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液与完井液》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2011-03-31 22:07:32胡友林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1年25期
关键词:钻井液教学质量教学内容

胡友林(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湖北 荆州434023)

《钻井液与完井液》课程内容具有多学科综合、相互交叉和相互渗透的特点,其内容涉及到岩石力学、钻井工程、油层物理、油田化学、胶体表面化学和粘土矿物化学等知识领域,要求学生在掌握钻井液与完井液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同时与实验、现场工程中的应用相结合,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钻井液与完井液》在实际教学中综合性强,内容覆盖面广,与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联系紧密。大部分学生在学习完 《钻井液与完井液》后只是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对钻井液性能评价实验缺乏系统训练,对钻井液与完井液技术的发展及国内外最新动态了解很少,不能有效地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程实践中。针对以上问题,笔者结合 《钻井液与完井液》课程特点,对 《钻井液与完井液》教学模式作了一定的思考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1 《钻井液与完井液》课程教学目的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了解钻井液与完井液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及实验技能;要求学生掌握钻井液、完井液的基本组成,特点和作用原理及其使用条件;掌握钻井液性能设计、测量、维护控制和调整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钻井液完井液体系的配制及作用原理;掌握钻井液完井液最新理论、工艺技术、设计方法及技术前沿。这就要求授课教师不仅要精通钻井液与完井液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应具有一定实验室和实际工作经验。由于 《钻井液与完井液》要求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工程中,学生学完该课程内容后,应能充分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某一口井钻井液工程设计训练,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2 教学模式改革

1)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师资队伍素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钻井液与完井液》该课程具有专业知识面广和综合要求高的特点,为此要求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丰富的现场实践经历,教学水平一流、学术造诣较深的学术或学科带头人、教授担任主讲,高水平的专家讲课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要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成立以高水平专家为带头人和青年教师为辅助力量的教学团队。青年教师负责课前资料准备工作和课后作业批改及答疑工作,一方面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2)完善教学内容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对石油资源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钻井液与完井液技术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同时钻井液与完井液技术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和发展,形成了大量的钻井液与完井液体系。但是教材中对相关的钻井液与完井液技术的发展和面临的挑战并没有及时介绍,原有的教学内容和结构不完善,亟待更新和补充。通过以下几种措施对课程教学内容作相应补充:①将现场得到广泛应用的钻井液与完井液新技术和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扩大知识面和丰富学生的视野;②将教师科研项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部分引入课堂教学中,使课堂教学内容实例更丰富、真实和深刻,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了解科研信息、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③补充和完善教材中缺失部分内容;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对石油资源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补充钻井液与完井液面临的挑战和技术前沿,如海洋深水钻井液、煤层气钻井液及页岩气钻井液等是近些年钻井液面临的挑战。丰富而科学的资料数据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基础,只有突出教学内容的先进性、生动性、趣味性,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

3)多种形式教学方法并用 目前,我国高校的课程教学大多采用灌输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以知识细化和透彻讲解为标准,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学生也是处于一种被动状态中学习。要真正实现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必须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在备课时广泛查阅相关的最新文献,了解国内外钻井液与完井液发展状况及技术动态等,并在查阅大量参考资料的基础上整合内容,做到每节课的内容丰富、面广点多,同时制作生动的多媒体课件。采取的主要教学方法与途径有:①针对 《钻井液与完井液》教学特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技术路线和方法,通过收集和剪辑多媒体动画课件,简单形象地展示专业技术概念。②课外作业及课程总结。根据教学计划进度,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给每小组制定负责人,同时给每个小组下达关于钻井液与完井液相关专题的最新研究现状调研,如海洋深水钻井液研究进展、煤层气钻井液研究进展、页岩气研究进展等技术动态;要求小组成员按照任务查阅文献资料,并写出文献综述报告、文献目录及文献来源,并做好多媒体以备答辩;课程结束之前,安排时间由每个小组负责人讲述查阅的文献和相关内容,同时组织其他小组成员担任评委,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通过文献内容调研,培养了学生查阅文献资料能力和写作能力,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学生主观学习能力,真正实现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4)重视实验教学 《钻井液与完井液》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要在有限的学时内让学生学习更实用的专业知识,就必须重视实验教学内容。在实验开放前,要求学生写好实验总体方案和实验步骤,加强学生自学能力。教师指导学生实验总体方案,讲解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实验过程中,学生独立进行实验,教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5)加强学生工程设计训练 很多学生认为所学的课本知识在生产实际应用中作用不大,根本调动不了学习能动性。即使成绩较好的学生在实际问题面前也束手无策,出现了高分低能现象。这就要求在实际教学中列举大量实例,培养学生求索知识的方法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课程结束前两周,结合现场实际资料,给学生按小组下达实际工程中某一口井的钻井液工程设计任务,将理论教学和现场应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6)严格考核 考核方法是保证课程质量的主要环节,科学的考核方法能有效保证课程教育与教学综合目标的实现。《钻井液与完井液》课程的考核方法设计为:①根据小组安排的文献资料调研,指定小组负责人标注各小组成员查阅的文献内容。综述报告内容占总成绩的25%,严格检查报告内容,对抄袭及拷贝的一律以不及格处理;②要求每个小组就相关专题调研答辩,答辩成绩占总成绩的25%;③实验操作技术、实验报告、实验理论考试及实验设计与创新能力占总成绩的25%;④钻井液工程设计成绩占总成绩的25%。

3 结 语

教学内容需要进一步更新,如何解决信息资料更新与教程编写的矛盾,需要深入探索。教学手段、方法及考核方法需要不断改革,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钻井液教学质量教学内容
新型非磺化环保低摩阻钻井液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20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华人时刊(2019年17期)2020-01-06 12:08:10
一种钻井液用高效抗磨润滑剂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人间(2015年10期)2016-01-09 13:12:52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复合有机盐钻井液在庄X15井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