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北宋章献明肃刘皇后的政治人生

2011-03-31 15:09刘正萍
关键词:真宗仁宗刘氏

刘正萍

试论北宋章献明肃刘皇后的政治人生

刘正萍

北宋章献明肃刘皇后在参政与听政期间,能把握住国家发展的脉络,顺应历史潮流,建章立制,积极推行一系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对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她的文治武功不仅实现了政权由真宗到仁宗的顺利过渡,更为仁宗朝文武鼎盛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北宋;刘皇后;政治人生

章献明肃皇后本名刘娥,祖籍山西太原。景德元年(1004),刘娥被封为四品美人,很快又被晋封为二品修仪。大中祥符五年(1012)十一月,真宗晋封刘娥为德妃,同年十二月,刘娥成为大宋王朝的皇后,其间她经常参与政事,尤其是真宗晚年身体欠佳时,她还掌握裁定军国大事之权。1022年,年幼的赵祯(宋仁宗)即位,自此刘娥垂帘听政11年,其间革弊政,兴善政,社会稳定发展。明道二年(1033),病逝于宝慈殿,享年65岁,谥为四字:庄献明肃皇后(后改章献明肃皇后)。出身式微的刘娥竟能在真宗和仁宗两朝参政多年。依笔者之见,刘氏成功登上大宋政治舞台且能成就完美的政治人生,主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条件。

一、参政之本:固守传统,以身作则

始终坚守爱情,精心抚育养子。刘氏十五岁入襄邸,后被逐出王府,仍坚守爱情,真宗即位后才入皇宫,虽已过花样年华,但仍被真宗专宠,“帝每巡幸,必以从”[1],直至真宗驾崩。刘娥为德妃时,收养了侍儿李氏之子(宋仁宗),视养子如己出,悉心抚育,仁宗亦事刘后极孝。

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刘娥入宫后,侍候郭皇后殷勤备至,与其他嫔妃也相处得很好,宫中上下几乎无人不称她贤德。她的服饰简朴,处理宫中家务事也都遵照从前的定规,后宫上下都对她心悦诚服。正因她的贤德赢得了宫内上下的爱戴,这为她以后长期参政预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自身素养:聪慧好学,虑事周谨

聪慧好学,富有政见。在张耆家中的十几年时间里,刘娥博览群书,研习琴棋书画。史书记载,“性警悟,晓书史,闻朝廷事,能记其本末”[2]。“真宗退朝,阅天下封奏,多至中夜,后皆预闻”[2],凡有疑难,刘氏总能援引先秦的事例、制度答对,提供恰当的建议。

深得信任,处理政务。刘氏性格素刚,办事果断,虑事周谨恭密,深得真宗赏识。真宗晚年,身体欠佳,常把政事交于她处理。为此曾遭群臣公议,但他仍坚持着。真宗临崩前,考虑到皇太子尚幼,“遗诏尊后为皇太后,军国重事,权取处分。”[2]即让她在仁宗时垂帘听政。由此可知,刘氏真正吸引真宗的,绝非是已过花样的容貌,而是她的聪慧和政治才干。

三、谋权之术:铲除异己,巩固同盟

在后宫,竭力笼络皇上身边的人,使其成为政治同盟和心腹。如护视仁宗的杨淑妃,“通敏有智思,奉顺章献无所忤,章献亲爱之”[2],仁宗的乳母林氏,也“预掌机密”[1]。

在外廷,她能审时度势,培植效忠于自己的政治集团。主要通过利用朝臣不同政治集团之间的矛盾,不断调整内阁机构,逐个铲除不利于她掌政的朝臣。真宗病重期间,她利用丁谓、钱惟演充当打手,驱逐寇准、李迪,顺利实现了垂帘听政。垂帘之初,又利用王曾等众人力量,将势力膨胀的丁谓远逐海南。让王曾为首的内阁,为其政令的推行鸣锣开道。天圣七年(1029),当她意识到她的权力受到王曾等朝臣制约时,又借故将宰相王曾、枢密使曹利用先后贬出京城,提拔吕夷简为宰相和张耆为枢密使,再度巩固了自己的决策地位。

四、掌政之基:兴利除弊,赢得民心

政治方面。刘氏先后6次下诏,惩戒贪官污吏。还命宰执“尽具子孙内外亲族姓名来”,明肃得之,遂各画成图,粘之寝殿壁间。每有进拟,必先观图上,非两府亲戚姓名中所有者,方除之[3]。另外调整职官机构:设计置司、废礼仪院,以此节省开支;置谏院,以便掌握下情。正因为并非一概拒听逆耳之言,故当时是“延纳至言,罔有忌讳,函夏之人,共思谠直”[1]。

经济方面。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整治黄河水患;减免赋税,减轻农民负担;为鼓励垦田,颁布诏令允许部分地区佃农自由迁徙,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更加松散;改革茶、盐的官榷制度,实现茶、盐暂时局部的通商;大胆创新,在川峡地区发行流通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选任官员方面。对学校、科举制度进行部分更张:为促进学校教育发展,置学田,建立州学,编撰书籍;为广泛选拔人才,恢复制科。一代名臣富弼,就是在这一时期登科,从此走上政治舞台的。

刘氏执政后,选任的优秀官员有:王曾“正色独立,朝廷倚以为重”,“进退士人,莫有知者”;吕夷简“事曾谨严,曾力荐为相”[2]《宋史·王曾传》;鲁宗道“忠实可大用,尝以语太后,太后临朝遂用之。”[2]《宋史·鲁宗道传》

五、为政之道:维护正统,用权适度

刘氏叱咤北宋政坛十几载,也有较强的权力欲望,特别是她垂帘后,自恃威望甚高,曾连连向祖宗旧制和皇权发起挑战。但最终均以失败而告终。这促使她认识到她的权力的有限性,只是代夫或子暂时行使权力。为何皇帝能拥有一切权力而她不能呢?

士大夫阶层的劝谏公议体制对她权力的限制。史书记载“昔章献临朝,陛下(仁宗)受制,而章献不敢行武后故事者,盖赖众臣救护之,使章献不得纵其欲,陛下可以保其位,实忠臣之力也”[1]。

宋代有一套约束后妃的规制。如宋朝制定了严密的亲属回避制度来限制宗室、外戚的进用,制定了严格的宫门之禁:“在律,亦宫禁之法为重”[4]《论宫禁法宜严密疏》,“外家男子,旧毋得入谒”[1]来断绝后妃与外界的联系。防止了后党集团的形成和对皇权的危害。

前车之鉴。武则天因称帝,为自己留下了无数的骂名。她的儿媳韦后和武三思等试图重演女人称帝的历史,结果招来杀身之祸。刘皇后既然“晓书史”,且又“性警悟”,自然会借历史的镜子来考虑自己的后路。二司使程琳献媚地向刘太后呈上《武后临朝图》,刘太后掷其书于地曰:“吾不作此负祖宗事。”[2]

刘氏能从维护赵氏皇权出发,维护其自身利益,意识到只有赵氏安全,自己才可能安全。虽然刘太后有权力欲,最终仍以维护正统为根基的。在执政其间未酿成后妃之祸,且为其后的参政后妃作了较好示范,使宋代政治女性赢得“累朝母后之贤,非汉唐可拟议”[5]之美誉。

六、社会环境:夫妇齐体,礼教式微

虽然宋代统治者不断强化纲常礼教来求得王朝的长治久安,但是由于受唐代无纲纪的惯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宋代的封建礼教在社会上影响不深,妇女仍享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财产继承权和有限的婚姻自由权。“夫妇齐体”的倡导,“预家政”的现象存在,为刘氏“预国政”赢得社会的认可。

宋代的皇后以贤著称,“宋代母后之贤独盛”,或者说,“本朝后妃,却是多贤。”[6]刘后僭越行为虽多,野心也不小,但执政期间辅助仁宗处理朝政,并没有打破男权社会的正常秩序。在听政过程中,刘氏以贤和德处理好自己与皇上和大臣的关系。她注意外界的反映,倾听大臣的意见。刘氏听政以后,总体上能知人善任,还大量任用熟悉旧章成宪的元老旧臣,以便守成而治和皇权平稳过渡。到了晚年,刘氏“稍进外家”,重用宦官,但也还能做到“号令严明”,使得这些人不敢假借名义,过分胡来,没有酿成祸乱。史书道:“当天圣、明道间,天子富于春秋,母后称制,而内外肃然,纪纲具举,朝政亡大阕失,奸人不得已自肆。”[2]司马光曾说:“章献明肃皇太后保护圣躬,纲纪四方,进贤退奸,镇抚中外,于赵氏实有大功。”[7]范祖禹也曾对刘氏大加赞颂:“章献明肃太后保护仁宗皇帝,最为有法。自即位以后、未纳皇后以前,居处不离章献卧内,所以圣体完实、在位为长久。章献于仁宗,此功最大。”[8]

但也有些评论对其予以贬损。王夫之指出:“刘后以小有才而垂帘听政,乃至服衮冕以庙见,乱男女之别而辱宗庙。”[9]刘氏对官员的进退陟黜并非尽出公心,她贬斥寇准、报复李迪便是出于一己之私利。

刘氏在听政的过程中充分表现出守成而治的特点,甚至也倾向于保守[10]。“宫掖间未尝妄改作”,“内外赐与有节”[2],并要求“此后听断一依祖宗旧规”。她甚至任用旧臣,废除行之有效的先朝所变之法,“罢陕西青苗钱”[2]《宋史·仁宗本纪》。

近人蔡东藩的评论相对比较客观,既反对全盘肯定,“史官以贤后称之,过矣”,又反对全盘否定,“刘氏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他认为:“有功有过”,“过浮于功”[11]。

总之,刘氏多彩人生表现在参政与听政期间,能把握住国家发展的脉络,顺应历史潮流,建章立制,积极推行一系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对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她的文治武功不仅实现了政权由真宗到仁宗的顺利过渡,更为仁宗朝文武鼎盛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4.

[2][元]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3][宋]王铚.默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1.

[4]傅增湘.宋代蜀文辑存[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5][清]徐松.宋会要辑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1.

[6][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M].台北:文海出版社,1968.

[7][宋]司马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

[8][宋]朱熹.三朝名臣言行录[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9][清]王夫之.宋论[M].北京:中华书局,1964.

[10]张邦炜.宋代皇亲与政治[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168.

[11]蔡东藩.宋史演义[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

(作者单位:盐城师范学院社会学院)

K244

A

1001-6201(2011)04-0260-02

2011-02-28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10SJB770006)

[责任编辑:赵 红]

猜你喜欢
真宗仁宗刘氏
宋仁宗好色
一席话救百人
往顶上跑
宋祁生平考
后母
王旦的胸怀
宋仁宗的自守之道
好马也忠诚
为一个错别字较真的宋仁宗
回望雁峰天一涯——雁峰刘氏《沁园春》的文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