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巧弋,黄雪飞
(湖北医药学院护理学院附属东风医院儿科,湖北 十堰 442008)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是在胎儿发育过程中,中肠(即由肠系膜上动脉供应的十二指肠至横结肠中部的一段)旋转过程中发生障碍所遗留的肠道解剖位置上的畸形。本病多发于新生儿期,幼儿期至成年人均可发病,主要表现上消化道梗阻或不全梗阻,腹胀、呕吐是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2010年10月13日我科收治了1例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患儿,现将其护理报道如下。
患儿,男,4岁6个月,因“呕吐伴阵发性腹痛5天”入院。查体:T 37.0℃,R 23 bpm,HR 80 bpm,体质量15 kg,BP 84/52 mmHg,神志清楚,精神差,双眼窝明显凹陷,口唇干燥,腹软,无肠型及蠕动波,未触及包块,中上腹有压痛,肠鸣音正常。辅助检查电解质示:K+3.39 mmol/L,Na+137 mmol/L,Cl-187 mmol/L,Ca2+2.90 mmol/L。粪常规示:黏液(+++),白细胞(+)。腹部B超示:“胃潴留、十二指肠扩张伴内容物逆蠕动高位肠梗阻”,考虑为高位不完全梗阻可能,为粪石梗阻。上消化道钡剂检查报告:十二指肠梗阻,未见溃疡。钡剂灌肠示:乙状结肠冗长。结合各项检查及临床表现诊断为先天性肠旋转不良。
早期给予禁食,症状缓解后给予流质无渣饮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保持胃管通畅和有效的负压,防止引流管堵塞、扭曲、打折或脱落。严密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性质、色、量。
按摩腹部,按顺时针方向按摩2~3 min后,再逆时针方向按摩2~3 min,早晚1次,20 min/次。鼓励并协助患儿做各种床上适应性运动,如翻身、屈膝俯卧,进行屈、伸蹬等下肢动作[1]。
患儿取侧卧位,臀部垫高,将三腔导尿管前端涂石蜡油后,根据钡剂灌肠确定梗阻部位(即狭窄部位),将导尿管通过狭窄部插至结肠扩张段,然后将导尿管的一腔通过静脉输液装置与玻璃接头相连接,另一腔接引流袋。每次灌肠的量根据体质量计算100 mL/kg,排出的量要大于入量。连接妥当后,打开输液器调节器,以50~60 gtt/min速度滴入,并观察另一腔引流袋内排出液体有无粪便流出,如发生引流不畅,可轻轻旋转导尿管或按摩腹部,直至排出液澄清为止[2]。
迅速补液、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全静脉营养支持。控制输液速度,合理安排输液顺序,按时完成输液量。营养支持维持到患儿能够正常进食后才能逐渐停用[3]。
观察生命体征及消化道症状,如出现腹痛逐渐加重、全腹压痛、肌紧张、腹穿抽出血性液体,或出现肠坏死、腹膜炎征象,应及时手术[4]。加强输液巡视,观察有无液体外渗,给予PICC置管于肘正中静脉,使用约束带约束患儿穿刺处上肢。记录24 h出入量。
(1)X线检查是诊断此类疾病的主要客观依据。钡剂灌肠具有安全、简单、快捷的特点,是本病诊断的首选[5]。检查前应告知家长该项检查目的及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性,取得家长的配合。(2)告知家长在保守治疗不能缓解病情或出现肠坏死的情况下手术治疗是唯一选择,让家长有充分的心理准备。(3)病情缓解后告知家长该病可再次发作,指导家长在患儿出现呕吐、腹痛、腹胀时立即来院就诊。(4)指导家长出院后给予患儿按摩腹部每天2次,鼓励患儿多运动,养成每日定时大便的习惯,必要时可给予开塞露通便。
少数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在非新生儿期才出现症状,常表现为慢性间歇性腹痛,顽固性复发性呕吐,常合并营养不良和发育障碍,外科手术指征不明显[6],故家长要求保守治疗,胃肠减压、结肠灌洗、维持内环境稳定是保守治疗、减轻临床症状的关键,但有再次复发的可能,故需做好健康宣教,取得家长配合,尽快在患儿一般情况较好的情况下进行手术。
[1]孙启云,沈印荣.腹部手术后肠护理模式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3):24-25.
[2]潘江霞.三腔导尿管在巨结肠灌肠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4,18(5):849.
[3]韩红英.儿童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1l例诊治体会[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0,17(3):264.
[4]朱维铭.肠梗阻的手术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28(9):692-694.
[5]张金柱,刘忠升,赵建国.肠旋转不良20例治疗体会[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8,10(2):210.
[6]许朝颖,顾志成.先天性肠旋转不良6l例临床分析[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10,9(1):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