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法律翻译教学的机制

2011-04-08 19:24顾维忱
关键词:外语法律专业

顾维忱

(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23)

高校法律翻译教学的机制

顾维忱

(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23)

中外经贸文化交流日趋频繁,法律文本的专业化翻译市场逐步扩大,急需在我国高校建立科学法律翻译教学机制,使高校外语和法律教学面向经济和社会需求,外语专业复合化、法律专业涉外化,达到外语和法律专业教学的复合化、综合化,加快既懂外语又懂法律的复合式人才培养的速度。

法律翻译;教学机制;复合型人才

关于翻译、法律翻译及其教学,当今学者观点各有千秋。英国著名翻译家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在其著作“About Translation”的第三章“现代翻译”中明确指出“翻译显然已经成为用来进行商业贸易、文化交流和民族交融的工具”[1]。英国翻译理论家罗杰·贝尔则在其翻译著作中明确指出“20世纪90年代,翻译的主体已经不是文学语篇,而是科技、医学、法律和政务性语篇”[2]。可见,翻译的主要作用已经和过去大不相同,已经成为商贸、法律和社会服务的十分重要的方面。

中国虽然在2001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但是,由于中国缺乏世贸一揽子法律和其他涉外法律人才、缺乏高水平的复合式法律翻译、对国际主要贸易伙伴经济贸易相关法律制度了解程度不够、没能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反而使自己越来越成为了主要国际贸易伙伴反倾销处罚的出气筒。

近年来,中国对外经贸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中国翻译市场也不断扩大,翻译产值2007年为人民币300亿元,此后每年都保持百分之五以上的增长。顺应日益壮大的翻译市场需求,2006年以来,国家教育部每年增批不少于6所院校开设本科翻译专业。可以说,翻译专业和翻译产业越来越“火爆”了。但是,翻译市场的专业化、复合式翻译人才尤其是法律翻译人才的稀缺化等特点没能得到根本改变。因此,构建行之有效的法律翻译人才培养教学机制就成为改革的必然趋势。

一、我国高校法律翻译教学研究现状和机制建立的急迫性

上个世纪末,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来,随着中国对外经贸和科技文化交流的迅猛增加,与之相关的法律翻译和教学研究逐渐在我国一些高校发展起来。但是我国高校法律翻译教学的课程主要是“法律语言学”“法律文本与法律翻译”等形式,所涉及教学内容也主要是法律英语句法结构特点、语篇特征、翻译特征、术语翻译技巧等。用来进行翻译的法律英语原文,也大多是中国法律英译本,或者方便选取的英美法律法规或案例摘录,缺乏系统性。比较严重的情况是,在北外、上外、人大法律系等院校开设的法律翻译课程,相当大比重是中国法律法规的的英译训练,评价依据的是中国外文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法律英译本与英美国家法律学家编写的法学著作的翻译摘录。这就出现了让人惋惜的现实:两年法律翻译课学习中,“学生从未系统研读国英美成文法律法规原文原貌,更不用说英美判例法某类判例的完整法律推理过程原文了”[3]。结果是,当我国涉外企业或公司产品在国际市场遭到反倾销诉讼、专利权侵权诉讼等诉讼时,无论外语类还是法律类院校学过法律英语翻译的学生,甚至老师,不完全看懂外国相关法律法令的具体内容、不了解所应援用的诉讼程序,没有相关诉讼经验,没能力做好该企业或公司的法律顾问,更不用说前去相关国家协助应诉了。因此,我国许多出口企业和公司合法权益在国际市场受到侵害时,其法律顾问甚至所聘专职律师却无能为力。

从教学机制角度讲,上述情况出于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法律翻译教学机制不健全。涉外法律教学和法律翻译教学尝试十年来,国家教委、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与相关高校至今没有制定出论证合理的、统一科学的办学机制标准和培养质量标准。基本上是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了相关专业的设立和招生规模后,各个高校跟据自己的办学目标和师资力量而制定自己的办学思路,边办边学、边招生边修改教学方案。缺乏沟通、探讨和一致化标准。第二,缺乏合格法律翻译师资和合理的教学方法。相关大学里从事法律翻译的教师,绝大部分毕业于外语语言文学专业,文学专业功底较厚,但是没有系统学习或研究过法律法规,自己对哪怕本国的相关法律法规理解都不到位,对法律文本理解不准确甚至理解错误,对于外国动辄上百页的法律法规原文、长达几百页甚至上千页的诉讼文书和相关证据材料也就根本读不懂。法律专业出身的老师比外语专业出身的老师,对于自己熟悉的或者已经翻译成汉语的外国法律法规和诉讼文书的理解程度高得多,但是,由于外语语言功底差,也难以胜任高校法律翻译教学的岗位。当然,更谈不上找到与法律翻译教学相适应的科学方法了,只能外语系、翻译系和法律系,各自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根本谈不上跨专业和复合式培养方略。所以,十多万高校法律和外语相关师资,在英汉语法律法规、诉讼文书翻译和教学上,却很少有合格者。第三,法律翻译技巧和法律翻译教学理论研究不足。我国的翻译技巧和翻译理论基本上集中到文学领域,很少有人敢于真正涉足法律英语翻译及其教学理论的研究。即使有人敢于涉足,也只是从语言的层面、语篇的层面,进行法理化、法律化研究者更是凤毛麟角。

中国知网2010年上半年公布的中国学术期刊和硕士、博士论文文献中,对法律翻译研究和法律翻译教学研究的文章中,2000年之后的分别占了相关论文总数的约84%和89%[4]。教学课程上,北京只有北大、北外和人大开设了有限的法律翻译课程,河北和山西高校除实验目的进行选修课程开设外,没有任何一所高校的外语系或法律系将法律翻译设置为专业必修课程。可见,在我国部属和省属高校法律翻译和教学人才培养上投入严重不足,严重缺乏复合式法律翻译人才培养的长远意识。

作为法律翻译教学和研究的主阵地的我国高校,承担着为国家对外经贸文化交流培养高素质法律翻译人才的任务。为此,我国高校必须培养合格的法律翻译教学师资,培养既懂法律又懂目标国语言的复合式人才。因此,法律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教学模式研究必须尽快得到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的足够重视。

二、在我国高校建立法律翻译教学机制的可行性

为了解决我国高校法律翻译教学和研究上出现的上述问题,笔者和课题组同仁,在过去的6年里,对部分高校法律翻译选修课教学进行了试验和跟踪调查。

实验设计分为如下几个方面:1.被试:参加法律翻译教学实验的学生都是2006级河北师范大学和石家庄经济学院的学生。外语类共计100人:英语专业50人,翻译专业50人。法律专业的学生共计100人:分两个班,各50人。2.实验内容教学设计。首先对全部200名学生先进行英汉和汉英法律翻译摸底测试,从英语和翻译专业的100人中随机抽出50人,从法律专业的100人中随机抽出50人。接下来,对上述抽出的50人语言类学生和50人法律专业学生,从大学二年级开始法律翻译系统教学,开设翻译研究、英汉对照英美法律体系和法律文化、对比法律语言研究、中国经贸法律和相应英美经贸法律有系统地互译与对比。3.试验过程。法律翻译教学与实践进行2年,每一教学年末,进行中国的经贸法律条款和美国、澳大利亚的相应法律条款的对译测验和分析。对到大四的上述被试进行实习地司法部门法律翻译能力跟踪调查和分析。4.实验结果。参加法律翻译教学培训试验的与没有参加法律翻译教学实验的各50名语言类被试进行的至少两次年末法律翻译实践水平对比显示,相对于摸底测试,前者比后者法律文本翻译正确率在第一教学实验年和第二教学实验年分别提高60.5%和77.0%。参加法律翻译教学试验的和没有参加法律翻译教学实验的法律系各50名被试对比结果是,前者比后者诉讼文本翻译和合同文本翻译正确率在第一教学实验年和第二教学实验年分别比摸底测试提高63.0%和70.5%;在实习结束测试和随后的工作年终测试中其法律翻译正确率分别比开始摸底测试提高61.0%和65.0%,翻译正确率有所下降。

分析尽管语言类和法律类被试,经过法律翻译教学培训,都比没有参加没有参加培训的学员法律文本翻译正确率有明显提高,但是,一旦走向实习或工作岗位,缺少了法律翻译实践和强化训练,其法律文本翻译的正确率就有所下降。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坚持法律翻译实践与教学的重要性,和高校法律翻译教学的可行性和坚持的必要性。

三、我国高校法律翻译教学机制主要形式、重点与难点

法律翻译教学机制涉及法律专业、外语专业、翻译专业甚至大学公共外语教学的模式、跨专业教学、培养目标和未来教学发展方向的确立。必须改革上述三个专业各自为政的传统教学模式和公共外语与专业脱节、不能为专业服务的背离外语教学目的的种种弊端,勇于改革、敢于创新,为我国高校找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复合式教育培养的新路。

(一)教学内容上的融合

外语专业、翻译专业不再像过去一样,三分之一的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技能培养、三分之二的文学欣赏和评论。必须把这两个专业的所有上述课程压缩到一年至一年半,高强度培养起学生的基本语言、文学、写作和翻译技能,之后转到专业学习上来。比如,进行系统的本国和目标国法律制度、法律文化、法律法规文本学习和互译、判例的研读、分析和模仿以及诉讼文书和答辩状的写作模式训练。这大约持续一年的教学时间。随后进行半年的法律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法理学、口译、笔译基础训练。最后的一年,要开设法庭旁听、模拟法庭、诉讼技巧等法律知识和法庭翻译、文本翻译的强化训练。把学生培养成法律翻译的行家。

法律专业也不能像过去一样,教学目标和内容只涉及中国法律,忽视外国法律的学习和研究,学生不学不懂外国法律和外国诉讼,毕业后不敢也不能进行涉外法律服务。必须对我国的法律专业课程内容进行改造,打破炕头律师和法律工作者培养模式,以适应我国对外开放和涉外商贸、技术交流等相关法律服务的需要。要用两年的时间使法律系的学生全部学完并掌握中国法律相关的各项课程,第三年开始目标国家法律制度、法律文化、诉讼技能和技巧、诉讼和答辩文书写作、基础翻译技巧的系统学习。大学四年级开始进行法律法规、诉讼文书和答辩文书的英汉对照学习、实践和研究,从不断实践中,学习到做涉外律师的基本技能和辩护技巧。

(二)教学形式上的交叉

外语专业、翻译专业和法律专业不再是各自独立的、无法沟通和相互学习的教学单位。它们必须转变为复合式教学培养模式的基本单元,教师资源、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料必须共享。任何学生都可以向所在系提出申请后,在合理的时间内,得到到其他系的教室听课学习的机会。每个系里的教师也不仅仅属于本系的教学主体,他是大学相关专业的共同资源,有权利和义务在相关院系开设大学统一管理设置的课程。学生所修学分,在大学各个相关院系得到认可。

(三)机制运行的重点与难点

实现法律专业、外语专业、翻译专业相结合,满足我国对外商贸与经济技术交流需求。避免外语、翻译学习与法律法规学习脱节,语言类学生不懂法律、法律专业的学生法律英语水平太差、根本不敢进行涉外法律服务的现象。

已经形成的我国原有的法律专业和外语专业、翻译专业的学科教学框架及其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转型问题。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意识向现代化、复合化教学需要转型,这是一个系统、复杂而艰辛的工程。要克服眼前的既得利益,树立长远的教学为社会发展、经济建设服务意识。以调查研究的科学数据为依据,尽早使相关从业人员转变思想和观念,积极投身到外语教学和法律教学相结合的改革中来。

总之,为了杜绝那种法学家和英语学家数以万计,到中国企业在外国遭到诉讼时,没有任何一名专家教授敢于应诉[5],白白看着中国的企业、公司蒙受巨大经济损失的现象再次发生,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和社会安全,必须加强法律翻译教学的系统研究和学科建设。只有建立了科学的法律翻译教学机制,才能逐步提高我国翻译者的翻译水平,进一步把法律翻译引导到归化和规范化翻译的道路上来[6]。

四、我国高校法律翻译教学机制建立的前景

放眼世界,将外语专业、翻译专业与法律专业结合起来,在发达国家的高校教学中已经有成功经验,美国德国等国家的专业学位培养超过学术学位培养规模的高校教学实践早应引起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和教学人员的足够重视。所以,将语言和法律两种工具式专业结合起来的复合式教学模式,与不断创新的“跨专业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的推广”[7],定会为我国高校教学改革和管理决策提供进一步的数据和理论依据。

可以预见,我国高校新的法律翻译教学机制的建立必将对中国高校法律翻译专业的学科布局、专业设置、专业规模、发展方向、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跨专业培养的模式等方面的实践和研究起到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它也势必对我国急缺的法律翻译人才的培养、现有法律翻译人才水平的提高、专业翻译人才真正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一时的培养起着极大地推动作用。从外语类学科发展角度来看,该机制的建立也必将对指导我国外语专业教学为其他专业教学和专业人才培养服务,公共外语教学走向专业外语教学、为专业服务,法律专业教学涉外服务化、国际市场化的教学机制的进一步探讨和完善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1]PETER NEWMARK.About Transla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6:43.

[2]ROGER T BELL.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 Approches Explained[M].London:Longman Group U K Limited,1991:6.

[3]顾维忱.我国法律名称及其术语的归化英译[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21-25.

[4]中国知网.学术趋势搜索·中国宏观数据挖掘分析系统 [EB/OL].http ://number.cntz.net/tablemeta/2010-05-01.

[5]李克兴,张新红.法律文本与法律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6:146.

[6]刘林.法律翻译归化倾向的个性特征[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2):400-402.

[7]张长明,仲伟合.论功能翻译理论在法律翻译中的适用性[J].语言与翻译,2005(3):44-48.

Teaching Mechanism of Legal Translation in College

GU Wei-chen
(College of Forgien Languages,Hebei Normal University,Shijiazhuang,Hebei 050023,China)

With the close cooperation and increasing scales of economy,business and cultur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the amount of legal concerned and contract related translation is enlarging apparently.Therefore the mechanism establisment of legal translation teaching in higher institutes is urgently wanted to satisfy the requiremnts in these fields.The ideals are wanted now to make the major of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integrated with a profession of law and legal service skills for international business.The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s in foreign language,translation and law would be cultivated eventually.

legal translation;teaching mechanism;inter-disciplinary talents

D920.0

A

1005-6378(2011)04-0148-03

2011-03-11

2010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复合式翻译人才培养机制研究——从法律翻译教学谈起》(HB10PWY023)

顾维忱(1963-),河北枣强人,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法律翻译、法律双语教学、法律语言学。

[责任编辑 周云逸]

猜你喜欢
外语法律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大山教你学外语
让人死亡的法律
大山教你学外语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