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华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湖北武汉430070)
传感器[1]主要应用于工业制造、汽车产品、电子通讯和专用设备,其中工业制造和汽车产品达到市场份额的1/3[1]。由于传感器在各个专业上的广泛应用,因此,《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是主要课程之一。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课程,在相关专业课程体系中则有一定的地位,共计50学时,其中按教学计划,理论教学40学时,实验教学8学时[2]。理论教学方面学生需要理解超声波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霍尔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掌握传感器的选用方法。枯燥的工作原理讲解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理论的教学难以使学生了解未来工作的特点。为了提高理论教学效果,结合工作的实际需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根据工作流程重组课程的教学体系,实现工学结合[2]。
而在实验教学方面,学校传感器相关设备不足,实验条件有限,简单的根据实验指导书进行按部就班的操作,不能真正的提高学生实际能力,无法按照实际岗位规划实训项目,创建模拟实训环境,熟悉项目制作的各个流程,也就无法不断积累设计与制作经验,实现工学结合。因此,有必要进行《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工学结合实训项目开发。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基于实践取向学习理论[3]。根据传感器及检测技术的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创造模拟实际工作场景的校内实训环境,改革教学组织形式和考核方式,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教学模式,使学生既能了解传感器基本原理,又能了解实际对象,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按照实际岗位规划实训项目,创建模拟实训环境,熟悉项目制作的各个流程,不断积累设计与制作经验,实现工学结合。
理论教学方面,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学会传感器的选用和设计方法。但仅靠理论讲解,难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也达不到教学目的。因此,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流程体系,从而实现工学结合。
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
(1)通过问题启发改善理论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决定了学习的效果,要让学生明白老师讲解内容能够解决什么问题。因此,老师在讲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时,能够引入一个问题,针对问题进行分析,讲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传感器有更深入理解。
(2)利用实验实物演示增加理论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
理论课对传感器原理和特性进行了讲解,学生的认知是抽象的,如果能针对传感器实物,做一个简单的实验,使学生直观地了解传感器的特性和原理。
(3)结合实际讲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理论课数学过程中,学生希望能从课堂上学到真正对工作有帮助的内容,老师的实践经验对他们具有启发和借鉴作用。
实验教学一直是高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技术应用、创新意识和能力等的重要环节和途径。为了学好传感器这门课,按照实际岗位规划实训项目,创建模拟实训环境,熟悉项目制作的各个流程,增加学生独立思考和设计的时间,不断积累设计与制作经验,实现工学结合。
学生还可以设计实验方案,作出实验作品,这样学生在理论课学习中目的性明确,实验操作也可节省讲解内容。学生在实习老师指导下完成实验。
根据《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专业中的职业能力培养需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创造模拟实际工作场景的校内实训环境,改善教学组织形式和考核方式,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教学模式。
(1)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实现工学结合。
(2)根据工作流程重组课程的教学体系,从教学流程上实现工学结合。
(3)按照实际岗位规划实训项目,创建模拟实训环境,熟悉项目制作的各个流程,不断积累设计与制作经验,实现工学结合。
(4)改善课程的考核方式。以过程性考核为主,关键理论知识笔试与技能抽测为辅的考试方案,重在职业能力的考核。
同时,《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工学结合实训的开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过程中的高职项目开发综合实训,覆盖面广、综合性和工程实践性强。
实训模式需要有新的教学观念、讲授模式和管理模式。因此,教师的实训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驱动,重点放在讲解每个任务的需求,完成该任务所要采用的知识、方法、工具和步骤,由学生自己进行分析、建立问题模型,掌握开发进程。
因而对指导教师的教学素养、主导作用、工程实践经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工学结合实训项目开发,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与实训项目开发综合模式,以工程项目贯穿始终,以教学理论思想贯穿全线,围绕学生完成一系列递进的典型工作任务来组织实训内容,覆盖不同课程、串联不同知识,在高职院校进行课程改革中可供参考。
[1] 孟立凡,蓝金辉.传感器原理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2007.
[2] 丁官元,刘祖强,李炽岚.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M].武汉: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2010.
[3] 宋雪臣.传感器与检测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