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岑
(东北大学艺术学院,辽宁沈阳 110819)
20世纪50年代之后,人类科学技术进入突飞猛进的发展阶段,拥有世界最先进的教育制度的美国开始在几乎所有科学技术领域独占鳌头。美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比例不到5%,诺贝尔奖获奖人数却占全球获奖人数的70%以上[1]。美国科学家获奖领域覆盖了诺贝尔奖所有领域,其中在化学、物理学、生理学或医学领域更是一枝独秀,1983年与2006年,三大诺贝尔科学奖全部由美国人包揽。成功的教育不仅使美国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科学家,也使美国人民的整体素质很高。仔细分析美国教育制度,不难发现美国教育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卓有成效的通识教育制度。通识教育是美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适应现代社会及科学发展的产物。通识教育强调培养学生文理并重的交叉性综合素质,帮助学生获得宽厚全面的知识,开拓学生广阔的视野,从而使学生享有全面、快乐和富于创造性的人生。毋庸置疑,美国高等教育已经形成了比较科学成熟的通识教育体系,代表着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通识教育理念。艺术素质培养在美国高校通识教育体制中占有重要地位,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活跃校园文化,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及富于创造性的综合素质。本文基于笔者在美国西俄勒冈大学、阿巴拉契亚大学及东北伊利诺斯大学的访学经历,结合美国社会文化及意识形态,阐释美国高校通识教育中艺术素质培养的理念及实践,以期对促进我国教育制度的发展提供借鉴。
西方通识教育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柏拉图对于知识及教育本质的认识。柏拉图认为,人类心智具有认知的潜力,教育的根本目标并不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心智的发展,教会学生探索自己的心智,从心智中获取关于世界的认识。在柏氏看来,文学、音乐、绘画等可以作为实施教育的最佳途径,因为它们不仅能够防止人类心智受到外界虚幻假象的污染,从而维护心智的天性,而且还能够锻炼人类心智,使心智更善于发现真理[2]11-13。显然,柏氏所赞成的教育是以培养心智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的目的不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智慧,而人文艺术科学教育能够最好地帮助学生发展发现真理的心智。
亚里士多德显然继承了老师柏拉图的这一观点,提出了自由教育的观点。自由教育不仅重视发展理性的智慧,更重要的是,它保证人的身体和思想的自由,从而充分发挥人的潜力。自由教育的最高目标是保证个人的精神自由,从而在物质生活得到适当关注的时候,个人能够正确享受闲暇,创造健康的精神生活,从人的存在中获得最大的幸福[2]18-19。在亚氏看来,自由教育是对心灵所能够进行的最美好的教育方式,因为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够保证人的心智得到全面适当的发展。不难看出,亚氏的教育思想是当代综合素质教育的雏形,重视开发学生各方面潜力,强调学生心智的全面发展,其目标是通过塑造健全人格享受完美人生。很大程度上,这一思想得到了西方教育界的继承,并成为当代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通识教育的先驱性理论。
在美国,高校通识教育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博德学院(Bowdoin College)的帕克德教授(A. S. Parkard)的通才教育概念*通才教育的英文是general education,现在多半译为“通识教育”,也有学者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一般性教育”。。在帕氏看来,通识教育就是学生“作为人类的一个成员和一个公民所应接受的那部分教育”[3],其目标是要将学生培养成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拥有健全人格的公民,其实质是一种对“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4]。在这样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大学的功能在于为学生提供接受广泛教育的机会,而不仅仅只是提供专业的培训,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帮助学生增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同时拥有更多的机会享受更加丰富多彩的人生。
一般认为,美国通识教育实践起源于1917—1919年的哥伦比亚大学个别教师的教学活动,但通识教育作为成形的教育模式诞生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芝加哥大学。当然,由于社会及经济发展现状的限制,芝加哥大学没有能够坚持其雄心勃勃但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四年一贯制的通识教育计划,而是有所妥协,在学生入学后前两年进行通识教育,后两年转向专业教育。虽然如此,芝加哥大学系统的通识教育制度及悠久的通识教育历史所带来的实践经验使其成为全美通识教育最成功的学校,也成为全美乃至世界上培养出诺贝尔奖获奖人数最多的学校(目前该校培养的学生或教师已有81位诺贝尔奖获奖者)。1945年,哈佛大学发表被誉为“通识教育圣经”的研究报告《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该报告总结了哥伦比亚大学及芝加哥大学通识教育的经验,结合美国社会实际,提出打造“美国文化熔炉”的设想,制定了一整套横贯人文、社会、自然科学三大领域,以培养“完整的人”为目标的教育体系[5],最终使通识教育理念及实践在美国大学获得普遍接受及推广。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热衷于对通识教育的讨论及研究,但通识教育的本质仍然是见仁见智。总体上看,通识教育具有如下特点:首先,从教育目标来看,其目的不是为帮助学生找到一份工作,从而实现其市场价值,而是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帮助学生充分实现作为人的存在的生存价值。所以,通识教育不是专业或职业性教育,而是现代意义上的自由教育,是对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自由及人文传统的继承。其次,从教育内容来看,通识教育传授的知识是语言、文学、艺术、数学等主要科学领域的一般性知识,并不是那些直接为职业做准备的知识和技能。每一个领域的学习都被看成是发现学生兴趣与潜力的一种方法或手段。教学材料所负担的主要任务不是提供知识,而是启发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索的智慧,并在这种探索中获得快乐和满足。最后,从教学模式来看,通识教育中学生成为教育的主体与核心,教师虽然扮演重要的角色,但他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道德与学术权威,而是学生的向导与合作者。在通向真理的旅途上,学生成为发现和欣赏美景的旅客。
美国高等教育是一种个性化教育,强调通过发现、开发学生潜力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在美国人心目中,艺术与科学具有相同的元素,如灵感、建构、幻想等,而与科学相比,艺术更富于自我表现和创造力的特质。所以,在美国大学教育体制中,艺术素质培养的普遍性超过了科学素质的培养。艺术类课程成为自然科学专业学生知识储备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例如,麻省理工学院以培养自然科学家及工程师而享誉世界,但它却为学生提供了大量艺术类选修课,仅音乐类课程就达35门,学生们对这些课程的热情不亚于自然科学类课程。在他们看来,科学家都是热爱音乐的,很多科学家都是音乐家。
艺术素质培养在美国高等教育中占有如此重要的位置,原因在于艺术素质具有启发作用,能够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同时,艺术本身构成人生活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缺少或替代的价值。
艺术素质是创造力的必要元素,艺术的创造性与科学的创造性是统一的。李政道曾说:“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6]这一观点为艺术史及科学史上大量的实例所证明。例如,爱因斯坦是举世无双的自然科学天才,但同时他的小提琴演奏技巧可以和专业演奏家媲美;以《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等享誉世界的德国大文豪歌德,在自然科学方面也取得了令自然科学家羡慕的成就。他是学术界公认的进化论先驱,对达尔文产生过重要影响。他在光及色彩学方面有创造性的发现,在人体生理学领域中发现了颚间骨,创作了《光学论文》、《论色彩学》、《植物变形记》、《动物变形记》等大量富于创见的自然科学著作。这显然与艺术能够发展人的想象力,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关。可以说,自然科学与艺术表面上是截然不同的两个领域,但这种区分很大程度上是人为的,从创造性这一角度来看,它们是一致的、统一的。
艺术素质培养之所以有益于自然科学的创新,其根本原因在于创新能力的复杂性。许多人错误地认为存在某种创新技能,只要掌握了这种创新技能,就能够获得创新的成果。但实践告诉我们,这样的一种创新技能是不存在的。创新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表现,是各种内部与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人类认知中的智能因素至少可以分为八大类:言语—语言智能、音乐—节奏智能、逻辑—数理智能、交往—交流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自知—自省智能及自然观察智能等,其中前四种智能必须依赖系统教育及后天培养。在他看来,人类智能是由多种能力构成的,这些能力同样重要;虽然这些能力相对独立,但智能永远都是多维的。科学的教育体制应该关照学生所有智能的全面发展,从而在各方面最大限度挖掘人的智能潜力,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加德纳这一观点自从20世纪50年代提出以来便成为美国乃至整个西方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引发了美国教育史上一次重大的教育观念革命,使艺术素质培养成为通识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固定做法[7]。换句话说,在美国艺术素质培养的提倡者看来,虽然他们不能指望通过培养学生某种技能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但可以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艺术素质教育来增加学生科学创新的机会。
艺术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艺术素质培养是完整健康教育的必备元素。理想的教育不仅教给学生谋生的手段,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事业,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培养学生更加强烈的好奇心、更加敏锐的洞察力和更加丰富的创造力,从而帮助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获得完美的人生。引导学生跨入艺术的殿堂,创造充满音乐、美术氛围的艺术环境,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提升学生精神境界,塑造学生完美人格,帮助学生度过有趣、有价值的人生,是实现这种理想教育的必经之路。前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认为,艺术素质培养有助于科学家鉴赏艺术,也同样有助于艺术家认识科学。这也是哈佛大学要求学生除主修专业以外,同时也要学习伦理学、文学、历史、美学、艺术等课程的原因。在以陆登庭校长为代表的西方教育家看来,任何缺乏艺术元素的人生都不是理想的人生;艺术素质培养是完善的教育体制必不可少的部分;剥夺了学生艺术潜力的发展机会,也就剥夺了学生发展健全人格的机会。
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在美国高校通识教育理念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一点已成为美国教育界的共识。经过长期实践,美国高校已经形成一套全面、系统、具体,有利于提高学生艺术素质的教育体制。总体来看,这套体制的最大特点在于其灵活性及实用性,重在鼓励、提倡和引导学生提高自身艺术素质,没有明显的强制性规定,而是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充分的选择和发挥潜能的余地,体现了古老的亚里士多德自由教育思想和西方尤其是美国关于人性自由的观念。在美国特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中,这套体制不仅行之有效,而且表现出巨大的感召力,对学生充满吸引力。我们可以从入学资格、学生艺术社团、行政管理和课程设置等方面看到美国教育体制的这一特点。
和中国学生一样,美国高中生也有高考,但一年中可以参加多次考试,以最高的一次作为学生最终成绩,从而尽可能避免偶然因素对学生成绩的影响。美国高考英文名称为SAT,是“scholastic aptitude test”的首字母缩写,字面意思是“学术能力趋向测试”。但是各校招生并没有SAT最低分要求,SAT考试成绩也不是录取的唯一标准,学校对学生的道德、社会交往、社会服务意识等综合素质的考查是招生程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多学校尤其是名校,特别重视学生在艺术,尤其是绘画、音乐、体育方面的爱好及成就。对部分在艺术方面具有一定造诣的学生,SAT成绩便只作为入学的参考成绩。这与美国教育重视培养健全人格的理念有关。这些学科的实践性使学生学会学以致用。它们的艺术价值赋予学生乐观的人生态度,使学生产生建设美好生活的使命感,从而享有使他人快乐、也使自己快乐的人生。难怪在许多美国教育者心目中,艺术水平成为与理论学科考试成绩同样重要的录取标志。
美国大学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最活跃的社团活动。哈佛大学学生社团数量超过800,耶鲁大学超过700,平均每20名学生便拥有一个社团,其中艺术类社团占据半壁江山。美国大学社团活动是学生艺术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无论是在著名院校,还是一般院校,绝大多数学生花很多时间从事社团活动,并以自己的社团为自豪。尽管艺术性社团大多数成员都是非专业的学生,但这些社团,尤其是乐队或其他文艺社团,举行频繁、规范的排练或演出活动,几乎与专业性组织同样活跃。一般规模的学校一个学期也要举行近百场音乐会或其他演出活动。例如,阿巴拉契亚大学2010年春季学期二月份到四月份短短三个月期间便有80余场音乐会。有时候,尤其是在周日,一天就有两到三场音乐会。事实上,从重视系统的理论学习的中国传统教育观来看,美国大学社团在大部分学生生活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显得难以理解,不可思议。
美国大学社团虽然都是学生出于兴趣而自发组织起来的实践性团体,但是却总能够得到大学的积极支持与帮助。美国大学往往专门拨出经费支持组建学生社团或聘请知名艺术家对社团成员进行辅导。哈佛大学是最早将艺术教育看做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早在150年前便为全校学生提供了音乐课程,开始了哈佛大学重视艺术教育的历史。如今,哈佛大学每年五月份都会举行规模宏大的艺术节活动,节日期间的演出不少于20场,内容涉及音乐、舞蹈、美术、文学、文化习俗等方面几乎所有的派别及传统。前哈佛校长陆登庭曾为艺术节题写了“艺术第一”的主题标语,充分表明哈佛大学对学生艺术素质培养所赋予的独特地位。
社团活动对学生带来的益处是其他教育方式所无法替代的,其价值不仅在于能够提高学生在艺术方面的专业造诣,更重要的是,社团活动使他们变得自信、乐观,同时学会了合作,锻炼了领导才能。
美国高校,尤其是著名的私立大学,享有极大程度的行政管理自由,并不受政府的控制,政府甚至不会过问学校的管理事务。但是,各高校却不约而同地将艺术素质培养作为学校行政管理的重要职责。例如,麻省理工学院早在1975年便设立了艺术教育委员会,在校长指导下负责学校艺术教育;1987年特设艺术教育副教务长一名,下设艺术办公室,专门负责将艺术教育与自然科学家及工程师的培养结合在一起。1996年,由麻省理工学院校长查尔斯·维斯特发表《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并重》的演讲,阐述了科学与艺术之间的紧密联系,得出艺术教育对科学教育必不可少的结论,也奠定了麻省理工学院将艺术素质培养融于科学教育的基本教育模式。如今,麻省理工学院已经成为世界上科学与艺术教育有机结合的典范,其在数学、工程、语言学等学科的领先地位无一不得益于其成功的艺术教育。
美国通识课程设置的最大特点是学校提供众多的选修课程,学生拥有广泛的选择余地。从教育理念来说,在通识教育阶段,每一门课程都被看成开发学生潜力、培养学生兴趣的尝试,所以学校通常将艺术课程纳入正式学科体系,积极提供选修空间,鼓励学生选修不同领域的课程。例如,2008年,以理工类专业闻名于世的麻省理工学院为学生提供的戏剧、舞蹈、音乐等课程总数达102门,而哈佛大学自1982年以来,艺术类课程在本科七类核心课程总数中所占比例不少于1/4。除名校外,在美国一般的高校,例如像西俄勒冈大学这样比较小(学生大概5000人)的学校,学生也拥有广泛的选课余地。以音乐系为例,该校音乐系全职教师只有8位,兼职教师23位,2009—2010学年他们为学生提供的包括音乐基础、音乐史论、音乐表演、音乐家素质等音乐类选修课程却达到45门。
从选修门类来看,美国一般高校都将艺术类课程定为学生选修学分的组成部分,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其他的选择。例如麻省理工学院规定学生可以在“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三个领域至少选修8门课程,共计32学分,占到教学计划的20%”[8]。尽管学生可以选择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课程代替艺术类课程,但艺术类课程对学生却具有一种难以割舍的魅力。在麻省理工学院,完全选择艺术类课程的学生超过50%,几乎每一位学生都选修至少一门艺术类课程或参加一个艺术类社团。不难看出,美国高校成功营造了一种鼓励、提倡艺术素质培养的校园文化与氛围,使学生在大多数情况下选择艺术类课程不是迫于无奈,而是出于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基础教育为美国大学生的艺术素质培养奠定了良好基础,使他们在知识和技能方面都有充分准备,在高等教育阶段能够追求自己的艺术兴趣。美国基础教育一贯重视艺术教育,这种重视近年来得到进一步加强。克林顿政府通过《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及《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在世界上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将艺术教育置于学校规范教育的核心,规定音乐、舞蹈、戏剧与视觉艺术为美国中小学教学计划中的核心课程。《艺术教育国家标准》的“绪论”阐释了美国教育界对艺术的理解:“艺术是人类有史以来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艺术始终描述、界定并深化着人类的经验。……一个没有艺术的社会和民族是不可想象的,正如没有空气便没有呼吸,没有艺术的社会和民族是无法生存的。”[9]正是由于中小学成功的艺术教育,多数美国大学生入学时在艺术方面已经有一定基础,从而为他们在大学阶段深入地学习艺术奠定了基础。虽然美国政府很少干预高校办学的自由,但出于对艺术素质培养重要性的共识,几乎所有美国高校都延续了美国中小学教育课程设置的理念,并体现出对艺术类课程的偏爱与重视。正是这种继承与延续使美国学生艺术素质培养最终在美国高等教育阶段开花结果,使艺术成为美国人民生活中的一部分,也使得美国成为通识教育最成功的国家。
从现代意义的通识教育理念诞生到现在,将近两个世纪的时间过去了。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通识教育体系。在我国,大约一个世纪前,蔡元培先生首先提出在大学教育中融入美学教育,以陶冶学生审美情趣,塑造健全人格。如果我们可以把蔡元培先生的教育观看做是中国通识教育的萌芽的话,那么这一萌芽直到今天还没有开花结果,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近一个世纪的历史发展还没有创造出有利于这一萌芽健康成长的环境与条件。但是,如果我们的教育永远停留在实现学生市场价值的层面上,那么我们就无法成为一个伟大的民族。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在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教育的功利性在逐渐减弱,通识教育的条件在部分地区逐渐成熟。了解西方的教育,尤其是美国通识教育的实践及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利用其中的有益成分,将成为我国实现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的关键。
首先,通识教育理念要先行。我们不仅须要看到美国成功的艺术素质培养在其通识教育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同时应清楚认识我国传统教育中那种文理不搭界、隔行如隔山的教育理念所带来的弊端。美国很多高校,其中不乏闻名于世的顶尖大学,其硬件设备和校园环境并不是最先进、最完善、最气派的,但它们所获得的教育成果却属世界一流。相反,我国不少高校目前的硬件设施与美国高校相比并不逊色,但我们并没有像美国高校那样大量地培养出全面、富于创造力的世界级人才,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的教育理念出了问题。理念、意识是行动的基础,只有我们意识到通识教育在顶尖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将艺术素质培养看做通识教育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才有可能在根本上意识到改进我们教育体制中不合理部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也才有可能认清教育改革的正确方向。
其次,我们有必要逐步改进我们的教育管理制度,使之具有足够的弹性,从而实现对学生全面的、文理兼顾的综合性培养。这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教育体制几乎一切方面,尤其是课程设置、教学评价、校园文化建设等核心部分的改善与发展。艺术素质培养作为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目前高等教育中并没有占据应有的地位。我国目前许多高校正在实施学分制改革,这为艺术素质培养的普及提供了契机。其原因在于,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学分制教育模式在学制管理、课程设置、学生选课与学生成绩管理等方面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学分制教育模式所特有的灵活性是实施通识教育的必备条件。如果我们能够抓住这次教育模式改革的机遇,像美国高等教育那样将艺术素质培养置于整个教育体制中的战略性地位,我们就有希望构建一种新型的教育体制,从而培养富于创造力并拥有完美、健全人格的公民。在实际操作层面上,美国成功的通识教育与艺术素质培养的经验在许多方面,如鼓励和组建学生社团、强化学科群结构设计、增加艺术类选修课程种类和学分比重、调整课程内容与教学材料难度等等,都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
当然,通识教育需要广泛的社会经济、文化及意识形态的基础性建设,因此,急功近利,盲目与发达国家接轨的做法是错误的甚至是毁灭性的。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看到艺术素质在健全人格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艺术素质培养必然成为通识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获奖者占70%以上,诺贝尔奖缘何频频花落美国[N]. 北京青年报,2004-10-07(1).
[2] 王保星. 西方教育十二讲[M]. 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
[3] Levine A. Handbook on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M].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1978:359.
[4] 张华. 英国伯明翰大学与美国哈佛大学艺术教育模式比较[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2):31.
[5] 黄坤锦. 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5.
[6] 任道. 试论艺术教育对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J]. 艺术教育,2008(12):34-35.
[7] 张玲.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的意义到底何在?[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21(1):44-45.
[8] 郭年华,贺春华. 从北京理工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看中美理工类高校艺术教育之比较[J]. 艺术教育,2009(1):34-35.
[9] 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EB/OL]. (2006-10-16)[2010-03-10]. http:∥www.happycai.com/edu/jy/meishu/200610160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