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 娇
(安庆师范学院 文学院,安徽 安庆 246133)
提高古代文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以唐宋文学为例
卢 娇
(安庆师范学院 文学院,安徽 安庆 246133)
古代文学是中文专业的一门重要主干课程,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提高其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引发学生深层次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制造问题、制造悬念;转换思维、变换角度来分析作家作品;还要将古典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做到有益于学生的工作与人生,引导他们学以致用。在注重趣味性的同时,还要兼顾课程的学术性。
古代文学;课堂教学;趣味性;学术性
很多高校教师抱怨在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进程后,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程越来越难上了,因为现实的职业化取向让大学生觉得这门课对就业没有多大帮助,因而不喜欢这门课程。然而据《西华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文学教学改革问卷调查报告》显示,汉语言文学专业中“有60.7%的同学喜欢古代文学课程”,其中 “69.9%的同学最喜欢学习唐宋文学”。另据笔者平时上课发现,大多数学生对古代文学这门课程有相当的兴趣。可见,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它在学生中仍有一定的群众基础,课堂是否受学生欢迎关键要看教师怎样去上。教师应尽力让课堂更富吸引力,而决不能把学生本来喜欢的课程上得让学生不喜欢。因而,不能把这门课难上的原因完全归结于学生,教师也要从自身出发,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吸引更多的学生喜欢这门课,学好这门课。
谈到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不少教师提出适当使用音像资料,“运用多媒体的方式协助学生把握作品的情感流动轨迹”,“增强学习的直观性”,加强师生交流等方法。实际上,具体的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过程安排策略也相当重要。现以唐宋文学为例,探讨如何在课堂上引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深层次学习兴趣。
要使古代文学这门对大学生而言不算完全陌生的课程有吸引力,首先要善于在课堂上制造问题,制造悬念。由于大学生通过中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古典文学基础,因而大学古代文学的教学与中学语文不免有重复之处。对一些耳熟能详的经典名篇,就要努力制造新鲜感,尽力搜集更多的资料,引入某些争议性的问题,挖掘作品一些鲜为人知的内涵,颠覆学生某些原有认识,这样才不会让学生有重复之感。如孟浩然的《春晓》,如果停留在小学课堂字句式的讲解,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但如果围绕它有无寄托、“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到底表现了忧伤还是喜悦的情绪、“风雨”“落花”意象内涵与宋词相比较有何区别等问题讲解,则能起到良好效果。再如杜牧《赤壁》,可以引入对“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争论(即有人指责杜牧不关心生灵涂炭,只恐被捉了二乔,因此怀疑其人品),由此展开讨论。杜牧《江南春绝句》也是一首明白晓畅的诗,但对开头“千里莺啼绿映红”也有异议,有人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并由此认为描写失真。这样的质疑可能是学生前所未闻或从未思考过的,教师在介绍质疑之后再提出对此该如何理解的问题,就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如此抖包袱式的讲解方式,不仅能开拓学生视野,加强其对文学本质的理解,也能让陈旧的内容有新意,引起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这比单纯的提问作品主旨、写作特点等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教师在课堂上还要善于转换思维,变换角度来讲解作家作品。比如,三李、白居易、苏轼、李清照等普遍受学生喜爱的作家,讲授起来相对轻松,但对杜甫、韩愈等不太容易被当代大学生理解与接受,却在文学史上有突出地位的作家,就要变换角度,挖掘其作品中蕴含的古今人类所共有的特质,以此来感染学生。如曾有学生表示,他崇拜李白的飘逸潇洒、仙风道骨,而杜甫总在诗中哭哭啼啼,因而不喜欢杜诗。此时作为教师,就不能仅把杜诗当“诗史”,局限于忧国忧民的政治性,而要围绕杜甫“情圣”的特点来分析他对国家、对人民、对朋友、对邻里、对妻儿的真挚感情,并把他对待亲朋的态度与情感的表达方式与李白比较,这样则能使学生较为容易地理解并接受杜甫。笔者常在讲授李杜之后问学生一个问题:如果让你选择终身伴侣,是选才高八斗、不拘小节、为理想而生活的李白,还是情感丰富、细致入微、更加生活化的杜甫?常常在对这个趣味性的问题讨论中,学生理解了杜甫人格品性同样可贵。此外,韩愈诗歌的诘屈聱牙、意象古怪也颇难得到学生的认同,倘若我们不从诗歌创新的动机,而是分析作者躁动的性格、矛盾的心理及种种表现,从作者的心理上寻求其诗歌独特外在表象的成因,则更有新意,学生也能更好地理解其人其诗。可见,同样的内容,不同的切入点能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变换常规角度,努力寻找最佳的切入点,把陈旧的内容上出新意,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然,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对大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不能仅停留在传授知识的层面,而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和择业机会;关注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培养;兼顾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需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伦理规范以及他们对职业生活的情趣。自然,中国古代文学这门传统课程也要顺应这一趋势,承担一定的职业教育功能。这就要求不能使之脱离生活成为贵族化的学术,而应让古典文化与现代生活结合,在让学生感知并理解古典文学丰厚遗产的同时,也获得某些生活的感悟与启示,提高自身综合能力,从而有益于他们的工作与人生。这样的教学相较于纯文学教学,则能引起更多学生深层次的学习兴趣,同时实现课程本身传道、授业、解惑的社会功能。
(一)要实现古典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首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对某些文学现象适时地加以总结,然后联系实际作必要的阐发,这样往往能给学生文学之外的收获。在唐诗教学中,为了形象地阐述李白诗歌的想象与夸张,笔者曾找来庐山瀑布与芜湖天门山的现实图片,学生们都惊讶于普通的现实场景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所呈现的宏伟壮观景象的差距,紧接着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诗仙眼里,平凡也会变得奇特。在讲解王之涣《登鹳雀楼》时,又援引大历时期畅当的同题诗加以比较,虽然是面对同一景象,可在不同的时代背景,诗人不同的胸襟气魄、精神面貌下,看到的却是不同的境界。由这类现象,启发引导学生要加强自我修养,以宽广的胸襟待人处世,这样眼中的世界永远是新鲜美好的,不会像部分人那样沉湎于为自己预设的狭小空间,也不会形成当前大学生中日益突出的抑郁心理。
再比如怀才不遇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普遍的命运,唐宋作家中亦比比皆是,因而抒发怀才不遇的情怀是唐宋文学的常见主题。而当下许多大学生亦常有心比天高,却自觉无用武之地的失意之感,认为世道不公,有时甚至发展到怨天尤人,或抑郁消沉的地步,更有甚者可能对生活失去信心。如果在唐宋文学的教学中,将古今同类现象联系在一起,则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其更加深切地体会作家心理与作品意蕴,亦能帮助他们形成正视现实,积极进取的健康人格。受课时的限制,很多作家的生平来不及在课堂上介绍,但一些极为重要的作家,尤其是生活经历对创作产生重大影响的作家,其生平梗概应当加以介绍(也可以采取布置课外阅读的方式),如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等。以他们的才华、学识尚会遭到排挤、打击,感到壮志难酬,何况普通人?但他们,包括陈子昂、韩愈、刘禹锡、李商隐、陆游等众多的作家,面对现实或勇于承受,或努力超脱,却都没有走向狭隘的境地。这样感性的认知,比思想政治课能起到更好的效果。而学生也通过唐宋文学的学习找到了知音,找到了心灵寄托的净土,找到了减轻压力、消解痛苦、摆脱烦恼的方法。
其实,唐宋文学中很多内容都可以联系现代生活来讲解,比如众多的爱情诗词所体现出的唐宋人对爱情的态度,可以联系当前大学生恋爱中常见的游戏心理,引导其形成忠贞、执着、专一的健康爱情观念。这样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的教学,很好地做到了古典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于丹解说《论语》的成功,走的正是这样的道路,因而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这对古代文学的教学也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二)古典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还可以通过学以致用来实现。唐宋诗词的魅力不仅在于它恰当地表现了彼时彼地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还在于它往往以精练的语言传达了古今人类都有可能经历的事件与情感。所以,学习唐宋诗词后如果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它,不仅可以增加它的活力,也能提高个人表达能力,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我们知道,出口成章是一种修养,妙笔生花是一种才华,心智辽阔是一种境界,很多学生都非常羡慕并渴望成为有智慧、有才华、有修养的人,所以在唐宋文学的教学中应尽量带领学生在欣赏中学会审美,在审美中学会运用,在运用中学会思考,通过运用和思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口才能力、写作能力和思辨能力。金城出版社2006年出版过一本称为“大中学生、精英白领,提高能力素质之随身书”的《唐诗宋词活学活用》,书中把唐诗宋词分为恋情爱意、离情别恨、思念情怀、相逢相处、愁绪怅意、景象心境、伤情感怀、理想抱负、为人处世九大类,先对诗词进行赏析,再举例说明其在口才运用、写作运用中的情况,最后探讨对心灵的启发。这样的模式也可以给唐宋文学的教学以一定的启发,即有时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学知识的介绍、文本的解读,可以适当地发散思维,联想到诗词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以及对人心灵有何启发。这样的教学设想还可以通过作业和考试来加强,如笔者曾在唐宋文学考试时出过这样的一道试题,让考生写一篇面向中文系大学生的、为汶川地震灾区献爱心的倡议书,要求用到五处以上唐宋诗词。这势必会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他们认为学习古代文学没有现实价值的偏见。
可见,古代文学这门看似古老的课程,也可以通过种种方式把它上得生动、有趣。当然,课堂上不能片面追求趣味性,同时也要注重学术含量。但实际上,笔者所倡导的搜集与课程相关的大量资料、制造悬念、引入争议,转换思维、变换角度,引导思考等途径,都暗含了对当前学术研究动态的关注,也培养了科学研究所必须的怀疑精神,至于古典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更是建立在对文本细致、准确的解读基础之上。因而,只要围绕教学的重心——作家与作品来组织课堂,注意课堂问题的设置,就不会使讲解内容丧失必要的学术性。何况,不能吸引学生的课堂其学术性也会成为空中楼阁,趣味性与学术性确实“合之则双美,离之则两伤”。正如浙江林学院党委书记陈敬佑所说:“现在要成为一个好教师,不仅要为人师表,教学生做人的道理和学习知识的方法,更要心中有学生,积极与学生沟通,主动了解学生想要什么。”教师应与时俱进,讲究上课的艺术与策略,抓住当代大学生的敏感神经,牵引他们的注意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完成课程的预期任务和目标。而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古代文学,对其他很多课程都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1]潘殊闲.西华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文学教学改革问卷调查报告[J].高等教育研究,2008(3):25-27.
[2]郑海涛.高校古代文学课程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青海社会科学,2008(3):185-187.
[3]邱瑰华,刘运好,等.高等师范中文专业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放谈[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48-151.
[4]王丽芬.传道、授业、解惑——浅析古代文学教学在当代教育中的功能定位[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S2):27-29.
[5]王昊.趣味性与学术性:合之则双美,离之则两伤[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6):121-123.
[6]朱振岳.浙江林学院2万学子评选“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善于沟通的年轻教师更受欢迎[N].中国教育报,2009-08-24.
G642
A
1674-1102(2011)04-0148-03
2010-09-10
安庆师范学院教研项目(JYSC200825);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JG08025)。
卢娇(1982-),女,安徽庐江人,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唐宋文学教学与研究。
[责任编辑:章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