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机遇 开拓进取 努力实现我国极地考察事业新的发展
——国家海洋局陈连增副局长在极地考察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2011-04-01 06:35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1年6期
关键词:科学考察极地北极

抓住机遇 开拓进取 努力实现我国极地考察事业新的发展
——国家海洋局陈连增副局长在极地考察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 十年成绩

过去的10年,是我国极地考察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十年,通过制定和实施极地考察“十五”能力建设总体方案和“十一五”极地考察发展总体方案,我国极地考察事业取得了迅猛发展,成绩斐然。

这一期间,我国先后建立了北极黄河站、南极昆仑站,极地考察后勤支撑保障能力得到很大提升,极地考察研究取得众多突破性成果,国际合作与交流领域不断扩大,国际极地事务的参与能力不断提升,极地科普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拓展,极地考察人才队伍不断壮大。10年来,来自国内22个部委、300多个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的科考与后勤保障人员2000多人次参与了我国的南、北极考察工作,为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极地考察事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极地考察空间不断扩展,有效增强了我国在极地的实质性存在

2004年7月,黄河站在北极新奥尔松地区建成,成为我国在北极地区开展长期科学考察工作的第一个立足点。

2009年1月,昆仑站在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地区建成,实现了我国南极考察从大陆边缘向南极内陆核心区域扩展的历史性跨越,为我国深入南极内陆、在冰穹A地区组织开展重大科学考察与研究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也使东南极艾默里冰架-格罗夫山-冰穹A 这一南极内陆重要科学考察区域,成为我国的常规考察地区。

在北冰洋区域的考察范围不断拓展,北极白令海、楚科奇海和加拿大海盆成为我国第三次、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的重点区域。在2010年我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期间,“雪龙”号科学考察船最北抵达北纬88°26′,考察队员搭乘直升机首次抵达北极点开展考察活动,获取了北冰洋中心区域极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填补了我国航海和北极科考的空白。

极地考察空间的不断拓展,为我国的极地科学考察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领域,增强了我国在南、北极的实质性存在,也使我国有更多机会参与国际极地重大前沿科学研究,为更加广泛地参与国际极地事务创造了有利条件。

极地考察能力大大提升,后勤支撑保障跃上新台阶

通过实施极地考察“十五”能力建设项目,在长城站、中山站新建了包括科研实验室、宿舍楼、车库等在内的11栋建筑,更新了两站气象、海洋、卫星遥感等观测仪器和设备;新建了卫星网络通信系统、储油系统、交通运输系统、立体仓储系统、消防系统等。两站经改建后,站区功能区划更加明确,建筑布局更加合理,工作环境更加安全,环保节能设施更加完善,通信交通更加便利,抗风险能力得到提升。

对“雪龙”船实施了船体、轮机、电气与科考设施四个方面的现代化升级改造,配备了“卡32”直升机,全面提升了“雪龙”船科学考察能力,提高了船上生活设施水平,改善了船舶航行自动化控制,增强了船舶航行的安全性。

位于上海的国内极地考察基地已初步建成投入使用。建成了可停泊2万吨级极地考察船专用码头,基本具备了船舶停靠、物流、仓储、考察集训等功能。

建立了一支大规模、专业化的内陆考察车队,具备了同时支撑两支南极内陆考察队的陆路冰上运输能力。

极地考察科技创新不断强化,极地科学研究取得了新突破

大力提高和创新极地考察技术手段,是我国极地考察“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新突破。冰架热水钻机、海冰漂移浮标、极端环境无人无线冰雪智能观测系统及机器人等高技术研发和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我国获取重要样品的能力。通过技术引进和集成,建成了依托内陆车队和冰雷达技术的冰盖结构观测系统、站基高频雷达系统、艾默里冰架观测系统、极区空间环境观测系统、“雪龙”船表层走航观测系统等极地环境集成观测体系,获得了一批全新的观测数据资料,为揭示极地环境变化特征奠定了科学基础。

我国在极地地质、冰川、生物、生态环境、海洋、大气、空间物理、天文、人体医学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相继发表在国际科学期刊上。近10年来,我国科学家在核心期刊发表的科学论文数量逐年递增,从2001年的16篇上升到2009年的70篇。我国在格罗夫山地区共收集了11000余块南极陨石,继日本和美国之后,南极陨石数量位居世界第三。

极地考察战略研究与规划制定、实施成果显著,南极立法工作稳步推进

极地战略研究是“十一五”期间新拓展的研究领域。针对国际极地领域热点问题,组织开展了“南极洲领土主权与资源权属问题研究”“北极问题研究”“南、北极科技发展与资源利用战略研究”“南极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制度研究”“北极航道分析与利用研究”等前瞻性和基础性的战略研究,并出版了一批研究专著,为我国极地考察工作的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制订并成功实施了极地考察“十五”能力建设规划、极地考察“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国极地科学研究中长期发展规划”“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和年度极地考察计划,实现了规划的预期目标。极地考察“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以及主要任务已获得国务院原则批准。

南极立法工作稳步推进。经过多年的努力,《南极活动管理条例》已形成了征求意见稿,完成了40多个部委的征求意见工作,有望列为国务院立法一类计划。

对外合作交流不断增强,我国在国际极地事务中影响力显著提高

目前,我国已成为极地国际组织的重要成员。在参与极地国际组织活动和对外合作中,我国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立场,提出合理诉求,积极推动极地和平发展、和谐发展,不仅提高了我国在国际极地事务中的影响力,也维护了国家权益。

我国提议的格罗夫山哈丁山特别保护区已经获得第31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通过,成为《南极条约》第168号特别保护区,我国参与对南极的治理落到实处。

我国与日本、韩国一起倡导发起成立的“极地科学亚洲论坛”已成为亚洲唯一的区域性极地科学合作组织,我国在这一组织中发挥了主导作用。经我国积极倡导,在北极高峰周会议中成立了“泛太平洋北极工作组”,成为我国在北极考察领域发挥影响的重要渠道。

我国还积极承办了南极和北极重大国际会议,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多边或双边合作,密切了与有关极地考察国家的关系,推动了极地多领域、多层面的协商与合作。2010年9月,温家宝总理与来华访问的冰岛格里姆松总统就中冰两国极地事务展开高层对话,使极地科学考察与研究成为中冰两国合作的重要内容;2010年12月,刘延东国务委员率团亲赴南极长城站视察慰问,参观访问了智利和俄罗斯南极站,并出席了中智极地研究合作协议的签署仪式,有力地促进了我国与有关国家在南极的全面合作。

极地考察工作体系日趋完善,人才队伍建设稳步推进

由15个部委组成的中国极地考察工作咨询委员会及其专家组,在我国极地战略研究和规划制订,以及极地考察重大事宜的决策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为国家极地考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坚持党的领导、在考察队实行临时党委领导下的领队负责制,是我国极地考察工作的一条重要经验。临时党委负责考察工作的领导、监督、协调和保障,加强各方配合,确保全面完成任务。考察队员的选拔已发展成单位自主选派、双方协议派遣和社会公开招录相结合的复合型模式,考察队员的培训也由最初的单一基础体能训练发展为涵盖极地考察知识教育、野外活动技能、专业岗位技能的综合性培训体系。此外,考察队员津贴待遇制度及体格检查体系不断完善,考察队员保险标准进一步提高。

中国极地科学研究战略基金充分利用社会赞助资金,择优支持了极地中长期发展战略、极地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极地环境管理等重大课题研究。在过去5年里,共资助上百个研究项目,培养了一大批极地考察优秀人才。

中国极地科学学术年会制度以及与科研院所共建联合实验室,促进了极地科学的学术交流,提高了极地科学研究水平,成为极地科学考察研究的重要机制。

极地考察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强,信息交流平台初具规模

“中国极地科学考察信息管理系统”在极地考察管理信息发布、各种极地考察项目申请和信息交流中发挥了快速、便利、科学、公开的作用。极地科学数据与标本资源共享平台收集了大量极地科学标本和数据,为科研人员分析研究提供样本和数据在线服务。

极地考察通信网络系统已初具规模,实现了南极两站、极地考察船、国内考察基地同相关部门网络系统的互联互通、科考和业务数据的实时传输以及语音和传真等功能,从根本上提升了我国极地考察通信和数据传输能力。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在春节慰问和重大活动中实现了与考察队员视频通话,使考察队员倍感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倍感祖国和人民的大力支持。

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圆满完成,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展

国际极地年是全球范围科学家共同策划、联合开展的大规模极地科学考察活动,被誉为国际极地科考的“奥林匹克”盛会。我国是第四次国际极地年活动的积极筹划和参与者,我国制定的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由“PANDA”科学考察计划、北冰洋科学考察计划、国际合作计划以及数据共享与公众宣传计划组成。2007年3月1日,“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正式启动,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曾培炎同志出席了启动仪式。

历经4年的实施,我国在南极中山站至冰穹A断面、北冰洋的太平洋扇区和北极黄河站地区完成了249项科学考察任务,开辟了南极深冰芯钻探、天文观测、冰下山脉探测等极地研究新领域,提高了极地科研创新能力,形成了区域性优势,增强了国际竞争力。在2011年4月召开的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总结大会上,李克强副总理做出重要批示,对中国行动所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贺,对我国科学家所做出的杰出贡献给予高度赞扬。

2010年12月,刘延东国务委员视察南极长城站

极地科普教育扎实推进,全民极地意识显著增强

在北京、大连、青岛、南京、哈尔滨、合肥、成都、天津等地建立了8个极地科普教育基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极地考察宣传普及工作,大大提升了全社会对我国开展极地科学考察的认识与了解。

通过制作极地考察纪念邮票、画册,创作极地考察歌曲,编制年度极地考察国家报告等形式,向社会公众介绍极地考察进展,宣传南极精神,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每年在国务院领导春节慰问考察队员、政府代表团视察南北极考察站、极地考察队出发或回国、有关极地考察重大活动中,国内各大主流媒体和相关网站都及时、大量地宣传报道了我国极地考察工作的进展情况,引起了社会各界和广大公众极大的关注。此外,有近百家企业赞助过我国极地考察事业,形成了企业发展与极地考察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我国极地考察事业10年的跨越发展,成就来之不易。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一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为我国极地考察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二是国务院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与积极参与,为我国极地考察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三是广大极地考察工作者弘扬“爱国、拼搏、求实、创新”的南极精神,不辱使命,无私奉献,为我国极地考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四是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参与,为我国极地考察事业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国际态势:机遇和挑战

南极和北极资源丰富,地理位置独特。目前,随着南、北极科学奥秘和环境资源价值被不断揭示,极地区域的国际战略地位迅速提升,世界有关国家围绕极地和海洋权益争夺已呈现日益加剧的态势。美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国家纷纷制订国家南、北极政策,宣示其在南、北极的国家利益,明确提出了在南、北极的发展目标,并积极组织实施紧密围绕其国家目标的考察专项来巩固其软实力,不断强化其在极地的实质性存在。相关国家纷纷以第四次国际极地年为契机,大幅增加对极地科学考察的投入,尤其是加强对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为北极地区的资源开发和南极地区的海洋生物资源利用创造条件,在极地国际事务的竞争中抢占先机,以谋求本国在极地和海洋权益的最大化。在极地考察能力建设方面,俄罗斯建造了新型核动力破冰船,日本、韩国也新建了极地考察破冰船;印度不仅紧随中国在北极建立了考察站,而且在南极新建了考察站,韩国也制定了在南极建立新的考察站的计划;美国对其在南极点的考察站投入巨资进行了重建。在参与国际极地事务方面,欧盟、印度、日本、韩国等均要求成为北极理事会永久观察员,以期更加广泛深入地参与国际北极事务。

总之,南北两极因蕴含巨大政治、经济、科技、军事利益,正越来越成为国际争夺的重要目标和新的战略要地。我国在地缘上虽然不属于环极地国家,但国际急剧升温的南、北极战略利益的博弈,与我国的战略利益和长远发展密切相关。为此,在“十二五”期间,我们应准确把握国际极地事务的发展趋势,立足已有工作基础,进一步加强极地考察工作,不断提高我国在极地的综合实力,切实有效地争取与维护我国在极地领域的国家权益。

与世界极地考察先进国家相比,我国在极地考察和研究领域虽然取得了很多成就,但是尚存在明显差距。主要表现在:我国极地考察基础设施和保障体系规模仍然偏小,缺乏强有力的应急救援能力;在两极海洋和南极内陆开展大范围、长周期科学考察研究的能力偏弱;极地研究队伍较为分散,待遇较低,一线考察缺乏领军人才等。

在面临这些严峻挑战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推动我国极地事业新的发展也有许多有利条件。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未来世界发展的主题。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以及我国不断增强的经济和科技实力,尤其是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全国人民对极地工作重要性认识的提高,都为我国极地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同时,我国现已建立的极地考察与研究基础平台以及具有诸多知名学者、专家、技术人员组成的极地考察队伍也为我国极地考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和人才支撑。可以预见,“十二五”时期,我国极地考察事业正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坚定信心、努力拼搏、攻坚克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我国的极地考察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 “十二五”思路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准确把握国际极地事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国家长远发展利益和需求为导向,深入开展极地关键地区和领域的科学考察与研究,不断增强我国在极地的实质性存在,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国际极地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力,稳步推进极地考察强国建设进程,为人类和平利用极地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雪龙破冰

发展目标

一是深入开展极地战略研究,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与规划体系建设,指导我国极地考察工作沿着科学、有序的方向发展。

二是开展关键地区的环境与资源潜力考察和研究,加强极地气候与环境变化监测,开辟极地科学、技术与资源利用的前沿领域,进一步加深对南、北极地区的科学认识。

三是继续加强极地考察能力建设,促进高技术应用,提升极地考察站的保障能力;建立我国极地科学考察船队,拓展极地、海洋考察能力与范围;构建我国极地考察航空保障能力与安全应急体系,进一步增强我国极地考察的综合实力。

四是广泛参与国际极地事务,维护极地领域的国际法律制度,认真履行相应的国际义务,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国际极地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更加有效地维护国家极地权益。

主要任务

深入开展“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及资源潜力评估”专项研究,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长远发展。有计划、分步骤地完成南极周边重点海域、南极大陆以及北极海域的环境综合考察与评价,了解极地环境的变化及其对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的响应与反馈,揭示极地在全球气候与环境变化中的作用,尤其是对我国气候与环境的影响,提高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及减灾防灾能力。同时,开展极地相关区域的油气、生物及其他资源潜力评估与研究,探索未来利用的可能性与途径。

加快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建造,大幅度提升极区海洋科考能力。新建破冰船将力争在2013年投入使用,与“雪龙”船组成一支南、北极海洋科学考察破冰船队,实现我国至少有两艘极地考察船同时在南、北极区域开展考察作业活动,并保持每年200天以上的极地海洋考察时间。新建破冰船将具备冰区海洋环境和资源考察、海洋环境立体实时监测及数据系统集成和远程传输能力;将具备水下自主机器人及海洋大型水下探测装备布放及回收能力;将配置直升机并具备冰区航道探测、航空测量和冰区科学考察设备布设能力。

深化优势项目的考察与研究,提升极地科学研究水平。依托我国南北极考察站的地理优势,继续实施优势考察和观测项目,加大高端观测装备的投入,在冰川、高空物理、天文等领域保持我国相对优势,获取高质量的原始观测数据,力争在极地某些考察和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并在环境资源研究领域赢得主动权。

进一步加强极地考察能力建设,构建极地考察安全应急保障体系。加快固定翼飞机的添置及其配套系统的建设,实现中山站、昆仑站和格罗夫山地区三地之间的空中交通运输。强化考察站区及南极内陆考察陆上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提高安全性和运输效能,确保2支以上考察队同时开展南极内陆科学考察活动。强化考察站、船的消防、医疗和信息通信等应急救援能力,加快考察站、船远程实时监控与应急指挥系统的建设。加大高科技装备的研发和使用,积极鼓励使用环保、节能的“绿色”装备,加强对极地环境的保护力度。

持续开展极地战略研究和立法工作,推进极地文化建设。针对当前国际极地治理、极地环境资源和极地科学等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组织开展国家极地战略研究,提出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对策建议;继续推进我国极地考察法规的制定,力争《南极活动管理条例》早日出台,为实现国家极地战略目标服务。继续加强极地科普宣传教育工作,开展以“南极精神”为核心的极地文化建设,繁荣具有极地特色的极地新闻宣传与科普事业。

搭建平台

数据采集

优化极地考察工作体系,加强极地考察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中国极地考察咨询委员会和专家组在我国极地考察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继续支持联合实验室的建设,办好极地科学学术年会,努力创造极地考察工作的良好环境。加快极地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发展规划的制定,进一步改善考察队员待遇,继续发挥极地科学战略研究基金的作用,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投入到极地考察事业中来,造就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极地人才队伍,确保我国极地考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国际极地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力。积极参与极地国际规则的讨论和制定,增强极地国际合作的力度和广度,广泛参与大型国际极地考察项目,积极发挥我国在部分重大国际科技项目中的主导作用,稳步推进极地考察强国建设进程。

我国极地考察事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努力实现极地考察“十二五”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是全体极地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全体极地工作者将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对极地考察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增强发展我国极地考察事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努力实现我国极地考察事业新的发展,为人类和平利用极地做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科学考察极地北极
极地恐龙生存赛
可怕的极地雪融
北极有个“放屁湖”
问道长白山之科学考察
北极兔乖乖,唱起歌来
北极
极地之星
井冈山市大鲵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及其驯养保护工作探讨
广开渠道,加强科学课的实践活动
论徐霞客对西南地区的社会学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