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洪生 (长江大学体育学院,湖北 荆州434023)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体育文化属于社会大文化范畴内的特殊文化现象,其中包括乒乓球文化。乒乓球文化是指乒乓球运动的参与者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的所有物质和精神成果,1926年第1届乒乓球世界锦标赛在英国举行,标志着乒乓球运动由游戏项目步入竞技体育行列。1980年第1届世界杯在香港举行,1988年乒乓球被正式列入奥运会比赛项目。随着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参与其中者越来越多、竞技水平越来越高、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在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过程中,比赛规则的改变、器材的演变、技战术的创新、竞赛种类和方式的不断增多,竞争的激烈程度、观赏性和趣味性不断加强,竞赛职业化、商业化、产业化色彩越来越浓,使乒乓球文化体现出丰富的内涵。其经历了初创期、传播期、完善发展期、全面提高期和创新飞跃期。随着社会的发展,乒乓球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将更加丰富。为此,笔者对乒乓球文化的演进和发展趋势进行阐述。
19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草地网球比较流行,当时参与者试图创造一种可以在室内进行的游戏,当时一些英国大学生以室内餐桌作球台,采用比草地网球小的橡胶实心球裹上丝织物代替软木塞,将羊皮纸贴在窄长排柄、椭圆形空心球拍两面为击球工具。此种亦称 “小网球”的游戏,在贵族中很快流行开来[1],于是乒乓球运动应运而生。“table tennis”一词最早出现在1884年纽约人辛格举办的一次桌上游戏中,随后正式出现以 “table tennis”命名的运动,并对该项运动做了解释。最早申请该项运动专利者是英国人大卫·伏斯特,因而大卫·伏斯特成为乒乓球运动的发明人。此时乒乓球运动处于游戏娱乐阶段,完全借鉴早期网球的比赛方式,且球台大小、计分方法等都不一致。因此,该阶段乒乓球文化处于萌芽状态。
1900年,英国成立了乒乓球协会,同年12月,在伦敦的皇后大街举行了第1次大型乒乓球赛,开创了乒乓球正式比赛的先河[2]。1901年,英国成立了2个相关组织 (桌上网球协会 (Table Tennis Association)和乒乓协会 (Ping Pang Association)),并出版了有关乒乓球的书籍。1903年,桌上网球协会 (Table Tennis Association)和乒乓协会合并。虽然从1904年开始该运动在英国不再流行,但是却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开来。19世纪末乒乓球传入德国,1900~1902年传入日本,1904年传入中国,1905~1910年相继传入奥地利、匈牙利及整个欧洲。
20世纪20年代,乒乓球运动在欧洲重现活力,欧洲相继举行了多次乒乓球邀请赛及各国的全国锦标赛。但是当时的比赛方式和比赛规则五花八门,为了更好的推动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以蒙塔古为首的专家开始着手制定标准的乒乓球比赛规则。比如1926年第1届世界乒乓球赛采用了21分制,该计分方法一直延续到本世纪初。1937年对比赛时间和球网高度进行改革以鼓励进攻,此外项目的设置也逐渐完整,由第1届的男团、男单、男双、女单、混双,增加到包括女双和女团共7个项目的比赛。
1926年国际乒联的成立以及第1届世界锦标赛的成功举办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标志着乒乓球作为游戏娱乐的历史结束,乒乓球进入世界竞技体育行列。在此后的25年,欧洲,尤其是匈牙利、捷克和英国采用以削球为主的打法统治着世界乒坛。上世纪50年代日本运动员以弧圈球为主的进攻打法结束了欧洲的主导地位,从此乒乓球运动的优势东移,也标示着乒乓球多元文化的形成。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中国乒乓球运动员不断创新,具有 “快、准、狠、变”独特风格的直拍快攻型打法开始引领世界乒乓球技术的潮流。与此同时,欧洲运动员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经过不断努力,取日本弧圈球技术和中国近台快攻打法之长,创造出弧圈结合快攻和快攻结合弧圈的先进打法,从而走上了复兴之路,并由此形成了欧亚抗衡的局面[3]。由于从事乒乓球运动的人越来越多,世界上许多乒乓协会相继建立,各种世界性比赛应运而生,竞技水平也越来越高。1980年第1届世界杯在香港举行,1988年乒乓球运动进入奥运会,乒乓球文化逐渐在国际体育文化发展中占据一席之地。1966年德国乒乓球联赛拉开帷幕,随后日本和中国的乒乓球联赛相继开展,乒乓球运动走上了职业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乒乓球职业化和产业化发展,进一步促进了乒乓球技术的发展和世界各国之间包括体育文化在内的多种文化的交流。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世界乒乓球运动从思想理念到运动技术、从训练方法到器材设备都处在快速创新发展中。以训练方法为例,其创新内容包括模拟训练法,多球训练法,男帮女训练法等。同时,乒乓球技术也处于不断创新的阶段,如法国人盖亭和比利时人塞弗的横拍近中台凶狠型打法,瑞典人瓦尔德内尔的横拍左侧上下旋发球以及横拍撇搓式接发球,奥地利人施拉格的横拍发右侧上、下旋球,孔令辉的横拍反手快撕,刘国梁的直拍横打,丁松的功削结合,闫森、马林的直拍反胶左推右功加直拍横打,邓亚萍的横拍反胶与长胶结合的全功型打法,王楠的反手快拉技术等[4]。运动员利用上述创新技术在各种比赛中出奇制胜。
如今乒乓球运动在亚洲和欧洲开展得最好。欧洲是乒乓球运动发源地,而亚洲则为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相对而言,非洲、美洲以及大洋洲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则相对落后,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国际乒联无疑会加大乒乓球文化在这些地区的传播与培植力度,如加快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培养,加强乒乓球运动的商业开发等。
如同NBA篮球是美国的名片一样,乒乓球就是中国的名片,其先进的训练理念和方法、良好的体制、最顶级的乒乓球联赛,表明未来一段时期内世界乒乓球运动的重心仍然在中国。
虽然我国乒乓球运动在本土化方面做得非常好,但是在全球化推广方面却稍显落后。因此,国家体育总局提出了 “养狼计划”,即派遣优秀教练员去国外支教来培养更多更好的国外高手,其实质是推动世界上乒乓球文化的交流,加速乒乓球文化全球化。
目前,由于中国在乒乓球运动的技战术方面一家独大,致使国际乒联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来平衡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虽然比赛规则的频繁改变导致乒乓球技战术发展处于动荡变化中,但国际乒联的改革也促进世界各国在乒乓球运动领域不断进行创新。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乒乓球运动的比赛规则仍会改变,如继续加大乒乓球、加宽球台、在比分上采用和网球相似的计分方法等。只要根据新的比赛规则来创新乒乓球运动技战术,就能在世界乒乓球运动领域立于不败之地。
纵观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历史,其经历了初创期、传播期、完善发展期、全面提高期和创新飞跃期。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初期在欧洲十分繁盛,而现在该项运动的中心属于中国。要使我国乒乓球运动的技战术水平始终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必须不断在训练理念和方法上进行开拓创新,才能在世界乒乓球运动领域立于不败之地。随着乒乓球运动的不断发展,乒乓球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会更加丰富和完善。
[1]蔡继玲,吴修文 .跟专家练乒乓球 [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
[2]张秋生,杨改生 .世界乒乓球运动优势转移规律研究 [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44(3):82-86.
[3]吴焕群,张晓蓬 .乒乓长盛的训练学探索 [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4]赵亮 .体育全球化下乒乓球普遍主义的特殊化分析 [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09,24(7):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