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道德内涵及其构建依据

2011-04-02 03:29陶岩平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1年5期
关键词:道德经老子道德

陶岩平

(常州工学院高教研究所,江苏 常州 213002)

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那么要问,这些准则和规范有哪些?答:比如,诚实。再问,你对敌人也讲诚实吗?回答显然是否定的。可见,只有弄清了道德的内涵,才能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才能遵守道德。

在上古文献中,道德一词用“德”命名。“德”字的现代首选义项是道德。即使在古代,本义还是指恪守道德规范的操守、品行。《说文》曰:“德,升也。”“德”字是个会意字,其字形演变,反映出“德”的含义从行为准则上升到思想准则的历史过程[1]。

从先秦《尚书》[2]、《周易》[2]、《道德经》[3]等经典文献对“德”的论述中,可以归纳出道德的渊源及其构建依据。

一、道德内涵

自古以来,赞扬帝王的美德,以《尚书·尧典》为盛。《尧典》歌颂了尧帝放射四海的功德,赞扬了他由自身而家族,而部落,而邦国,使天下众民和谐起来的崇高道德品质。可以说,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追求目标或道德内容,正是源于《尚书》。学者张立文认为,中国传统道德内涵以人心为逻辑起点,逐层扩展至家庭、人际、社会、世界和自然,这和《大学》所提出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养次第吻合[4]。因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传统道德理念的内在性质和功能结构。

(一)修身之“德”

首先,修身要养生。“重积德则无不克……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道德经·五十九章》)老子认为,“德”是保养身体的修炼方法,要经常进行静坐、内视、运气等方式的修炼,提高身体素质。

其次,修身要求知。求知是修身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子认为,“为学日益”(《道德经·四十八章》)。“为学”就是求知。知识要积累得越多越好,所以是“日益”。老子认为,“为学”的方法,主要是采取“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道德经·五十四章》),达到“不出户,知天下”(《道德经·四十七章》)的知识修养。老子认为,求知也要提高精神境界,不要受感情、欲望的干扰而使认知偏离事物的规律。所以,要“绝学无忧”(《老子·二十章》)。当然,孔子在求知方面的道德论述尤其全面。

再次,修身要提高品德。《尚书·皋陶谟》提出了“九德”的品德标准:“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皋陶认为,如果能够言必行,行必果,那么,这个人就品德高尚。检验人的行为有九种道德标准,就是看他的行为能否做到宽宏而又庄栗,柔顺而又卓立,谨愿而又恭恪,多才而又敬慎,驯服而又果毅,正直而又温和,简易而又廉正,刚健而又笃实,强勇而又道义。每天表现“九德”中的前三项道德,早晚认真努力齐家;天天庄重恭敬“九德”中的后六项道德,治理好政事国务。经常发扬道德,就会吉祥如意。

怎样才能修身?孔子认为,“履,德之基也;谦,德之柄也;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周易·系辞下》)履行诺言是道德的基础,谦逊是道德的入手点,复归朴素是道德的根本,持久修身是道德的巩固夯实,减损贪欲是道德的修炼,增益百姓是道德的富国裕民,正视困境是道德的辩证抉择,百姓生活环境是道德施展的地方,因势利导是道德的权衡制宜。《周易》还对君臣提出了修身要求,如,“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君子以自昭明德”,“君子以反身修德”,“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君子以居贤德,善俗”。

(二)齐家之“德”

家是中国传统组织构成中最基本的单元。齐家就是使家人团结一致,家和万事兴。这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首要原则。

尧帝非常重视齐家之“德”。据《尧典》记载:众大臣推荐了穷困的舜为尧的接班人,因为他的父亲心术不正,后母说话不诚,弟弟傲慢不友好,而舜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里,却能够同他们和谐相处。所以众大臣认为舜孝心淳厚,德行好,不会用邪恶的方法治理国务。于是,尧帝对舜进行考察。舜顺利通过了尧帝对他齐家阶段的考察之后,又在管理百姓方面,慎重地进行“五典”道德建设,推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等五种常法。由此可见,齐家是道德核心关键,家庭道德是职业道德的基础。

(三)治国之“德”

《尚书》提出,治国“祗台德先”,敬以德为先。《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曰:“德,国家之基也。”可见,道德建设是中国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国家领导者的道德素质方面,老子认为,“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元德”(《道德经·十章和五十一章》),“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道德经·四十九章》)。国家领导者应该遵循自然规律,作育万民、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为政而不自恃有功,领导人民而不做主宰;国家领导者要坚持大公无私,以人民的心愿作为自己的心愿。国家领导者只有具备这样的道德,国家才能达到和顺平安状态。孔子也有相似观点,《论语·雍也》中记载,子贡问:“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孔子说:“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在《论语·宪问》中还说,“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孔子认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已经超过了仁道而达到了圣德,君子的根本道德修养就在于让百姓幸福安康。这样的道德标准,就连尧舜说不定也难以做到。

任用干部方面,《尚书》记载了尧帝和舜帝以道德为标准选拔干部和接班人的政务。尧帝认为:对于治四时历法的职务,说话虚妄、语无忠信,又好争辩者,不可提升任用;对于处理政务的职务,花言巧语、经常阳奉阴违、貌似恭敬而性气高傲者,不可提升任用;对于治理洪水的职务,放弃命令、不能完成任务危害族人者,不可提升任用;德行鄙陋者,不配升任帝位(《虞夏书·尧典》)。由此可见,道德与业务紧密联系,不同职务有不同的道德标准,具有现代“职业道德”之义。《尧典》也记载了舜帝任用官员的情景。舜帝根据实际需要拓展了尧帝时期的管理职能和相应的道德标准,使“德”与政务的开拓发展紧密联系,不断地为人民谋利益。

管理国民方面,《尚书》有“三德”之说。《周书·洪范》记载了箕子的“乂用三德”,即治民用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平康正直,强弗友刚克,燮友柔克,沈潜刚克,高明柔克。”管理国民要遵守三项道德:一是正直,二是刚治,三是柔治。治民用三德的方法和适用对象是:和平安康者用正直,强梗不顺者用刚治,和顺可亲者用柔治,沉深潜退者用刚治,高亢明爽者用柔治。对臣民的道德素质要求,《尚书》也有“三德”之说。《周书·吕刑》记载:“尔尚敬逆天命,以奉我一人。虽畏勿畏,虽休勿休,惟敬五刑,以成三德。”此“三德”可解释为刚、柔、正直,也可理解为忠诚、公正和勤劳。

《尚书》还提到了道德、法律、勤政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据《吕刑》记载,周穆王后期,周穆王推广道德教育,要求大臣勤政爱民,尽心为民服务,并强调要依据刑律定罪和采用适度的量刑,以成三德,终使天下安定。这段历史说明了道德、法律、勤政在治理国家中起到相辅相成作用。

《周易》认为,在治理国家方面,国家“日新之谓盛德”。君主要“以振民育德”,“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以常德行,习教事”,“以制数度,议德行”,“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使臣民“不恒其德,或承之羞”。

(四)平天下之“德”

在国际关系上,老子主张和平外交政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道德经·六十一章》)。大国不要过分统治小国,小国不要过分顺从大国,这样,大国和小国就会各得其所。对于大国来说,尤其应该谦让小国。

在处理国际事务方面,老子认为:“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道德经·六十三章》)国际事务处理应该根据自然规律,树立“无欲”、“无为”、“无事”、“不争”等理念来解决矛盾,自然而然地从小事做起,大公无私地做好应该做的所有事,以实现“天下大事”“无不治”、“天下贞”、“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平天下的效果。

二、唯物观决定道德内涵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德经·二十一章》)老子认为,“德”是由“道”决定的。道的原义是道路,为人的必经之路,有法则或规律的含义。老子提出的“道”,是指宇宙万物的本原和规律。“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德经·二十五章》)老子认为,“道”是“物”,是物质。“天道无亲”(《道德经·七十九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三十七章》)。由于“道”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对万物周而复始不停息地产生着作用。因而,老子所说的“道”是万物的本原,也是客观规律,并且具有因果生长规律、唯物辩证规律、周期循环规律、和谐平衡规律、量变质变规律等。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四十二章》)万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先决条件,具有因果关系。古代哲学的无极—阴阳—太极的发展模式,与现代哲学的旧事物—矛盾—新事物的发展模式非常相似。《道德经》也按照“道”在前“德”在后的逻辑进行论述,说明了“道”与“德”的因果关系。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二十五章》)人的运行以地为法则,地的运行以天为法则,天的运行以道为法则,道的运行以客观自然为法则。老子明确主张天地人是一贯相通的,而不是绝对对立的,道德内涵应该由自然规律决定。

“道”的意义在于指导道德。“夫唯道善贷且成。”(《道德经·四十一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道德经·三十七章》)“持古之道,以御今之有。”(《道德经·十四章》)只有“道”才善于成长万物。“道”的运行是没有亲疏和目的的,但没有什么不能做到。国家管理遵守“道”则万物将自然进化。依靠固有的“道”,就可以驾驭现今的一切。《韩非子·解老》曰:“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老子认为,道德遵循了自然规律,国家就会太平强大。因此,道德内涵应该以遵守自然规律为标准。

孔子在《周易》中也说,“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强调道德应该遵循自然规律。

三、辩证法决定道德境界

中国辩证法的萌芽起源很早,《国语·郑语》记载了史伯与郑桓公的谈话:“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国语·郑语》)孔子也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另外,《周易》中阴爻与阳爻的对立与配合,也反映了客观世界普遍存在的阴阳两个方面相互对立又相互结合的情况。但是,老子的辩证法更进一步,提出了“反者道之动”的命题,指出事物向相反的方面转化是合乎规律的运动。这是中国哲学史上首次提出的辩证法的否定原理。

老子反复强调了事物对立面相互依存与相互转化的情况。例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道德经·五十八章》)老子看到了物极必反的规律,所以主张在坚持道德原则时要避免走极端,要适可而止,防止适得其反。

老子认为,道德修养的不同境界可按辩证法分为“上德”和“下德”。“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道德经·三十八章》)《韩非子·解老》的解释是:“‘上德不德’,言其神不淫于外也……凡德者以无为集,以无欲成……德盛之谓上德。”老子认为,“上德”是高级的道德修养,只有不追求贪婪的功德荣誉而是自觉地遵守“道”,“无为”地做好应该做的事,这样才能真正具有“上德”;“下德”是低级的道德修养,刻意片面地追求且不肯放弃功德荣誉的贪欲,“有为”地做好想做的事,这样的道德境界只能称作“下德”。

老子认为讲究礼仪只是讲道德的初级境界,讲究无贪欲的无私奉献才是道德的高级境界。“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道德经·三十八章》)按客观规律做好应做之事的人具有“上德”境界;不具备“上德”,才会追求功德,这是“下德”;不具备“下德”才会追求仁慈,失去了仁慈之后才会追求仗义,失去了仗义之后才会追求礼仪。片面地追求礼仪是忠诚信用薄弱和社会混乱的开始。老子认为“德”、“仁”、“义”、“礼”等四种行为规范要求对于治理社会呈现出递减效果。尤其因为“礼”区别了人的阶层,所以,片面地强调礼仪,会引起阶层矛盾激化。《韩非子·解老》曰:“君子之为礼,以为其身;以为其身,故神之为上礼;上礼神而众人贰,故不能相应;不能相应,故曰:‘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众人虽贰,圣人复恭敬尽手足之礼也不衰。故曰:‘攘臂而仍之。’”可见,人们应该以按客观规律办事的道德来严格要求自己,不采取虚华礼仪。这样,社会才能和谐发展。

老子认为,道德的变化遵循辩证规律,由国情决定。“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道德经·十八章》)因为统治者不行“道”,才有了所谓的“仁义”。人们有了智慧,就会利用它来做出虚伪的事。亲戚之间不相和好,才显得出谁是孝慈。国家混乱的时候,才显得出谁是忠臣。

孔子也认为,“困,德之辨也”(《周易》)。道德问题情境,需要用辩证法来作出以价值观为导向的判断和抉择。一个人的道德境界,常常在面临的道德困境中得以表现。辩证的道德推理就体现在生活之中。当人们面临道德是非困境时,道德现实生活中的困惑,迫使道德主体进行思索,追求道德应有之中的应当和必须。辩证法决定了道德问题情境的应用,可解决本文开头问答的悖论。

四、道德建设要符合历史发展需要

孔子非常重视周礼。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孔子曾经问礼于老子。老子说:你所说的周朝礼仪,已经不符合当今社会的需要了。君子应该根据形势的发展进行道德建设,否则会吃力不讨好。常言道,好物件要深藏不露,君子具有高尚的德行但貌似平常。你要减损自己的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这些是无益于你的发展的[5]。孔子接受了老子的教诲,晚年专心从事教育和编撰《周易》等著作,获得了人生的巨大成功。这段历史反映的是,老子认为孔子推行不能与时俱进的周朝礼仪反受其累,建议孔子继续提高修养,不要用陈旧的不适应历史进程的道德来束缚历史的发展。所以孔子晚年在《周易》中多次强调要“与时偕行”,并且,“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他们两者之间,后者对前者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道德也不例外。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决定道德的发展变化,同时,道德发展具有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动性。道德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反作用有两种。首先,道德发展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春秋前期的齐国管仲认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只有大力发展生产,才能国富民强。管仲的改革,不仅为齐国争得霸主地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社会发展变化的趋势,客观上加速了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制的形成,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其次,道德发展也可能会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道德有时会发生倒退,显现出与经济发展的不一致性。例如,尧、舜、禹时代是原始社会末期氏族公社时期,实行的是部落联盟议事会的民主制度;夏、商、西周时代是奴隶制社会时期,西周推行的是分封制和宗法制;春秋时代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时期。奴隶主阶级的道德是以占有奴隶的私有制为基础的道德,虽然,奴隶主阶级把人类社会的历史推进了一步,但在道德上却破坏了原始社会中那种没有阶级、崇尚平等的氏族道德。新兴地主阶级的道德是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道德,虽然,新兴地主阶级把人类社会的历史又推进了一步,但在夺权争霸中丧失了伦理道德,破坏了百姓的安定生活。

五、对中国传统道德的推陈出新

厘清中国传统道德内涵的渊源及其构建依据,对于认识在我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出现的“道德失范”和“道德滑坡”现象,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中国传统道德,要继承其合理内涵,古为今用,进行现代诠释;要推陈出新,以新的时代背景为基础对其进行创新改造,不仅要对中国传统道德论述进行范式转换,更要以现代思维方式和当代国情为基础对道德内涵进行改造和重新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内涵要继承传统道德内涵的精髓,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科学发展观。并且,要把传统道德构建依据——“惟道是从”“上德不德”和“与时偕行”提升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只有这样,才能如《韩非子·解老》所说“德也者,人之所以建生也”,《管子·心术上》所言“德,得也”。大家只有遵守道德,个人才能有所得益,获得健康发展;国家因此才能昌盛,获得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陶岩平.《尚书》中的道德观[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4):97-100.

[2]四书五经[M].天津:天津古籍书店,1988.

[3]老子.道德经[M]//百子全书(八).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

[4]刘立夫,胡勇.中国传统道德理念的内在结构[J].哲学研究,2010(9):41-46.

[5](西汉)司马迁.史记[M]//二十四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9:110.

猜你喜欢
道德经老子道德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道德经》的“中和”思想探究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智者老子
《道德经》中的领导智慧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道德经》“鸡犬之声相闻”与《桃花源记》“鸡犬相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