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旺儒
(河南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威利·洛曼的人物形象分析
曹旺儒
(河南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对阿瑟·米勒的作品《推销员之死》中的人物威利·洛曼的形象进行探讨分析,旨在向人们展示在人情淡薄的美国商业制度下推销生涯的辛酸与无奈;剖析主人公的人生态度、对社会的认识和自我定位,以及两代人之间相互影响的结果;揭示主人公对成功的错误梦想与无情现实之间发生碰撞的必然性。
《推销员之死》;威利·洛曼;美国梦
阿瑟·米勒是近代美国最著名的剧作家之一,他的写作风格与易卜生的写实主义风格一脉相承。他因真实地揭露美国资本主义社会下小人物的命运,从而确立了他在美国戏剧界的地位。
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使西方戏剧长廊中“第一次出现了具有同样审美价值的小人物悲剧形象”[1]。剧中讲述了一个普通的推销员威利·洛曼临自杀前两天的经历,通过他自己的回忆,以及和妻子琳达,儿子比夫、哈比,邻居查利间的对话,向观众呈现出一个普通美国人梦想破灭后,走上自杀之路的悲剧故事。作家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刻画了一系列贴近生活的人物形象,他们和美国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一样,都过着平凡的生活,却渴望发财、成功、飞黄腾达,而剧中人物悲剧性的结局,也容易引起大众的共鸣。《推销员之死》以其深刻而直接的对白、充满张力的人物对话和情感起伏,有力地表现出了一个令人心酸的小人物是如何获得“成功”的美国梦的悲剧。
威利·洛曼是该剧的主角,他的形象贯穿全剧始终。笔者认为,威利悲剧的一生值得我们深入地思考。作为推销员的威利,一生梦想着财富和名利的降临,然而残酷的现实却令他身心疲惫、郁郁不得志,这样的幻想折磨并欺骗着他直到晚年。
威利为华格纳的公司跑了一辈子的推销,他一直梦想着通过兢兢业业的工作,最后能够被人们所尊重,能够坐在办公室,有一个体面的结局。在他的心里,那个叫大卫·辛格曼的84岁的推销员的际遇就是他一直坚持做推销员工作的动力。那位老推销员“穿上那双绿丝绒拖鞋,拿起电话就跟买主通话,连屋子都不出,他就能挣钱养活自己”;“不管到哪儿,拿起电话,就有那么多人记得他,喜欢他,愿意帮助他”[2]; “他死的时候,好几百个推销员跟买主都来参加他的葬礼”[2]。尽管做推销员的日子异常艰辛,但威利梦想着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像那位老推销员那样受到其他人的尊重,他在这条路上坚持了35年,却终究没有看到他所向往的那样的结局。
威利有一句名言:“只要有人缘,你就终身不愁。”[3]这其实是对推销员的要求,但威利也用此方法来教育他的孩子。他经常对孩子们说,一个人一定要有好人缘,要讲人际关系,只有这样,才能赚钱,才能发大财!事实上,靠个人魅力来赚钱才是威利真正的美国梦。不管是40岁的威利,还是60岁的威利,总是打扮得体体面面,对客户也总是一丝不苟、细心周到,体现出一种美国式的敬业精神。尽管年纪大了,他仍坚持上门推销。一辈子辛辛苦苦就是为了让别人能够喜欢他,真心诚意地喜欢他。他天真地认为,只要自己努力地工作,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但是他的这种想法在资本主义社会的金钱关系面前是断然行不通的。他曾央求老板霍华德给他在办公室提供一个职位,所要求的薪水也不高,但老板却摆出一张冷漠无情的嘴脸,毫不妥协。此时的威利变得义愤填膺,呐喊出了他自己和米勒对资本主义的控诉:“你不能吃了桔子就扔掉皮!”[2]
米勒对于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正是针对社会对敬业精神的残忍。威利为公司做销售三十多年,兢兢业业,用句中国的俗语,可谓“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即便如此,公司依然解雇了他,这一刻意味着威利一生追求的梦想宣告破灭。他曾经有过美好的理想,看到过生活的希望,但最终却处处碰壁。究其原因,威利对这个世界缺乏了解和适应能力。 “他不懂得过去那个‘充满光明和友谊’的欢乐时代早已逝去,现在早已是一个‘混凝土丛林’。在美国,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法则远比原始丛林中动物世界的生存竞争更为无情和残酷,人们的价值观念除了对金钱的崇拜已所剩无几”[4]。
更加可悲的是,威利被霍华德解雇以后,仍然不愿承认自己毕生的信仰是错误的。他只是感到困惑,弄不明白自己勤勤恳恳工作了一辈子却被无情地一脚踢开的原因。他去向邻居查利求助,查利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他失败的根本原因—— “这世界上唯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卖掉东西”——资本主义社会是金钱至上的社会。威利却似乎依然没有从迷梦中醒悟过来,因为看不起查利而一口拒绝了朋友好心提供给他的工作,气得查利直骂“你他妈的哪年才长大呀”[2]。由此可见,威利仍执迷不悟地抓住原来的梦想,以此来安慰自己,这恰恰预示着他走向死亡的悲惨结局。
事业上他一败涂地,在生活上他也是一个失败者,他的两个儿子也没有像他期望的那样成为“人上人”。大儿子一事无成,四处流浪;二儿子整天说大话,玩女人。两个儿子由于受到父亲那种家教思想的影响,长大后都身无长技而又自命不凡,不能安于本职工作。儿子的“人缘”是不错,可是那有什么用呢?当威利看到自己心爱的大儿子从西部回来,已经34岁了却依然庸庸碌碌一事无成时,他的内心自然非常痛苦,他开始意识到,儿子的沉沦是自己的罪过,原本因被霍华德解雇已大受打击的他终于走到了崩溃的边缘。自己要为儿子的失败负责,假如威利是带着这样的觉悟离开人世的,他无疑是会死不瞑目的。但是在第二幕的最后,威利和儿子比夫进行了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比夫告诉父亲,“我不是当领袖的材料,威利,你也不是。你一向不过是个东跑西颠的推销员,最后叫人扔在垃圾堆里,跟别的推销员一样”[2]。在一通发泄之后,比夫痛哭流涕地拉住父亲,劝他打消自杀的念头。儿子的深情,唤起了威利深藏在内心的父爱,他相信“在比夫和他自己两人中,总有一人会最终获得成功”[2],这种想法让他更坚定了补偿自己对儿子亏欠的方法——自己的死可以获得两万块保险金,比夫有了这笔钱,就前途无量了!这两万块保险金不仅仅意味着钱,还意味着一个变得实在了的梦—— “等他兜里有了两万块钱,你想想他将多么出类拔萃”!这是一种多么奇怪、奇特甚至畸形的“爱”。威利爱比夫,他所做的就是把梦给了比夫。他不光要维持心目中的自己,也要维持心目中的比夫,并且要求比夫也这样做!因为他爱比夫,他觉得比夫就是他生命延续的另一部分,所以比夫必将是前程万里,不可能不是这样!对于威利,这既是他的梦的体现,更是一种爱的信念。他死在他的最后的一个梦中,为了爱。不仅如此,妻子琳达也会即刻拥有他们奋斗了35年的房产了。威利自己奋斗了一生,到头来却是一场空,在这种情况下,他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做投资,帮助家人。
表面上来看,威利的自杀是因为理想破灭的打击和想为儿子再尽一次责任。但是,威利还有更深一层次的精神世界,他一生平凡地度过,但他绝不缺乏人生必要的精神和理想。可以说,威利的死是外在条件和内在诱因的结合所致,即美国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冷漠无情是其外在的客观原因,威利自身的性格缺陷是其自取灭亡的主观原因。倘若威利不那么自负、那么虚荣、那么固执,他绝不会以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换取表面上的成功。功利主义的现实不仅击破了他的价值观,使他成为一个生活的失败者,而且使他越来越疏远于整个社会,没有一个人可以真正地了解他,包括他的朋友、儿子甚至妻子。面对孤独和完全的自我迷失,除了死亡,他别无选择。最后,他发出了死了比活着更有价值的感叹,这又何尝不是对现代美国社会物质至上的泣血控诉呢?
从亲情这个角度看,《推销员之死》演绎了家庭中爱的真谛。不管是夫妻之间的关爱,还是父子之间的亲情,米勒都做出了深刻的诠释。“他始终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对自己的信任,是他理想的基础;理想虽然破灭,但对自己的信任绝不动摇。”[5]他生前的理想虽然没有实现,但他能用自杀维护自己的价值,并通过两万元保险金让儿子有能力成功,替自己实现梦想。这层含义使得威利的自杀不同于常见的走投无路者万念俱灰、逃避尘世性质的死,而是追求梦想达到最高程度产生的必然行为。正如作者所说:“假如威利·洛曼没有深切地感到他所度过的一生是空虚的话,那到老来他不会在一个星期日下午擦车时心满意足地死去。事实上他具有价值观,正是由于这种价值观无法实现才使他精神恍惚。——我认为,威利·洛曼在追求一种已被文明社会剥夺了的人生快乐,他在寻找自我,寻找他的不朽灵魂。”他还强调说:“主人公其实是个很勇敢的人,他一直追求着自己的梦想而不半途而废。”[6]一个一生充满着理想与追求并为之不断奋斗的人最终为了维护价值和自尊,义无反顾地走向了死亡,即便只是一个平凡的小人物,也足以令人敬仰。
威利是一个好强的父亲,一个倔强的丈夫,也是个勤恳的推销员。他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渴望成功,渴望得到世人的承认。但他随着年龄的增大,虚荣心也随之膨胀,经常沉浸在“受人喜欢”的自我幻想中不能自拔。他一生沉迷于虚幻的美国梦中,不能安于平淡的生活,他不曾对自己做一番全面的评价。他一直盲目地、义无反顾地、至死不渝地追求那个不切实际的梦想,如契可夫笔下的那个“装在套子里的人”别里科夫。他一向认为自己应当有所成就,但他对社会和自身都不了解,像沙漠中的鸵鸟,将自己的头埋在沙子中就以为取得了胜利,以为只要自己看不到现实,自己就可以避开现实。他不愿认清自己的真面目,这不但无法成为自己的助力,反而成为一种成功的阻力。同样,他渴望得到已被文明社会剥夺了的人生欢乐,因此只能自己眼看着希望破灭。他还将自己未能实现的梦转交给下一代,却徒然给他们增加精神负担。因为,他不但不能为儿子指出成功的途径,而且还带给他们一系列误导和坏影响,结果儿子们成了无用的花花公子。无论是在事业上,还是在生活中,威利都是失败者。更令人气愤的是,在失败面前,他从来不去思索自己失败的真正原因。
在《推销员之死》中,威利父子三人都属于长得像美男子一般的魅力十足的人物。正因为如此,他才确信他们都是“有人缘”,才认为凭借他们的个人魅力,一定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功。也正因为如此,威利才说他的邻居查利“没人缘”,比夫才评价他的小伙伴伯纳德即查利的儿子“人缘倒有,就是不大”。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现实生活中,正是这两个没有什么人缘的人物取得了成功——查利是一个还算成功的商人,而让比夫很瞧不起的伯纳德则成了一名出色的律师,并且还要上最高法院辩论案子。威利和他的儿子们呢?尽管他们很有“人缘”,但是却都不成功。事实上,威利的悲剧就在于他没有意识到,在那个“人吃人”的竞争社会,重要的不是什么所谓的“人缘”,而是一个人所拥有的金钱和地位。但是,威利·洛曼认识不到这一点。在美国梦中沉浸了太久的威利·洛曼,至死也不愿承认自己的失败。在现实与梦想强烈冲突时,威利喜欢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之中。
在“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支配下,威利的生态价值观严重扭曲且与自然相处极不和谐。不仅如此,这种思想也直接影响到他与别人相处的伦理价值取向。 “人类中心主义”的一个主要内容即“个人中心主义”。个人将自我利益凌驾于除自我之外的其他一切事物之上,强调个人存在的重要意义。在这种价值取向的支配下,人们注重个人在物质上的高度享受,不惜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来满足自身对于奢侈生活的追求。这种追求势必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紧张,无法和谐相处。在《推销员之死》中我们看到,威利也是一个深受“个人中心主义”浸染的人,他与剧中其他人物之间充满了对立与矛盾。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与老板霍华德、儿子比夫之间严重的对立冲突,这种不和谐、矛盾重重的人际关系亦是造成威利悲剧的主要原因之一。
威利一生信守“成功法则”,他把自己全部的身心、热情、执著、甚至生命都倾注在对成功的追求上。一生风风雨雨,惨淡经营,到了年迈体弱、垂垂老矣之时,依然一筹莫展,金色的“美国梦”对他来说犹如空中楼阁。
再读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除了无奈,我们更多的是深入骨髓的悲哀。威利·洛曼是“美国梦”的受害者,现今社会上有千千万万个怀有与威利类似美国梦的普通人,或许他们不会选择自杀,但梦想最终会完全破灭。人们或多或少的会从威利身上找到共鸣,为朋友、亲人乃至自己的命运哀叹,进而反思美梦存在的价值。不管如何挣扎,现实对于小人物来说永远都是残酷的。生活幸福的人早已学会麻木地面对现实,生活不幸的人也学会圆滑地选择性失忆。只有那些仍对现实抱有美好梦想的人会单纯到用一生去实践一个永远实现不了的梦。威利是美国梦的殉葬者,他似乎只为美国梦而生,为美国梦而死。
《推销员之死》体现了米勒悲剧的现实化、生活化特点,揭示了美国梦的真谛,它告诫人们单纯地追求物质的富足并不能带来精神的自由和充实。米勒通过两代人的失败,否定了人人都能成功的“美国神话”,达到了醒世的目的。
[1]周维培.当代美国戏剧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阿瑟·米勒.阿瑟·米勒剧作选[M].陈良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3]阿瑟·米勒.推销员之死[M].陈良,译//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外国戏剧百年精华: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4]汪义群.当代美国戏剧[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5]李万钧,陈雷.欧美名剧探魅[M].福州:福建海峡文艺出版社,1987.
[6]阿瑟·米勒.阿瑟·米勒论戏剧[M].郭继德,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
Analysis on the Figure of Willy Loman
CAO Wang-ru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Jiaozuo 454000,Henan,China)
Arthor Miller,a Jewish-American playwright,has been honored as a moralist who is skilled in exposing the little man’s slice of life realistically in modern capitalistic America.No doubt,his masterpiece,Death of a Salesman,helps him to reach the pinnacle of his writing career.This paper intends to analyize the role character—Willy Loman in Death of a Salesman.It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our life and society.
Death of a Salesman;Willy Loman;American dream
I106.3
A
1673-9779(2011)01-0185-04
2010-11-19
曹旺儒 (1978-),男,陕西渭南人,讲师,从事英语语言学及文学研究。
E-mail:cwr@hpu.edu.cn
[责任编辑 王晓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