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2011-04-02 05:43徐玉娟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1年12期
关键词:艺术类院校高职

徐玉娟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视觉传达系,江苏 苏州 215104)

自20世纪80年代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研讨会上提出“创业教育”这一新的教育概念以来,创业教育受到了国内外教育机构的重视。相对于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而言,创业教育在中国起步较晚。1999年,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2002年初,教育部决定在全国9所本科院校率先进行创业教育的试点工作;此后,许多高校在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上做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迄今为止,创业教育在中国仍然处于一个初步发展的阶段,尤其是在一些艺术类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开展情况令人担忧。

一、艺术类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现状及问题分析

目前,相对于一些重点和本科院校而言社会各方对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存在严重的认知不足,重视不够。虽然有些艺术类高职院校围绕创业教育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但绝大数仍停留在活动层面,缺乏系统性。再者,和其他院校情况不同的是艺术类高职院校具有丰富的潜在创业教育师资和实践平台资源,但校方缺乏对此的有效建构和整合利用。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工作明显不能满足当前文化创意产业繁荣发展和学生的实际需求。

(一)各方对创业教育的认知不足、重视不够。

当前,无论从社会舆论、政策导向还是校方、教师乃至学生自身,对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都缺乏清楚的认识。

首先,从整个社会环境来看。社会更多的关注点聚集在清华大学等早期被确定为创业教育试点院校亦或是一些已经成为创业教育示范院校的重点和本科院校。认为艺术类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可有可无,甚至有人认为此类院校重在技能传授,不适合搞创业教育。政府的政策导向也常有忽略。究其原因一是社会对于艺术类高职院校办学层次与创业教育之间的误解,认为创业教育只是一些重点和本科高等院校的专利。二是社会对艺术类高职院校专业的不了解,不知道艺术类高职院校因其专业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更适合搞创业教育。

其次,从学校方面来看。大多数艺术类高职院校强调培养受教育者的艺术设计“从业”能力,认为学生走出校门后能找到一个对口的工作就算完成使命。“少数重视创业教育的高职院校则多是自发开展,关注的也是少数人的‘创业活动’而不是多数人的‘创业教育’,使大多数学生成为旁观者。”[1]因此导致教师开展创业教育的源动力不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大多忽视对学生进行创业方面的教育。究其原因主要是长期以来对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片面理解,片面地认为此类学校就是为了交给学生一技之长。其次是受传统就业观的影响,满足于学生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即可。

第三,从学生自身来看。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兴趣浓厚,据笔者对所带在校二年级358名同学的问卷调查,31.5%的同学表示对创业“很有兴趣”,38.5%的同学对创业“比较有兴趣”。但在实践行动上存在盲目性,很多毕业生一毕业就创业,相比于其他院校学生创业人数居多,但最后形成规模、做大做强的寥寥无几。“生存型”创业仍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创业理想的功利性较强。很多创业者5年后仍原地踏步,走不出“小作坊式”创业初始阶段的瓶颈。之所以如此,首先是因为学生对创业需要的各种能力和素质准备不足,缺乏创业知识、创业实践经验等创业综合素质。但更深次原因是艺术类高职学生文化理论素养缺失,理性思维欠缺,缺乏看待事物的深远眼光。

(二)创业教育缺乏系统性。

受高职教育“技能本位”教育观念的局限,艺术类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大多停留在举办零星的创业教育讲座阶段,一些学校在就业指导课中穿插一些创业教育的内容,“还没有成为主流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没有统一的基础性课程设置和培养教学目标。”[2]缺乏科学合理的创业教育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在创业教育实施方面,艺术类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存在“两张皮”的现象,创业教育与艺术学科专业教育未能有机联系,反倒相互割离。缺乏针对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途径和方法。此外和其它高职院校类似,艺术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目前还局限于学生在校期间的时段,在时间和空间上缺乏延伸性,不能满足很多走出校门的创业者的确实需要。

(三)缺乏对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有效建构。

首先是数量上的不足,目前艺术类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教师多是由学校内从事学工以及思政的教师兼任,数量上得不到保证,没有一批专心于创业教育的教师。其次是质量的缺陷,由于师资类型单一,缺乏实践经验,教育教学流于理论讲解。一些专门从事就业服务和指导的老师对艺术设计专业相关行业信息和情况不甚了解;一些从事专业教学的老师又缺乏系统的创业教育理论知识和创业实战经验。

(四)缺乏对创业教育实践平台资源的整合利用。

在校内,虽然艺术类高职院校拥有优越的实训工作室条件以及大量的校企合作企业,但这些潜在的创业教育实践平台资源没有得到科学整合和合理利用,因此更谈不上在校内创办一些创业基金和创业实践基地。这些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正是开展创业教育所必须的,也是很多在校期间有创业计划或已经创业的学生所企及的。在校外,一些走出校门的创业者,学校对其更是缺乏相应的指导和支持,正如很多创业者所言,除了缺乏经验更缺乏进入行业的圈子、人脉和社交关系平台。

二、艺术类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优势分析

艺术类高职院校因其专业的特殊性,教育教学的实践性,为创业教育提供了许多先天优势和潜在资源。

(一)专业优势

首先,艺术设计专业讲求创意和不断创新,这与创业教育着重于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不谋而合。艺术类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可以紧扣专业教学,致力于培养学生主动追求、主动创造的意识,引导学生积极把握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发展所带来的难得机遇。其次,艺术设计专业和行业紧密结合,大大缩短了学生所学专业和行业之间的距离。此外,这些专业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其教学成果呈实体性,学生作品可直接转化为市场上的商品。

(二)教学资源优势

首先,艺术类高职院校良好的实训工作室条件,为创业教育提供了硬件准备。实训工作室是艺术设计创作的空间、学习实践的工厂,让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实训工作室作为校企合作的平台,以真实的项目、真实的生产环境和公司运作模式成为艺术类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基本载体。其次,艺术类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大大缩短了学生与行业、企业之间的距离。校企合作建立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深入企业实习的机会,能全方位地让学生接触和了解设计公司经营管理、客户资源、经营渠道等相关业务,从而为创业实践积累经验。

(三)“双师型”师资优势

“双师型”教师是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特色和重点,艺术类高职院校教师中很多都是双师型教师,他们既是专业教师,又是具有相应专业职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例如笔者所在视觉传达系专业的教师,大多具有平面设计师、摄影师、视频合成师等职业资格。“双师型”教师既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又是具有丰富行业资历和经验的职业人。“从师资队伍的素质结构看,有效地实现了经营者、设计师和理论教师的互补与结合。”[3]此外,因为和企业的密切接触,学校很多外聘教师都是行业的专家、大师,或是企业的成功人士,他们有着丰富的从业经验和创业经历。这些潜在的师资优势为艺术类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三、艺术类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对策

(一)各方必须转变观念,提升对艺术类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认知和支持。

首先,要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支持体系。“创业教育决不仅仅是大学的事情,更大的责任在于社会系统本身。”[4]一个完善的创业教育社会支撑体系是其它各类院校当然也是艺术类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要破除艺术类高职院校不需要或不适合搞创业教育的误解,明确由于专业特点和优势反而更适合创业教育的开展。加大对艺术类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宣传和政策扶持,引导相关行业人士以及社会各界关注艺术类高职学生的创业,并为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同时,政府要发挥对艺术类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主导作用,制定和落实针对艺术高职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

其次,校方要全面理解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转变传统的就业观。正确看待高职教育的“职业属性”,着重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树立现代的创业教育观。“因为我们只瞄准就业市场来培养人才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的学生需要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伴随时代的发展,那种“就业型”教育已经过于传统和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5]作为艺术类高职院校必须全面提高对创业教育在新时期的战略认识,把创业教育纳入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变被动的就业观念为主动的创业意识,鼓励学生将创业作为自己的职业选择。

第三,艺术类高职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创业观,明确创业目的。创业不能盲目跟风、赶潮流,要化浓厚的兴趣和满腔的热情为为踏实理性的学习和实践行动,做好创业需要的各项准备。注重提升自身文化理论素养,将创业教育和自身的全面发展有机结合,摆脱功利思想的束缚。创业不是一个快速挣钱的理想机器,更不是为了解决个人一时就业困难和逃避现实的就业压力,创业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和担当,在实现自身人身价值的同时,为他人和社会创造机会和财富,要用发展的长远的眼光看待创业。

(二)充分利用专业优势,建立健全创业教育体系建设。

首先,将创业教育系统地纳入艺术类高职教育的全过程。根据学生在校期间专业教学安排和学习时间不同等特点,按照起步入围、课程学习、实习实践、后续跟踪指导等四个阶段,分阶段,有计划地将创业教育的具体内容逐步深入地推进,实现全程跟进式的创业教育模式,不只是为在校学生,也能为走出校门的毕业生提供应有的指导。

其次,明确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为教育目标。利用艺术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着重于培养学生创意思想和创新能力,为创业教育打下思想基础,埋下创业精神的种子。就像艺术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不为艺术而艺术一样,创业教育要注重引导学生不为创业而创业,关键在于养成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求与把握机会,高效地整合与利用资源的能力。

第三,将创业教育和专业教学有机结合,搞好创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课程建设。一是开设有针对性的理论课程模块,如“创业实务”、“创新学”“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案例解析”等。二是以专业教学中的实际项目教学为契机,开展创业教育实践课程,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三)充分利用“双师型”师资优势,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创业导师队伍。

首先,通过培养一批高水平且稳定的创业教育专职教师队伍,这其中包括精通企业经营管理、营销策划,熟悉当前创业形势和政策的专业理论教师。其次,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吸纳具有丰富行业资历和经验,甚至有企业经营经历的专业教师成为创业实战指导教师。例如可从“双师型”教师队伍中选拔一批具有丰富从业经验的老师参加创业理论知识培训,培养一批既有实战经验,熟悉行业情况又精通相关创业理论知识的创业教育骨干教师。第三,利用与很多企业建立的长期联系,聘请企业成功人士、行业知名人士以及成功创业的优秀毕业生作为创业教育兼职教师。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创业导师队伍,给艺术类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以质和量上的双重保证。

(四)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优势,搭建校内外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一是充分利用艺术类高职院校良好的实训工作室条件,搭建校内学生创业教育实践平台。通过引入真实的项目教学,围绕三年级的毕业设计作品创作,以真实的生产环境和公司运作模式,给学生提供创业实战的机会,将实训工作室打造成学生在校期间的创业“孵化器”。条件成熟后可进一步设立校内创业基金,建立校内学生创业园。二是充分利用“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优势,在行业、企业内部建立校外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例如利用教学进企业,在企业设立研发工作室,将学校的创业教育与企业现实需求有机结合。同时抓好学生校外行业、企业实习课程的时机,通过深入行业、企业让学生得到扎实有效的锻炼,并积累一定的社会经验和业务关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

总之,在认清创业教育战略意义的前提下,作为艺术类高职院校要不断挖掘自身优势,统筹校内校外资源,形成符合自身实际的创业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不断提升学生的创业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清华大学老校长蒋南翔曾经指出,学校应当给学生的不是“面包”,而是一把“猎枪”。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就应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1]沈福权,王庭俊.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83-87.

[2]叶清.艺术院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4):36-37.

[3]王联翔,韩德静.“校企一体”: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可行之路[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0(1):16-18.

[4]李强.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2010(2):12-15.

[5]李亚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09.

猜你喜欢
艺术类院校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少先队文学艺术类阵地
艺术类专访心得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数字艺术类专业三大构成课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