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类专业“干中学”协同培养模式研究

2011-04-01 14:36马正兵肖啸空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协同中学经济

马正兵,肖啸空

(重庆教育学院 工商管理系,重庆 南岸400067)

一、经管类专业“干中学”协同培养模式的提出

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由于其专业技能的实用性和专业知识的综合性,在国民经济各行业都应有极高的就业适应性。但由于长期以来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培养过分强调理论与已有教学资源优势,忽视了学生的潜力与兴趣,各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基本相似,专业特色不明显,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造成了人才培养结构与就业市场需求存在结构性偏差。根据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社会对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的需求特征,高校必须推动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和创新。因此,研究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教学研究价值。而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和培养模式的创新是学科专业建设的核心,研究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无疑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

二、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传统模式的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不够突出,培养的毕业生“千人一面”,与市场需求错位。从总体上看,传统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理论轻实践、重传承轻创新、重单一型轻复合型,已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对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具体而言,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缺乏针对性、层次性

传统的人才培养目标针对性不强,经济管理类专业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高职高专学生甚至中专生的培养目标并没有很大区别,从而导致各类毕业生共性趋同,特色优势不足,人才培养类型单一。现行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整体上较为空泛,学生的适应能力、实践技能、创新精神和社会使命等工商管理者必备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不协调。

(二)专业方向选择缺乏自主性、灵活性

高校一般按照专业招生,在校期间学生在专业及方向选择上的自主性弱,改换专业的可能性很小。近年来,部分高校在经济管理类专业下设置了一些专业方向,增设了选修课程,但由于师资、财力、资源等多方面原因,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做到按方向有特色培养,严重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及个体差异,人才培养同质化。

(三)课程教学内容缺乏科学性、实用性

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导向和应用导向,但传统工商管理教育的现状是专业课程理论不精练,内容较陈旧,方法很呆板,缺乏科学性和应用性。重理论轻实践的专业课程设计使得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总体上偏少,部分学校实践教学环节学时较长,但由于缺乏过程控制和质量跟踪,实践教学效果不佳。专业课程体系的内在结构不合理、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不完善、教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导致学生理论学习不深入,实践应用能力又不足。

(四)人才培养过程缺乏连续性、动态性

学生成长历程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人才培养也是一个从方案设计、组织实施、质量测评到改进提升的过程,而现有的培养模式将整个培养过程分散为单门课程(或环节)的“我行我素”状态,没有实现学生知识积累、能力提升、方法改进、使命修炼等方面的循环动态提升。

(五)教学质量评价缺乏实效性、应用性

高校对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能力的评价仍然采用以考试成绩评定学生能力为主的单一评估模式。该评估模式弊端较多:解释概念死记硬背,缺乏对全部知识的综合运用和系统掌握;忽视归纳思维;忽视创新能力;学生实践能力不足;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不利于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等等。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则普遍缺乏可测性,且评价结果并没有应用到改进人才培养质量中。

(六)专业培养机制缺乏系统性、协同性

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校内多院系复合交叉培养、校内外校企合作培养、国内外联合进阶培养等人才培养机制的有效性需要大力提升,甚至在课内外(教学与学工)一体化培养机制方面都有待进一步强化。

三、应该重视“干中学”的自我建构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应用性特征、创新性要求决定了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的成长过程更是一个学习、实践、创新不断循环提升的“干中学”历程。

经济学用“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这一专业术语解释 “单位产出的劳动投入随产出量的增加而下降”的规律。“干中学”模型的核心思想是: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劳动者不可避免地会思考、探索、尝试改进生产过程的方法。这样,在生产过程中,就可以积累知识。换言之,有的知识积累不是有意努力的结果,而是传统经济活动的副产品,这种知识积累被称为“干中学”模型。“干中学”内生增长模型认为知识学习、应用、创新的不断循环递进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这与高校的人才培养和学生自我建构、自我发展的本质属性是统一的,其蕴含的教育思想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对既有知识的“重新发现”和证伪,只有被学习者证实、认可并融会于心才算完成了知识的传授。学生不只是知识的接受者,也是知识的创造者。人才培养过程应当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知识、能力、素质建构历程。

因此,遵循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成长的规律,围绕“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质量提升为目标”的原则,通过构建“干中学”人才培养模式及协同机制,着力培养学生以应用能力为中心的企业管理才能和以创新精神为特质的企业家精神,无疑是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理想选择。

四、必须实现多目标、多主体、多要素、多环节的协同

“干中学”培养模式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有机会实际运用或操作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以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并在实际应用中学习和创新,进而实现学习、实践、创新的螺旋式提升。实际上课程体系中的各类实验、实习、实训等,都可以算得上是“干中学”模式的应用。但是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教与学的过程,还仅仅呈现为一个个单调循环圈。要实现全学程的“干中学”培养,必须更新教育理念、重构培养目标、协调培养主体、融合各种要素、协同各个环节、整合相关资源、健全有效机制。概言之,这需要实现多目标(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价值使命)、多主体(学生、学校、系院、企业、社会)、多要素(理论学习、实验操作、课程设计、专业见习、顶岗实习、创新创业、毕业论文、社团活动、社区服务)、多环节(方案设计、培养过程、质量评价、持续改进)的协同。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的研究项目以学生成长需求、企业价值目标和学校人才培养三方面目标的协同实现作为研究原点(出发和归宿),尝试构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价值使命协同提升的“干中学”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这一模式下的人才培养协同机制和质量评价体系,并通过扎实有效的实践探索获得实证经验。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我们的研究项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为背景,以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研究对象,以学院经济管理类学科专业建设为依托,基于企业价值实现和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成长规律的内在需求,重新审视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通过理论研究、模型建构、实证调查和教改实践,构建经济管理类专业“干中学”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协同机制,探讨实现这一过程的一整套管理和评估制度及其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

(二)研究的目标

按照“坚持主线、划分类型、细化要求、设置模块、优化课程、落实载体、整合体系”的思路,构建应用型经管类专业的全学程“干中学”人才培养模式,探讨其协同培养机制和质量评价体系。

具体而言,经济管理类专业全学程“干中学”人才培养模式要着力建立如下总体构架:一条主线(职业能力导向),两种类型(业务型职业经理人,综合型企业领导者),三项要求(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价值使命),四大模块(在生产运营、市场营销、财务金融、物流管理、人力资源、商务办公等方向中至少设置三个模块供学生选择,三个特色化方向主要用于培养业务型职业经理人,设置一个综合型企业领导者实验班或国际班,即“3+1”),五组课程(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主修课与辅修课、必修课与选修课、考试课与考查课),六个载体(学历学位证书、语言能力(普通话、外语)证书、信息技术证书、荣誉获奖证书、职业资格(技能)证书、社会服务证书),七大体系(“价值体系”、“方案体系”、“执行体系”、“评价体系”、“反馈体系”、“改进体系”、“保障体系”)

(三)要解决的问题

1.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理念问题。

学生成长需求和企业价值目标的协同实现是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根本出发点。一方面,专业人才培养要体现发展性要求,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位,另一方面,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成长历程决定了必须紧扣企业的价值目标和功能实现需求。“干中学”培养模式要树立建构主义教育理念,要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落实到人才培养过程中,要重视基于PDCA循环人才培养过程的质量提升,重视过程方法,科学客观进行质量评价。

2.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问题。审视和把握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复合性、实验性、实战性、创新性、开放性、动态性等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中的系列核心问题,进而设计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路径、载体、方法、手段,优化课程结构、优化培养过程和质量评价。

3.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问题。

着力解决不同培养类型(业务型职业经理人、综合型企业领导者)、不同培养模式(应用型、研究型、复合型)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问题。

4.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能力培养范式问题。在合理确定课程之间的链条和边界基础上,开发基于“干中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经济管理类专业一体化教材,形成新的理论教学、案例教学、数量分析、实验指导、实训指南、创新引导等教学范式。

5.经济管理类专业“干中学”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优化问题。在培养目标上,实现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价值使命“三协同”;在培养平台上,实现理论学习、专业实践、社会服务“三协同”;在培养手段上,实现“教、学、干”“三协同”;在培养机制上,学校、岗位、社区“三协同”;在培养载体上,实现课内、课外、假期(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三协同”;在培养过程上,实现PDCA各环节相协同。

6.经济管理类专业“干中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动态评价问题。“干中学”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人才培养质量、教学效果评价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其突出一点就是持续改进的动态特征,这需要构建科学的动态评价体系。

(四)研究的主要特色

1.强调理论综合提升研究的深度。我们的研究将经济学的“干中学”模型、管理学的“协同”概念和教育学的建构主义思想有机结合起来,探讨经济管理类专业“干中学”人才培养模式及协同机制问题,从而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理论研究达到一定的深度。

2.通过建模拓展成果应用的广度。应用PDCA方法,构建经济管理类专业“干中学”协同培养的动态优化模型,增强“干中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旁侧效应和应用推广价值,使本项课题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广度。

3.注重实证分析增强研究的信度。尝试建立“干中学”模式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通过科学的指标设计和数据采集,开展定量化研究。本项研究所采用的数学模型和方法主要有回归模型、路径分析、对应分析、投入产出模型、层次结构模型等,用模型串联影响“干中学”人才培养质量的各因素,使研究的问题形成较好的信度。

猜你喜欢
协同中学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在多解中学创新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