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1-04-02 06:42:57张良明
成才 2011年5期
关键词:发现者某件事现象

■张良明

物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张良明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兴趣是指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以需要为基础。人们若对某件事物或某项活动感到需要,他就会热心地去接触、观察这件事物,积极从事这项活动,努力探索其奥秘。兴趣又与认识和情感相联系。若对某件事物或某项活动没有认识,也就不会对它有情感,因而不会对它产生兴趣。反之,认识越深刻,情感越炽烈,兴趣也就会越浓厚。

物理科学是一门与日常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物理现象,如声控电灯、下雨、下雪等现象都属于物理现象。因此,物理教学中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以物理学科为载体,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科学的兴趣。例如:

在进行“长度的测量”的教学时,可以从“1米2以下的小孩乘坐汽车或火车免票”和两个同学比高矮有几种方法等学生常见的生活现象入手,通过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进行速度知识的教学时,可以从学生熟悉的“龟兔赛跑”故事和运动会百米赛跑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探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含义。

在学习声的产生与传播时,可以从学生熟悉的击鼓游戏开始,再在鼓面上撒下一些纸屑,请学生仔细观察有鼓声和没有鼓声时纸屑的状态,并让学生讨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物态变化时,可以从学生常见的水、冰、雾、雪等入手,让学生分享夏天用水制冰块解暑的快乐,以激发学生学习物态变化的兴趣和激情。

在学习电路时,可以从学生熟悉的手电筒入手,创设一个检修手电筒的小游戏,并让成功者和大家一起分享胜利成果,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在学习机械能及其转化时,可以从学生熟悉的风车、玩具车(如惯性车)、滑滑梯等入手,利用视频或演示实验再现游戏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从以上所列举的例子可以看出,教学中所涉及的事物和现象都是学生熟悉的,没有超越学生的认识范围。学生原来对这些东西司空见惯,没有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教师在教学中创设情境,让这些东西再现,引导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效果非常好。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思”都是从“疑”开始的,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有了疑问,才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可能和需要,也才可能获得新知,这正是在激发深层的学习动机即兴趣。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教师必须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和现象入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产生疑问,激发兴趣。

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都是思维活动的表现形式,也是思维活动的结果。伽利略对教堂中吊灯的摆动产生了兴趣,通过思考、探究,发现了摆的等时性;牛顿对苹果落地现象产生了兴趣,通过探究分析,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每发现一个小问题,这个小问题就像一个扣人心弦的小故事紧紧地吸引着发现者的心,悬而未决的问题大大地激发了发现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习成为发现者一种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问题愈多,好奇心愈强,兴趣愈浓,注意力就愈集中,思维就愈活跃。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成为发现者,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作者单位:武汉市台北路学校)

责任编辑 王爱民

猜你喜欢
发现者某件事现象
An actor on a mission
表示疯狂的学习
遗忘与记忆同等重要
奥秘(2019年7期)2019-07-29 04:00:38
“发现者”卡纳里斯的法律方法论
法律方法(2018年2期)2018-07-13 03:21:42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商周刊(2017年5期)2017-08-22 03:35:13
让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做一个“发现者”和“创造者”
魅力中国(2017年6期)2017-05-13 12:56:17
三位引力波发现者分享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奇异现象传真
奥秘(2014年10期)2014-10-17 19:5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