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艳
(重庆教育管理学校 经贸教学部,重庆400066)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物流产业已经作为一门新兴产业迅速崛起,现代物流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但由于物流产业在我国起步较晚,人才资源十分缺乏,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中职类学校新开设的物流专业,如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从而加快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级物流技能型人才,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中职学校物流专业教学存在的管理经验缺乏、目标定位缺乏以及师资和实训基地缺乏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中职学校物流专业的发展。
“物流专业”是近年来兴起的新专业,“物流教育”在各类中职学校中已经形成热潮。但由于物流学科边界模糊,专业核心技能尚未形成,很多中职学校的该专业都是从原有的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等专业演变而来,因此,这门专业本身尚缺乏十分明确的特定的专业技术,自然也缺乏专业管理经验。
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物流专业缺乏明确的培养目标,对学生需要掌握什么技能,以后到底能够从事何种岗位工作,尚缺乏探究。因此,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面临的问题是:同学们因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为自己的就业前景担忧。结果,教师付出了很多心血,但培养的学生还不一定能受到企业的青睐。这已成为中职学校物流专业教学进一步深入的“瓶颈”。由于缺乏明确的目标定位,因而教学很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样学生即使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但因缺乏实际技能和动手能力,也往往不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
由于我国物流专业起步较晚,学校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带头人,很多从事教学的教师都是从普通物管、经济、计算机等专业转行而来,物流知识不够系统、全面和扎实,物流管理的实践经验更是缺乏,以至于无法真正从实践技能上培养学生。同时,由于物流专业实训设备的投资额较大,目前很多中职学校无法投入巨额资金,所以学生在校内无法完成必要的物流技能训练。
要解决中职物流专业教学理论和实践脱节的关键问题,可以借鉴一些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普遍采用的办学模式。例如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合作教育”、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和英国的“三明治式”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学校与企业成为合作伙伴,教育与科技工艺的发展相适应,理论知识的教学与实践技能训练相结合,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路。近年来,我校与重庆周边的渝南物流公司、中外运重庆公司、太平洋物流重庆分公司以及重庆百货物流公司等联合办学,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路,促进了物流专业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三方面的共赢。
1.实行改革创新,完善教学管理体制
学习国外先进的办学模式,进行学制改革,实现教学组织多样化。学校和相关的物流公司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双方共同制定和实施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既保证基础理论的教学,又充分重视学生的技能训练。学校把三年学制分为教学、实训两个阶段,第一学年全日制,在校学习;第二、三学年半工半读制,在企业边工作(包括实习)边学习。学生入学后,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学习基础课程和公共课程,第二学期学生按照本人志愿,自主选择某一模块开始专业学习。为适应学习者的需要和企业用工制度的规定,学生两年学习期满,考核合格,先发放相关职业证书,让学生顺利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第三学年上学期学生到已经签订合同的企业进行带薪顶岗实习。通过顶岗实习,校企联合培养学生,既缩短了学校与企业的距离,也实现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逐步成长为适应企业需要的人才的目的。第三年下学期学生回到学校进行一段时间的其他工种学习,合格后,即再到企业进行带薪顶岗实习,直到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内容,且考核合格的,即发给中职毕业文凭。另外,学生在三年学习期间,学校可采用灵活的弹性学分制,学生按规定修满学分即可提前毕业。
2.加大改革力度,教学内容模块化
中职教育体系的创新,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能力为本”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和办学方针。学校和物流企业共同讨论、制定教学计划,按照有关要求设置好德育课程、基础文化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岗位课程。针对中职生基础相对薄弱的实际,对教学大纲进行合理修改,突出职业特点,着力加强专业技能训练与行业岗位技能培养,把传统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综合为基础培训、专业培训和专长培训三大知识门类,设置多个 “专业模块”,突出专业培训重点。例如,结合物流企业的用人需求,增设《仓库作业保管》、物流技术与实务》及《国际货运代理》,确保岗位所需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同时,聘请物流产业方面的领导和专家进行专业指导,请他们来校作为学校教研活动的指导员,既保证学生的文化素养,又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职业兴趣,自主选择专业模块,让他们学有所专,学有所成,从而提高教研活动的效率和质量。
3.工学结合,实行产学一体化
鉴于物流专业的专业性较强,它所涉及的知识、技能、管理规范和企业文化,均来源于企业,学校培养的人才最终需要得到物流企业的认可。因此,从企业中来,到企业中去,培养企业适用的人才应是中职学校办学的宗旨,“工学结合”正是实现这个宗旨的有效途径。教学活动实行产学一体化,要改变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将学校的教学延伸至物流企业的具体岗位,把理论知识融于实践教学中,将过去的“知识体系为导向”转变为“能力体系为导向”,做到边实践、边学习,做中学、学中做,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处理好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关系,真正培养出高技能的应用性人才,关键是培养出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建设要根据“校企互通、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并重”的原则,实现从注重学历为主向注重具备实践经验的真才实学过渡。“双师”型结构队伍建设中的工学结合,专业教师应该是校内和校外工作两种类型组合而成。因此,需要加大力度培养专业教师的操作技能,除了定期开展理论培训,还要为其提供利用假期轮流到各物流公司学习和顶岗实习的机会,让他们深入一线了解公司各部门的工作流程,掌握实际的操作技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实训基地的打造犹如“工学结合”的一面镜子,可以促进专业建设的进一步发展。要加大资金投入,购置先进的物流实训设施,打造物流实训室。例如,配置运输管理、仓库管理、配送管理、生产物流、电子商务等实训软件,教学用手动及电动叉车、重力式货架、托盘货架、自动打包机、无形条码扫描仪、条码打印机等。在仿真实训基地中进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学生只有在顶岗实习前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技能,才能尽快适应企业的用工需求。同时,如果学校具备条件完善的实训基地,物流企业也可以安排员工到学校进行职业技能再培训和提高,甚至还可以把学校实训基地建设成为技术服务中心,企业与学校可共同开展课题研究、技术开发,学校为企业解决实质性的技术问题,使“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校企互惠双赢的长效机制。
大力发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能强化对学生的技能培养,实现理论与实际结合,还能达到“招生即招工”,解决学生就业问题的目的,真正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面的共赢。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突破了长期以来学校到企业寻求实习场所、企业到学校寻找廉价劳动力的尴尬局面,使双方真正成为一种“战略合作”的伙伴关系。近年来,学校物流管理专业与企业联合办学,专业建设可以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扎实而适用,自然提高了专业的对口就业率。教师到企业,解决了理论与实际脱节的问题,为形成一支专业知识扎实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奠定了基础,为高级技能型物流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保障,也相应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实力。
企业间的竞争,实质是人才和技术的竞争,没有高技能的技术工人接班,就会削弱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无数事例证明:核心技术是企业的生命线,是否拥有一批技艺精湛的技术工人,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生存。以往企业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去招聘员工并进行岗前培训,而现在的 “校企合作”却使学校成了企业人才的供应站,确保了企业有可靠的接班人。企业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委托学校对公司员工开展理论培训,提升员工素质,提高企业整体营运水平和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学生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可让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丰富、生动起来。学生了解了在学校中学习的理论与今后工作的联系,有利于加深对所学专业的认识,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促使学生走出校园,通过与社会和同事的接触,培养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增强团队意识。学生亲临现场接受职业指导和训练,有利于了解与职业相关的各种信息,开阔眼界,使自己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快速适应社会,为国家建设做出贡献。“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让学生有优先就业的机会,这在当前学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情况下,对学生无疑是巨大的鼓舞。
[1] 王自勤.现代物流管理[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年 11月.
[2]王周秦.中职学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中职课程教学,2009,(5).
[3]关洁.物流专业工学结合模式的思考[J].西北职教,2008,(10).
[4]向文祥,张文军.中职学校如何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J].中职课程教学,2008(12).
[5]陈代芬.物流管理操作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物流技术,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