:党参、车前子(包煎)各 15 g,炙黄芪 20 g,地骨皮、黄芩、石莲子、茯苓各10 g;阴阳两虚者,方用:生地黄、怀山药各20 g,牡丹皮、茯苓、附子(先煎)、桂枝、白术各10 g,泽泻、车前子(包煎)、怀牛膝各15 g;气虚血瘀者,方用:炙黄芪30 g,桃仁、红花、赤芍药、川芎、地龙各10 g,当归、丹参、牛膝各15 g;湿热内蕴者,方用萹蓄、瞿麦、小蓟、大黄各10 g,栀子15 g;气滞湿阻者,方用柴胡、黄芩、半夏、白术、桂枝各10 g,党参、猪苓、茯苓、泽泻各 15 g,甘草 5 g。李小会[14]根据肾性蛋白尿病因病机的不同,进行辨证论治。脾气虚者,方用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大补元煎等加减;脾肾气阴两虚者,方用四君子汤合六味地黄丸(或参芪地黄汤)加减;肾阳虚者,方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加减;湿热内蕴者,方用五味消毒饮;瘀血内生者,常在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当归芍药散等方基础上化裁;风寒束表者,方用麻黄汤、荆防败毒散加减;风热者,方用银翘散、桑菊饮。陈瑜[15]在临床中以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归纳出7种治疗小儿肾性蛋白尿的方法,主要有:健脾益气、运脾利湿法,适用于脾虚湿困型,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温壮肾阳、固涩下元法,适用于肾阳虚弱、下元不固型,方用真武汤加减;调补肝肾、滋阴降火法,适用于肝肾阴虚型,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味;三脏同治、益气养阴法,适用于气阴两虚型,方用生脉饮加味;清热解毒,祛邪泄浊法,适用于邪毒内蕴证,方用三白泄浊汤(自拟),药物组成:三白草、白茅根、白花蛇舌草、蒲公英、牡丹皮、赤芍药、半边莲、土茯苓、生地黄、赤小豆。

2.3 名医经验治疗 叶传蕙根据湿邪部位、性质不同而采用化湿、燥湿或利湿的不同治疗方法。若湿邪偏于上焦,多用化湿药,如藿香梗、佩兰、白豆蔻、白术等;若湿邪偏于中焦,则用燥湿药,如苍术、厚朴、法半夏、陈皮等;若湿邪偏于下焦,多用利湿药,如茯苓、猪苓、车前草、金钱草、白花蛇舌草等。对于湿热胶着难愈之证,常加三仁汤,以宣上、畅中、渗下,使得湿热之邪从三焦分消。湿热夹瘀者,需加入活血药,如丹参、川芎、桃仁、红花、益母草等。湿热生风者,此已非草木之品所能奏效,惟有血肉有情之虫类药物方可搜剔逐邪,熄风通络,将潜伏于内的风痰湿瘀剔逐于外,常用蝉蜕、地龙、僵蚕、全蝎、蜈蚣等虫类药。同时,叶传蕙还重视平补脾肾,加用芡实、金樱子、肉苁蓉、菟丝子、山茱萸、桑螵蛸等,以收固摄精微之效[16]。马居里主张,在整个慢性肾性蛋白尿的治疗过程中,应以补益脾肾为主,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辅。其中,本虚主要为肾虚、脾虚,分别采用四君子汤或六君子汤加减、参苓白术散或补中益气汤治疗。标实主要有瘀血、湿热及外感风邪,分别采用活血化瘀药、二妙散及玉屏风散治疗[17]。皮持衡认为,肾性蛋白尿的病机要点为“虚、瘀、湿”,辨证从本虚入手,分辨瘀、湿兼夹进行。在治虚过程中,要从肺、脾、入手,并分而治之,补脾固摄,方用黄芪白术散加减;补肾涩精,方用二至地黄丸(二至丸合六味地黄丸)或二仙地黄丸(二仙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滋肝敛精,方用一贯煎或乌梅都气丸加减。行瘀以和血为要,不离治湿,血瘀尚轻者,方用补阳还五汤或桃红四物汤加减;血瘀较重者,方用血府逐瘀汤或桂枝茯苓丸加减;治湿,方用春泽汤加黄芪、川萆薢、薏苡仁等[18]。

2.4 自拟方治疗 张万祥等[19]用参芪益肾汤(药物组成:红参15 g,黄芪50 g,当归25 g,熟地黄25 g,黄精25 g,焦白术 20 g,茯苓30 g,葛根25 g,淫羊藿20 g,山茱萸25 g,何首乌25 g,丹参25 g)治疗肾性蛋白尿25例。并与盐酸贝那普利片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及24 h尿量、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血脂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王莲芝等[4]采用健脾固精汤(药物组成:党参、黄芪、白术、茯苓、芡实、金樱子、鸡内金)治疗肾性蛋白尿146例。结果:尿蛋白连续3次以上阴性或(±),自觉症状明显改善48例(32.9%)。

2.5 经方治疗 吴明等[20]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顽固性肾性蛋白尿30例。基本方组成:黄芪30 g,当归10 g,川芎10 g,赤芍药10 g,桃仁10 g,红花10 g,地龙10 g。水肿明显者,加泽兰20 g、益母草15 g、茯苓20 g、猪苓20 g;偏于肾阳虚者,加附子10 g、巴戟天10 g、补骨脂10 g;偏肾阴虚者,加枸杞子15 g、淮山药20 g、山茱萸15 g、熟地黄20 g。结果:30例中临床治愈15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7%。

2.6 中成药治疗 刘学乡等[21]采用黄芪注射液(黄芪注射液20~40 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 mL,每日1次静脉滴注)治疗肾性蛋白尿40例。结果:显效34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其中尤以急慢性肾炎及肾病综合征疗效良好。赵飞等[22]采用疏血通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6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每日1次静脉滴注)治疗肾性蛋白尿69例。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缓解21例,显效32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7%。

2.7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严疏等[23]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予疏血通注射液4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每日1次静脉滴注;黄葵胶囊5粒,每日3次口服,连用4周,治疗肾性蛋白尿60例。结果:临床治愈24例,显效l8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90%。窦斌立[24]采用雷公藤多甙片10 mg,每日3次口服,联合缬沙坦分散片0.16 g,每日1次口服治疗肾性蛋白尿29例。并与单纯雷公藤多甙片治疗29例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8%,对照组总有效率 55.2%,2 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小 结 综上所述,尿蛋白清除与否是粗略衡量慢性肾性蛋白尿疗效的重要指标。积极探讨治疗尿蛋白的方法是治疗慢性肾病的重要问题。中医药治疗慢性肾性蛋白尿有一定的应用前景,但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存在着辨证分型认识欠统一,选方用药过分随意,理论观点各持己见的问题。尤其对高度水肿、大量蛋白尿患者,中医药在控制病情上尚存欠缺,对此类患者积极使用中西医结合(免疫抑制剂加激素、雷公藤及中药)疗法是目前控制病情比较可靠的治疗手段。同时,中医药治疗多以服用汤剂为主,成药相对较少,不利于患者长期治疗,依从性差。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要加强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和改善,促进中医药治疗慢性肾性蛋白尿的研究和进展。

[1]王海燕.肾脏病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93.

[2]孙慧.中医对蛋白尿病因病机的认识[J].河南中医,2008,28(9):17-18.

[3]邓荣荣,胡文军,赵景辉.从阴阳开阖理论谈叶传蕙对肾性蛋白尿的辨治[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5):162-163.

[4]王莲芝,沈玲.健脾固精汤治疗肾性蛋白尿146例[J].光明中医,2011,26(3):595.

[5]潘静.管竞环从风论治肾病[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6):89-90.

[6]杨晓萍,张彤.肾病治风的探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4):27-28.

[7]傅文录,王明生.攻毒法治疗肾病蛋白尿的思路与方法[J].新中医,1998,30(11):3-4.

[8]王永钧,周柳沙.进一步提高慢性肾脏病的辨证水平[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0,11(2):95-97.

[9]方春仙,马红珍.李学铭教授论肾病与瘀血[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8,9(8):662-663.

[10]吴文斌.肾性蛋白尿的中医药诊治思路[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0):2058-2059.

[11]朱冬云.蓝华生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经验[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8(5):76.

[12]陈景平,任艳芸.肾性蛋白尿的中医论治心得[J].现代中医药,2007,27(3):11-13.

[13]吴国伟,王忠良,徐文君,等.运用攻毒法治疗肾性蛋白尿的临床研究[J].2006,41(6):210-211.

[14]李小会.肾性蛋白尿的中医辨治[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3):754-755.

[15]陈瑜.中医辨治小儿慢性肾炎蛋白尿七法[J].中医研究,2001,14(5):30-32.

[16]杨永超,任小宁,李飞燕,等.叶传蕙教授从湿热论治肾性蛋白尿经验[J].中国中医急症,2007,16(6):693,731.

[17]李宁,方文娟.马居里教授治疗肾性蛋白尿经验[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7):129-130.

[18]黄臻,邹嘉玉.皮持衡治疗单纯肾性蛋白尿的经验[J].江西中医药,2006,37(8):6-7.

[19]张万祥,秦建国,张荣,等.参芪益肾汤治疗肾性蛋白尿45例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6):1482-1483.

[20]吴明,李庆珍,赵纪生.补阳还五汤治疗顽固性肾性蛋白尿[J].亚太传统医药,2008,4(3):81-82.

[21]刘学乡,张瑞芳,张玉斌.黄芪注射液治疗肾性蛋白尿40例体会[J].医药世界,2007,(8):86-87.

[22]赵飞,王晓霞,程广清,等.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肾性蛋白尿69例临床观察[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4):294-295.

[23]严疏,杨守仓,霍瑞红,等.基础治疗结合中药治疗肾性蛋白尿60例[J].中国临床医生,2011,39(4):61-62.

[24]窦斌立.雷公藤多甙与缬沙坦联合治疗肾性蛋白尿的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0):672.

R692;R696.2;R-5

A

1002-2619(2011)12-1896-03

1 河北省张家口市中医院肾病科,河北 张家口 075000

石震春(1968—),男,主管中药师,学士。从事中药房管理工作。

2011-09-02)

猜你喜欢
肾性方用蛋白尿
支气管哮喘基本用方
TIR与糖尿病蛋白尿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刘光珍治疗肾性蛋白尿临床经验
付滨治疗肾性蛋白尿经验及验案举隅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腹泻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腹泻
加减平胃散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及体会
特拉唑嗪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肾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258例
1例糖尿病合并肾性高血压患者的药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