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楚 廷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湖南 长沙 410025)
论文、理、工关系
张 楚 廷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湖南 长沙 410025)
关于文、理、工三者的关系,可以达到共识的看法是,理引领着工,文引领着理。没有一流的理,就没有一流的工;没有一流的文,就没有一流的理。凡世界一流大学,必有一流的文、理。没有一流的文、理,就不可能是世界一流大学。没有一流的工,却可以有世界一流大学。工科的重大意义是具有相对性。对于全社会,对于一个国家的整个高等教育体系而言,工科是必需的,十分重要。但即使就经济的发展来说,文、理、工的那种逻辑关系也是不可忽视的。就个人发展来说,一个人最好是文理工都行;在走向专业时,无论做事还是做人,无论做什么事,文都是不可或缺的。一所大学要想文理工都强大是很不容易的,单一的工或者单一的文或理要想成为杰出者,都有一定困难。更有可能成为杰出者的是文理组合。真正意识到自己使命的大学,应当特别自觉地看重人文教育。没有人文大师的大学,难以有科学大师;没有人文大师的国度,也难以有科学大师。
大学;文;理;工
我曾问:是牛顿更伟大,还是爱迪生更伟大?
一学者答:都伟大。
我只好笑了,我问的是谁更伟大,而他回避了比较。故亦答非所问。
数月后,该学者见我,主动提起曾遇到的问题,并且说:“还是牛顿更伟大。”
说牛顿更伟大,并不否认爱迪生伟大,爱迪生有很大的贡献。然而,技术的、发明的成果,其时限性明显。可是牛顿的理论,牛顿的原理性成果至今有用,广泛有用,今后亦有用。虽然相对论也指明了它的局限性,但它在一般时空中依然有效。
后来,我又曾问学生:是亚里士多德更伟大,还是牛顿更伟大?
学生(高年级学生)答道:亚里士多德。这当然是已有一定知识的学生才能作出此判断的。
以上涉及的三个人,很具体。而关于他们谁更伟大的问题就不那样具体了,就需要一定的理性分析和推断了。
然而,这种分析和推判也还是相对具体的,对它们所能进一步说明的问题的思考,就更不那样具体了,更需要一些抽象思维了。
首先是对这三个人,需从具体的人考察一下他们的特征,然后再看看这些特征所反映的关联。
亚里士多德是逻辑学家、哲学家,逻辑学、哲学属于文,因而,他可以代表文。
牛顿是数学家、物理学家,数学、物理属于理(也有认为数学不属于理的观点,数学是人文的近亲),因而,他可以代表理。
爱迪生是发明家,是会发明新机器、新技术的,可以归之为工,因而,他可以代表工。
归结起来,他们三人分别可以代表文、理、工。前面关于他们三人谁更伟大的问题,便可以归结为文、理、工三者谁的作用更大的问题,也是三者关系的问题。
可以达成共识的看法是,理引领着工,又是文引领着理。于是,人们也说,没有一流的理,就没有一流的工;没有一流的文,就没有一流的理。
因而,凡世界一流大学,必有一流的文、理。当然,没有一流的文、理,就不可能是世界一流大学。
但是,没有一流的工,却可以有世界一流大学。哈佛大学可以证明这一点。没有人否认哈佛大学是世界一流的,但它基本上没有工。
哈佛的这类案例不能说明工是不重要的,更不能说明工是可有可无的。对于一所大学而言,可以没有工,但对于全社会,对于一个国家的整个高等教育体系而言,不能没有工,不能没有很高水平的工,只要是发达国家,就不可能不寻求建立一流的工科,建立拥有世界一流工科的大学。
但是,从学科与学科的关系而言,文理工这种顺序的合理性是没有问题的。工科的重大意义同时是具有相对性的。
不仅工科是必须有的,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对于社会经济的影响而言,工科的作用是最直接的,理科是间接的,哲学、文学的作用就更间接了。不过,即使就经济的发展而言,文、理、工的那种逻辑顺序也是不可忽视的。有眼光的经济学家、政治家们,如果仅就工科发展工科,工科的持续繁荣和先进也是没有保障的。
工科不仅不是可有可无的,就从事工科的人口来说,它是最大的。最多的人进入工(广义地说,还包括农、商、林、医……),以理科为主要活动的人相对较少;专做哲学研究的人就更少了。同样,人数的多少也不构成忽视某一科类的原因。
不只是大学,一个发达的社会,也总是要有一些人从事理科的,也总是要一些人(虽然更少)从事哲学的,否则,这个社会是肯定称不上发达,称不上先进的。
对于一个科学发达、经济发达的社会而言,哲学绝不只是一种点缀。19世纪的德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科学水平最高的国家,同时也是哲学最繁荣的国家。到了20世纪,这种地位为美国所替代(虽然德国依然很发达,但不再处于顶端地位)。并且,哲学的繁荣绝非经济与科学繁荣的副产物,相反,它是这种全面繁荣最必不可少的因素。这样,文科的重大意义就具有了相对而言的绝对性。
回顾一下,我们已叙述了三个问题:
2.就一所大学发展而言的文、理、工各学科的关系问题;
3.就一个社会发展而言文、理、工三者的关系问题。
我们还可以述及对于个人发展的意义。
通俗地说,一个人最好是既会动手,又会动脑的;既有动手能力,又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同样又可以通俗地说,动手就是工,动脑就是理;更高层的动脑就到了哲学(文)。所以,一个人最好是文理工都行的。
事实上,很会动手的人,不可能是不会动脑的。这就是说,能工的人在很大程度上是能理的。然而,若更会动脑,更自觉地动脑,必定更有利于动手。这就是理对工的意义。
动手,就是知道怎么做;动脑,就还要力求做得更好、更妙,就还会思考根据什么去做,在一些怎样的原理下去做,这就是有了理的作用。在理的作用下,就可以工作得更有效,更自觉更有效地去做,有设计、有预见地去做。
实际上,还要思考的是:为什么要去做?为什么要做这件(或这类)事?这件(或这类)事对于人(或这类)意味着什么?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就超出了理的范围。这就是文的思考,社会的思考,人文的思考,哲学的思考。
1.2 方法 本研究使用siRNA抑制lncRNA ASB16-AS1的表达量。对LN382和U87MG细胞系分别进行如下分组:NC组(转染negative siRNA)、silence组(转染lncRNA ASB16-AS1 siRNA)。用RTCA增殖实验、Transwell侵袭迁移实验、划痕试验检测细胞在沉默lncRNA ASB16-AS1后增殖、侵袭、迁移功能变化。具体实验方法如下。
一个人对于所有这些都有清醒的思考,这就意味着文理工方面的知识皆有,至少是没有明显的缺陷。
还要求有更高层的思考,乃至哲学思考,似乎是过分了。的确,没有可能每个人都有明确的哲学思考。然而,哲学也并不是很神秘很稀罕的东西。大凡那些比较爱动脑的人,常常是到了哲学而不自知其然的,常常是相见不相识,不那样明确,不那样自觉地跟哲学往来,但擦肩而过的情形并不稀罕。
哲学常称为智慧之学。那些比较爱动脑、会动脑的人,也就是比较智慧的人,也就是跟哲学靠得比较近的人。这些现象在一般布衣百姓之中也不难见。并且,越是处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之中,越容易看到这种现象。
衡量社会发展与进步,可以以不同的尺度、不同的视角为指标。指标之一就是看其经济发展中知识的作用有多大。
人的四肢很有力量,但是,人脑更有力量,思想更有力量。仅靠四肢所能做的事十分有限,若靠脑,那么,人所能做的事就几乎是无限的了。
历史已证明了这一点。在农耕时代,所需知识甚少;进入工业时代,对知识的需求剧增;再到信息经济时代,就更不一样了,乃至于这个时代就可以称之为知识经济时代。
实质上,这个历史表明,是人的思想越来越展现出自己的力量,是人本身(人的精神,人的文化)在展现出越来越巨大的力量。
表面上看,似乎是科学在显示力量,实际上是人,是人文精神在显示力量。人文科学一直起着决定性作用,科学也只是在人文引领下才会更好地发挥影响的。并且,在科学、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演变中,人文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了。是人文孕育了科学,引领了科学,把握着科学。
美国曾与中国有一项交流,中方和美方各有十位校长聚集在一起切磋和讨论高等教育发展。有一次,与会的中国十位校长中的专业背景是九理一文,而美国的十位校长中则是九文一理。于是大家就议论,是哪一种情形更合理?结果20位校长一致认为,美国的结构合理。
以哈佛为例,在它的历史上共28位校长,其中仅三位出身理科,其余25位全是文科,无一工科。
北京大学在1949年之前基本上是文科,1949年之后基本上是理科。哪一种情形更合理呢?答案也是很明显的。
一所大学想要文理工都十分强大,是很不容易的。因而,往往只有少数大学才做得到。也因此而大多数大学是偏于学科的某一或某些方面的,或者说是有学科特点的。在文理工并不十分齐全的大学中亦不乏杰出者。但是,已如我们所指出的那样,单一的工科是很难成为杰出者的。其实,单一的文,单一的理,都是有一定困难的。
就文理工三者的两两组合而言,可有文理组合的大学,可有理工组合的大学,逻辑上,还可有其他组合,但现实的两两组合主要就是这两种。其中,更有可能成为杰出者的是文理组合。
我们亦已指出,对于个人而言最好是文理工齐备。然而,这也是难以做到的。因而,往往只有极少数人做得到,那就是全才。也因此而大多数人是偏于某一或某些方面的,或者说是有专业特点的。在文理工并不十分齐备的个人中亦不乏杰出者。
尽管如此,对于个人来说,早期教育仍然应当是力求齐全的。同时,在走向专业时,无论是专业的工程师,还是专业的理论自然科学家,都是需要一定的文做基础的。无论是做事还是做人,无论做什么事,文都是不可或缺的。
在走向专业时能否只需单一的文呢?比如说成为文学家、史学家、哲学家,不就只是文了吗?其实,他们都不能对于物质世界和物质科学一无所知,不仅文学家、史学家不能这样,哲学尤其不能这样单一。对于一般人而言,这些道理是同样的。
历史上,曾经有一些教育思想家在高等教育出现某种偏向时出来捍卫文科的地位,尤其人文教育的地位。他们在高等教育发展史上起了重要作用。
从根本上说,这就是捍卫人的地位。
当一个国家的教育中人文教育地位不高时,大体上可以表明在这个国家中的人的地位不高。
在中国,1978年前的30年正是人文教育极度削弱的时期,1978年之后的这30年又正是人文教育逐步加强的时期。
也正是在前30年,中国人的地位极为低下,人在不断动荡的时局中处于惊恐不安和难以把握自己命运的困境之中;当然,也正是在后30年,中国人作为人的地位日益上升,人在日益安定的社会环境下,有了安全感,有了尊严,有了把握自己命运的更多机会。
在后30年之中,人文教育也就得以日益加强,不仅是人的地位日益提高的反映,而且也是为人的地位真正提高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所以,真正意识到了自己的历史使命的大学,应当是特别自觉地看重人文教育、加强人文教育的,而这样的大学也就是应当涌现人文大师的大学,如同上世纪上半叶的北大、清华那样。
没有人文大师的大学,难以有科学大师;没有人文大师的国度,也难以有科学大师。
建设高水平的人文学科,其意义是两个方面:一是带动和引领理工的发展,二是着眼于人(尤其是学生)本身的发展。无论学习什么专业的人,人自身的发展都是根本。就历史而言,文业已存在了数千年。
作为理论自然科学的理,其存在则只有三四百年。
至于工,作为与近代工业相应的学科,其出现在大学,则已是工业革命之后的事了。
伴随着文明最悠久的文,其地位也应当是最崇高的。凡从事理工的人,越是意识到这种崇高,他们在理工的事业之中取得更大成功的可能性也更高。
O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Arts,Science and Engineering
ZHANG Chu-ting
(Huna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College,Changsha,Changsha,Hunan 410025,China,)
About the relationship among arts,science and engineering,there is a consensus that science guides engineering and arts guide science.Without first-class science,a university could not have first-class engineering;without first-class arts,a university could have first-class science.All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have the first-class arts and science.Without the first-class arts and science,it is impossible for a university to be world-class.While without the first-class engineering,a university could be world-class.The significance of engineering is relative.For the whole society and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of a country,engineering is necessary and important.Even for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logical relationship among arts,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uld not be ignored.As far as personal development is concerned,it will be better that an individual is good at arts,science and engineering.Arts are indispensable for an individual whatever he does.It’s very hard for a university to be excellent in all of arts,science and engineering.There exist some difficulties for a university to be outstanding only in engineering or arts or science.The combination of arts and science is more likely to become overachiever.The university which is really aware of its mission should pay much attention on humanistic education.It’s hard for a university to have masters in science without masters in humanities;and so does a country.
university;arts;science;engineering
G640
A
1672-0717(2011)01-0108-04
(责任编辑 黄建新)
2010-11-20
张楚廷(1937-),男,湖北天门人,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名誉校长,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哲学、高等教育学等领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