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雪梅
(常州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2)
“人文”一词,最早见于《易经·贲卦》:“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原指色彩交错的花纹,意指错综复杂的事理。“天文”即天道自然规律;“人文”指人伦社会规律,也就是人与人之间复杂交错的关系。“化”指感化,培养和教育的意思。这段话本意为:统治者要善于观察天道自然规律,以此来明白大自然季节转换的规律,并顺应自然规律行事;又要体察、理顺人与人之间交错复杂的人伦关系,使天下百姓都能遵从道德文明礼仪。这就形成了中国传统的“人文化成”的教育理念,即通过人文的教育和感化,使人成为能够遵从社会道德礼仪的文明人。
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的“人文”是指人与人之间交错的社会人伦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文”的意义进一步扩大,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平等相处、人与自我求真至善的内省精神和人与人相互关爱的生存状态等也含蕴其中。今天所说的人文教育与中国传统的“人文化成”的教育理念一脉相承,只是外延上有所拓展,内涵也更加丰富。人文教育就是通过对人类优秀精神成果的理解和思想情感的体悟升华,使之内化为学生相对稳定的思想修养和道德人格。这里所说的人格,即人的信仰、兴趣、价值观等相对固定的思维方式和心理倾向的总和,是人的多种素质的有机统一。
一
古今中外,有许多关于大学人文教育任务和责任的经典论述。《大学》开篇谈大学宗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里所说的“大学”虽然不是现代意义的“大学”,却从塑造人的品德善行的角度,为现代大学应以人文教育为宗旨提供了古老的依据。19世纪中叶,曾任牛津大学校长的英国大教育家纽曼,在其著作《大学的理念》中也有类似的言论:“真正的大学教育是什么?不是专业教育,不是技术教育,而是博雅教育。大学的理想在于把每个学生的精神和品行升华到博雅的高度”,“大学首先要培养的是学生的灵魂,健全地达到博雅的高度,即具有健全的人格。一个心灵健康的人做什么事都可以,一个灵魂健全的人做什么事都容易胜任。”[1]在道德滑坡、功利盛行、信仰迷失的社会大环境下,大学教育应当承担起怎样的育人任务和社会责任?这是当今高等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热门话题。笔者认为,人格健全比学富五车重要,生命的丰富和有意义比高官厚禄、成名成家更重要。大学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其次才是知识的积累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因为一个人的知识贫乏或技能不专,充其量属于社会庸人;而一个人的灵魂若发生了扭曲,那他就是社会的危险分子,其知识越多、能力越强,可能给社会造成的危害越大。所以,大学教育应承担起提升国民人文素质的社会责任。
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罗家伦在其就职演说《学术独立与新清华》中传达出现代中国大学教育理念:“我们的发展应先以文理为中心,再把文理的成就,滋长其他的部门。文理两学院,本应当是大学的中心。文哲是人类心灵能发挥的最机动最弥漫的部分。社会科学都受他们的影响。”[2]413-414这个大学理念就是重视文哲教育,重视运用文哲的情感和智慧对学生进行心灵境界的提升。为此,清华有一批著名学者开设了类似于大学语文的课程。如著名学者吴宓,在30年代的清华开设了一门《文学与人生》课,开课目的是:“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更是一种严肃的精神活动。他注重作家对人生宇宙的整体观念,试图用人类历史上的经典著作来溢润学生的心灵。”他坚信:“治学的目的在于自身精神完善,好的学者不只是某个领域的专家,甚至不只是文史哲的通才,而是具备人生见识的智者。”他说:“在人生中,重要的不是行为,也不是结果,而是如此行为的男女的精神和态度。”[3]“人生见识”、“精神和态度”正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作为万物灵长的核心标志,也是引领人们从事一切活动的思想理念。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杨叔子极为重视人文教育,特别是大学语文教学。他要求全校学生每年考一次大学语文,不及格不发毕业证。他认为人的精神或心灵统驭知识,思维方法成为运用知识的灵魂。人文精神决定人的品位,一个人的品位越高,视野越开阔,越能成就大事业。他说:没有一流的文科,就没有一流的理科;没有一流的理科,就没有一流的工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优秀传统,没有人文精神,不打自垮。严重在‘自’字上。”[4]
为了避免“不打自垮”的厄运,大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魅力和提升学生精神审美境界。也就是说,大学语文教学应通过引导学生对文学经典中思想、知识的理解与积累,侧重于陶冶大学生的人文精神,而不是机械地传授文化知识和学习写作技能。这正如宋代教育家朱熹所说:“熹窃观古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5]《礼记·礼器》云:“义理,礼之文也。”“义理”即普遍皆宜的道理或讲求经义、探求名理的学问。宋后,称讲求儒家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为“义理之学”。大学语文教学,首先要让学生理解体悟文学经典作品中的人生“义理”,以修炼完美人格,然后把它推以及人,扩展提高到兼济天下的人生境界。大学教育就是以人文教育为核心,在全面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背景下,进行各科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训练。而大学语文作为文哲学科思想的集大成者,就必须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人文教育的重任。
二
人的生命,由两种不同性质的活动构成:一是求生存活动,一是求意义活动。求生存活动,要求人首先要掌握一门专门的知识或技能,它解决人的物质生活问题。现在的大学教育,多重视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却忽视了高尚人格的感染和高雅趣味的熏陶。大学里功利性读书盛行,有些学生只热衷于考证,思想贫乏;有的学生找捷径秘诀,投机取巧,目光短浅,审美趣味低下,价值观扭曲;有的学生则迷恋网络的淘宝购物、网络游戏聊天等。仅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他必须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是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为了获得对别人和对集体的适当关系,他必须学习去了解他们的动机,他们的幻想和疾苦”[6]。
大学语文教学,目的就是引导学生追求人生的有意义活动。它解决人的精神困惑问题,它引领学生把知识技术用于造福人类,它使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在大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学习研讨中外古今经典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领悟其中蕴含的丰富高深的精神境界,从而反观自身存在的思想局限,在感悟反省中形成“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
从大学语文教材的选文,就能明显看出学科的这一教学目的。《道德经》中老子的“上善若水”、“大巧若拙”等名言警语,引领学生修炼谦虚守拙的处世境界。《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的“博约并进”、“不耻下问”等关于研习学问的智慧言论,启迪了学生的心智。而《世说新语》中的“身无长物”、“炙肉之报”等典故,皆是学生学习做人,提升心性的既形象又生动的范例。日本东山魁夷的《听泉》则告诉学生“人应该谦虚地看待自然和风景”。美国卡逊的《大自然在反抗》指出人类破坏自然的危害性,呼吁学生保护自然。《慢慢走,欣赏啊》,传达出美学家朱光潜的人生感悟:人生就像艺术品,重精神审美,忌物质俗滥。这也体现了他的一贯主张“中国社会闹的如此之糟,不完全是制度的问题,是大半由于人心太坏。我坚信情感比理智重要,要洗刷人心……一定要从‘怡情养性’做起,一定要于饱食暖衣高官厚禄等等之外,另有较高纯洁的企求”[7]。
大学语文教学,就是借助于这些文学名著的思想智慧来“讲明义理以修其身”。学生在赏析感悟文学经典名著思想精华的过程中“怡情养性”,确立追求“较高纯洁”的人生观,从而过上高层次的、有意义的生活。
三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除了重视对学生“讲明义理以修其身”,还要致力于扩展学生的视野和心胸,即“不倦的追求真理,热烈的爱护国家,积极的造福人类,才是大学生职志”,“有学问的人,要有‘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的心胸”[2]414。朱熹在《玉山讲义》中又说:“故圣贤教人为学,非是使人缀辑语言、造作文辞、但为科名爵禄之计,须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而推之以齐家、治国,可以平治天下,方是正当学问。”[8]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学习《大同》,探讨孔子大同和小康的社会理想,感受孔子胸怀天下,又能正视现实的执着实干精神,树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9]的宏大志向。鲁迅的《伤逝》则深刻地告诫学生:爱情不是人生的唯一。不能因为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要义全盘疏忽了。第一,便是生活。人必须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真正高尚的爱是利他的。个人的幸福和社会环境息息相关,只有营造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才能确保个人生活的幸福。对此,筱敏的《1789年原则》,则有更全面深刻的论述。拉宾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奖感言《战争,还是和平》,让学生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并启示他们立志做一个热爱世界和平的公民。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和冯友兰的《东西文化之分和城乡文化之别》,形象地阐述了古老中国农耕文化既催生了辉煌历史又造成了今日落后的现实,激励学生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豪情壮志。加缪的《西绪弗斯神话》、史铁生的《命若琴弦》则能够使学生体悟到:人生的历程是充满艰辛的,只有拥有崇高信仰才能战胜人生困境。陈独秀的《敬告青年》、茨威格的《滑铁卢一分钟》、北岛的《回答》、张载的《西铭》等诗文,从不同角度反思、说明和回答了人生应该怎样度过的重大问题。
总之,大学语文教学活动,印证了汤因比的教育观点:“教育的本质不是以谋实利为动机,而是寻求与存在于宇宙背后的精神存在之间的心灵交流。教育应该是一种探索:使人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10]60也体现了池田大作的教育理念:“教育的根本课题是在于说明和回答人类应该怎样存在,人生应该怎样度过,这些人类最重要的问题。”[10]60
日本心灵重建大师稻盛和夫也有类似观点,他说: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思维方式在三要素中所占位置最重要。因为它具有方向性,也唯独它有正负之分。换句话说,它可以是正的善念,也可以是负的歹念。有些人把能力和热情发挥在正的方向,也有些人把能力和热情发挥在负的方向[11]。大学语文教学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激发学生的生活热情。确保学生找到健康的生活方式,培育良好的人格修养和造福人类的伟大志向,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科学要求人求真务实,人文则要求人求真向善。科学知识的学习可以开发人的智力,它影响人的能力的得分。人文教育则重在重建人的美好心灵,引领人追求正的善念。它影响人的热情和思维方式。当今社会,人们信仰的丧失和道德的滑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重理轻文”的功利教育方式所导致的。
所以,大学教育应摒弃功利思想。大学语文教学虽然不是一门能立刻获得赚钱技能的学科,但是,它所致力的“讲明义理以修其身”、“推以及人兼济天下”的人文教育,也即鼓励导引学生学好科学技术、注重修炼人格素养,怀揣济世安民的远大理想,这种人文教育,决定了大学语文教学能改变学生和社会的命运。大学语文教学解决的是“人生成败和社会治乱”这两方面的终极关怀问题。今天,大学语文教学仍然承继着爱国先驱们所开创的思想启蒙的优良传统,担负着提高国民人文素质、改变落后面貌的人文教育重任。
[参考文献]
[1]夏中义.博雅[N].报刊文摘,2009-04-06(A03).
[2]罗家伦.学术独立与新清华[M]//丁帆,朱晓进,徐兴无.大学语文.2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413-414.
[3]刘永.哥伦比亚大学的魅力[M].延边:延边大学出版社,2001:181-182.
[4]杨叔子.现代大学与人文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1999(4):1-6.
[5](南宋)朱熹.白鹿洞书院学规[M]//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上海:上海书店,1989.
[6](美)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339.
[7]朱光潜.谈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
[8]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三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246.
[9](北宋)张载.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320.
[10](英)汤因比,(日)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M].荀春生,朱继征,陈国梁,译.北京:国际出版社,1985.
[11](日)稻盛和夫.活法[M].修订版.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