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瑞娟
(天津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387)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一书评介
邢瑞娟
(天津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387)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一书从哲学角度全面系统的研究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中产生的重要理论问题。本文以专题形式系统论述此书,并提出此书所具有的基本特色及缺点不足。
毛泽东哲学思想;社会发展观;三个代表;科学发展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战略任务。要完成这一战略任务就要求研究者们具备扎实和系统的有关马克思中国化的理论基础。由延安大学高九江教授和韩琳教授共同主编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一书,无疑在这方面为研究者们提供了很好的资源。该书作为2006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一部成果,于2010年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本书汇集了高教授和韩教授几十年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学和研究工作的成果,散发着他们的智慧光芒。该书的主旨是以揭示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延安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联系为主导,以延安时期毛泽东哲学思想为基点,用专题的形式探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的确,像这样从哲学角度来全面系统的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著作确实少见。因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内容体系宏大,哲学思想丰富,没有一定的哲学功底和精力是无法完成的。
在该书的导言和四章中,作者依次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理论的哲学基础。
导言,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内涵、必然性、发展历程和实现途径。在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内涵时,作者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不是静态的,而是表征动态的概念,并从五个不同的视角对此加以具体阐释,能使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结合新时代的实践需要,作者最后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现途径,即正确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精神实质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前提;确立以研究时代的重大问题为中心,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根本路径;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批判地继承中国哲学遗产,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必要条件。这样,作者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现途径提供了很有价值的理论参考,为从事该领域的研究者们指明了方向。
第一章,重点论述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和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真理运用论。作者通过大量的论据论证了毛泽东哲学思想是实事求是的产物,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灵魂,从而得出“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的科学论断。在论述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真理运用论时,指出“长期以来,理论界忽视了对毛泽东的真理运用观,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真理运用观的研究”这一缺陷,针对这一缺陷,作者详细论述了毛泽东的真理运用观、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真理运用问题上十种错误的批判(即束之高阁型、无的放矢型、形式主义型、教条主义型、经验主义型、经验主义型、异质类推行型、超越界限型、非具体化型和因循守旧型)和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真理运用论的贡献,从而弥补了这片理论空白。作者最后高度概括了延安时期毛泽东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认真研究这些经验,联系当代我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际,着力挖掘其现实启示,对于科学认识和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
第二章,重点研究了邓小平的社会发展观和社会主义辩证法思想。作者运用比较分析法研究了邓小平对毛泽东社会发展观的继承、创新和发展,通过揭示邓小平社会发展观的基本思想及其发展脉络,旨在更好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通过对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辩证法思想即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和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研究,使我们对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辩证法思想有了更好的把握,并进一步将它作为我们深化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指南。
第三章,重点分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意蕴。在分析先进生产力时,文章从生产力性质、标志、主体、客体和动态等多维度的揭示了先进生产力的内涵,并进一步论述了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哲学创新及实现途径,丰富了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在分析先进文化时,作者高度概括了先进文化的性质、目标、指导思想、发展方向、建设方针及功能,并从多方面阐明了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价值意义及实现途径,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念;在论述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时,作者运用了对比分析法,通过对毛泽东和邓小平的民本思想的研究,进一步凸显了江泽民对民本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创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思想。
第四章,重点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底蕴。作者深刻挖掘了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底蕴,使我们认识到科学发展观理论有着深厚的哲学理论支撑,它是牢牢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作者还从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筑“四位一体”和构建和谐世界等方面高度概括了胡锦涛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贡献。
纵观全书,笔者认为其基本特色有四点:
第一,本书紧紧围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这一中心线索,分别研究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的理论产物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凸显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历程,为我们从哲学的角度审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一个难得的窗口。同时,这本书能帮助读者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有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认识。面对新时代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课题,《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这本书可以说是抓住了时代跳动的脉搏,走在了时代的前沿。
第二,本书体系宏大,内容丰富,结构严谨。本书几乎囊括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部理论成果,而且作者力求研究了每一理论的形成、发展及其构成体系,并对其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述。在分析、论述过程中,多次引用数据和第一手资料,使文章更具说服力。文章分析有深度,内容由浅到深,层层深入,环环相扣,逻辑结构严谨,这些无不显示了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扎实的学术功底。通过展开论述,使作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体系和学术风格。本书的出版,将有利于从事该领域研究的同仁们弄清许多学术问题,促进他们进一步开展研究,同时也标志着作者向着自己的研究领域又迈进了一大步。
第三,作者在书中还善于提出富有创新性的论点,并进行论证,阐发自己的独特见解,体现了作者一贯实事求是、大胆尝试和锐意进取的学术品质。例如,在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概念时,作者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从五个不同的视角阐述了这一概念的动态内涵。又如,作者还形象的概括了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所造成的人的发展的不同类型即单向的“道德人”、异化的“政治人”、理性的“经济人”和理想的“全面人”,这样的概括既生动形象又符合事实,体现了作者的独创性。作者还提出“列宁新经济政策思想是当代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源头”的新论断,作者指出“长期以来,人们以为列宁在十月革命后的主要理论贡献是过渡时期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其实这是一种误解。1921年春以前………列宁大量论证了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1921年春以后,苏维埃俄国从战时共产主义转向新经济政策,列宁思想发生了深刻转变。这一时期,他集中探索了落后的俄国走向社会主义的规律和道路,提出了许多关于经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观点。”作者这一理论的研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对于我们当前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四,作者密切联系现实,始终围绕“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这一战略任务而提供理论策略。如作者在论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联系现实,总结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教训,强调“在政治上,既要反左,又要反右,在两条战线中作战;在理论上,既要反对教条主义,又要反对经验主义,在两条战线斗争。”再如,作者联系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站在新时代的高度,从加强实践性、注重民族性和把握时代性三个角度出发论述了关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途径和方向,为当前有力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诚然,本书也有不足之处。其一,有的章节的论述略显单薄,特别是最后一章关于“科学发展观哲学研究”与其它章节相比内容稍微偏少。其二,笔者认为该书中“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放在“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一章要比放在“邓小平哲学思想研究”一章从结构上看更自然一些。不过,从整体上看,本书语言通俗易懂,针对性强,应该说是新时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的一本经典之作。认真研读该书,对于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有着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邢瑞娟(1972-),女,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0级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