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乔,刘昌丹(长江大学荆州临床医学院 荆州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湖北 荆州434020)
荆州市是我省腹蛇咬伤多发城市之一,腹蛇咬伤所致毒性是一种混合毒,毒性成分比较复杂,而其中又以血循毒为主。因此当被其咬伤后起病急骤,变化迅速,临床症状呈多样化。蝮蛇毒的成分包括蛋白质、酶、多肽以及少量小分子物质,其毒性作用于人体的途径和方式不同,但最终均可导致体内各脏器发生不同程度的功能不全[1],如果治疗不及时常可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而导致肢体的残疾或死亡。我科自2010年4月至2010年9月共收治腹蛇咬伤患者48例,现将救治与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本组48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18例,年龄在12~78岁。咬伤就诊时间30min以内10例,30min~24h32例,24h以上6例。咬伤部位在上肢15例,下肢25例,其他部位8例。
1.2.1 局部表现 牙痕多为2个(最多4个,最少1个),边缘清晰可见,间距在0.5~1.2cm,肿胀迅速,肿痛不断加剧,并有水泡、血泡、淤点、淤斑、附近淋巴结肿痛。
1.2.2 全身症状 表现为头晕、目眩、眼睑下垂、复视、全身肌肉酸痛,胸闷、心悸、腹胀、恶心、呕吐、气促、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血尿,尿量减少,呼吸及张口吞咽困难,大便呈酱油样,黑便。按全国蛇伤急救学组修订的 《毒蛇咬伤的临床分型严重程度评分标准》分级[2],其中轻型25例,重型17例,危型6例。
1.3.1 局部处理 如患者在24h内就诊立即给予结扎,然后行扩创排毒,扩创排毒必须遵循无菌原则。首先沿着牙痕方向将伤口纵行切开,再经伤口作 “+”字形切口,切口长度控制在1.2~1.5cm,需深达真皮层,以便于毒液随着淋巴液引流而排出体外,同时从上到下用力挤压伤口排毒,时间不少于30min,伤口处理完毕后再以季德胜蛇药外敷,避开咬痕处。对于超过24h才来就诊的腹蛇咬伤患者,仅用2%双氧水反复多次冲洗伤口来达到消毒的目的。
1.3.2 抗蝮蛇毒血清的使用 蝮蛇咬伤一旦确诊,应尽早使用抗蝮蛇毒血清。在处理伤口的同时,行过敏试验。如试验呈阴性,常规静脉滴注蝮蛇血清6000U。若呈阳性反应,需在常规脱敏处理后再行静脉滴注,根据不同情况,也可使用糖皮质激素或非那根以加强抗过敏作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1.3.3 其他治疗 口服季德胜蛇药以加强抗毒作用;使用破伤风抗毒素,以中和蝮蛇毒素;早期足量使用各种广谱抗生素以预防和治疗合并的感染;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使机体抗毒、抗炎、抗过敏、抗休克的能力得到增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应在症状控制后短时间内停药,以减少激素副作用的产生;蝮蛇蛇毒对肾脏有明显的损害作用,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者应尽早实行血液透析治疗。
1.3.4 治疗结果 本组经治疗的患者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为4~22d,其中3例患者因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转入我院ICU科,经过血液透析等治疗也痊愈出院。
2.1.1 早期结扎 如病人就诊时已自行结扎,接诊护士需检查结扎部位是否正确,结扎松紧度是否适宜。结扎的正确部位必须是在受伤部位的上方(如手指咬伤结扎同指的指跟部;如前臂咬伤结扎同臂肘关节的上方;如小腿咬伤结扎同肢膝关节的上端),结扎松紧度以阻断静脉回流及淋巴循环为佳,结扎过程中需密切观察伤肢皮肤的色泽、血液循环等情况,每隔15~20min松开2~3min,以避免肢体因缺血而出现坏死。在伤口处理完毕25~30min后可解除结扎。
2.1.2 伤口护理 注意观察伤口渗液渗血情况,要保持伤口的干燥并抬高伤肢10~20°,以减少伤口出现渗液渗血和肢体水肿,密切观察伤肢的色泽、皮温、局部动脉搏动以及疼痛肿胀情况。
2.1.3 伤肢恢复期的护理 伤肢肿胀消退后,指导或协助病人进行伤肢功能锻炼,应循序渐进,逐渐增加活动量。上肢受伤者,先做关节屈伸、内旋、外展等动作,避免过早提取重物;下肢受伤者,先做双手扶膝下蹲运动,再做膝关节内转、外旋,然后进行缓慢的行走[3]。
蝮蛇毒属于混合毒,它能对系统器官直接造成损害,而导致多系统功能衰竭甚至出现死亡。因此,对于所有蝮蛇咬伤患者均应按危重病人来进行观察和护理。①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以及生命体征,每30~60min监测1次呼吸、脉搏、心率、血压。②详细完整的记录患者24h出入量并观察尿量、尿色的变化,保持大便通畅,及时留取各种检验标本。③观察患者其他中毒反应,蝮蛇咬伤后往往在1~6h内出现眼睑下垂、复视、视物模糊以及头晕等症状,这些症状均是早期中毒的表现。如患者感胸闷、气短,给予吸氧(2~3L/min),必要时行心电监护。④观察输液反应,根据患者病情程度来调节输液滴速,通常40~50滴/min,填写输液巡视卡。由于蝮蛇毒可导致肺淤血、出血而引起肺循环障碍,另外它也可直接引起心肌损害,如输液过多和过快,可加重呼吸、循环系统负荷,诱发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⑤预防各种并发症,观察患者有无胸闷、气短、心悸、脉搏细速、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排酱油色尿等呼衰、肾衰、循环衰竭的症状和体征,如出现上述症状及体征应立即报告医生,以便能及时给予相应治疗。
患者因遭受意外伤害和剧烈的疼痛,常表现出焦虑不安,恐惧心理。对于前者,我们首先解除患者的痛苦,主动与患者交谈,了解其心理状态,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消除其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反应。对于后者,需密切观察患肢疼痛以及肿胀情况。患肢若发生疼痛,可首先指导患者利用非药物方法来缓解疼痛,比如聊天、读书、听音乐等通过转移注意力来减轻疼痛,对于肿胀明显患者每日测量记录肢体围度[4],对于感染伤口坚持每日换药,及时清除坏死组织,也能起到减轻疼痛的作用。而在换药时如出现疼痛加剧,可适量运用止痛药物,以增加病人对疼痛的耐受性。
饮食具有配合治疗的作用。蝮蛇咬伤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局部外伤,而是一个全身性的创伤,合理的高营养饮食,可以补充因损伤、应激反应而消耗的能量,从而降低体内的分解代谢。同时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多饮糖水,以助利尿排毒,忌食荤腥发物及蒜、葱、酒等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防止蛇毒内结[5]。
外出时提高防范意识,避开丛林茂密、人迹罕至处,避开意外伤害的发生。指导自救、互救知识,在蝮蛇高发地区行走时,将裤口、袖口扎紧,衣领扣紧,尽可能不赤足。
腹蛇咬伤是一种死亡率较高的急症。我们应当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根据患者中毒的严重程度,个体差异以及心理状态,制订符合患者身心健康的护理计划,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措施,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积极预防、治疗各种并发症,使患者转危为安。同时加强预防宣教,也是促进患者减轻中毒症状、减少发病率的有效措施。
[1]覃公平 .中国毒蛇学 [M].2版 .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49.
[2]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蛇伤急救学组 .毒蛇咬伤的临床分型及严重程度评分标准 [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2,9(1):18.
[3]李连岁 .中西医结合治疗毒蛇咬伤病人的护理 [J].护理学杂志,2005,20(16):49-51.
[4]朱萍.58例蝮蛇咬伤的护理体会 [J].护理与康复,2006,5(1):52-54.
[5]熊淑英 .蛇伤外敷治疗蝮蛇伤患肢的观察与护理 [J].蛇志,2004,16(4):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