痹痛消三联疗法治疗腰肌纤维织炎疗效观察及护理

2011-04-09 05:28:37韩宗宝高振臣柴光德陈素华韩凤梅王建军
河北医药 2011年24期
关键词:织炎祛风除湿痹症

韩宗宝 高振臣 柴光德 陈素华 韩凤梅 王建军

腰肌纤维织炎,是常见病、多发病,表现为腰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给患者造成体力劳动、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下降,2009年2月至2010年11月,笔者采用痹痛消三联疗法治疗腰肌纤维织炎,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72例均为河北省石家庄市济世疑难病研究所和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门诊患者,男49例,女23例;年龄32~65 岁,平均年龄46.5 岁;病程5~12 d,平均7.5 d。

1.2 诊断标准 (1)腰背痛:可表现不适、钝痛、酸痛,直至不能忍受,可因寒冷、潮湿、不活动而加剧,活动后可改善。(2)体征:腰背部具有引发区、反射区,如压迫第1~3腰椎横突(引发区)可在该点周围和距离稍远区域引起一系列反应(反射区),如疼痛、压痛及肌紧张等。(3)腰椎X线、CT检查、实验室检查如血沉、抗“链”O、类风湿因子正常。(4)鉴别诊断:除外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骨关节病、腰部原发性及继发性肿瘤、强直性脊柱炎、神经根炎。

1.3 治疗方法 采用痹痛消口服、局部外用加物理疗法(磁疗或高频电疗)治疗。痹痛消组成:黄芪、独活 、甘草、麻黄、桂枝、白芍、地龙、细辛、川乌(先煎)、草乌(先煎)、桃仁、红花、蜈蚣、乌蛇方药研末,制成水丸,2次/d,每次10 g,温水送服;同时以磁棉贴用痹痛消液喷润后患处外敷,保留30min,2次/d;症状严重者选用微波或超短波治疗,微热量,每次20min,1次/d;以上治疗方法2周为1个疗程,治疗观察1~2疗程。治疗期间3~5 d查看病情,必要时根据病情调整方药组成。

1.4 护理

1.4.1 解除患者思想顾虑,使患者心情舒畅,积极配合治疗。

1.4.2 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劳累,保暖,保持室内安静、舒适、空气新鲜,室温20~25℃,防止寒冷潮湿的环境。

1.4.3 药物治疗:口服:痹痛消,局部外用加物理治疗,如:磁疗或高频电疗时,主要观察皮肤温度色泽防止烫伤。

1.4.4 多饮水,食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纤维素的饮食,禁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防止便秘。

1.4.5 当患者感觉疼痛时,可采用看报纸、听广播及谈话等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止痛剂。

1.4.6 早期功能锻炼,锻炼背肌法:挺胸、背伸、五点、四点、点支撑法等。指导患者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

1.5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症状、体征消失,能参加正常活动和工作,半年无复发。有效:疼痛基本消失,仍有时发作,参加活动或工作能力有改善。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

2 结果

本组72例中,通过1~2个疗程的治疗和临床观察,显效58 例(80.6%),有效9 例(12.5%),无效5 例(6.9%),总有效率 93.1%。

3 讨论

本病的病因较多,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但临床观察与潮湿、寒冷、外伤、感染、精神紧张等有关[1]。损伤:严重或反复微小损伤可引起筋膜、肌肉或骨与关节组织的纤维化及瘢痕收缩,形成纤维结节板机点,产生广泛性反射痛。寒冷和潮湿:可造成局部循环改变,为诱发筋膜纤维组织炎主要原因。感染:毒性较低的细菌或病毒,侵入局部组织,形成纤维样变。精神紧张状态:使肌肉张力增高,甚至痉挛,产生反射性深部疼痛过敏,形成疼痛-痉挛-疼痛恶性循环。本症主要累及肌肉及筋膜等纤维结缔组织中的白色纤维,后者经受反复发作的微小外伤及慢性损害、病毒感染或肌肉外感风寒后,在肌肉或筋膜内形成过敏灶,此病灶即发出冲动,使相应神经轴突功能紊乱,构成肌筋膜纤维织炎疼痛的根源,后者经激惹后,疼痛弧通过与此属于同一神经节段的脊神经后支,反射到其他部位[2]。本病属于中医痹症的范畴,《内经》对痹症的病因症侯分类,以及转归与预后等已有明确的认识。《素问·痹论》中“风寒湿三气杂至,和而为痹”,“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三气也”。后世医家论述较多,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金匮要略》里对湿痹历节风进行了辩证论治,所创立的桂枝附子汤,桂枝芍药汤,乌头汤等至今仍为治痹的常用方。风寒湿邪侵袭人体,致气血痹阻,经络不通,经脉失养,筋肉不荣,故有通痹,因而从痹论治,应着手于养血和血宣痹通经,活血通络,祛风除湿,舒筋止痛,为其大法。《三因极——病证方论·痹余又论》曰:“夫风寒湿三气杂至,合并为痹,虽曰合痹,其用各珠。风胜为行痹,湿胜为着痹。三气袭人经络,人于经脉,皮肉,肌肤,不已则入五脏。……大抵痹之为病,寒多则痛,风多则行,湿多则着。在骨则重而不举,在脉则血凝不流,在筋则屈而不伸,在肉则不仁,在皮则寒,逢寒则急,逢热则纵。”对痹症的病因,病机,病症进行了总结论述。痹痛消三联疗法具有祛风除湿散寒、活血通络、止痛及补肝益肾、调和营卫之功效。其作用机制:(1)抗炎消肿止痛。痹痛消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体征,这与该药具有祛风除湿散寒、活血通络止痛等功效相符[3]。(2)内外同用,两路夹击。采用痹痛消喷剂直接喷于患处,经过皮肤渗透吸收,在几分钟内通达经络,舒筋揉脉,起到活血化瘀,祛风除湿散寒止痛之功效。(3)配合使用高频理疗,对患处深层组织消炎、消肿,并且有明显的温热和止痛功效,有助于缩短急性期病程,协助治疗。(4)三联疗法中西结合,内外兼施,协同作用于患者,起到祛风除湿散寒、活血通络止痛以及调和营卫之功效,对腰肌纤维织炎具有较好的综合疗效。

1 焦树德,路志正主编.实用中医风湿病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5-39,306-320.

2 王琦主编.62种疑难病中西医治疗.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49-561.

3 韩宗宝.浅谈144例頚痹中西结合治疗.中华脊柱医学,2009,18:37-39.

猜你喜欢
织炎祛风除湿痹症
浅谈禽大肠杆菌性蜂窝织炎
从“痹症有瘀血说”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基层中医药(2022年1期)2022-07-22 07:22:12
Efficacy and Safety of Wuling Powder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reatment of Hyperuricemia: A Meta-analysis of Clinical Trials
Medicinal Plant(2021年4期)2021-10-21 08:53:04
盛夏中医治疗风湿病有良方
家庭医学(2021年7期)2021-08-13 10:01:01
祛风除湿法治疗IgA肾病的Meta分析
风市穴 祛风除湿舒筋活络
今日农业(2020年17期)2020-10-27 03:10:46
如何降低蜂窝织炎对肉鸡品控的影响
家禽科学(2018年11期)2018-11-14 11:23:44
重症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伴下唇组织坏死缺损1例
体、火针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2例疗效观察
口底蜂窝织炎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与否的治疗策略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