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德 发
评《王蒙文艺思想论稿》
朱 德 发
十几年前,奉桥读研究生时就对王蒙研究感兴趣,他的硕士学位论文关于王蒙文艺思想研究,提出了一些不俗的见解,形成了独特的研究思路;后来攻读博士学位,转向了通俗文学大师张恨水的研究,出版了《现代性视野中的张恨水小说》和《张恨水新论》两部学术著作,并发表了一系列充满学术新意的张恨水研究的论文,在学界渐为人知,崭露头角,得到学界的关注。博士毕业后,奉桥来到了青岛中国海洋大学王蒙文学研究所工作,又重新回到王蒙研究中来,以新的学术视野与知识结构拥抱并透析已熟悉的研究对象,必然会有新的感悟新的认知和新的把握。虽然从张恨水到王蒙,这个研究对象的转换不可谓不大,但奉桥研究角色的调整却相当成功。从此,我接连在《文学评论》、《当代作家评论》、《文史哲》等刊物上,读到了奉桥—系列研究王蒙的论文;同时,也陆续接到了奉桥寄来的由他主编的《多维视野中的王蒙》、《王蒙文艺思想研究》、《理论与实践——(王蒙自传)研究》等学术研究著作。由于奉桥的勤奋努力和不断积累,于2009年入选了“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其研究题目仍是王蒙。摆在我眼前的这部30多万字的《王蒙文艺思想论稿》(以下简称《论稿》),是奉桥这些年来殚精竭虑孜孜以求研究王蒙的心血之作;作为导师,我由衷地为他所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读罢《论稿》,给我的突出印象是:
首先,《论稿》体现了年轻学者可贵的学术勇气。王蒙是当代文学的代表性作家,同时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球形发展”的作家,他不但是当代杰出的小说家,又是一个具有锐意创新精神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而且还是一个学者和文化官员,正如《论稿》开篇所言“王蒙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传奇,一个变数。”(以下引文皆出自《论稿》一书,不一一注出即)王蒙已经成为当代文学一个缩影和符号,具有—定的“镜像”功能,是当代中国的一种独特文学现象和文化现象。因此,对王蒙的研究在一定意义上己深化为对中国当代文学发展衍变及其内在规律性的认识和研究,从王蒙身上即可以看到中国当代文学60多年的衍变的足迹和艰难,又可以窥到中国当代文学所处文化生态的复杂和严峻。既然研究王蒙有如此重要的文学史意义和学术价值,那么选取王蒙作为研究对象,正体现出作者的一种可贵的学术眼光。但是,也必须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即王蒙的独特身份,为研究者带来了不小的难度和挑战:如何对“王蒙现象”特别是对他丰富驳杂又充满变异的文艺思想进行深入细致地梳理和研究,成为当代文学研究界不可回避的一个课题,也是一个难题。在这个意义上,王蒙之于研究者而言,既是挑战,也是一种诱惑,甚至冒险——由于王蒙太复杂,有可能把研究者淹没——对此,我想奉桥不会没有察觉,但他还是没有回避这一切,而是迎难而上,这需要一种学术勇气。因为奉桥懂得,学术有时就是冒险,没有一定的探险精神,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学术创新。
长期以来特别是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王蒙研究一直是当代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许多学者都涉猎过,并出现了数量不菲的研究成果;因此,如何不走王蒙研究的老路,另辟蹊径,开辟王蒙研究的新视域,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部学术著作的价值和意义。在这一点上,《论稿》没有停留在以往的对具体作品解析研读的层面,而是向王蒙文学世界的纵深和内部掘进,发现前人所未发现的新问题,得出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结论,体现出了强烈的创新意识。研究一个当代作家的“文艺思想”,这本身就容易招致误解,甚至生发出一些险情;而王蒙则是—个极具争议的作家,这就形成了双重冒险。惟其冒险,所以也会有别样的发现和收获,《论稿》的学术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源于这种冒险精神。《论稿》不仅体现出王蒙研究正在走向深化和拓展,还体现了严肃客观的学术态度。对于像王蒙这样一个具有多方面重要影响的作家,如何准确地评价他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贡献,做到既不有意拔高,也不因言废人,并非易事。这一点,《论稿》做得较好,求真务实的逻辑分析判断,是令人诚服的。
其次,《论稿》体现了一种开放的学术视野。对于王蒙这样一个复杂的研究对象,必须采取相应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路径,这样才能避免复杂问题简单化。那么,如何对王蒙进行合理准确地“定位”,就成为这部著作必须面对和作出回答的问题,对此《论稿》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一是开放的学术视野在《论稿》中表现为多维的研究视角。之前的研究大多是对作为小说家王蒙的研究,然而王蒙并非单纯的小说家,所以对王蒙的研究必须顾及其他维面,进行多维的研究。《论稿》没有拘囿于单纯的文学家王蒙,而是从文学史、思想史、文化史、学术史等方面,对王蒙进行了多维立体研究,特别是对王蒙在思想史、文化史、学术史上的贡献和意义的研究是前人所忽略的,而本书则填补并充实了这几个薄弱点。例如,《论稿》对于“王蒙与20世纪中国激进主义”、“王蒙于20世纪中国理想主义”关系的梳理,认为王蒙是“20世纪中国文学理想主义最大的质疑者、审视者和反省者”,“王蒙是一个清醒的痛苦的理想主义者”,这些说法,颇具新意。再如,把王蒙置于20世纪中国文化史视野中考查其文化思想,认为王蒙的文化思想是革命文化的当代“变奏”,“王蒙的文化‘多元化’的思想,则主要表现为对世俗、低端、非意识形态的平民化文化的认同和肯定,这实际上是对革命政治文化一统天下的反拨。”这都显示了论者的某种思想的闪光点。王元化曾提出“有思想的学问和有学问的思想”,如果一个学者能够自觉地把“思想”和“学问”相贯通相融合,哪怕这种贯通和融合并不严密,而这种学问也是真的学问,不是掉书袋式的死学问。二是表现为一种“史”的学术眼光。列宁曾说,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贡献,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其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所谓“根据他们比其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即是要求研究者应有一种“史”的视野和评价坐标。王蒙作为一个当代作家,虽属于“现在进行时”,但是对他的评价仍需这种“史”的视野。例如,《论稿》对王蒙文学史地位的评判,并没有笼统地认为王蒙多么重要,而是从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视角,把王蒙与鲁迅、赵树理并列加以研究,从而得出了“王蒙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中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代表性作家”这一结论。《论稿》认为“王蒙以一种更富有时代感和现代性的文学规范,取代了原有的文学规范,开创了新时期文学的多元整合的文学规范的新时代,王蒙的许多独具新意的文学作品在一定意义上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尚未完全被湮没的某种自由精神、创造精神。”这是一种关于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全新的理解和描述,论者认为正在这个文学史构架中王蒙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再次,《论稿》体现了一种主体建构意识。王蒙是一个极具主体意识的作家,正如奉桥在书中所言,王蒙通过他的创作“基本建立起了自己的主体话语,建立了一个独立而庞大的具有个性的文学世界、语言世界”;而在当代作家中,能够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独具个性的“文学世界”和“主体话语”的作家并不多。面对这样一个大作家,研究者没有一种主体建构意识,是无法完成这一挑战性工作的。
《论稿》详细梳理了王蒙文艺思想发展流变的过程,并对王蒙如何从一个北方农村的“土孩子”,经过革命的历练和洗礼,成为“革命时代”的理想主义者,再到“后革命时代”的经验主义者的转变,进行了清晰的描述;特别是对王蒙文艺思想“实践性”、“嬗变性”以及“开放性”特征的概括,客观准确,具有科学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奉桥对王蒙文艺思想的研究注重系统性和整体性,而不是像有的学者那样截取一个片断或干巴巴地抽出几点,乃是多维度地有机地进行考察和归纳。例如《论稿》对王蒙既有辉煌也有失落,既有成功者的欢欣也有不为人知的痛苦的一面,甚至那种左右为难的尴尬及其革命者心态和某种“主流”身份感的论述,不仅具有综合把握的整体感;尤其可取的是体现出论者对王蒙的某种理解心态,不是把王蒙看作一个冰冷的“他者”,一个单纯的研究对象,而是一个有深刻理性、丰富情感、睿智才气、充满活力的生命体。这对于一个年轻学者而言,是不容易的。从整体看,《论稿》基本做到了“知人论世”,从人本与文本的结合上来洞悉王蒙,这也是著作的一个亮点。
研究王蒙的文艺思想无法回避其浓厚的革命、政治色彩,论著对王蒙文艺思想中革命与政治主题的研究,颇见深度,不时闪耀着思想的火花。例如《论稿》对王蒙政治心态即“执政心态”的发现:“王蒙的政治经历,形成了他某种‘执政心态’,也可以说是执政者价值立场”;再如王蒙与政治的复杂关系,“政治是把双刃剑,既成就了他(王蒙),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摧毁’着他。”这些论述都体现了研究者的发现思维机制的敏锐。论著对王蒙人道主义思想以及表现形态的探析,这是一个相对被忽视的研究领域。在当代,“人道主义”并不像其字面含义这样美好,我们曾一度把“人道主义”看作是西方资产阶级的特权和徽章,将其进行不间断的“大批判”,形成了难以逾越的“政治禁区”。奉桥冲破了这种“政治禁区”和思想拘囿,结合王蒙不同历史阶段的小说创作,从“启蒙”、“反思”、“世俗”三个维度探析了王蒙的人道主义思想的独特内涵和表现形态,认为王蒙的人道主义思想超越了一般层面,经过了一个“普泛化到高度个性化”的发展过程,具有了更深和更具时代感的内涵;并明确指认人道主义是王蒙文艺思想的“本质和灵魂”,“人道主义是贯穿王蒙整个创作过程的最核心的东西,也是最具生命力的东西。”这是对王蒙文艺思想的新概括、新认识,也是富有新意的理论判断。
《论稿》是一部充满探索精神的创新之作,是王蒙研究的新收获,不论其开放的研究思维、大胆的理论勇气或者创新的学术见解,都会对王蒙研究乃至当代作家研究,起到积极的启示和推动作用。作家研究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而《论稿》在“出乎其外”这一点上却略嫌不足;特别是对王蒙文艺思想的局限性,未能充分展开,给读者留下了遗憾。不过,依凭奉桥的才气、勇气、灵气、骨气及其永不言败的人格力量,定会在来日方长的研究征途上,攻下一个个难关,达到理想的彼岸,出色完成终生为之奋斗的学术目标。
山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