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政治现代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推动作用

2011-04-08 04:40谢韶光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民主现代化政治

谢韶光

(湖南科技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湖南 永州 425100)

试论政治现代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推动作用

谢韶光

(湖南科技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湖南 永州 425100)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快政治现代化的步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保证,因为政治的民主化、现代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性因素。文章主要阐述了政治现代化的意义,分析了政治现代化对和谐社会推动作用的具体体现,并探讨了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完善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治现代化。

和谐社会;政治现代化;推动作用

一 政治现代化为和谐社会提供民主法治、安定有序的政治秩序

政治秩序的稳定与有序是政治现代化的一大基本要素,而和谐社会的安定团结也当然离不开政治的现代化。政治的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它是一种在传统体制不断瓦解的社会变迁过程中实现民主化的历程。总的来说,民主是一个三维结构,它包括民主制度、民主权利和民主观念。民主制度的架构是政治现代化的一种外在规范,民主权利和民主观念则是衡量政治现代化程度的标尺。要建立国家与政府相统一的政治权利,其核心思想是为社会提供最基本、最广泛的秩序和稳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建立民主与法制,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和谐社会的政治保证。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法制的健全。胡锦涛在概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中,将民主法治列于首位绝不是偶然的,这充分的说明了民主法治是其他基本特征的最根本保障。我国积极实施“依法治国”的方针政策,稳步的推进民主与法制建设,才使得综合国力以及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有了大幅度提高,政治现代化的脚步越来越近。但是,以中国当代的实际情况而言,尚属于社会转型的初期,社会保障政策、社会体系建设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方面有待完善,社会的职能以及社会结构均呈现较为紊乱的状态,尤其是在权利的制约与制衡等方面存在很多缺陷及漏洞,才会导致大量行业垄断,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现象泛滥成群,导致本来在收入分配方面存在的矛盾更加尖锐,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民众心理一旦失衡,政府就会丧失权威的合法性。

健全的民主法治社会满足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参与政治的需求,利用非暴力的结构表达利益,将各种社会利益的需求有条不紊的纳入政治系统。很显然,稳定而有序的政治秩序是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所必须的前提条件,没有法制,和谐与秩序将无从谈起。就更谈不上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和自然和谐相处,一切都将是无本之木。也就是说,政治现代化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根本保障。

政通才能人和,国泰才能民安。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和政治现代化制度的建立,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了根本政治前提。但是,当前中国的多元化利益的表达渠道尚未完善,还不够通畅,民主程序、民主决策、民主设施以及法制仍不健全。因此,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完善民主法律制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经过程。

二 政治现代化强化国家的自主性与治理能力

国家的自主性是指国家超越于社会各群体,以社会的公共利益为立场,为本国家的人民提供公共产品。当代社会,利益高度分化带来了多方面的社会权利诉求,社会各成员和各利益阶层总是力图采取参与政治的手段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相互斗争、妥协、限制。那么,要想维护并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必须保证国家的权利符合人民的集体利益,并非属于某个社会利益集团,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国家代表社会的公共利益,保持其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上的自主性。国家治理能力的增强与自主性的提高相对应。在一定程度上来讲,要使构建和谐社会具备一定可能性,要求政府必须增强自己的执政水平、民主科学的决策力以及综合治理能力,对各种社会力量的强有力整合,尽全力达到各种利益诉求平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同时,由于市场经济出现了权利的垄断化、市场化,逐渐形成了很多利用权力积累财富,凭借掌握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等多种利益而形成的“分利集团”,它们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平等原则,违背了市场经济中的契约关系,为了追求自身狭隘的个人利益,摒弃了社会的公共利益,严重阻碍了资源的合理流动以及生产技术的进步。同时,过程中要维护自身利益的必然会拉拢国家公务人员,腐蚀清廉,最终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这样一来,国家决策的自主性必然会下降,国家的权利逐渐呈现“软政权化”的特征,严重影响国家培养执政、决策能力。再来,社会的弱势群体也必然长期得不到政府的保护。这样的社会不是和谐的社会,长此以往将无法达成和谐社会。

因此,提高国家的自主性和执政能力,才能确保国家真正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有能力不断增进社会群体的福利,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建政治现代化指政治国家和政治设置不断由低级向高级、传统向现代的整体性发展及革命性跨越的过程。它以政治权威的理性化、政治形势的民主化、政治功能的分化以及政治参与者的扩大为理论向导。以达到积极培育市民社会、有效促进社会自治以及实现社会的协调发展为主要的实践目的。我们正在建设中的和谐社会,适应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全面体现了我国当代价值取向的社会化转型,巩固了共产党的执政基础,是执政党完成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三 政治现代化是和谐社会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经济前提的保证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要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现代化,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而且要努力实现经济的现代化,使物质文明得到充分的发展。当代经济社会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利益的高度分化导致各种利益群体的经济地位不断增强,开始不断追求政治利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的一次深刻变革,社会化的大生产和广泛的社会分工。基于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特殊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打下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然而实现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就需要首先为经济搭建一个诚信公平的市场环境。

由于过去人们对主体地位的认识长期得不到重视,于是一直缺乏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意识,集中表现在劳动积极性不高、职业道德水平低下以及对社会公益事业的冷漠麻木。这些都造成当今经济转轨时期出现的一系列商业欺诈、高度拜金主义、极端享乐主义、官僚主义和各种腐败现象的产生。市场经济是在理性规则内运行的法治经济,其实质就在于法律的权利义务关系强制力保证了市场的等价交换原则,这就使得所有的市场主体都应该具有平等的地位和均等的机会。市场经济的开放性打破了过去人与人之间分散、孤立、封闭的状态,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联系。市场经济的自主、开放、平等的特性,要求参与经济活动的个人具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和独立的人格及自由的意志。

我国的政治现代化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政治权威化的过程,政治宽容、政治公平、政治正义等作为政治现代化的重要表征都为和谐社会提供公平交易、诚信经营的市场保证。由于公民和谐社会的培育与建立,现代社会的伦理化不同于传统社会中的伦理化。因此,现代社会中的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也是伦理经济,原因在于市场交易中的公平交易、诚信交易、身份平等、等价交换等本身就体现了一种市场伦理,这便决定了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和谐社会构建也需要一个法治社会,同样也是一个友爱的社会。胡锦涛主席在领导干部提高和谐社会能力的专题研讨会中,对和谐社会做了高度的概括和深度的阐述。他强调“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而我国的政治现代化实现恰能有利保障市场经济顺利、健康的发展。

通过这些我们可以说,政治现代化进程中,建立一个符合我国政治现代化发展的经济社会秩序就是在坚持“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的基本原则,就是在坚持以社会主义的荣辱观作为指导,坚持“以德治国”的方针政策,努力来实现我国政治现代化带领下的和谐社会。

四 政治现代化培养充满活力、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对的公民意识

茅于轼提出:要建立民主法治的和谐社会,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一个躲不过去问题,那就是公民意识问题。美国学者英格尔斯也曾指出:那些完善的现代制度以及伴随而来的指导原则和管理大纲,本身都只是一些空壳。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着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局是不可避免的。由此我们可以见得,即使再完美的现代制度或者管理方式,又或者再先进的科学技术,没有良好的公民意识也会在一群落后的人手中变成一堆废纸。

公民社会的培育是政治现代化建设中的最基本的要素。在现代社会中自由、民主和法制意识为核心的政治文化是民主政治的需要,它建立在公民社会的不断生长和发育的基础之上。而公民社会所需要的政治文化基础建立在公共权力的合法性之上,凡是公共权力必须获得人民的同意和约定,才能增强国家的权威、使其更具合理性和合法性。很明显,政治的现代化进程将从根本上有助于建立和谐社会的氛围,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心理前提和基础。现代公民社会的基本精神就是公民意识,在构建和谐社会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如何体现新时代的人文精神和公民意识,实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始终是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课题。

著名社会学家帕森斯曾在《社会系统》一书中描述,现代化是一个历史进程,伴随这个进程的是经济、政治、文化现代化的日益紧密结合发展过程,真正发展了的现代化,应当是经济上的工业化与政治、文化上的民主化相统一,应当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协同发展。一个国家,也只有当其人民是现代人,其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具有现代的人格,其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工作人员都获得了某种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真正称得上现代化的国家。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人们才开始有了对强烈追求自由、平等、民主的意识和法制观念的探讨,传统政治文化的基础已经发生的动摇。

进入新的世纪以来,相继提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的发展观、和谐社会主义等思想构建理念,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尤其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时将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放在了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以及文化建设相并列的位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布局终于由以往的三位一体发展到了四位一体。这不仅标志着中国社会的发展由以往盲目的追求经济增长,转变为可持续的全面协调发展,还体现出注重效率和公平之间关系的转变,但也绝没有丢失社会的活力与效率。这样不仅可以进一步增强民众对政府的认同,也可以增进政府权威的合法性,为发展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经济建设飞速发展,这与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致力于建设属于自己的宪政和政绩合法性基础是分不开的。我国政治现代化建设拥有了全新的社会任务,那就是提高公民的意识,进一步做好发展和谐社会的心理建设。

[1]沈顺祥.论和谐社会的构建在我国政治现代化的社会生态中的作用[J].社会科学家,2009,(3).

[2]胡传明,陈志新.论政治现代化视域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江西社会科学,2006,(7).

[3]王浩斌,王飞南.和谐社会与我国政治现代化的社会生态形塑[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4]张海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和主要任务[J].青海统计,2005,(6)

D62

A

1673-2219(2011)03-00101-02

2010―09―20

谢韶光(1975-),男,湖南新化人,湖南科技学院讲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

(责任编校:周 欣)

猜你喜欢
民主现代化政治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边疆治理现代化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好民主 坏民主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