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娟
(重庆教育学院,重庆 400067)
中国传统吉祥文化在现代吉祥物设计中的运用
彭 娟
(重庆教育学院,重庆 400067)
中国传统吉祥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对现代吉祥物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从立意、造型、用色、取名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传统吉祥文化在现代吉祥物设计中的运用。
传统;吉祥文化;吉祥物设计
传统“吉祥”文化喻示人们良好的祈求、美好的憧憬和善良的祝福,给人们带来希望和幸福。它不仅可以借助物体来“托物言吉意”,作为一种物承文化存在[1],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在我国,吉祥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祈吉习俗、吉祥物和吉祥图案,正是这种吉祥文化的主要内容。这些传统文化观念和艺术形式,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也对现代吉祥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立意、造型、用色、取名四个方面来分析中国传统吉祥文化在现代吉祥物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吉祥文化是中华民族追求吉庆瑞祥观念的反映,体现了民众纳福求吉的情感文化心理。它可分为生存繁衍、纳福求吉、避邪禳灾三大主题或花卉果木、祥禽瑞兽、人物神祇故事、文字符号四大题材内容[2]。这些分类不仅囊括了林林总总的中国传统吉祥文化,也是现代吉祥物设计立意时的创意灵感和源头所在。现代吉祥物的设计,无论是大型活动赛事,还是主题形象推广,主办方都希望不仅能突出举办地的特色,还要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和内涵,展现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设计者都需要立足中国传统吉祥文化,寻找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人物、动物、植物、故事,或具有民族图腾象征意义的图案和符号,将其拟人化、卡通化、艺术化、现代化,创造出大众喜爱的视觉形象。中国传统吉祥文化成为现代吉祥物设计立意的重要源泉和法宝。
例如:2009中国艺术节吉祥物“鳌鳌”,其创意原型就是明代万历年间铸造的佛山石湾窑三彩鳌鱼。设计者通过雕塑卡通化手法,将其塑造成纵身跃起的小鳌。以鳌鱼作为吉祥物,既有独占鳌头之意,又有佑护一方的传统意义。中国海南七仙温泉嬉水节吉祥物“小宝、阿婷”,创意直接取自海南黎族爱情经典传说《甘工鸟》的故事和甘工鸟的图案,既鲜明地突出黎族苗族传统文化特点,又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时代气息。广州16届亚运会吉祥物“乐羊羊”,其创意来源于中国传统吉祥文化中五位仙人骑着仙羊降临广州的传说。五羊既是广州最知名的城市象征,同时羊与中国传统文化也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中国古代文字中“羊”通“祥”,“吉祥”也可写作“吉羊”;中国传统的美学观念是“羊大”为“美”。形态各异的五只羊组成了“祥和如意乐洋洋”,表达了广州亚运会将给亚洲人民带来 “吉祥、和谐、幸福、圆满和快乐”的美好祝愿。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造型是意象性的,是一种特殊意义上的典型象征性艺术,这与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有着重要的关系。这种思维方式是凭借意象进行联想、比附、推导的,具有鲜明的意象性,不仅能使相同或相近的客观事物相互比喻、表征,还能将客观事物观念性地加以改造,使其趋于相似或相近而具有可比附的性质[3]。这些意象性的造型具有传承性、延续性和集体性,并能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认同。如灵芝,形似如意,即以灵芝喻“如意”。云只不过是一种自然现象,而在我国传统吉祥文化中,云却有“灵芝云纹”和“如意云纹”之分,其造型优美、流畅、饱满、飘逸,具有美好而丰富的寓意。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原型和头饰蕴含着其与海洋、森林、圣火、大地和天空的联系,其形象设计运用了中国传统艺术的造型方式,展现了中国的灿烂文化。
又如:太极图是我国历代相传的优美格式,表现了互生互化、循环不已的造型特点,最适合描绘成双成对、相互顾盼呼应的形象,一双鱼儿、一对鸳鸯、或是二龙戏珠、龙凤呈祥,都表达了人们圆满、团聚等充满生机与欢乐的情感。“太极阴阳造型观”不仅被广泛运用到刺绣、蜡染、剪纸中,同时也深受现代设计师的青睐。例如:2013年中国天津第六届东亚运动会吉祥物“津津”和“东东”,一个是活泼的小女孩,头戴天津市花月季,象征主办城市“天津”;一个是诙谐的小男孩,头饰祥云,象征吉祥和谐,两个娃娃又象征好事成双。或许,就现代吉祥物而言,传统吉祥文化中的观念性造型符号使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恒定性,但正是这种规定性才能使现代吉祥物的整体涵义具有高度的可解读性。造型的平易通俗与吉利瑞祥的意象性符号,不仅使中国传统吉祥文化得以广泛传播,而且使现代吉祥物具有更深的文化意味和艺术感染力。
色彩在吉祥物的设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一种具有吉庆含义的视觉艺术,吉祥物的色彩不仅限于一般意义上色彩的属性与心理,而且在中国传统吉祥文化中积淀了深深的民族观念,充满了隐喻性的色彩[4]。现代吉祥物设计在用色上深受中国传统吉祥文化中的 “阴阳五行观”的影响。中华民族从自然界中获得了“青、赤、黄、白、黑”这五种基本色彩,并被视为五种“正色”,暗含吉利祥瑞的意义。五色又与五行(金、木、水、火、土)、五方(北、东、南、中、西)相互交融、互为补充,使其蕴含了丰富的人生观和宇宙观,被赋予了特殊的情感和文化理念。例如:北京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其用色的灵感就来源于“阴阳五行观”。五色既代表了中国传统吉祥文化,数目和颜色又与奥运五环相吻合。
作为五色之首的红色,从古至今都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尚红”传统。据资料显示,早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时期,就有系着红绳的穿孔饰品,中国历朝历代宫服中都不可避免地出现红色,建筑中更是赤墙、朱门、红楼。时至今日,我们身边依然到处都是红色:红喜字、红蜡烛、红对联、红肚兜、红鸡蛋、红包、2010年上海世博会红色的中国馆……。在我国,红色已远远超出了作为颜色本身所具有的意义,已不再单纯停留在色彩学的范畴,中华民族与传统赋予了它特殊的内涵与外延---“中国红”。这种色彩观念也直接体现在现代吉祥物设计用色中,特别是有关节日庆典主题的吉祥物,大都是以红色为主调,黄色辅之,以突出吉祥喜庆红火热闹的气氛,这也恰好印证了“红兼黄,喜煞娘”、“红靠黄,亮晃晃”的中国民间配色口诀。“红与黄”不仅是吉祥物给我们的直观色彩视觉感受,更是对中国传统吉祥文化中“五色”的生动诠释。
谐音是语言学中的修辞手法,它主要是利用汉语中同一读音有多个形义不同的汉字的特点,假借此字之音,而指彼字之意。我国利用谐音来表达吉祥寓意有很长的历史,自宋代开始,人们就根据同音的发音创造了许多吉祥成语和象征。如:年年有余(鱼)、三羊(阳)开泰、五福(蝠)临门等。谐音曲折表意的方式源于中国吉祥物的生成方式。[5]中国人普遍喜欢数字 8、9 而厌恶 4,因为 8 与“发”谐音,9与“久”谐音,4与“死”谐音,这正是吉祥谐音寓意在起作用。利用汉语言的谐音表达吉祥寓意,这在现代吉祥物设计取名中的运用十分普遍。
现代吉祥物除了可爱的外形、吉庆的寓意外,大都还有一个悦耳动听、朗朗上口的名字。例如:在南京举办的中国第十届全运会吉祥物金麟,是一只金色麒麟,正好是古都“金陵”的谐音。宁夏50周年大庆吉祥物是一只活泼可爱的滩羊,取名“喜洋洋”,一语双关,表达了50周年大庆欢天喜地的热闹场面。北京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福娃“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和“妮妮”,当把五个娃娃的名字连在一起,你会读出北京对世界的盛情邀请“北京欢迎您”。人们使用谐音给吉祥物取名时没有过多的限制,只要能够以谐音表达吉祥寓意的,都可以取用。上面的例子一方面突出了活动举办地,另一方面传递出美好的祝福、态度和意愿。
中国人信仰“万物有灵”。当“吉祥”这一抽象概念通过花草鸟兽等具象化反映出来,成为一个个“有意可托”的鲜活生动的现代吉祥物形象,不仅使中国传统吉祥文化与时俱进,也使中国的吉祥文化更加立体丰满。这些艺术化的图形,既有审美价值,又富有哲理意义,透过它们,我们可以重新解读、主动汲取中国传统吉祥文化的深厚养料,不断丰富现代吉祥物的外延与内涵,将中国悠久的吉祥文化赋予现代的元素而发扬光大。
[1]赵屹,莫秀秀.视觉表述[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7.6.
[2] 沈泓.众生吉祥[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8.11.
[3]孙磊,唐家路.中国吉祥装饰[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0.8.
[4]尹笑非.中国民间传统吉祥图像的理论阐释[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3.
[5] 贺锡祥.中国吉祥语[M].上海:上海书店,1997.5.
[责任编辑 闵 敏]
Applic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uspicious culture in modern mascot design
PENG Juan
(Arts Departement, Chongqing Education College, Chongqing 400067, China)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auspicious culture is precious heritage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produces far-reaching influence.This paper analyzes its application in the modern mascot design in four aspects of meaning, modeling, coloring and naming.
tradition; auspicious culture; mascot design
J04
A
1008-6390(2011)01-0056-02
2010-09-05
课题项目: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资助项目(编号:09SKQ06)的研究成果
彭娟(1978年-),女,四川南充人,硕士,重庆教育学院美术系讲师,主要从事视觉传达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