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娟 杜玺娟 曹志霞
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护理体会
陈立娟 杜玺娟 曹志霞
血浆置护;肝炎;护理
重型肝炎由于病情发展迅速,伴有肝功能衰竭,大量代谢产物在体内蓄积,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血浆置换通过清除体内毒素,补充血浆蛋白和各种凝血因子,以达到肝功能恢复的目的,是国内应用最多的人工肝治疗模式[1]。我科于2007年3月至2010年3月对86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了血浆置换治疗,取得了确切的疗效,血浆置换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86例中,男71例,女15例;年龄18~70
岁,平均年龄46.5岁,其中慢性重型肝炎70例,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16例,均符合重型肝炎诊断标准[2],共进行血浆置换治疗178次,每例患者治疗1~6次,平均2次。
1.2 治疗方法 应用德国贝朗CRRT机进行血浆置换,每次血浆置换量2 500~3 000 ml,股静脉置单针双腔管建立血液通路。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根据患者不同,每周1~3次。
2.1 治疗结果 血浆置换术后血清总胆红素、血氨有明显下降,血小板、血清白蛋白也出现下降,血凝指标明显好转。患者神志、腹胀、乏力、恶心、食欲等症状得到改善。
2.2 血浆置换不良反应 荨麻疹、皮肤瘙痒19例,四肢或口周麻木10例;治疗开始时有血压下降20例,经加快输液速度,
减慢血流量等处理后均顺利完成治疗;治疗后股静脉插管处有渗血9例,经加压包扎好转;管路凝血2例。
3.1 心理护理及治疗前的准备 (1)心理护理:重型肝炎患者因症状重、病程长、内科治疗效果差,对生活失去信心,又由于患者及家属对血浆置换治疗了解甚少,担心治疗发生意外,从而产生紧张、焦虑、失望、无助。因此术前除常规护理外,应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血浆置换治疗的原理、方法及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配合方法,尽量满足其要求,减轻患者心理负担,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3],并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2)
治疗前准备:常规应用地塞米松或苯海拉明抗过敏,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前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做好肝功能、生化、血凝及血常规检查,静脉穿刺部位备皮,认真检查机器的性能及参数,进行病房空气消毒。
3.2 术中观察及护理 (1)建立有效血管通路,这是血浆置换最为重要的,置换过程中保持血流量准确、稳定,低血流量可导致血液凝固,而引流速度过快易导致溶血及破膜。(2)严格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3)治疗过程中应用心电监护仪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密切观察各项压力变化,做好记录。(4)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①低血压:患者在血浆置换治疗过程中出现胸闷、心悸、心率加快达100次/min以上、血压下降等表现,应立即减慢血流速度,给予吸氧、建立静脉液路、补充血容量及应用升压药物,直至血压恢复正常。②低血钙:观察患者有无口周麻木、肌肉痉挛、手足抽搐,如出现不良反应按医嘱补钙、热敷、按摩等对症处理。③过敏反应:治疗中如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发热、寒颤等血浆过敏反应,给予地塞米松、10%葡萄糖酸钙静脉推注,保持舒适体位,冬天注意保暖。
3.3 术后护理 血浆置换术后,仍需对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及护理:(1)最好为患者设单人病房,保持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减少陪探人员,以防发生感染。(2)患者严格卧床休息,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严格床头交接班,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及血肿等,并做好交接班记录。(3)术后24~72 h内控制饮食,少食多餐,以碳水化合物为主,低脂肪、低蛋白,无刺激性饮食。(4)治疗完毕时采用肝素盐水封管,定期更换敷料,拔管后需常规按压30 min后加压包扎固定,穿刺肢体不宜屈曲用力,观察肢体末梢血运情况,穿刺部位敷料有无渗血、渗液,及时更换敷料,并保持敷料干燥。
血浆置换术作为治疗重型肝炎的一项重要治疗手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降低了重型肝炎的病死率,缩短了病程,为患者的康复和延长生存期获得了时间,同时也为护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密切合作,加强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以保证人工肝血浆置换的顺利进行和成功。
1 许家璋,段钟平主编.实用人工肝及血液净化操作手册.第1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9.
2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华肝病杂志,2000,8:324-329.
3 王岩,祁小宝,吴亚丽,等.人工肝治疗及并发症预防的护理.现代护理,2008,14:521-522.
R 473.5
A
1002-7386(2011)09-1429-02
10.3969/j.issn.1002-7386.2011.09.091
050051 石家庄市,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感染科
2011-01-10)
·护理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