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虹
(安徽理工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澄清和划界
——对批判、哲学的批判和马克思哲学的批判的理论解读
李长虹
(安徽理工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在马克思哲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批判”是其阐释自身思想理论和表证逻辑演进理路的基本方式,该批判同一般意义的批判、哲学本性的批判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对于三者的内涵和关系进行澄清和划界,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哲学批判精神的本质即马克思哲学的批判不仅仅是理论批判,更是一种超越理论批判的实践批判。
澄清;划界;哲学的批判;马克思哲学的批判
在哲学史发展过程中,马克思哲学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也是巨大和深远的。可以说,它是上承近代哲学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思想精华,下启现当代哲学主要流派的思想发展。那么,马克思哲学是如何表征自身哲学思想,彰显其独特地位的呢?我们认为,马克思哲学是通过批判来彰显其哲学思想和逻辑理路的。现在的问题是,马克思哲学所言的批判与一般意义的批判以及哲学本性的批判有无联系和区别呢?正是这样一种不甚明朗的问题境域,促使我们自觉地对批判、哲学批判以及马克思哲学的批判等三者的理论内涵和内在关系予以澄清和划界,以期使马克思哲学所独具的实践批判精神得以绽现。
提起“批判”这个词,人们并不陌生,特别是对那些经历过“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的中国人来说,“批判”一词带给他们的记忆可能是刻骨铭心的。如果要用一个关键词或主题词来概括那样一个时代的话,也许“批判”是再合适不过了。可以这样说,批判在一定程度上表征着那个时代的“精神”,但不是精华;彰显着那个时代的人的心理,但不是健康的。那么,当时的“批判”到底有什么含义?我们知道,那个时代的批判是普遍性的、毁灭性的,人人自危,贫农批判地主,学生批判老师,甚至亲人之间也互相批判。在批判的风暴中,所有人开始变得激进、狂躁,批判失去了原本应有的道德和法律界限的约束,成了可以随意使用的工具,去肆意伤害他人的精神和肉体。勿需多言,这样的批判所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极端盲目的非理性的狂热,貌似每个人都在批判,内在表证的却是一种失去批判向度的无标准的茫然无助和随波逐流,可以说,人们在批判中不但没有确立自身,反而丧失了自身。但是,这并不是问题的全部,通过对文革“批判”概念的研读,我们还可以发现,文革中的“批判”本质上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批判,在对人、对事物的否定性理解和把握上,是相通和一致的,当然文革的批判概念的否定意味更加浓重,其可以等同于不加分析的全盘否定。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具有否定性的日常生活中的“批判”?更进一步,在日常生活中即在一般意义上,“批判”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含义?
《汉语大词典》第6卷中对批判的解释是从三个方面展开的:1.批示判断。2.评论;评断。3.对所认为错误的思想、言行进行批驳否定。[1](P366)如果细心观察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就会发现人们基本上都是在第3个解释框架中理解和运用“批判”概念的。并且人们在表达批判思想时总是尽量避免使用“批判”这个词,而较多地用“批评”来替代它。实际上,从英语语词角度考虑,“批评”和“批判”两个词在英语中基本是不加区分的,二者是同一单词——criticize。但是,由于“批判”在文革时期被铺天盖地地运用,其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人们望批判而生怯,“批判”一词变得声名狼藉。更深层次,人们认为批判比批评具有更为强烈的政治感情色彩,运用于你死我活的阶级间的矛盾和斗争比较适合,而批评则适用于以教育为主的人民内部矛盾的解决。不论是批评也好,还是批判也罢,本质上二者都表证着对所认为错误的思想和言行进行严厉的、毫不留情的和否定性的批驳。也正是在此否定性的意义上,我们认为文革中的“批判”和日常生活的“批判”是一致的。诚然,这样对批判的理解有一定合理性,但还不够全面,说到底,这种理解只抓到批判的一个方面,即否定和反对方面,而忽视了批判的另一个方面,即分辨、区分和评断等方面,这是“批判”在现实日常生活中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必须要提及的是,这种表现形式的批判仍是一种初级的,感性直观层次的分辨、区分和评断,还只是对事实和现象的一种直观陈述,还没有上升到理性反思层次,还没有上升到意义域中对事实和现象作出有“我”的评价。如果能对事实和现象在意义域中做出“我”的超越肯定和否定的评判,那么批判就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符合批判本性的,并远远超越日常生活否定性批判的批判。更确切地说,这样的批判才是哲学视域中的所理解和把握的批判。
从词源学角度讲,“批判”一词来源于德文的kritik,英文词语就是criticize。王国维将其译为“批评”,胡适译为“评判”,北京大学胡仁源译为“批判”,贺麟译作“论衡”。后来“批判”成为人们公认的中文译法。不论什么译法,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它们都来源于“古希腊语词 Krino及其名词 Krisis,其原意是‘区分’、‘选择性地评判’、‘分隔’并‘加以筛选’”。按照《批评的概念》一书作者的理解,在古希腊语境中,批判主要是用于文学批评之中;中世纪的时候,批判主要是作为医学名词,表示“危象”和“病情危急”;而在文艺复兴时期,批判的语义重新返回到古希腊的语境中,用于文学批评。[2](P20-21)而按照高宣扬在《后现代论》中的论述,直到17世纪“批判”的概念才在哲学领域中正式使用。哲学家洛克首先将批判引入到哲学的认识论研究,运用批判原则将人的观念区分为“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这种批判地分析和区分的方法深切地影响了休谟,休谟将这种方法应用于对人专门活动的批判。[3](P200-202)正是在这些前人努力探索的基础上,康德第一次在哲学领域确立了“批判”的合法地位,赋予“批判”以哲学意义上的理论内涵。康德主张对人的理性认识能力进行批判性的检讨和反省,并进一步认为一切事物都必须在理性面前接受批判。不言自明,康德所讲的批判中理性既是审判者,又是被审判者,此种批判是理解中的扬弃、超越中的保有,否定中的肯定。可以说,自康德以后的哲学家,如黑格尔和马克思等,乃至现当代的著名哲学家的批判思想都导源于康德所确立的批判精神。
按照我们的理解,哲学所讲的批判不是简单的驳斥,不是一味的否定,批判本身意味着合理重建和再塑传统。从理论讲,哲学的批判源于问题,“真正的批判要分析的不是答案,而是问题”。[4](P289)问题是时代困境逼迫的产物,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就是要不断“拷问”时代的问题,这种拷问得以实现的路径就是批判。在更深层次上,哲学视域中的批判,无非包含两大向度。一方面,是要深度挖掘问题产生的现实根源,直指问题产生的前提,从而使问题产生的前提在批判中得以绽现,得以澄清;另一方面,是要在新的解释框架中重新阐释已有的问题,要为该问题得以呈现的问题域重新划界,从而使该问题能够在批判中获得新的生命活力,获得长足发展。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哲学中的批判是真正良性的、健康的和科学的批判,本身即内蕴否定和肯定、摧毁和重构以及澄清和划定的辩证统一逻辑,其主旨不在于知识性的承袭,而在于思想性的获得;不在于破坏性的摧毁,而在于建设性的重构。总之,哲学的批判意味着扬弃,也就是既克服又保留,既继承又发展。
既然哲学中的批判这样重要,那么,哲学和批判是什么关系呢?换句话说,批判对哲学意味着什么?作为一门反思的学问,哲学是思想中所把握的时代,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可以说,思想性和时代性是哲学本身的基本特征。那么,哲学是如何表征自身的思想性和时代性呢?我们认为是批判,哲学的本性即批判。按照罗素在《哲学问题》中的理解,“哲学的根本特点便是批判,正是这种特点使得它成为一种和科学不同的学问。哲学对于科学上和日常生活上所使用的那些原则都要加以批判地研究,而且要从这些原则中找出它们的不一致来;只有在找不到摈斥它们的理由的时候,才把它们作为批判研究的结果接受下来”。[5](P125)从中可以看出,哲学不迷信任何知识理论的权威,总是带着一颗怀疑的心去批判地审视周围的世界,总是试图追问和探查“是什么”和“为什么”两大问题。
在更深层次上,按照黑格尔的理解,哲学是“以思想的本身为内容,力求思想自觉其为思想”,[6](P39)也就是对思想进行思想或对认识进行认识。这种对思想进行思想是怎样完成的呢?是无批判的接受吗?显然不是,如果哲学失去批判的维度,那么它就只能是一种空无内容的抽象形式,也就不会有思想的超越、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哲学需要批判,也必须批判,这里体现的不仅是一种批判的精神和批判的勇气,更是一种在批判中所彰显出来的强大逻辑力量。在此意义上,作为以批判为本性的哲学,其自身就是一种以批判为表征方式和存在方式的思想理论,是在自由的批判和批判的自由中不断升华和发展的反思理论。
具体而言,哲学中的批判既包括对他人思想的批判,也包括对自身思想的自我批判,这其中,自我批判尤其重要,是哲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点,是哲学能够存在和得以传承的重要原因之一。哲学正是在不断地批判自身和他者思想的过程中,超越自身和他者,并在更积极的意义上明晰和确立了自身的思想。可以说,哲学史就是通过哲学思想的相互批判,从而使哲学的研究内容不断丰富,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的思想发展史。更具体地说,我们可以把哲学史看作是后来者对先行者思想进行批判反思的历史,如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批判,谢林对费希特的批判以及海德格尔对胡塞尔的批判等等,不一而足。但是,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批判是哲学意义上的批判,“哲学所运用的批判的知识,便必然不属于破坏性的一类”,[7](P126)即不是消极的全盘否定,而是积极的扬弃,是否定批驳中的肯定的继承。也许黑格尔的理解更为准确,他在《哲学史讲演录》中批判了那种认为新哲学产生后,所有的其它哲学都没有存在价值的肤浅看法,“即认为哲学史的结果所昭示的,不过是分歧的思想、多样的哲学的发生过程,这些思想和哲学彼此互相反对、互相矛盾、互相推翻……全部哲学史这样就成了一个战场,堆满着死人的骨骼。”[8](P21-22)与此相反,黑格尔认为,哲学史上的“每一哲学曾经是、而且仍是必然的,因此没有任何哲学曾消灭了,而所有各派哲学作为全体的诸环节都肯定地保存在哲学里。……各派哲学的原则是被保持着的,那最新的哲学就是所有各先行原则的结果,所以没有任何哲学是完全被推翻了的。那被推翻了的并不是这个哲学的原则,而只不过是这个原则的绝对性、究竟至上性。”[9](P40-41)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从古到今,哲学的发展都离不开批判,批判乃是哲学的重要功能和本性,是人类不断进步的阶梯。哲学本身即是在对前人思想进行批判反思的基础上不断向前发展的,是在否定式的“弃”中实现肯定式的“扬”。在此意义上,马克思哲学作为人类哲学思想发展中的高峰之一,其本质也避免不了具有哲学的批判本性。但是,马克思哲学中所讲的批判又与一般哲学而言的批判又不是毫无区别的,而是在共性的“批判”基础上的个性“批判”特色的彰显。
马克思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一生都把改变人类社会不平等、不合理的现象以及追求人类幸福和解放作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那么,马克思是如何表证这个奋斗目标的呢?我们认为,他是通过对他人思想和资本主义社会现实问题,也即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批判来展现这个目标的。马克思哲学在本质上即是“批判的和革命的”,[10](P112)从产生之日起,它就内蕴着强烈的批判精神。这种批判精神既是对近代以来的理性反思精神的继承,又是对人类思想文化传承中开放进取精神的弘扬,更是对人类本真生命中追求卓越和自我完善的精神的领会。
翻开马克思所写的沉甸甸的思想巨著,我们可以看到,他的绝大多数著作的都以针对他人思想或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批判为写作主旨。例如《博士论文》中对歪曲和贬低伊壁鸠鲁哲学的种种观点的批判,《〈科隆日报〉第179号的社论》中对科隆日报的批判,《论犹太人问题》中对鲍威尔解放学说的批判,《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和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以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的批判等。更进一步,马克思的很多著作是直接以“批判”命名的,例如“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对批判的批判所作的批判”、“哥达纲领批判”以及“政治经济学批判”等。这些思想巨著向我们昭示一个事实,那就是马克思一生都与批判结缘。正是在书写这些思想巨著的过程中,使得马克思在哲学领域实现的革命性变革得以凸显,使得马克思哲学的批判本性得以彰显,并最终形成了一套独具自身特色的关于哲学的批判和自我批判的学说。因此,我们可以毫不避讳地说,批判精神贯穿了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始终,马克思本身就是批判精神的巨大榜样化身。
那么,马克思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批判的呢?或者说,马克思哲学的批判与其他哲学的批判有什么本质区别呢?我们知道,哲学史上比较有名的批判理论当属康德的批判哲学以及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这其中康德的批判哲学所讲的批判本身是与现实无涉的纯粹理论层次的批判,至于法兰克福学派,虽然声称自身继承马克思哲学的批判本性,要求对现代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进行批判,虽然这种批判涉及领域很广,但也只是躲在书寓中的喃喃自语,本质上仍是“一种理论的批判,难以成为付诸实践或者变革实践的批判”。[11](P18)与他们不同,马克思哲学实现了哲学批判精神的革命性变革,即从理论批判上升为实践批判,更确切地说,马克思哲学的批判不仅仅是理论批判,更是一种超越理论批判的实践批判。
勿需多言,马克思哲学批判区别于其他哲学批判的根本基点就在于它的实践性。我们知道,实践概念在马克思哲学中处于核心和基础地位,马克思正是通过实践概念置换了哲学的研究基点,并进而实现了哲学观的伟大变革。在马克思之前,实践一直是作为道德和政治层次上使用的概念,如亚里士多德和康德等。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第一次提出实践的概念,将其理解为人的感性对象活动,同时,在批判费尔巴哈“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中第一次将实践和批判联系在一起,最后,在《提纲》的13条中,马克思明确表明,他不再仅满足于“解释世界”的批判,他要求从事“改变世界”的批判。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更是将《提纲》中的实践具体化和现实化,将其理解为和把握为感性的活生生的物质生产活动,并以此为理论出发点展开对意识形态的批判。在《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等著作中,马克思又将实践理解为革命实践活动。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现象的分析,指明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事实。更进一步,马克思阐明了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促使资本主义社会灭亡的现实途径,那就是以无产阶级作为革命批判实践的主体,实现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大联合,充分发挥他们批判活动的主动性,进行现实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活动,变革现有的社会经济物质条件,变革现有的社会生产制度,并最终实现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由此可见,马克思哲学表达自身批判性的首要手段就是实践,可以说,批判是马克思找寻家园的必由之路,实践则是开启家园之门的不二钥匙。
正是基于批判和实践在马克思哲学的产生和发展中的独特地位,我们认为马克思哲学不仅是一种实践理论,更是一种实践批判理论。国内学界的很多学者认为马克思哲学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展开的“社会批判理论”,我们并不否认此种观点。但我们认为,这只是从马克思哲学的批判所涉及的领域来理解和把握问题,并不能完全把握马克思哲学批判理论的本意,而且也容易和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混淆,产生误解,我们知道,“真正的理论从来都是批判现实的。对现实的无批判的理论与无理论批判的现实一样都是令人胆战心惊的。”[12](P1)马克思哲学的理论从来都不是纯粹思辨意义上的抽象理论批判,它总是针对社会现实生活的有的放矢的批判,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此,我们认为,从马克思哲学的首要观点——实践观点出发来诠释马克思的批判理论,把马克思哲学的批判理论定位于实践批判理论也许更能恰当表达马克思哲学批判理论的本意。更进一步,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批判理论与其他批判理论的不同之处在哪里呢?或者说,他的批判理论的优越性到底是什么呢?按照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理解,“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13](P9)这充分表明马克思哲学不仅仅要求“批判的武器”(理论批判),而且要求用“武器的批判”(实践批判)来替代“批判的武器”(理论批判),理论批判和实践批判在这里融合,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具体讲,以往的批判是发生在抽象思辨世界的理论批判,而马克思哲学的批判是立足于现实生活世界的实践批判;以往的批判是仅是哲学层次的批判,而马克思哲学的批判是针对整个观念领域(经济、哲学、政治以及其他领域)的总体性批判。在此意义上,马克思哲学区别于以往哲学的本质就在于它第一次实现从实践高度展开哲学批判,强调实践批判高于理论批判。并且,这种实践批判要求“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所谓无情,意义有二,即这种批判不怕自己所作的结论,临到触犯当权者时也不退缩。”其最终目标是要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一个新世界”。[14](P461)
总之,通过对批判、哲学批判以及马克思哲学的批判等问题的分析和把握,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马克思哲学的批判区别于其它哲学批判的独特魅力恰恰在于它不仅是解释世界的理论批判,更是改造世界的实践批判。正是这一具有鲜明特色的批判,使得马克思哲学能够超越其它哲学,从而在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史上掀起了一场思想风暴,实现了哲学批判精神的革命性变革即从理论批判转向了实践批判。
[1]罗竹风.汉语大词典(第6卷)[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
[2]〔美〕韦勒克.批评的概念[M].张今言,译.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
[3]〔法〕高宣扬.德国哲学通史(第1卷)[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5]〔英〕罗素.哲学问题[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6]〔德〕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8]〔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M].贺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唐少杰.实践的哲学与哲学的实践[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
[11]张一兵.神会马克思[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马克思哲学批判精神的革命性变革及其当代表现”(编号:2010sk202)。
李长虹(1976-),男,博士,安徽理工大学人文社科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