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爱娥
正如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罗杰·基辛所说:“文化的歧异多端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人类资源。”近年来,“多元文化教育”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国际趋势。所谓文化的多元化,是指在坚持社会主流文化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文化交织、兼容、发展的态势。[1]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政治、文化全方位的社会转型时期,在对内对外的开放过程中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由此带来的利益关系调整、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使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发生了急剧而深刻的变化。多元文化之间的共存、冲突、融通与整合,不仅给大学生带来多种价值判断,给高校的道德教育注入了鲜明的时代特点,也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旋律受到干扰和削弱,给高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挑战。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在校女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到2010年达900万左右,部分高校更是有女大学生数超过男生的现象。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社会生活的多元化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现象,对在校女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在她们身上出现了价值取向多元化、兼容性、矛盾性、务实性等特点。[2]西蒙娜·波伏娃曾经说过:“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塑造的。”根据新时期女大学生的特点,通过有针对性的方式与途径,实现女大学生德育的帕累托改进是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根据帕累托(意大利)的思想,帕累托改进是指在总资源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对某种资源配置状态进行调整,使一些人的境况得到改善,而其他人的状况至少不变坏。摒弃过去在目标、内容、方法、形式上男女两性完全相同的德育模式,立足女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实行“性差教育”、因性施教,通过不断地实现女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帕累托改进,逐渐向整个高校德育工作的帕累托最优趋近。
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拓宽了女大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她们的学术境界,提高了其文化素养,有助于女大学生进行中西文化的比较、交流和借鉴,大大增强了她们对社会的理解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多元文化的冲击也常常使她们陷入被动的境地,面临多种道德评价和道德选择的困境,在价值评价和行为选择上感到迷茫困惑、无所适从。
1.多重价值标准泛滥,主流价值观被淡化与稀释。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女大学生的价值追求日益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和自我化、近景化倾向,多元文化给她们提供了各不相同甚至激烈冲突的价值标准和信仰选择。“由于西方经济优势引发的文化价值优势,加上传统伦理观念相对于现代社会生活,尤其是现代公共领域生活的滞后性与局限性,西方的伦理价值观念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和新力量,得到人们更广泛的热衷,尤其表现在年青一代的价值取向上”。[3]女大学生个体对多元文化的认知往往处于一种混乱的、游移的状态之中,面对多重价值标准时,对传统的主导价值观产生了疑惑、茫然。
2.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女大学生的国家与民族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淡化倾向加剧。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知识的全球化,民族、国家疆域更加开放,国家主权地位受到挑战,传统的国家职能受到削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许多女大学生本身对政治、国家与民族意识比较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世界范围内各种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相互传播与渗透,使一些人逐步淡漠了国家意识和爱国情感,消解了民族身份,在行为方式上表现出越来越多的混乱感、局外感和冷漠感;而女大学生在现实的社会竞争中经常处于劣势,其价值观更加趋于务实,更加强调自身利益和发展,对国家和集体奉献精神逐步减弱,缺乏理想所能激发的那种执著的进取心和持久的专注力,进一步淡化了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3.80 后、90后女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上显现出新的特征,容易受到各种社会思潮与多元文化的影响。80后、90后成长的家庭环境相对优越,社会环境相对复杂,各种新事物层出不穷,这使得她们可以有更开阔的视野,但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诱惑。一方面,她们心态比较开放,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创新探索精神逐渐增强,其学习方式、价值取向、休闲方式、消费方式区别于以往时代的大学生;另一方面,自我中心意识较强,团队合作意识较差,缺乏生活挫折的体验,没有形成自己的健全人格和自身的认同感。同时,她们不断地接受网络信息,获取资讯渠道丰富,接触到各种人生价值和理想信仰,不同观点、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的信息很容易造成她们思想的混乱。
4.基于女性的性格、心理、情感等特点,加上高校普遍缺乏“性差教育”“因性施教”模式,女大学生更易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有相当多的女大学生内在主体意识薄弱,心理依赖性较强;心理素质欠佳,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弱以及抗干扰能力差;心胸视野不宽,知识面窄,沟通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差;片面追求个性化,人际关系不和谐;缺乏进取竞争意识,目标失落和目标模糊,成才意识和成就感不强。由于女大学生自身的感情细腻、敏感等因素,心理发展还没有完全成熟,情感不很稳定,而高校普遍缺乏主动应对多元文化的观念和传统,她们很容易被多元文化所左右,造成价值心的失衡和价值取向的紊乱,从而产生“无所适从感”和“信仰危机”,失去了选择的方向。
作为女性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女大学生是现代女性的重要代表。社会转型、各种价值观念的交互震荡和多种文化的碰撞与冲突,严重影响了女大学生成长发展及其思想道德教育的质量,对我国高校培养高质量的现代化人才目标造成了威胁。因此,在多元文化相互渗透又冲突的新形势下,需要我们从国家民族发展的战略层面审视和定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关注新时期女大学生的不同特征,着力于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确保女大学生以全新的女性职业者的面貌去实现自我。
1.重新审视已经被规范化、体制化了的性别差异,强调社会性别意识差异化,加强女大学生的主体性德育教育。女性在智能、体力、心理等方面与男性存在很大的差异。基本上来讲,女性的形象思维能力、语言能力、记忆力和适应能力等都优于男性;抽象思维能力、爆发力、综合能力等弱于男性。[4]在多种价值体系、多种文化的冲击面前,女大学生承受着比男生更大、更多的心理负荷,更容易进入自我意识的误区。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曾经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美的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因此,需要重新审视传统性别角色模式为基础的、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的性别歧视现象,按照女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综合课堂教学、情感体验、道德实践等手段实施“因性施教”,培养其“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四自”精神;树立起全新的性别理念,发挥她们在社会适应、人际交往、职场竞争等方面男性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充分调动其内在的主体性、创造性和智慧潜力,以实现与男性、与社会协调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改进教学方式、教育形式,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的精神支柱和奋斗的动力源泉,也是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可靠保证。依据女大学生所处的特殊环境和年龄、心理等方面的自身因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女大学生,运用马列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采取不同的形式弘显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要性和科学性,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吸引力。应当以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为核心,以提高她们的政治素养、道德修养、集体意识、社会责任感为目的,通过采取课堂讨论、专题演讲、案例讨论、多媒体授课和网络教学等方式,融思想性、理论性、趣味性于一体,增强德育的吸引力,寓教于乐。适当减少抽象空洞的理论传授,力求理论联系实际的通俗讲解,利用重大事件、热点新闻的讨论,加强答疑解惑、思想疏导的环节。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勤工助学、课外文化活动等实践活动,通过采用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为女大学生提供发挥特长、表现才能、发展个性、提高素质的机会和条件。
3.将国际化和本土化有机结合,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融入跨文化元素。每一种文化的判断标准是不同的,它只能在自身的文化中存在,每一种文化在自己的文化体系内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张之洞说过:“今欲强中国,存中学,则不得不讲西学。然不先以中学固其根底,端其识趣,则强者为乱首,弱者为人奴,其祸更烈于不通西学者矣”。在道德教育方面,一方面它必须灌输意识形态和民族主义的内容,另一方面又需要兼顾超越国界、民族的世界性内容。[5]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了解西方的社会文化背景,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体会东西方文化差异,真正培养跨文化的思维与交际能力。同时,在进行跨文化教育时要采取正确的心态和方法,必须避免单一接受西方文化的趋向,要不断加大中国文化的渗透力度,从传统文化中吸收更多的精神资源。注重对学生进行既有民族文化精神又有实践创新能力,既有独立自主意识又有敏锐国际眼光的道德人格教育,依靠理性的均衡来寻求各种价值之间的理解和沟通,从而激发女大学生在社会转型和文化多元背景下学会思考、判断和选择多种价值。
4.以感恩教育、恋爱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网络道德教育为着重点,对女大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从认知、情感、实践层面,引导女大学生对父母,对老师,对朋友,对社会,对国家,对大自然,对生命,逐渐养成感恩的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帮助她们形成健康的思想情感和健全的精神人格,从而提升其精神境界。其次,根据女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不断探索科学的教育内容与有效的教育途径,通过各种形式开展性心理教育、性道德教育、婚恋观教育,帮助女大学生在“真、善、美”情感的熏陶中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性道德观,提高其爱的能力和责任感。再次,建立完善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加强针对女大学生身心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通过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建立健全心理咨询服务机构,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等,帮助女大学生克服影响心理健康的问题,使她们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人格,造就新时代的女性。最后,加强对女大学生进行就业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女大学生科学分析就业形势与正确的自我评价,根据专业特色、能力特点和性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充分认识自我、发挥自身优势,尽早制订具体有效的生涯发展步骤。鼓励她们将自身状况和现实相结合,参加各项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培养所期待的职业要求具备的各种素质。另外,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加强对女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积极开展校园网络文化活动,倡导科学的网络行为,营造优良的大学生网络虚拟社区和校园文化,强化她们的网络道德意识和网络责任感。并且充分利用网络交流的互动平台,开拓网上德育阵地,拓宽学校教育的功能,依托校园网络发挥网络教育的优势,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1]李雪梅.论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99—102.
[2]邵振丽.困惑与出路:关于女大学生成才发展的若干思考[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1):131—133.
[3]曾盛聪.伦理变迁与道德教育——市场化、全球化、网络化际遇中的现代性追寻[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4]国青松,武祥辉.主体性德育理念在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湘潮(下半月),2008(12):85—86.
[5]程红艳.价值多元视角下的道德教育[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1):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