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首个分布式光伏发电及微网运行控制试点工程试运行近2个月,共完成发电量4.1万kWh,相当于节约标准煤18.1 t,减排二氧化碳44.53 t。该工程在成功破解光伏发电并网难题的同时,还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该项目结合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设计的380 kW光伏发电系统、2组100 kW/100 kWh储能系统,共同组成光储联合微网系统,包括光伏电源、储能电源、用电负荷、控制单元和保护单元等,供电范围为7栋宿舍楼和学生食堂。它以光伏、储能和用电负荷作为微网,可以实现并网到离网、离网到并网的平滑过渡。
在运行过程中,当微网内光伏发电大于负荷需求时,储能系统能把多余光伏发电存储,尽量减少光伏发电向大电网送电。在用电高峰期,储能系统可向微网中的负荷供电,尽量减少使用大电网输送的电能。另外,储能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是遇到大电网停止供电等突发情况时,能够保证学校宿舍的电力供应。
按照目前试运行情况来看,该项目年均发电量将达到233.6万kWh,25年内可累计产生电能5 840万kWh,直接产生经济效益3 270.4万元。与火力发电相比,相当于累计节约标准煤约21 030 t,减排39 960 t二氧化碳、684.5 t二氧化硫、615 t氮氧化物、975 t粉尘和19 565 t灰渣。
据有关部门预测,河南省总计可用于光伏发电的屋顶面积达20亿m2,建筑物南立面墙近2.5亿m2,预计可装机容量超过400万kW,相当于4个大型火力发电厂的总容量。
该项目的成功运行在破解光伏发电并网后对电网产生冲击和影响难题的同时,为实现电网最大化接纳分布式电源积累宝贵经验,从而为增强城市供电可靠性、提高电网整体抗灾能力和灾后应急供电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凌 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