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传媒语境对大学生信仰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2011-04-02 22:20◎杜
当代青年研究 2011年10期
关键词:信仰话语媒介

◎杜 刚

现代传媒语境对大学生信仰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杜 刚

在网络、手机、电视等大众传媒无孔不入的现代社会,高校与社会的联系日益紧密。现代传媒提供了大学生了解外界信息和与外界沟通的平台。但是,大学生的媒介使用不当以及对媒介的依赖,将会对大学生认知、情感、意志的养成和对其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深刻影响到当代大学生信仰的构建。

现代传媒 大学生 信仰

信仰是人类最根本的精神渴求,为人类全部行为实践确定动机和目的。信仰的构建依赖文化的传播,传媒充当了构建信仰的最有力工具。在“人人皆有麦克风”的传媒时代,以网络为代表的大众传媒构建出一种新的社会形态。网络、手机、微触摸媒体等新型媒体以及基于Web3.0的搜索引擎、微博、SNS等新技术应用,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渗透,主导着社会舆论并催生出各种臆念,①引领着话语权和领导力的革命,强化了虚拟与现实、封闭与开放、自主与多元的矛盾,深刻地影响到人们的生存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一、信仰问题的政治传播学视角分析

作为社会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当代人生活、交流的主要空间之一,现代传媒担负着传播信息、影响舆论、监视社会和提供娱乐等多样化功能。这些年,学术界在探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和传媒的社会责任时,对一些社会现象,如价值理想淡薄、道德滑坡和信仰危机等的批评较多,对当代大学生中的信仰问题颇为关注,建立在国家、媒体与公众关系基础上的政治传播学解读,为我们剖析现代传媒语境下的社会信仰状况提供了新的视角。

当前中国正处在历史的重大转型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领域的改革推动了中国的发展强大,但同时也激发了各种社会矛盾,形成了各种政治压力。社会制度、政治文化的变革、创新与发展加速了社会信仰体系的重构,政治传播在政治共同体内是政治信息和政治价值观的扩散、接收、认同、内化等有机系统的运行过程。②在传统社会,传媒业不发达,信息流动不畅,信仰体系的构建以家庭血缘关系为纽带,依靠严密的组织和人际传播,通过政治口号、宣传标语、舆论控制等方式实施,传统政治传播制度下的社会信仰体系较为稳固。在现代社会,价值多元化、利益诉求多样化、信息传播去中心化,在信仰体系的构建中,以互联网为标志的现代传媒,为执政党意识形态、执政理念的创新和传播提供了难得机遇,但官方的组织化政治传播越来越受到现代传媒的严峻挑战。多元文化传播背景下的现代社会,越来越难以形成全社会一致认同和共同信守的价值信仰。传媒全球化的今天,不同意识形态的交流碰撞和中西方话语权博弈也日益加剧。西方影视传媒符号化传播其实质是信仰的输出。西方文化核心价值观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强化对转型国家隐性渗透,对处在变革中国家的信仰体系带来强大的冲击,容易引发社会价值观错位和认同危机。

互联网掀起的技术革命,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深刻改变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社会观念。以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传媒,其符号化、虚拟化、交互性传播,对传统社会的信息传播方式、话语模式和舆论格局带来革命性变革。现代传媒工具理性和符号性的过分膨胀,会带来符号化泛滥、社会认同度低和价值理性偏失的危险。当前,随着传媒体制深刻变革和媒介商业化进程加快,我国传媒业在资本运作下,各种技术和应用日新月异,但传媒领域低俗、庸俗、媚俗之风却困扰着我国传媒业的健康发展。在发达国家,传媒业虽高度商业化,但在对外文化传播中都十分重视反映本国的文化核心价值观和宗教信仰。如依托发达传媒业而闻名全球的美国大片、日本动漫、韩国影视剧在全球传播中,不断强化着本国价值和信仰的符号输出。但在我国,现代传媒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媒体的社会责任和精神价值的传递。传媒领域“三俗”文化屡禁不止,若不加以坚决抵制,不仅不利于形成积极健康的舆论氛围,必将进一步消解社会主流价值和主流信仰。

从公民个体来看,现代公民社会,公众利益诉求增多、民意表达活跃。而现代传媒使公民个体突破了传统单位人、政治人的单一角色,成为网络虚拟世界中的人。随着社会政治民主化深入发展和网络公民意识的觉醒,现代传媒在构建官方话语,强化宣传舆论导向的同时,也承载着草根话语的传播。当前微博客的风生水起,更加掀起了话语权革命。官方舆论场、民间舆论场同时并存,主流话语权、草根话语权双向制衡,中国的舆论生成机制和传播机制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信仰个体化和多元化,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社会信仰体系、价值系统的重构。游戏世界、虚拟社区的游戏规则也一定程度上解构了传统意义系统,其中一些娱乐功能偏离了社会发展的正常要求。生活在游戏世界、虚拟社区的现代公民,尤其是作为“数字化一代”的大学生群体,他们既是现代传媒的使用者和受众角色,也是草根文化、民间舆论、多元信仰的倡导者和传播者。因此,在中国日趋多元的话语境域和价值追求下,作为信仰客体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荣辱观,在现代政治传播中,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必须加以重视。

二、现代传媒对大学生信仰的影响

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成为“数字化一代”,是现代传媒的最先体验者之一,受现代传媒的影响最深。近年来,高校部分大学生频频出现问题,如西安药家鑫、杭州70码、河北“李刚门”、上海“刺母案”等,以及存在于大学生中的蚁族、啃老族、傍傍族、玩乐族等,这引起全社会对于大学精神迷失和大学生信仰危机的重大关切。当代大学生信仰问题的成因十分复杂,前述已从转型国家、媒体变革和民意诉求等三方面,作了宏观层面的政治传播学解读。就微观层面而言,大学生信仰问题则与现代传媒对大学生知、情、意的全面深刻的影响密切相关。

第一,传媒影响大学生的信仰认知。在传媒碎片化时代,大众媒介提供的海量信息和多渠道咨询给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便利,但是,大学生徜徉在传媒信息的海洋,面对多元价值,往往会迷失方向或思想混乱。传媒提供的庞杂信息,容易使部分大学生注意力分散,认知弱化,思维肤浅,缺乏对深层次问题的思考。在网络虚拟世界中,一些大学生抱着游戏人生的态度,崇尚无厘头和非理性,并躲避崇高,精神矮化。当前,部分大学生对信仰的认知缺乏,甚至认为传统社会的共同价值信仰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信仰需求是建立在对信仰认知的基础上的,大学生倘若对主流信仰的认知混乱,对社会价值目标认识模糊,就会出现精神世界的荒漠化和信仰需求的边缘化。

第二,传媒影响大学生的情感体验。大学生处于情感的叛逆期,对于传统的道德教化、封闭式灌输以及种种“被信仰”现象感到厌倦。虚拟生活可以让大学生暂时躲避现实世界的规制、责任,拉开与现实世界的距离,在虚拟世界寻求情感与精神寄托。网络的匿名性、虚拟性特点,有可能促使大学生逐渐远离社会实践,人际关系疏离,道德情感淡化,人际冷漠和隔阂。如果远离信仰客体,大学生就会缺乏对政治国家、社会人生及现实生活的真实情感体验,对社会、对他人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下降。现代传媒作为一种科学理性的工具,在提升人的本质力量的同时,又在一定层面上容易导致对媒介的依赖性增强,有可能变成被传媒构建的虚拟符号世界“异化”了的人。

第三,传媒影响大学生的道德意志。在大众文化消费的“快餐”时代,面对互联网、电视媒体提供的现成知识以及各种各样的诱惑,一些大学生容易养成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面对媒介道德、媒介行为失范以及各种黄色、暴力信息,一些大学生缺乏足够的免疫力,对于某些不良网站和论坛中甚嚣尘上的社会民主主义、新“左”派、新自由主义思潮,一些大学生缺乏足够的抵抗力。大学生长期被这类不良思想所浸染,如果思想上辨识不清、意志不够坚定,将如同“温水中的青蛙”,渐渐丧失自律和自主的毅力,丧失道德意志养成的基础。③虚拟空间中他律与自律的缺位,容易使一些大学生处于信仰的游离状态。

传媒时代大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的变化,无疑会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容易使大学生对于正统的信仰、理念和道德产生怀疑,对于人生目标、价值体系和生活方式出现认同危机,深刻影响到青年大学生的政治信仰、道德信仰和生活信仰。

三、大学生媒介使用中信仰状况的现实表现

(一)网络虚拟社会中“数字化的一代”

青年群体是网络社会主体,他们在构建着、扩大着网络虚拟社会,他们是信息时代的土著居民。④目前,中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4.57亿,80后、90后大学生作为网络新一代,是网络新技术和新应用的最先体验者,能更加自主地进行社会观察,更加自由地表达思想,更有效地汇集公众意见。但是,大学生数字化生存正在改变青年一代的生活方式。部分大学生重时尚轻传统、重物质轻精神、重享乐轻担当。他们痴迷于网购、网聊、网恋、网游、论坛灌水、人肉搜索和网络电影、网络小说等。他们沉迷上网、游戏人生,陶醉于网络提供的感官刺激,心情浮躁、精神空虚。部分大学生失去了青年学生应有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追求和崇高信仰,变得越来越不关心身边的任何事、任何信息,包括自己的前途,只关注自己眼下的天地。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革命长大的青年学生眼中的“英雄”,其内涵正在发生变化。一些大学生对于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榜样和励志楷模敬而远之,而对网络上盛行的“春哥教”、“凤姐教”、“星座爱情”等无厘头的信仰表达方式给予了极大的热情。这说明传媒时代,大学生信仰的娱乐化、信仰的生活化特征尤为明显。此外,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现象也不占少数,这暴露出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危机。

(二)电视娱乐节目的忠实粉丝

媒介市场化过程中出现了大众文化低俗化、泛娱乐化等现象。一些地方电视媒体为获得高收视率,节目低俗化、同质化,出现导向性偏差,给正处于理想信仰塑造过程中的大学生传递出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当前,部分大学生已成为这类电视娱乐节目的忠实粉丝,他们热衷于选秀节目,相信一夜成名的神话,对于人生理想和远大目标缺乏正确的规划,追求上易急功近利。在婚恋观上受新派交友节目潜移默化的影响,相信“财富人生”,信奉金钱“拜物教”,他们认为拥有财富和地位,就会拥有一切。节目中频繁出现的“宝马女”、“豪宅女”,给部分大学生的婚恋观强化了功利性色彩,以至于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信奉 “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一些大学生还模仿电视真人秀、八卦秀中的搞笑和八卦,生活态度极为消极颓废。受这类低俗化、泛娱乐化节目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对于共产主义理想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和社会主义荣辱观认识上模糊,因此也就无法理解电视剧《潜伏》中“我的信仰是无底的深海”那句话所表达的身处特定环境的革命者心中的坚定信仰。当前,对于英雄的重塑与信仰的重建显得十分必要而紧迫。各主流电视媒体正在纷纷开展红色革命题材电影展播,各地也在轰轰烈烈地开展“唱红歌”活动,以不同的形式歌颂党,歌颂祖国。重庆卫视更是鲜明地打造出了“中国红”品牌。此举对于净化银屏,摒弃低俗化和纯娱乐化,打造新时代的主流价值观,弘扬红色精神和红色文化精髓,重建青年信仰、重塑民族精神,其意义是非凡的。

(三)校园里的“手机微博控”

微博掀起了传播时代的微革命。当前,微博客作为最热门、最时尚的互联网应用之一,在构建公共领域、社会交往、媒介互动与动员等方面能量不可小觑,微博实现了公民对于公共事务最大限度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但是,微博也可能成为腐败现象滋生、不良思想和信息传播的新平台。如今,大学校园也悄悄兴起了“微”生活,微博成为继手机短信、QQ之后,大学生使用最多的交流方式,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微博控”大军中来。手机微博在大学生中的广泛应用,有利于大学生随时随地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微博架起了师生间沟通的桥梁。但是微博时代,大学生更容易受到外界多元思想、价值观念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今“微博控”、“偷菜狂”、“发帖癖”在大学生中已成为新型网瘾。“微博控”们在虚拟世界中“活蹦乱跳”,在现实生活中萎靡不振,精神极度空虚。他们忙于在上课时间“织围脖”,甚至把“微博”当成情感宣泄、倾倒情绪垃圾的场所。微博的娱乐化倾向正在改变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学习生活方式。部分大学生沉迷于玩微博、iPhone及iPad等时尚交流工具和娱乐工具,对于政治、社会和精神文化等较少关注,这将会影响其理想信仰的养成。

四、大学生信仰问题的应对机制

加强舆论引导。当代大学生信仰正处在由崇拜泛化向信仰选择过度,由低层次的非理性信仰向高层次的理性信仰发展这样一个阶段,这是一个极具不稳定的阶段。现代传媒深刻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养成和信仰的构建,需要正确的导向。应充分利用网络、微博等新传播技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牢牢掌握新媒体舆论的话语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青年大学生中的传播,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大学生;在进行信仰传播和舆论引导时,既要坚持导向的正确性和坚定性,又要强调引导的艺术性和科学性;要把握现代传媒语境下舆论引导的特点和引导对象的特殊性,坚持引导与渗透相结合。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说,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认真研究新闻传播的现状和趋势,深入研究各类受众群体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加强舆情分析,主动设置议题,善于因势利导。

创新话语方式。当代中国信仰问题的出路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但是现代传媒语境下的政治传播,需要创新话语方式。当前,中西方话语权博弈的实质就是国家间文化核心价值观和政治信仰之争,涉及国家的核心利益。西方在互联网信息传播中,占有着话语权的优势。随着中国的现代性转向,社会信仰呈现个体化和多元化趋势,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主流话语在政治传播中的话语紧张。作为信仰客体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道德的传播面临各种挑战。互联网时代的政治传播,要求官方和主流媒体转换话语方式,改变过去那种以口号宣传、道德教化和舆论控制为主,政治性、符号性过强的话语方式、传播模式,坚持宣传性与新闻性、教化力与亲和力相结合,官方话语与草根话语相包容。在强调主流话语的同时,着眼于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时代化、网络化,保持传统话语与现代话语、中方话语与西方话语、民族话语与马克思主义话语的合理张力,通过构建全新的话语体系,提升主流话语的影响力、辐射力。

改进教育方法。在日趋多元的社会中,话语体系、舆论格局和修辞模式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在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时,要不断改进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方法和德育模式。从政治宣传向政治传播转变,从传统的灌输教育模式向灵活多样的教育模式转变。要找到恰当的切入点,把学生的个人发展与社会理想、社会现实与未来理想结合起来。通过积极构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体系,开辟网络理想信仰教育阵地,创新“两课”教育方式方法,强化育人中心工作。重视现代传媒语境对大学生话语表达和校园舆论传播的影响,加强对校园新媒体文化的引导和监管。利用网络新媒体和校园新媒体文化,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功能,坚持把党的优良传统、崇高信仰和革命精神内化到大学生中去。

提升媒介素养。现代传媒发展日新月异,但当前部分大学生媒介素养不高,对传媒领域多元文化的不良影响缺乏免疫力,制约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中的传播。当前,高校应积极开设媒介素养课程,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媒介使用素养和人文素养,帮助大学生培养对媒介的主体性批判意识,自觉抵制传媒领域的“庸俗、媚俗、低俗”文化。作为媒介管理人员,尤其是党政领导干部,迫切需要进一步提高媒介素养,要善用、善管、善待媒体。从制度层面加强对媒体的规范和对媒介行为的规范,加强对新媒体舆情的引导和监管,坚决遏制媒体行业“三俗”不正之风。要积极构筑传媒领域主流意识形态高地,防止西方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价值观渗透,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注:

①安蕊,吕少青.传媒时代信仰的多元构建性[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07(2).

②荆学民,施惠玲.政治与传播的视界融合:政治传播研究五个基本理论问题辨析[J].现代传播,2009(4).

③白江源.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31).

④卢冬冬,王诚德.信息时代青年信仰的真实[J].中国青年研究,2008(9).

责任编辑 许 臻

D430

A

浙江传媒学院

猜你喜欢
信仰话语媒介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论信仰
铁的信仰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