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剪纸艺术的历史文化渊源

2011-03-31 13:34李金娟
关键词:陇东剪纸艺术

李金娟

(兰州大学艺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00;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

陇东剪纸艺术的历史文化渊源

李金娟

(兰州大学艺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00;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

陇东剪纸艺术因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域特色,在全国众多的剪纸艺术中独树一帜,其粗犷、厚重、古朴的风格特色与孕育它的母体有直接关系。

陇东;剪纸;渊源

悠久的历史加上深厚的文化积淀,使陇东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极为丰富,而蜚声海内外的剪纸艺术正是陇东众多传统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一、陇东剪纸艺术的历史渊源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历史悠久,分布广泛,风格多样,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艺术形态和自足的造型表达系统。在远古时期,人类就已经发现和运用了以影像作为形象表现的艺术手法,并继而创造了在各种材料上镂刻、透空的艺术语言。庆阳西峰区已故艺人文秀青的剪纸五道符娃娃与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上纹样相类似,合水县太白乡孙氏的娃娃鱼、镇原县段永梅的人头龙,其作品造型也与半坡彩陶人面鱼的装饰纹如出一辙。这些信息说明原始陶器上丰富的纹饰已孕育了剪纸的美感意识,汇集了剪纸常见的基本表现语汇。

《史记·晋世家》记载有3000年前周成王姬俑“剪桐封侯”的故事。[1]“剪桐封侯”一事的真实性无从考证,但将桐叶剪镂成装饰品或游戏物的风俗却由来已久,周时就已出现,一直到宋时仍在流行。[2]唐代时剪纸技术已相当完善,并且广泛应用在社会民俗中。新疆吐鲁番地区、甘肃敦煌、陕西等地都有唐五代剪纸实物出土,主要用于丧葬、祭祀或佛事等活动。唐诗中也有很多与剪纸有关的内容,如杜甫所作《彭衙行》中有“暖汤濯我足,剪纸招我魂”之句,可见当时剪纸招魂风俗已在民间流行。陇东地区是古代周人先祖的发祥地,也是我国剪纸艺术最先兴起的地区之一。由剪纸艺术世代相传的延续性,可以推断出陇东地区的剪纸历史应与陕西地区相一致,周时已有雏形,形成于魏晋时期,唐时开始流行。据《庆阳县志》记载,宋时剪纸艺术已在当地民间广为流传,居民除在逢年过节、婚嫁喜庆节时喜用剪纸美化自己的居室外,平时还将剪纸用于祈福、消灾等巫术活动。[3](P128)宋以后,经济和政治中心东移,南方文化领先于北方文化,陇东受此波及,文化的初创阶段结束,进入融合与内敛期。明以后,天灾人祸不断,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经济上的落后和地理上的偏僻,使陇东文化开始落后于主流文化,而世代相传的小农生产自然经济结构和原始文化形态的延续,却使得丰富的多民族传统文化和古老的民俗在群众性的剪纸艺术中遗存了下来。

二、陇东剪纸艺术的文化渊源

(一)原始文化对陇东剪纸的影响

陇东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远在旧石器时代中期就已有人类繁衍生息。在马莲河、蒲河流域河谷地带以及浅涧河流域相继发现的近十处旧石器地点和百余处仰韶文化遗址表明,在距今20万年前后,陇东境内就有了原始人群活动了。[4]陇东剪纸艺术由于它特殊的生存环境,在大的中原文化圈内,植根于乡野僻壤,生发于农民百姓之间,传承于母女父子之间,因此受到正统主流文化的影响较小,而更多地保留运用了原始思维的认识方法,在表现自然及社会生活上拥有许多不同于一般艺术品的创作手法,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生殖崇拜、巫术信仰等。

(二)农耕文化对陇东剪纸的影响

陇东是中华民族早期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远在七千多年前,这里就产生了早期农耕文化。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夏商时期,“不窋以失其官率族人北奔戎狄之间”,教民稼穑,树艺百谷,延续了十几代人的安定昌盛。[5](P3)在几千年的历史中,陇东先民们事农桑,务耕作,重农务本,民风敦厚,逐渐形成了内涵极为丰富的农耕文化,孕育了独特的民俗风情。《诗经》等文学作品中有关周人豳地农事的记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陇东人,热爱劳动的激情不仅体现在文学作品中,也渗透进民间生活,转化为不同形态的造型艺术。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陇东剪纸的影响

在悠久的华夏文明中,儒家、道家文化和被本土化了的佛家文化一起构成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其中儒家文化占有主导地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现象。儒家文化以伦理孝道观念为核心,同时具有祖先崇拜、珍视生命等意识,是中国传统文化内在的、深层的本元意识。陇东地区关于婚礼生育、百年送终、祭祀祖先等受传统儒家孝道观念影响的剪纸作品很多,如祁秀梅的《行孝图》说的是某人在年轻时不知孝敬父母,打骂母亲,娶妻生子后才知养育儿女的艰辛,开始敬奉母亲,真心实意感动了天地之神,双凤飞舞,牡丹花盛开,表达了传统的孝道观念。流传在陇东地区的此类题材还有《王祥卧冰》、《杀狗劝妻》、《郭巨埋儿》、《孝敬父母图》等。

(四)民族融合对陇东剪纸的影响

陇东地处黄土高原腹地,位于黄河中上游地区,在历史上是多民族聚居之地,又是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游牧文化频繁交流之地。特殊的政治地缘特点,决定了它总是位于中原农耕文化与少数民族游牧文化直接接触的最前沿。不同民族生活习俗和思想文化在这里交汇,在长期的融合中形成内涵丰富的陇东民俗,使得世代相传下来的剪纸艺术也带有民族融合的明显痕迹。

三、陇东民间剪纸的艺术特色

陇东剪纸风格古拙质朴、粗犷奔放,在全国众多的地方剪纸艺术中独具特色,既体现了陇东地区的民俗风情和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又是陇东高原劳动人民感情气质直接而真实的反映,被称为研究陇东黄土高原周文化的活文物。

剪纸出自劳动人民之手,内容大都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习俗。这种源于民间,服务于民间,在民间生根开花的艺术,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陇东剪纸的流传群体大多为女性,她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是民间生活的主宰群体。陇东剪纸所反映的故事、情感无不与这些女性群体息息相关,是陇东地区劳动妇女生产、生活、情感、观念、民俗和传统的真实反映。

陇东剪纸在具有民间剪纸普遍风格的基础上,地域特色显著。与国内其他地方剪纸作品相比较,陇东剪纸更为古拙与原始,作品大多线条粗犷、构图丰满、风格大气,具有典型的黄土高原风格。

陇东剪纸具有极强的形式美感,多用以红色为主的单色纸剪,色彩浓烈明快,造型大刀阔斧,装饰自由随意,是艺人情绪的自由流露。陇东艺人的剪纸不受理念的制约和束缚,也不受自然形态的左右,而是随心所欲地进行大胆创造。正是这种创作上的自由大胆与不受束缚,陇东剪纸才能始终保持着古拙质朴、单纯豪放的艺术风格和持续前行的动力。

陇东剪纸艺术深深植根于黄土文明,在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人文环境、民族的共居共融中孕育出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特征,成为民间剪纸艺术界的一朵奇葩。凝聚千年历史文化精华的陇东剪纸艺术,是名副其实的活文物,在人类学、考古学、民俗学、美学、艺术学等领域里,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料和研究的新课题。分析陇东剪纸的历史文化渊源,对于认识华夏原始文明的发源和迁衍流变,复兴民族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1]司马迁.史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2]陈竟.新疆出土古剪纸研究[J].新疆社会科学,1984(4).

[3]庆阳县志编纂委员会.庆阳县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

[4]张行.甘肃古人类研究概况和存在的问题[J].兰州学刊,1985(3).

[5]张耀民.庆阳古代史论[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 韩玺吾 E-mail:shekeban@163.com

J528.1

A

1673-1395(2011)02-0012-02

2010 -12 1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9YJC760024)

李金娟(1974-),女,甘肃武威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艺术学研究。

猜你喜欢
陇东剪纸艺术
陇东能源大数据中心
不同种植区陇东苜蓿营养价值的比较研究
剪纸
纸的艺术
陇东黄土高原软枣猕猴桃栽培技术
剪纸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