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凯
真皮内连续缝合与单纯间断缝合的对比
陆凯
目的 比较真皮内连续缝合与传统单纯间断缝合皮肤对无菌切口皮肤愈合的影响。方法 在2010年5月期间在普外科接受无菌手术者选择20名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A组10名,用3-0无损伤缝合线真皮内连续缝合。对照组B组10名,用4号线做常规传统的单纯间断皮肤缝合,观察比较两组拆线时皮肤愈合情况及3个月后切口瘢痕情况。结果 A组拆线无线结反应和感染情况,全部愈合,切口呈线形瘢痕,3个月后切口处更接近邻近皮肤色泽,美观性较好。B组拆线时,9例皮肤切口周围有蜈蚣样改变,1例有线结反应,3个月后有全部有蜈蚣样瘢痕,切口瘢痕平均宽度为15mm,美观性较差。结论 真皮内连续缝合较传统单纯间断皮肤缝合有更好的愈合性、美观性,而且病人更容易接受,是无菌手术缝合皮肤的首选方法。
真皮内连续缝合;传统单纯间断缝合;美观
2010年5月期间对我院普外科的随机抽取的40名无菌手术患者进行分组。随机将20名患者分为实验组A组,另20名为对照组B组进行对比,A组实验组采用真皮内连续缝合法缝合皮肤,B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单纯间断缝合法缝合皮肤,并且观察患者拆线时皮肤愈合情况以及3个月后的伤口美观度进行对比,发现前者有明显优势,现报告如下。
1.1 资料 该4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男女各20名。年龄21~54岁,平均年龄为38.3岁。所有均为表浅病种,脂肪瘤23例,乳腺肿块8例,腹股沟斜疝9例。切口长度为3~8厘米,平均长度为5.6厘米。
1.2 方法 随机抽取的40名无菌手术患者进行分组。随机将20名患者分为实验组A组,另20名为对照组B组进行对比。A组在缝合皮肤之前均采用1号线缝合皮下组织,使皮下脂肪不留死腔,并且使皮缘对位整齐,然后采用3-0号可吸收线进行真皮内连续缝合,两端打结后皮肤紧密吻合,松紧适宜;后组则采用1号线以4号线分别进行皮下和皮肤的缝合。
该40例患者均在出院前拆线,A组20例患者切口均为甲级愈合,无出现衔接反应以及伤口感染等情况,切口愈合瘢痕呈线型,瘢痕宽度小于1mm者16例。其后的三个月随访中,切口瘢痕与临近皮肤色泽接近,美观度较好。B组20例患者切口有18例为甲级愈合,2例出现脂肪液化延期愈合,切口瘢痕的宽度0.6~3.2mm不等,瘢痕宽度小于1mm者有4例,且缝线处有明显瘢痕样变。其后三月随访中,切口瘢痕色泽较周围皮肤深,呈蜈蚣样,美观度较差。说明在无菌手术中皮肤缝合采用真皮内连续缝合对于切口的愈合及美观程度均优于传统缝合法。
3.1 无菌伤口的愈合过程 ①急性炎症期 伤口的早期变化。伤口局部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血管断裂出血,数小时内便出现炎症反应,表现为充血、浆液渗出及白细胞游击,故局部红肿。白细胞以中性粒细胞为主,3天后转为以巨噬细胞为主。伤口中的血液和渗出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很快凝固形成凝块,有的凝块表面干燥形成痂皮,凝块及痂皮起着保护伤口的作用。②细胞增生期 伤口收缩2~3天后伤口边缘的整层皮肤及皮下组织向中心移动,于是伤口迅速缩小,直到14天左右停止。伤口收缩的意义在于缩小创面。③瘢痕形成期 肉芽组织增生和瘢痕形成大约从第3天开始从伤口底部及边缘长出肉芽组织,填平伤口。毛细血管大约以每日延长0.1~0.6mm的速度增长,其方向大都垂直于创面,并呈袢状弯曲。肉芽组织中没有神经,故无感觉。第5~6天起纤维母细胞产生胶原纤维,其后一周胶原纤维形成甚为活跃,以后逐渐缓慢下来。随着胶原纤维越来越多,出现瘢痕形成过程,大约在伤后一个月瘢痕完全形成。可能由于局部张力的作用,瘢痕中的胶原纤维最终与皮肤表面平行。瘢痕组织的形成使创缘比较牢固地结合。④表皮及其它组织再生 创伤发生24小时以内,伤口边缘的表皮基底增生,并在凝块下面向伤口中心移动,形成单层上皮,覆盖于肉芽组织的表面,由健康的肉芽组织在一定时间内紧紧填塞切口,并提供上皮再生所需的营养及生长因子,当这些细胞彼此相遇时,则停止前进,并增生、分化成为鳞状上皮。综上可知,缝合时松紧适当、对位良好的切口,避免了肉芽组织的大量的增生,增加了愈合的速度,减少了瘢痕组织的形成。所以如何使切口紧密良好的对位是缝合的关键所在。
3.2 两种缝合方法的比较 ①传统的单纯间断缝合法是在皮下组织缝合完毕后,将皮肤以及部分的皮下的组织一起做间断的缝合,由于术者的操作问题(缝线与切口不垂直、打结过松或过紧等)这就可能会造成,皮缘对合后可有错位、内翻或外翻等情况,招致愈合时纤维组织较多。其次,缝针剌过正常皮肤和缝线对皮肤持续的切割和压迫性损伤,此为蜈蚣样瘢痕的病理基础。所以,该缝合法造成较多的瘢痕及不美观是必然的。再者,由于缝线的过分的牵拉,以及缝针对皮肤的损伤,再加上伤口范围内血供以及营养不足,容易产生线结反应(线结反应指,具有敏感体质的人,手术后对缝合线产生的排斥反应。具体表现为,在伤口无污染,体内伤口处无炎灶的情况下,伤口不能愈合,发生红肿等类似伤口发炎的情况。)而延缓切口的愈合。②真皮内连续缝合法仅在切口皮缘的真皮内缝合,使用无损伤的可吸收缝合线,无切口以外的损伤,皮肤的损伤仅限于切口内,且损伤极小,关闭皮肤后皮缘对合良好松紧适宜,能极大地减少愈合过程中纤维组织的形成,无刺伤正常皮肤的弊端,也无缝线的切割、压迫以及切口错位的缺陷,同时避免了线结反应的发生,减少了瘢痕组织的形成,具有良好的美观性。
从以上的对比来看,我们不难发现相比传统的缝皮方法真皮内连续缝合具有的优点:①造成的皮肤损伤极小;②缝合后皮缘对合较传统的更完美;③无缝线造成的皮肤切割和压迫样损伤,疼痛较轻;愈合后瘢痕呈线形,无蜈蚣样瘢痕产生;④无线结反应,消除了易感染因素;⑤数月后瘢痕更接近正常皮肤色泽,美观性好。病人更容易接受。因此,在无菌手术中,真皮内连续缝合应都是我们的第一选择。
[1]程代薇,彭毅志,岑瑛.美容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3-8.
10.3969/j.issn.1009-4393.2011.18.104
646000 泸州医学院 (陆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