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关照下林语堂作品的跨文化传播

2011-03-31 22:53陈奕曼
关键词:林语堂跨文化译者

陈奕曼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 外语系,广东 揭阳522000)

接受美学关照下林语堂作品的跨文化传播

陈奕曼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 外语系,广东 揭阳522000)

林语堂是学贯中西的著名学者、作家和翻译家,他用美妙的英文向全世界介绍中国文化,为中国文化的跨文化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翻译作品以读者为中心,正确地处理好译本和读者之间的辨证关系,顺应了中西读者的阅读期待,符合了他们的审美经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译者的跨文化身份和背景、译者的翻译目的、译者采取的策略、译本的选择等方面的原因,使得林语堂的作品的有着很强的跨文化传播能力。

林语堂;接受美学;跨文化传播

林语堂毕生以创作和翻译书写东西文化,进行着文化传递和交流。他精通英汉双语,又深受西方文化影响,在文学创作与翻译方面造诣颇深。林语堂曾评价自己说“我的最长处是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而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林语堂的作品在西方享有极高的知名度,是成功进行跨文化传播的典型代表。对林语堂作品跨文化传播能力的研究,有助于挖掘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各种因素,为文学作品的跨文化传播提供指导。

一、接受美学理论解读

传统的翻译观强调译文对原文的忠实,认为译作要做到在内容、形式、风格等方面与原文的对等。然而,翻译活动是一个原作—作品—接受的双向互动过程。译者是原作的读者,即接受者;又是原文的阐释者,即二度创作者。翻译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读者,翻译离不开读者,并最终服务于读者。任何文本翻译的成功与否都最终取决于读者。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充分关照读者的接受,根据读者的反应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以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在以读者为中心思想的指导下,接受理论(Reception Theory),又称接受美学(Reception Aesthetics),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诞生于联邦德国的康斯坦茨大学,并在70年代达到高潮。接受理论代表人物是姚斯(Hans Robert Jauss)和伊赛尔(Wolfang Iser),其理论根源为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的阐释学。接受理论有三个基本特征:以读者为中心;文本的召唤结构以及意义空白或不确定性。首先,接受理论认为,“作品总是为读者而创作,文学的唯一对象是读者。未被阅读的作品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转化为‘现实的存在’”。[1](P385)伊赛尔把阅读过程作为作品与读者的一种活生生的关系来掌握和描述。[2](P69)读者是作品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读者包括“现实的读者”和“观念的读者”,“观念的读者”又包括“作为意向对象的读者”和“隐在的读者”。再者,伊赛尔提倡文学作品要多留“空白”,未实写出来的或未明确写出来的部分是作品已实写部分向读者所暗示或提示的东西。[3](P70)所以,空白是文本留给读者的空地,读者有充分的想象空间。同时,接受理论认为,文本是一个多层面未完成的“召唤性”结构,留有供读者填充的“解读空间”。文本以其不确定性与意义的空白使不同读者对其具体化时隐含了不同的理解和解释。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往往是根据自己的“期待视界”来认识文本的内涵并填补文本的空白,使之具体化,最终实现文本的意义。不同的译者(读者)对于同一文本或词汇会产生不同的审美体验,随之会带来文本意义的不同具体化。这就能解释为何对同一文本,不同译者有不同的理解和阐释。接受理论打破了以往以原文为中心、作者为中心的翻译模式,不再局限于传统“忠实”、“对等”的翻译标准,充分关照译文读者的反应和接受,给翻译过程以及翻译作品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视角。

二、跨文化传播概述

传播是一种社会行为,传播的内容就是文化。美国学者Cooley将“传播”定义为:“人与人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包括一切精神象征及其在空间得到传递、在实践上得到保存的手段。它包括表情、态度和动作、声音、语言、文章、印刷品、铁路、电报、电话以及人类征服空间和时间的其他任何最新成果”。可以说,正因为有了传播,人类文明才得以传承、发展并不断碰撞、融合。传播不仅是确保人类文化的历史传承必不可少的手段,而且在实现社会系统各部分协调与沟通、维持社会与发展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各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交流进一步加深,整个世界已成为时空差别日益缩小的“地球村”。全球化进程的结果引起了各界对文化多样性这一问题的激烈讨论。文化多样性这一概念本身也变成了一个内涵丰富、涉及面很广的广泛议题,跨文化传播亦成为人们生活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跨文化传播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加以研究始于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59年美国学者爱德华·霍尔发表了专著《无声的语言》,在书中第一次使用了“跨文化传播”一词。迄今,跨文化传播一直是人类学、文化学、语言学和传播学界研究的热点。随着科学的发展和通讯领域的不断革命,国际交流日益频繁而广泛,这使得跨文化传播在现代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纽带作用。

爱德华·霍尔还提出了文化即传播,传播即文化的观点,以传播定义文化传承的观点一直影响着跨文化传播的研究发展。[4](P346)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人们文化认同的工具之一,同时也是传播的重要手段。翻译作为一种语言活动,是跨文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拉里·A·萨莫瓦(Larry A.Samovar)指出翻译常常是有问题的,这是因为在翻译时要做到词汇、惯用语、语法句法(grammatical-syntactical)、文化经历(experiential-cultural)和观念(conceptual)上的对等是很困难的;译者不仅在词汇,还要在感情方面(emotive aspects)、思维过程(thought processes)和交流技巧(communication techniques)上有很好的理解技巧。[5](P145)因此研究翻译作品的跨文化传播,找出最有利于跨文化传播的翻译文本和翻译策略,有助于缩小不同文化之间差距,促进文化的沟通与交流。

三、林语堂作品的跨文化传播能力

接受理论认为,读者具有选择译作的主动权,凭着自己的审美喜好,决定看或不看某一作品。同时,读者对于作品都有隐含的“期待视野”,而“期待视野”决定了读者的文本选择,只有符合其“期待视野”的作品才能吸引读者,为读者所接受。翻译作品要在异质文化中受到认可,就必须在翻译文本的选择、翻译策略的采用等方面斟酌,也只有这样,翻译作品才能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传播,使更多的异质文化读者更好的了解、接受原作的思想和内涵。接下来就分别从译者身份和背景、译者的翻译目的、文本的选择和译者采取的策略等方面分析林语堂作品的跨文化传播能力,以研究其作品在国外饱受赞誉的原因。

第一,从译者身份和教育背景来看,林语堂出身于东方文化,对之有成熟的认识和深厚的情感;同时,基督教牧师家庭的影响和后来30余年旅居海外的生活创作经历使他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林语堂对英语的造诣很深,能够轻松自如地用英语写作,同时,又精通汉语,对中国文化相当有研究,因此他具有很强双语能力和跨文化意识。另外,双重的生活和教育背景赋予了林语堂中西合璧的文化身份和文化观念,同时也成就了他高度的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跨文化敏感是人激发自己、欣赏并且接受文化差异的主观意愿,是成功进行跨文化传播的基础。美国著名的交际学者Gudykunst指出有效的交际能力包括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行为能力。[6](P181-183)在认知方面,林语堂学贯中西,在北京的“琉璃厂”,他领略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美妙绝伦;在家乡教堂中,他大量阅读了英国传教士范礼文博士带来的西方文献;美国哈佛大学的卫德偌图书馆,他对异质文化皆具有成熟认识和正确的态度。在情感方面,他具有适度的移情能力,既有跨文化意识又有跨文化敏感。这些特点深刻地反映在其作品中,因此其作品更易为西方读者接受,具有很强的跨文化传播能力。

第二,从译者的翻译目的看,当时西方的经济文化正在长足发展,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而中国羸弱不堪,远远落后于西方。不仅如此,由于晚晴的闭关锁国导致西方读者对中国及中国文化都十分陌生。而西方对中国的歪曲报道,更使读者对中国持有很大偏见。因此,林语堂的翻译作品主要以汉译英为主,目的就是还原读者一个真实的中国,让西方人真正了解中国,并通过了解进而尊重中国文化及中国人,改变西方对中国的偏见,进而改变西方和中国的外交方式。

第三,从文本选择看,目的语文化语境中的“成规”(conventions)以及翻译对象的接受能力(acceptability)对于翻译文本的选择以及翻译策略的确定具有重要的影响。对于大众读者而言,判断一个文本是否优秀的标准,就是看他目的语文化传统以及读者自身的审美意识相一致。毕竟,读者都是带着文化先在结构的“有色眼镜”去理解和接受外来文化的。如果翻译文本所折射出的文化基因与目的语所代表的文化身份相冲突,那么翻译作品就很难在异域文化中站稳脚跟。由于当时中国文化处于弱势地位,林语堂要在美国取得平等地位就不可能以中国文化为标准,而是要使自己顺应美国主流社会的规范。同时他又利用中国的传统民族文化来定位以避免全盘西化而丧失自我文化特性。因此,林语堂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如他所编译《孔子的智慧》、《老子的智慧》、《冥寥子游》、《幽梦影》以及《浮生六记》,又如他的英文原创作品《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中印智慧》等都在不同层面上体现了中国传统和文化。这一类作品顺应了西方读者的“阅读期待”,满足西方对神秘东方的兴趣和好奇,同时又具有中国特色,让林语堂自己的族裔文化在异域文化里占有一席之地而不是被主流文化全盘同化。

第四,从译者采取的策略来看,考虑到当时西方读者对中国社会及中国文化都很陌生,以及西方读者的文化背景和阅读预期视野,林语堂在创作中既充分考虑了读者的“前理解”和“期待视野”,使译文和译文读者实现了“视野融合”,又没有消极的一味迁就译文读者,而是用恰当的翻译策略使译文读者克服了前理解的限制,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新的认识。在林语堂的翻译中,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并未被完全对立起来,而是平分秋色,并行不悖地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对于汉语文本中部分中国历史和生活中所特有的事物和现象,林语堂采用了归化的翻译手段,目的就是使得译文符合译入语的语言表达规范和文化习惯,扫除译入语读者在理解上的障碍,并顺应他们的接受心理。如:

1.余生乾隆癸未冬十一月二十有二日,正值太平盛世,且在衣冠之家。(《浮生六记》)

I was born in 1763,underthereignofCh‘ienlung,on the twenty-second day of the eleventh moon.The country was then in the heyday of peace and,moreover,I was born in ascholars’family.[7](P3)

2.人非尧舜,安得每事尽善。(《东坡诗文选》)

No one is asage;you cannot always be right..[8](P20)

显然,例句1中的时间表示方法是按照中国皇帝年号来标识,放到英语中会使读者不知所云,因此林语堂直接转换成了通用的纪元方式,一目了然。而“衣冠”根据《古代汉语词典》,其释义为:①士大夫的穿戴。②借指士大夫,官绅。所以这也是与中国文化所特有的指称,林氏将其翻译为scholar基本将原意表达出来了。例句2中对同样为英语读者所不熟知的人物“尧舜”则以具有概括作用的名词sage代之。

林语堂在翻译一部分中国特有的事物名称和人物的称谓时采用了异化的方法,在译入语中尽量保留原文中的表达方式和民族特色,在为英语读者的视觉带来了强烈冲击的同时,也将中国文化色彩如实地展现给了他们。如:清明:Chingming festival;中举、中进士:become a chujen or chinshih;狐狸精:fox-spirit;朱门:vermilion door;太太:Taitai;奶奶:Nainai;小姐:Hsiaochieh。此外,林语堂对汉语中某一些形象的修辞手法的翻译也采用了异化的策略,将汉语的语言审美原封不动地带给了西方读者,虽然由于文化的差异,同样的修辞可能会在中西读者中产生不同的意象,但是各种文化间的共通性,又可以使得译入语读者领略到汉语修辞的精妙所在。如:

3.自此耳鬓相磨,亲同形影,爱恋之情有不可以言语形容者。(《浮生六记》)

And so every day werubbedshoulderstogetherandclungtoeachotherlikeanobjectanditshadow,and the love between us was something that surpassed the language of words.[9](P14)

总之,在归化和异化的选择上,林语堂自己虽然没有明确的表述,但是其实际的翻译行动表明了他在这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之间并没有偏向,而是在不同情况下采纳不同的方法,同时也能够体现出他作为译者,对原文、源语文化和译入语读者的尊重和责任感。其作品的跨文化传播以及在西方读者中的受欢迎程度足以说明其译作的成功。

四、结语

林语堂创作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都行走在东西方文化之间,通过一系列优秀的创作和译作履行着一位文化使者的使命,在中国文化的传播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对其及其作品的分析可以看出,翻译作品的跨文化传播能力受诸多影响,只有译者精通两种文化和语言,为了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而进行翻译,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使译本能够充分体现中国文化特色,译本才能成功进行跨文化传播。

[1]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3]金惠康.跨文化旅游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4]Larry A.Samovar,Richard E.Porter.,Lisa A.Stefani.跨文化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5]William B.Gudykunst,Young Yun Kim.Communicating with Strangers:An Approach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New York:Randon House,1984.

[6]林语堂,译.浮生六记.卷一闺房记乐[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7]林语堂,译.东坡诗文选[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陈奕曼(1980-),女,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讲师,主要从事中西跨文化交际与跨文化翻译研究。

猜你喜欢
林语堂跨文化译者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林语堂:幽默艺术与快乐人生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探访林语堂故里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1940年林语堂短暂的重庆之行
HIS COUNTRY AND HISPEOPLE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