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萍 顾樱枝 徐晓红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因为身体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营养缺乏导致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1]。近年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小儿静脉留置针已成为常规的护理技术操作,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透明敷贴和绷带固定过紧,留置针尾部及肝素帽贴近皮肤处易出现压疮,手背、足部、头部都会有压疮发生,小儿头部皮肤娇嫩,加上弹力绷带覆盖,护士观察不细致,头部压疮明显高于手足部,缩短留置时间,增加患儿痛苦引起家长不满意[2,3]。我科于2010年02月应用3M自粘弹性绷带进行固定,并改进方法,对预防小儿头部留置针皮肤压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2月至2010年12月500例我科住院的患儿,营养状态好,月龄满1~30个月。穿刺血管选择:婴儿以头部正中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为主,将患儿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250例,男168例,女82例;年龄(13±0.3)月;上呼吸道感染110例,肺炎100例,婴幼儿腹泻40例,留置时间2~5 d。观察组250例,男154例,女96例,年龄(15±0.3)月,上呼吸道感染103例,肺炎97例,婴幼儿腹泻50例,留置时间2~5 d。2组在年龄、性别比、诊断、病情、皮肤情况、营养状况、血管充盈度及留置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穿刺均由在儿科工作满5年且操作熟练的护师进行,封管为0.9%氯化钠溶液正压脉冲式封管。
1.2 操作方法 统一使用美国BD公司生产带肝素帽的24G型静脉留置针,3M一次性透明敷贴,自粘式弹性绷带固定。⑴对照组:患儿穿刺成功后,将3M透明敷贴直接贴于留置针处固定,再用自粘弹性绷带缠绕一圈,肝素帽固定在绷带内,露出肝素帽0.5cm,用输液护贴进行覆盖肝素帽,贴好标识。⑵观察组:穿刺成功后,先用消毒好的小棉球垫于留置针尾端的针梗下,然后常规用3M透明敷贴无张力的覆盖,固定好后,用一条长约40cm的3M自粘弹性绷带绕一圈,肝素帽放于绷带上,再用绷带绕半圈,把肝素帽固定在绷带内避免污染,固定后密切观察局部皮肤,每班交接班时都要观察,每日输液前观察留置针局部的皮肤及皮肤受压情况,肝素帽处有压疮痕迹予更换肝素帽固定位置,保持局部皮肤干燥。
1.3 干预方法 (1)操作前客观的评估患儿输液部位的局部皮肤情况、血管、患儿是否是易致敏皮肤、患儿全身状况是预防压疮的关键性的一步,了解静脉走向,避免在曾有渗漏、静脉炎、已变硬的部位穿刺;刺激性药物、发泡剂药物、肠外营养液、pH值<5或>9、渗透压>600 mOsm/L的液体或药物时不适合周围静脉输液[2]。(2)正确的操作方法是预防留置针压疮的重要手段,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消毒范围以穿刺点为中心,不小于8cm×8cm,消毒液一定要待干后再穿刺,避免化学性损伤,贴透明敷贴一定要无张力粘贴,先在中间贴好再把两边抹平,或者单人操作时,可先固定一端,然后固定另一端,可避免张力性损伤。针梗处垫棉球,避免针梗直接与皮肤接触,减少直接压力的产生,3M绷带松紧应掌握好,以放进两手指为宜,不要认为越紧越牢固,绷带沿着头额部、齐耳朵、枕部绕一圈,防止滑脱;冲管、封管用3~5ml 0.9氯化钠溶液正压脉冲式封管,推注时速度不宜太快,冲管液的最小量应为导管和附加装置容量的2倍。(3)密切观察局部皮肤,每班都要观察,尤其是输液前后一定要认真查看针梗及肝素帽下的皮肤,发现红、肿、压疮痕迹、液体渗出、患儿有不适及时拔除留置针,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敷贴潮湿及时更换。(4)科内护理人员都要掌握压疮评估标准,加强护理人员的压疮知识培训,对轮转护士、低年资护士重点培训,护士长定期考核,鼓励护理人员参加院内伤口护理小组,学习压疮的相关知识,提高全科人员的防治压疮意识。(5)患儿的营养:营养不良既是导致压疮的内因,又可影响压疮的愈合,因此在病情许可下给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富含钙、锌等的饮食,以增强机体抵抗力。(6)做好家长的健康教育,留置头部的患儿晚上睡觉,大人睡于患儿另一侧,避免局部受压,患儿的双手可带上手套,防止拔管。
1.4 压疮评估标准[4]采用美国国家压疮协会(NPUAP,1998)的压疮评估准则,分为四期:Ⅰ期:皮肤完整,在受压发红区以手指下压,颜色不会发白。Ⅱ期:皮肤损伤在表皮或真皮,溃疡成表浅性,临床上可看到擦伤、水泡、浅的火山口状伤口。Ⅲ期:伤口侵入皮下组织,但尚未侵犯筋膜。Ⅳ期:组织被破坏或坏死至肌肉层、骨骼、支持性结构(如肌腱、关节囊)。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压疮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儿头部皮肤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压疮程度明显降低,无Ⅱ期压疮发生。见表1。
表1 2组头部静脉留置针患儿压疮发生率比较 n=250,例
2.2 压疮时间比较 观察组出现压疮的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P <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出现压疮时间比较 n=250,例
Leyva-Moral等[5]对引起压疮的原因分析研究认为其主要是绷带压力是最重要的致压疮因素,并与受压时间密切相关。张祥美[6]研究发现正常人体毛细血管压在 2.1~4.3 kPa,在9.3 kPa压力下持续受压2 h以上就能引起组织的不可逆损害。Konetzka等[7]对留置针在留固定在患儿的头部皮肤上的并发症研究发现,留置针在采用弹性绷带加压固定,从而导致了压力的产生,当留置针留置出现压疮痕迹为1 d,出现皮肤破损时间为3~5 d。在本临床研究中,由于患儿头部皮肤娇嫩,活动幅度大且易哭闹,而且冬天家长给患儿穿衣服多,患儿易出汗,透明胶贴及弹性绷带包扎,影响局部皮肤散热,胶贴内易产生水珠导致皮肤出现发红进一步增加了压疮发生。高祖梅[8]对粉剂药液的研究发现,由于其未用配套的溶媒进行溶化,改变药液的pH值,高渗溶液、有刺激性的药液静滴注后引起药液外渗,加重压疮的发生。少数患儿营养不良、腹泻病、皮肤弹性差、加之皮肤抵抗力下降,这也是压疮产生的危险因素,有1例2个月的患儿,头部使用留置针时,每天肝素帽下出现凹槽,勤更换肝素帽位置后,凹槽消失,考虑患儿骨骼比较软,3M弹性绷带松紧度以3个手指为宜,经密切观察后患者未发生压疮[8]。国外调查表明,护士的压疮知识与态度将影响其对压疮预防和治疗的实践[9]。我们认为在儿科,护士接受压疮知识培训较少,不能很好的评估患儿引起压疮的危险因素,以为透明敷贴贴的越紧越好,引起张力性压疮。在本临床研究中,我们在头部留置针置管成功后,予针梗处垫棉球,肝素帽放于弹力绷带上,贴膜进行无张力粘贴,使留置针不直接接触皮肤,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掌握好弹力绷带的松紧度,密切观察,细致护理,避免头部压疮的发生。对2组患者压疮形成例数以及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显示,2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我们认为这与我科自应用3M自粘弹性绷带进行固定并一直探索固定方法,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杜绝了拔管,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而且不用夹板固定,增加了安全性舒适感,不影响评估局部皮肤,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对小儿头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采用3M自粘弹性绷带进行护理可有效降低压疮的产生,但是有的患儿缠绕绷带后皮肤有痒感、夏天天气热、患儿在睡觉时绷带自粘在一起会影响患儿的舒适度,我们还可以探讨其它的固定方法,如应用弹力网套固定留置针,所以小儿留置针的固定方法,在以后的工作中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1 Saleh BS,Nusair H,Al Zubadi N,et al.The nursing rounds system:effect of patient's call light use,bed sores,fall and satisfaction level.Int J Nurs Pract 2011,17:299-303.
2 汪秀英.压疮管理小组介入管理压疮的护理体会.河北医药,2011;33:301-302.
3 付浩.不同治疗方法对压疮面的疗效观察.河北医药,2009,31:1479-1480.
4 Arling G,Lewis T,Kane RL,et al.Improving quality assessment through multilevel modeling:the case of nursing home compare.Health Serv Res 2007,42:1177-1199.
5 Leyva-Moral JM,Caixal-Mata C.Prevalence of bed sores in geriatrics nursing home residences.Rev Enferm,2009,32:52-56.
6 张祥美,吴庆风,施秋萍.院内压疮产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10,14:64-65,69.
7 Konetzka RT,Stearns SC,Park J.The staffing-outcomes relationship in nursing homes.Health Serv Res,2008,43:1025-1042.
8 汤京云.康复护理程序对68例压疮患者的疗效影响.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01-102.
9 Morello M,Marconml,Laviano A,et al.Enteral nutrition in nursing home residents:a 5-year(2001-2005)epidemiological analysis.Nutr Clin Pract,2009,24:635-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