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何 邵秀荣
(武汉工业学院 工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大学英语课堂环境下自主学习策略的培养
常 何 邵秀荣
(武汉工业学院 工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新形势下,学校教育应从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在目前我国依然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大学英语教学环境下,学习策略的培养为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可能。教师应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调动元认知策略管理自己的学习,灵活运用多种认知策略高效学习。
课堂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学习策略
生活在信息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人们只有学会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为了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进行了一系列诸如教学模式、评估方式的改革。《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并明确提出学习策略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目前在大多数院校,尤其是现代教学设备不足的普通高校的课堂环境下,如何传授自主学习策略,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自主学习理论
Henry Holec首先提出自主学习的概念。“自主就是控制和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包括目的、内容和进度的确定,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学习过程的监控以及学习的评价等。”学习者自主理念是在当代教育心理学的三大主要流派——人本主义、认知主义以及建构主义理论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1]人本主义强调,学校应当培养学生学习的愿望并教会他们如何学习。认知主义认为,学习者通过认知过程(cognitive process),把各种资料加以储存及组织,形成知识结构(cognitive structure)。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以自己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理解。这些学习理论的共同特点就是:有效的学习来自于学习者的积极主动的参与。
(二)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地制订的有关学习过程的方案,它是学习过程中信息加工的方式方法和调控技能的综合。Bialystock认为学习策略是利用有效信息提高第二语言学习水平最理想的方法;Oxford认为学习策略可以促进新语言的内化、储存、修正和使用。[2]文秋芳的研究结果表明,学习方法不同是造成英语成绩差异的主要原因。[3]
(三)自主学习与学习策略的关系
自主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研究者提出通过学习策略的培训使学生具有管理自己并对学习负起责任的能力。[4]Cohen提出通过策略训练明确地教会学生怎样将语言学习与语言使用策略运用于实践中。[5](P67)徐锦芬通过对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的分析,建议为大学生开设一门有关学习策略的选修课,让学生对学习策略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要让学生既拥有策略本身的知识,也拥有调控策略的知识。[6]
(四)大学英语教育现状
一方面,在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推动下,很多高校建立了多媒体与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或自主学习平台,但是,由于资金、师资投入有限,大学英语教学实际上仍然以课堂为主,多媒体应用为辅;或因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使这些设备形同虚设。另一方面,一些院校的大学英语课堂为50~60人的大班教学,师生、生生互动受到限制,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更为严峻的是,由于长期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桎梏于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中。据笔者的一次随堂问卷调查,大多数学生依然倾向于逐句翻译、通篇朗读等传统教学方式,很少有课前预习、课后反思的习惯。这些现象和事实提醒广大教育者,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须教给他们相应的学习策略。
学习者的内部和外部因素都会影响其学习策略的使用和形成,其中外语教学环境,包括教师的教学态度、外语水平以及教学策略等,都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不同性质、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也会影响学生学习策略的选择和使用的成效。只有在老师持续不断的正确引导下,学生才能转变传统的学习观,树立自主学习思想。因此,英语教师有必要结合课堂教学或开设专门讲座为学生培训相关的学习策略。
(一)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策略帮助学习者协调自身的学习活动和认知处理过程,通过计划、监控和评价语言学习行为而对语言学习进行管理。不具备元认知策略的学生实际上是学习无方向的人,不能检查自己的进步,不能确定未来的方向。任何关于自主学习的项目,其前提之一就是提高学习者的元认知。[6]
元认知策略中的计划、监控和调节策略使学生学会自觉管理自己的学习。要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学期、学年进阶目标,但是,纷繁的外界因素、自身意志的薄弱等都会时时干扰既定计划的执行。每日、每周或学期的总结、反思有助于学生自我监控,及时提醒自己回归目标。教师应充分利用监控与评估,尤其是形成性评价的正面导向作用,鼓励学生自控、自评、互相监督。在反思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注意发现影响学习进展的根本问题所在,以做出相应调节。比如,口语交际中难以开口可能并非词汇量不够,而是由于紧张或不会灵活使用替代词汇、句型,因为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中学阶段所积累的语言知识足以进行日常交流。教师可以在句型训练中让学生反复诵读修改后的句子,品味其简洁性、流畅性;通读已完成的完形填空,体会上下文意义的连贯和语法、结构、时态等的照应;讲完精读篇章,让学生通读全文,琢磨其中的好词好句、篇章衔接手段、结构布局等。
(二)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指运用有关学习、记忆、思维的规则支配人的学习、记忆或认知行为,并提高其学习、记忆或认知效率的策略。[7]利用联想策略使词汇记忆变得轻松有趣,如读exhausted时,体会精疲力竭的感觉,背frustrated时,读出失败受挫的情景等。口语交际中善用语速策略,即以不影响意群和语流整体性为标准,采用匀速表达,边说边想,边想边说。补偿策略即运用直译、迁移、替代、转述、造词、重组、解释和描写等方式迂回表达。
文秋芳认为,多种学习任务交替,才可锻炼学生灵活运用学习策略而不至于导致策略的单一性。[3]比如泛读与精读任务轮换进行,使学生习得并有效运用略读和查读两种阅读策略。另外,还要注意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每个人的学习风格、语言基础不同,可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引导他们采用不同的、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比如,记忆单词可联想语境,可运用构词法知识,亦可遵循艾宾浩斯的记忆—遗忘规律在听说读写中反复呈现等。
总之,有利的教育环境和课堂文化才可能有效地促进自主学习。[6]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改变低效的“满堂灌”课堂教学方法,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重视学习方法的培养、知识技能的使用,帮助学生习得必要的、科学的学习策略,为自主学习提供可能和方法,学生亦将获得终生受益的可持续学习能力。
[1]戚宏波.学习者自主的理论溯源[J].山东外语教学,2002(5).
[2]张殿玉.英语学习策略与自主学习[J].外语教学,2005(1).
[3]文秋芳.影响外语学习策略系统运行的各种因素评述[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9).
[4]Holec,H.Autonomy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 Press,1981.
[5]Cohen,Andrew D.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6]徐锦芬.大学外语自主学习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7]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The Cultivation of Self-Learning Strategies in College English Class
CHANG He,SHAO Xiu-rong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Business School,Wuhan Hubei 430070)
Under the new conditions,the teaching mode should be changed from the teacher-centered to the student-centered.At present,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English teaching mainly carried in classrooms,the cultivation of learning strategies makes the rise of self-learning ability possible.Teachers should,on one hand,consider both the reality of school and students;on the other hand,guide the students to use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and other cognitive strategies to manage their own work so as to study more efficiently.
classroom teaching;self-learning ability;learning strategies
H319.3
A
1673-1395(2011)12-0106-02
2011 11 02
常何(1974-),女,重庆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语言学与语言教学研究。
责任编辑 强 琛 E-mail:qiangchen4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