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湖湘陵园文化与景观建设

2011-04-09 12:53周章柏
湖南林业科技 2011年3期
关键词:陵园湖湘湖南

周章柏

(湘潭华茂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湖南 湘潭 411200)

论湖湘陵园文化与景观建设

周章柏

(湘潭华茂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湖南 湘潭 411200)

陵园是具有多重社会属性的城市园林,体现区域文化、建筑特征。本文结合湖湘文化的特点,介绍了湖南陵园文化及其景观设计,分析了湖湘陵园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湖湘陵园文化与景观建设建议。

陵园文化; 景观建设

湖南人杰地灵,湖湘文化独树一帜。近年来,湖湘文化建设发展迅速,为湖南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国民素质的提高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陵园文化是湖湘文化不可或缺组成部分。近些年,湖南的陵园建设出现了“量增质降” 的新问题。如何突出湖湘特色,规划、建设好湖湘陵园,促进湖湘陵园文化发展;如何将传统陵园文化融入现代陵园建设,创新湖湘文化,将成为城市建设者、园林工作者必须面对和深入探索的新课题。

1 陵园文化的内涵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创建了中国早期的丧葬文化[1]。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等级制度的产生,丧葬礼仪、丧葬文化也就进一步复杂化、程式化。坟墓的名称也日益复杂多样,出现了坟、墓、冢、丘、陵、山等不同的叫法。而且这些名称还有不同的含意和特征,如普通人的墓只能叫坟,王公之墓曰冢,诸候之墓叫封,帝王之墓叫陵。帝王墓地占地面积大,建了许多附属的设施,布置了园林植物、雕塑,划定了一定的区域,因此称其为园或陵园。平民百姓的葬身之所只能叫坟,其区域所在地只能叫坟场、墓地,不能称之陵园。这显示出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陵园文化应该是指人生命终结后而形成的一定规模的、特定场地和空间,对生命终结者所做的存留、纪念、颂扬等活动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外在的与内涵的文化现象。

按照陵园属性,我国陵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类型:

(1)帝王陵园。封建社会的帝王将相权利至高无上,挥金如土,每个皇帝都为自己修建工程浩大陵园。帝王陵园以其“帝王文化”为主旨。墓冢高大,峰岭险峻,占地面积大,金砖碧瓦,草木森森,神道、石像密布,使人望而生畏,神秘莫测。表现了一种唯我独尊,至高无上,君临天下的帝王文化。

(2) 纪念陵园。新中国解放后,为解放战争中牺牲的革命先烈修建了大量的“革命烈士陵园”。烈士陵园主要是安放先烈们的遗体、遗物,宣扬革命烈士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这种英雄主义的内涵,既富有当代革命的时代文化特色,又包含有历史爱国主义和忠勇传统文化精髓。彰显的是革命文化、爱国主义文化,一种为国家、为民族利益不怕流血牺牲、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是其它陵园文化不可比拟的。

(3) 现代陵园。现代陵园远离政治背景,体现众生平等,简约朴素的思想,营造一种比较轻松、自然、和谐的陵园气氛。先人故去后,子孙后人在一定时期,采用各种轻松、简朴的形式,对逝者自由、亲切的倾诉,体现对先人孝敬的思想,使传统的孝道文化在陵园中渗透和传播。

2 湖湘陵园

湖湘文化源远流长,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涵盖范围极其广泛,陵园文化丰富多彩。

2.1帝王陵园

湖南境内著名的帝王陵园有炎帝陵和长沙王陵。

炎帝陵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原名“酃líng县”)城西17km的鹿原镇境内。炎帝陵自宋太祖乾德五年建庙之后,迄今已有千余年历史,随着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炎帝庙也历尽沧桑,屡毁屡建。现存的陵园为1998年修竣,重修后的炎帝陵殿,规模较前稍有扩大,整个建筑占地面积3836m2。分为五进:第一进为午门,第二进为行礼亭,第三进为主殿,第四进为墓碑亭,第五进为墓冢。殿外修复了咏丰台、天使馆、鹿原亭等附属建筑。整个建筑金碧辉煌,重檐翘角,气势恢宏,富有民族传统风格。 陵区面积5km2。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西汉王朝建立后,设立长沙国。长沙国经历200多年历史,长沙王陵多达20多处。2006年,在望城县风篷岭发掘的西汉长沙王陵由墓道、前室、后室等部分组成,全长30.3m。墓内葬具由“黄肠题凑”、木椁及漆棺三大部分组成,椁室有内、外两重共九个墓室。从葬式、文物、规模看,风篷岭汉墓为长沙王陵墓无疑。位于长沙市岳麓区月湖公园内的西汉长沙王吴芮家族墓,是一处保存完好的长沙王陵园;另外,还有马王堆汉墓,据地方志记载为五代时期楚王马殷及其家族的墓地,故名马王堆。1974年挖掘,经考证为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轪侯利仓及其家属的墓葬[2]。这些帝王将相陵墓具有显著的湖湘陵园文化特征,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2纪念陵园

湖南是一块红色的土地,革命先烈墓地、革命纪念地、纪念碑很多。岳麓山有黄兴、蔡锷、蒋翊武、焦达峰、陈作新、陈天华等辛亥革命先驱的墓地。

湖南革命陵园,建于1977年,以褒扬革命先烈和先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宗旨的湖南革命陵园。陵园地处湖南省会长沙市区城南天心区辖区内,紧临湘江,俯视桔子洲头,与巍巍岳麓山遥遥相望。园内树木参天,四季常青,鸟语花香,占地面积为13.17 hm2,总建筑面积4000余m2,建有艺术园、望江园、知还园三大墓区,墓区内长眠着各个时期的100多位革命烈士和革命先辈。其中有红军将领陈毅安烈士(彭德怀同志曾为他题词:生为人民生得伟大,死于革命死得光荣)、女英雄韩淑仪烈士、公安民警张杰明烈士、消防战士李科林烈士、海军战士谭子愚烈士、抗洪抢险模范青年陶维烈士、飞行员姚翔烈士、2008年在汶川抗震救灾行动中捐躯的飞行员陈林烈士、2009年在扑救山火行动中把生的希望留给群众英勇牺牲的退伍军人、金井镇综治办副主任汤杨烈士等都长眠在陵园。还有众多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省部级领导干部如谭延杰中将、谭余保、周里、郑培民等同志的骨灰都安葬或存放于陵园。每年来陵园瞻仰、参观、悼念、祭扫的各界人士达10万多人次。

长沙烈士公园,建于1959年,毛泽东主席为纪念塔亲笔书写了“湖南烈士公园纪念碑”碑名。1989年,纪念塔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2000年,被定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陈列了湖南各个时期142位著名烈士的遗体、遗物及资料,将他们出生入死、波澜壮阔的革命战斗经历, 为社会主义建设甘于奉献、拼命工作的辉煌业绩,以及立足本职、淡泊名利的良好品格保存于此。这些英模人物丰富的革命和建设经历, 不仅是整整一个时代革命文化的宝贵财富, 而且是一般陵园极难拥有的文化资源。一个好的墓园就是一个城市的编年史。烈士陵园宝贵的革命文化资料, 就是一部浓缩的湖南革命史、建设史, 是进行爱国主义和传统教育的重要革命文化资源。

溆浦龙潭抗日阵亡将士陵园,建于1945年秋。1945年春,抗日战争的最后一战在溆浦龙潭打响。当时日寇集结了数万兵力,进犯湘西雪峰山一带,旨在争夺芷江机场,史称"湘西大会战"。战斗进行得极其惨烈残酷,中日双方肉搏鏖战28昼夜。湘西大会战后,日军即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战胜利后,中国政府为感念全体将士打出了国威,在龙潭弓形山上修建了抗日阵亡烈士陵园。除此之外,湖南各地还有不同规模小型纪念碑、纪念陵园多处。

2.3近年新建陵园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湖南省建设了很多新的陵园,特别是长、株、潭三市建设有多处大型陵园。主要有以下几处陵园:

(1) 明阳山福寿苑陵园:2008年,明阳山福寿苑陵园开始投资兴建,位于雨花区黎托乡侯照村的明阳山福寿苑是一个总面积约26.67hm2的大型陵园。

(2) 潇湘陵园:潇湘陵园是于1993年创建的大型花园式墓园。陵园位于岳麓区望岳街道谷峰村谷山,占地53.33hm2。

(3) 金陵城市绿化墓园:金陵城市绿化墓园位于天心区书院南路程家冲,地理位置优越,总占地面积18.67多hm2,分有十个小区,建有观景亭、双面观音、放生池等园内景观。目前园内已安葬已故先人3.5万余人。

(4) 唐人万寿园: 唐人万寿园位于长沙市安沙镇,陵园占地60多hm2。

(5) 长沙墓地:长沙墓地位于长沙县跳马乡,墓地2007年开园,占地面积133.33多hm2,是一处新建大型墓地陵园。

(6) 上善园: 上善园地处长沙市中心之西南,金盆岭程头冲。园内已有无数革命先烈和前省部级领导在此安息长眠。

(7) 湘水缘陵园:湘水缘占地80hm2,另有绿地133.33hm2。地处湘潭杨嘉桥镇金桥村境内,距湘潭市区8.8km。

3 湖湘陵园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湖南陵园建设数量、规模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就形式、特色等方面没有突出湖湘文化的特征。

(1) 陵园建筑设计风格单调。近些年新建的陵园多为传统的陵园建筑样式,其色调、空间类型比较单一。多为半开放空间、开放空间、垂直空间、覆盖空间、封闭空间等形式。颜色都是清一色的白墙青瓦;

(2) 陵园分类不明显,特点不突出,多为综合性;

(3)景观植物种类少、类型单一。植物景观而言,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点、线、面相结合的体系和结构清晰、层次分明的环境意象。植物空间序列组织合理,平面布置形式区别不同功能区而特色明显,对陵园不同环境氛围的营造起到了很好的衬托作用,较好地考虑了人们参观、悼念、休闲等的不同需要。 但景观植物种类较少,类型比较单一。

4 湖湘陵园文化与景观建设建议

4.1开发湖湘陵园文化丰富内涵

湖南是一块红色革命的土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许多老革命、老英雄、老模范的不平凡事迹,他们在世时并不为人知晓。随着陵园文化的挖掘, 有计划地扩展现有纪念陵园功能和规模,建立一定的纪念陵园准入标准,整理英烈们的先进事迹,开展宣传、展示,让英雄的事迹、可歌可泣的人生展现于世, 不仅对后代有着强烈的震撼和教育作用, 而且为丰富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资源支持。建文化陵园,创陵园文化,为陵园文化发展定位,建立湖南独特的“人生后花园”。

4.2借鉴国外陵园管理的经验,创建陵园旅游

陵园也是城市园林的一部分,兼有休闲、旅游等功能。例如, 奥地利维也纳市中央陵园是世界著名的古典音乐家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施特劳斯, 以及成百上千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人生最终的归宿地, 是欧洲最大的一座墓地公园。国内也有重庆市、山东都开展了一定规模的陵墓旅游。湖南是一块红色的土地,一块革命的土地,结合现在的红色旅游,在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故居,新建伟人“衣冠冢”、“墓地”等,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基地的一部分,一符合"落叶归根"的传统习惯,二可对后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湖南人民想念这些伟人的时候可以随时瞻仰和缅怀。还可分设一些名人、军人、教师、建设者等分主题排列的公园式陵园,对当地的经济、教育、文化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同时,使得陵园不再是埋葬死者的畏怖之地, 而是兼有旅游、休闲、教育、文化等多种功能的城市附属区域。

4.3突出传统文化特色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而灿烂的文化传统。在建造陵园墓式的过程中,应深刻发掘传统文化中博大精深的内涵。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社会是植根于孝道之上的社会,因而孝道是中华文明区别于古希腊、罗马文明、印度文明的重大文化现象之一。孝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观念,是中国文化的显著特色之一[3]。因此,在陵园设计、规划之初,就应给陵园“孝”的含义。

4.4陵园建筑艺术化

墓碑是陵园的标志,墓碑不仅是对逝者人生精华的提炼和浓缩,更是对后人的启迪和激励,不仅是告慰亡灵的沉默见证,更是建筑者人性化艺术的体现;同样是建筑,同样是艺术,不仅是为故人提供的最终归宿,更是集多种艺术之大成的人文景观;将墓碑设计艺术化、多样化,不仅寄托了对往生者的缅怀和哀悼,更赋予了对生者美好生活的祝愿。为湖南近、现代众多杰出人物新建纪念碑、艺术墓雕、名人名家的勒石墨宝,营造一种感恩、忆祖、人文、艺术、充满人情味的陵园建筑文化。

4.5景观设计公园化

在坟墓、墓碑的设计上,可采用下嵌式,融古老墓葬方式与植树葬、草坪葬、花坛葬于一园, 一眼看去就是一片草地、花园,既节约了宝贵的土地,又为社会打造出一个传统文化教育基地[4]。建筑设计不再采用清一色的白墙灰瓦,景观植物不再是成片的松柏,尽可能的丰富多彩。乔、灌、草搭配,以灌、草为重点,以造型树、桩景树为主,四季花开花落,色彩多样。园林雕塑减少神像、神偶,增加一些颜色鲜艳、丰富的后现代、卡通等作品。

在墓地规划时,体现众生平等的原则,占地面积一律相等,不能让有钱人、有权人占据更多的空间。墓式可建中式、西式、平墓、立墓等各种式样的墓型,以陵园的园林化,墓式的多样化为特色。

[1] 赵松茂,高海生,张建英.论双凤山陵园文化建设[J].河北学刊,2006,26(3):157-161.

[2] 马王堆汉墓[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26266.htm.

[3] 任俊华,刘晓华.环境伦理的文化阐释:中国古代生态智慧探考[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0-37.

[4] 樊俊喜,刘新燕, 娄钢,等.生态陵园规划设计[J]陕西林业科技,2005,33(2):28-31.

2011-04-24

2011-05-03

TU 986.5+3

B

1003-5710(2011)03-0080-03

10. 3969/j. issn. 1003-5710. 2011. 03. 023

(文字编校:张 珉,龚玉子)

猜你喜欢
陵园湖湘湖南
《湖湘论坛》征稿启事
Indoor orchids take the spotlight
维权解难题,英烈归陵园
近代湖湘文化的崛起与启示
三线建设在湖南
湖南是我家
走进陵园(外一首)
湖湘论坛2016年全年目录
《湖湘论坛》征稿启事
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