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型竞赛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模式研究

2011-04-07 15:37曹建国
关键词:创新型竞赛大赛

曹建国

基于创新型竞赛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模式研究

曹建国

当前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已经成为各高校管理部门及教师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在分析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对学生进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该专业学生对于创新的渴求以及创新在专业能力中所处的地位,列举了相关实践课程在教学中结合创新型竞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相关实例,探索了以院级创新型竞赛为依托、以省级国家级竞赛为目标的适合高职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培养目标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的新模式。

创新型竞赛;计算机专业能力;团队培养模式;赛程分置

一 引言

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虽然计算机行业人才缺口大,但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却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认为高职毕业生创新能力、动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协作能力薄弱,所学并不能很快为其所用。因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越来越得到教育主管部门和高职院校的重视,当前比较常见的培养途径有营造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环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参加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等。本文拟针对在计算机相关专业实践性课程教学中结合开展相关竞赛活动为例阐述如何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二 计算机相关专业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针对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计算机行业对于高校毕业生专业能力要求主要为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较强的过程实践能力和良好的创新能力。计算机专业许多教育资源没有办法得到及时更新,理论教学比重偏大且知识结构陈旧成为教学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对于计算机相关专业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一直都是各大高校教学研究的热点,同时高校也在努力探索采用不同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例如,我院已对一系列实践性课程(如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网页制作等等)的实验课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结合当前流行的竞赛模式,并基于我院自主研发的测试平台进行随时、自动测试、考核。这种考核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成为提高动手实践能力的有效助推器。另外,在学生寒暑假期间开设实训课程,提供实验设备、平台和多个可选项目,通过这种实践方式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及提高实践能力,同时开放式的作业题能够刺激学生的创新意识,迸发创意的火花。

三 创新型竞赛对于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意义

目前,计算机类竞赛多以创新、设计、技术为专业方向,要求参赛项目有新颖的课题并结合技术的实现。创新是计算机行业发展的灵魂所在,技术的重复实现显然是没有意义的,所以说创新是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更高层次的要求。当然这里所说的创新并不仅仅是想法新颖,同时也包括对于某个领域新的理解和对于技术新的实现手段等。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许多高校都结合主管部门组织的竞赛项目开展了自己的品牌竞赛,形成了较为正式的比赛模式与流程控制。同时许多企业也开始注重行业新生代力量的培养、人才的挖掘与创意的收集,创新设计类比赛层出不穷,学生的创意往往能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收获。

一般创新型竞赛分为自选课题项目和专题项目,大赛组织机构对项目进度、项目提交品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要求学生选题新颖,课题描述清晰,团队协作,采用合适的开发模型,科学有效地进行项目开发,最终提交作品和进行项目演示。创新型竞赛一般主要培养学生两方面的能力,一是关注最新的技术流向、行业的发展动态以及观察生活的能力,从而能够养成思考问题、发现问题的习惯;二是将想法结合技术加以实现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将书本里、别人的知识通过思考和运用收入自己囊中。总之,这两个方面都集中表现为对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要求。

基于目前计算机教育对于人才培养的定位,高职教育越来越注重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高,注重创新型思维和技术的培养。对于创新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于专业素养的理解与自我要求的程度。实践与创新推动学生将所学到的技术与自己的智慧相结合,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变为自己的知识,同时强调创新教育也致力于为社会培养更具有竞争力、高层次的计算机人才。

四 创新型竞赛有效开展模式研究

对于各种类型的高级别大赛,很多学生由于对自身技术的不自信而往往持观望态度,惧怕参赛;或者由于项目掌握能力的不足,导致中途退赛。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锻炼的平台和比赛的实际经验。在这种情况下,校内竞赛应该更多地扮演着赛前训练场的角色,以培养和引导为主,鼓励学生创新,引导学生形成项目开发的规范理念,提升学生运用平台进行设计、编码的能力。校内开展的计算机相关竞赛要结合主管部门、相关行业的竞赛项目,并与学生已开设的实践性强的课程紧密联系,确定竞赛内容,重点致力于给尽可能多的学生提供锻炼及展示的平台,这样不仅能起到专业能力培养的作用,也为学生进一步参加高级别大赛提供了训练平台。以下是基于我院计算机技术系新型竞赛有效控制模式的分析与探讨:

1.传统模式存在问题分析。创新设计大赛是一项由我院主办的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的品牌活动。从2006年至今已成功举办四届,并且为了充分利用学生的寒暑假时间,不断提高对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2010年大赛由原来的每年举办一届调整为每年两届。本大赛的比赛时间相对固定,内容是由各系根据自身实际,结合主管部门、行业企业及考级考证等自行确定的(如计算机技术系的计算机组装与调试大赛、网页设计创意大赛、应用软件设计大赛,外系的数控技术大赛、汽车维修大赛、电子商务网上营销大赛、职业规划大赛等等,多次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通过自选课题与专题项目结合,立项资助与验收评比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比赛。赛程分为:立项评审、中期测试、最终作品提交、演示答辩四个阶段。为了提供更多的创意或者改进实现方法与功能等,同时提供往届优秀的作品以供参考。目前该大赛已经在学生中形成深远影响,培训选拔了一批高水平的项目团队,形成了一个较为高效的比赛模式。

为了分析比赛的具体影响及效果,一开始我们在全校范围内以创新大赛为主题进行了一些系列问卷调查,通过对回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以下几个问题:(1)学生对参赛了解片面;(2)学生普通关注度很高,却往往持观望态度,影响面狭窄;(3)前期参加队伍中超过半数以上未能提交最终作品或不能坚持到最后。

面对存在的问题,我们积极主动寻找缘由。首先从每一届比赛的前期宣讲会和最后演示答辩的现场情况来看,关注比赛的同学不在少数,大家对于创新想法和技术实现比较感兴趣,通过问卷的反馈信息看来,造成参与度偏低有两个原因:缺乏新点子与缺乏技术支持;另外就是缺乏一个有效的机制将志同道合的同学聚齐在一起,也就是说难以组队。对于第三个问题,部分小组退赛的主要原因是在立项评审时未通过或者是在项目进行过程中由于技术、时间或者小组人员变动等原因不能坚持而使得项目终止。从以上种种问题存在的原因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现行的竞赛模式还需要不断进行探索、改革以达到为更多同学提供锻炼机会并提炼更多项目精品来参加省级及以上级别比赛以树立更高目标的目的。

2.以计算机技术系创新设计大赛为原型的开展模式改善方案。

(1)金字塔团队培养模式。为了培养学生对于科学创新的兴趣、提供更好的实践环境与技术支持,我们尝试将创新设计大赛延伸到学生的整个课余生活,为大赛吸引更多参与度以及培养更多高水平的团队。比赛之余建立研究方向不同的项目小组团队,这里的团队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小型团队,而是更加类似于兴趣小组的形式,考核招收更多有志加入该研究方向的同学,团队内部可以根据不同的课题分为多个子团队。精选指导教师,由指导教师引导整个团队的发展方向,在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项目的立项、设计、分析、实现方面做出相应的指导。指导学生熟悉整个项目流程,提供一些可参考的研究课题以及在关键技术上给予帮助。当然这些团队的主体仍然是学生,指导教师只能起到引导和辅助作用,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科学的提高专业能力,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在同一领域找到好的队友,培养团队协作能力。这种高效的竞赛培训形成一种金字塔形式,团队培训作为校内创新大赛的延伸——赛前培训,也就是金字塔的底层,拥有很放大的竞赛预备力量,起到了很广泛的专业技能培训效果。

(2)创意与技术的赛程分置。面对刚入学的新生,我院开设了科技创新展示大赛,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专业知识,尽快展现新生的热情与创造能力。相比较而言,许多缺乏锻炼的高年级学生对项目、团队合作等同样缺乏认识,有的拥有无限想法却缺乏技术支持。我们这种尝试创新与技术暂时分离的方式来开展大赛,将大赛分为科技创新展示与创新项目设计两个分赛程,并且不要求两个赛程连贯参加。科技创新展示部分,要求学生提交立项申请书,在立项评审结束后,大赛的第一赛程结束,评选出各个创意奖项得主。立项申请通过的团队可以继续参加项目设计部分的比赛,或者将创意团队的创意授权某个设计团队进行设计,通过中期测试,中期作品评审后评出最佳设计团队等,当然整个大赛仍然鼓励团队参与从创意到设计实现的整个过程。大赛的这种开展模式有利于挖掘学生不同的潜力,在更大的范围内提高影响力,鼓励更多的学生展示不论是创新还是技术上的才华,来达到培养他们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最终实现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的目标。

五 结束语

近几年,在我院创新设计大赛所营造的创新与技术的良好氛围中,涌现了一大批有创意的精品项目。这些优秀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其他同学开拓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激发了更多学生的创新设计的热情。与此同时,创意的提出与设计、新知识的学习、技术难题的克服、团队成员之间的配合度培养都是各项目小组成员在创新型竞赛中专业能力的源动力。当今,创新已是很多领域的主题,创新在计算机专业能力培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高校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积极搭建各种实践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刻不容缓,对于创新型竞赛的有效开展模式的积极探索与实践仍在继续,我们也将密切关注。

[1]杜惠平,吕霞付,冯辉宗,王平,李锐.基于竞赛与科技活动的创新型人才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08).

[2]魏明生,游春霞,尹钊,王立巍.依托电子竞赛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09).

[3]龙兴明,马燕,郭世刚,宋培森.基于竞赛驱动模式的师范院校电子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中国自动化教育学术年会,2007.

[4]方宝富,王浩,胡学钢,方帅.基于教学竞赛一体化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24).

[5]蒋维娜.基于创新型竞赛的专业能力培养模式探讨[R].中国计算机教育与发展学术研讨会,2010.

[6]夏鸿斌.竞赛教育与信息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软件导刊,2009,8(10).

ClassNo.:G642.0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蔡雪岚)

OnPracticalandInnovatingAbilityofCollegeStudentsBasedontheInnovativeCompetition

Cao Jianguo

With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bility of the innovation in computer technolog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 the paper discusses how to develop the practical competence and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 It proposes that the way is to foster the innovation competence of the colleges students can be except focusing on the class teaching ,but on the innovation competition carried out at colleges level ,especially focusing on the competition at province level .

innovative competition ; professional ability in computer technology ; team training model ; split the race

曹建国,硕士,副教授,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淮南。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教学。邮政编码:232007

本课题得到安徽省省级精品课程项目基金(2009-058) 和安徽省省级教研项目基金 (20101645)的资助

1672-6758(2011)04-0023-2

G642.0

A

猜你喜欢
创新型竞赛大赛
“鸟人”大赛
插秧大赛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高等教育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说谎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