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东南民族文化产业开发与重庆城乡统筹发展互动研究

2011-03-31 11:21祝国超
关键词:文化产业城乡少数民族

祝国超

(长江师范学院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研究中心,重庆涪陵408100)

渝东南民族文化产业开发与重庆城乡统筹发展互动研究

祝国超

(长江师范学院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研究中心,重庆涪陵408100)

城乡统筹不是用城市治理方式治理乡村,问题的关键是要让农村有造血功能。贫困农村地区要依靠自身优势资源“造血”。民族地区来最好的资源是民族文化资源。充分运用经济规律和政策优势,以民族文化树立品牌,以文化品牌建立文化产业,以文化产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以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城乡统筹,这是渝东南地区城乡统筹发展有效的途径和崭新的尝试。

民族文化;文化产业;城乡统筹;发展模式

渝东南是重庆市少数民族聚居区,地处武陵山区腹地,紧邻黔北、鄂西和湘西,是渝、黔、湘、鄂四省(市)结合部,扼守重庆至东南沿海通道。包括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和比照民族自治地方享受民族优惠政策的地区黔江区(四县一区),幅员面积1.69万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0.5%。总人口29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83万,占全市总人口10%,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的92.72%。[1]该地区既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又是革命老区,同时也是国家级贫困区域。改革开放特别是重庆直辖以来,渝东南民族地区各族干部群众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经济和社会有了较快发展,落后状况正在不断改善。但是,和全国东中部地区及渝西地区相比,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囿于自然条件等,长期以来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产业规模和总量偏小,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是一个好办法。

一、城乡统筹的实质是使乡村获得发展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城市获得了飞速发展,一个个现代化城市屹立在地球的东方。然而,与此形成巨大反差的是,中国广大农村并没有获得同等的发展,城乡二元现象十分突出。到了新千年,中国经济实力和社会发展已经到了加速农村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时候了。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五个统筹,其中居于首位的就是城乡统筹。缩小城乡差距是马克思的基本政治主张,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

所谓城乡统筹,也可以叫做城乡一体化,或者城乡融合,是指在社会发展战略上把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整体进行统一规划,把城市和农村存在的问题及其相互因果关系综合起来统一想办法解决,使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城乡差别逐渐消失,最终融为一体的过程。字面上解释,“城乡统筹”是“城”、“乡”,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中,互动发展,以实行“城”、“乡”发展双赢为目的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就是要改变和摈弃过去那种重城市、轻农村,“城乡分治”的观念和做法,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削弱并逐步清除城乡之间的樊篱,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确定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研究重大经济政策的时候,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放在优先位置,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

为什么要实行城乡统筹?从一般的道理上讲,乃是因为农村和城市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农村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城市发展也离不开农村的促进和支持。因此,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才能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但是,中央强调要城乡统筹,还有更为具体的,或者说更加直接的原因,这就是,长期以来,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严重的二元结构,城乡分割,城乡差距不断扩大,“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局限于“三农”内部,“三农”问题无法解决,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实行城乡统筹。

城乡统筹,实质是要使乡村获得发展,而不是用城市治理方式治理乡村。城乡一体化是强调“权利与利益上的城乡对等”,而不是简单的城乡体制一一对应;也不是机械地强调城市有什么,农村也应该有什么;更不是将城市治理方式全盘植入乡村社会,否则会产生名为统筹城乡实则以城市改造农村的错误认识,不仅增大城市化风险,也增加乡村治理成本。近年来的城市化运动,普遍通过征地、撤村建居、整体迁居等方式进行大规模农民身份变革,这种做法非但没有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反而在某些地方激化了农民与政府的对立,其根本原因即在于此。教训不得不引起警惕。

城乡统筹不是用城市治理方式治理乡村,问题的关键是要让农村有造血功能。贫困农村地区要获得发展必须依靠自身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为其“造血”,使其获得循环发展,从而实现城乡统筹。

二、发展乡村经济实现城乡统筹的模式选择

城乡差距不是人类一开始就有的,但是自从城市形成一开始就产生了城乡差别。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乡对立越来越突显,人们开始了缩小城乡差别的思考与尝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世纪初的一些著名思想家,像欧文、傅立叶等,都提出了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并且提出了详细的方案,但他们的思想多是空想。马克思也提出要消灭不合理的城乡分工,消除城乡对立,实现城乡一体化,他认为前提是从根本上消灭私有制。

城乡差距的存在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现象。在私有制、阶级消灭以前,城乡差距存在有其需要,但是又不能任其差距扩大,扩的太大就会出问题,关键就是正确把握这个度。当前,我国城乡差距已经到了世界第一的这个位置,[2]这样的一个城乡差距,不但不利于乡村的发展,也不利于城市的发展,不利于整个国家的协调发展,因此必须改变。在中外历史上,如何缩小城乡差距,有许多模式选择。

模式一:发展乡镇企业能否实现城乡统筹

城市是通过工业发展起来的,农村能不能也通过发展工业起来?在我国历史上已经做过这方面的尝试。我国曾经有过这样的阶段:乡镇企业大量发展,叫异军突起,一度占到我国工业的25%左右。通过发展农村经济,理论上说是能够解决城乡收入的差距,解决劳动力转移等问题,从而形成中国特色的城乡统筹之路。实际上这条路是走不通的,因为工业天然在城市而不适合农村。这个早在三百多年以前就说得很清楚,后来经济学家也在不同程度上提出了。

模式二:发展农村服务业能否实现城乡统筹

我们能不能通过发展农村服务业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呢?发展农村服务业,有利于增加农村的收入,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城乡差距,但也不能从根本上发展农村,解决差距,实现城乡统筹。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最适合发展服务业的还是城市里。现代服务业需要高技术,需要设备,需要人才,这些单靠农村是解决不了的;服务业需要大量被服务的对象——相对集中的人口。农村发展服务业,一种是可贸易的服务,另一种就是本身的服务。对其他人口地区进行服务就需要其他地区人口比较多。如果农村60%的人口,城市40%人口,服务就搞不上去;如果城市人口上升到了三五百万,服务业就会快速发展。农村人口稀少,对发展服务业是不利的。

模式三: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是民族乡村发展的最佳选择

贫困农村地区要获得发展必须依靠自身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对民族地区来说,最好的资源是民族文化资源,它比金山银山还重要。充分运用经济规律和政策优势,加强民族文化保护与产业化开发,就是在可持续发展前提下对民族乡村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为其“造血”,使民族地区的乡村获得发展,从而实现城乡统筹。具体道路是:

民族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民族地方经济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

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只有打出文化这张王牌,在文化资源上做文章,才会提高知名度,才能搞活经济。在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文化经济要先于资源经济,才能形成两者间双轮驱动互补的良性循环。在我国少数民族聚集区,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多彩的文化,优美的生态。但由于长期的交通闭塞、信息不畅通,人们的思想观念守旧等诸方面原因,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要使民族地区经济走向世界,提高其知名度,只有拿出璀璨多姿民族文化这张王牌,在文化经济资源上做文章,才是最佳的选择。贵州凯里市南花村、雷山县郎德村的成功经验就是典型案例。两地利用自身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开发独具特色的旅游及相关产品,每年接待游客上万人,以民族文化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走上了富裕之路。[3]

三、渝东南民族文化产业开发是实现重庆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

渝东南民族地区黔江、石柱、彭水、酉阳、秀山(四县一区)是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大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庆产业经济带贯通东西连接东部发达地区新的经济走廊,是重庆市实施“一圈两翼”战略“东南一翼”的基本组成部分。四县一区既是少数民族县(区),又均为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是重庆市“大城市、大农村”总体格局中发展条件最差、贫困程度最深的“农村”地区。加快这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缩小重庆市区域差异有利。消除二元结构,增强发展后劲,提升全市综合实力,实现“加快”、“率先”目标,建设城乡统筹直辖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城乡统筹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国务院3号文件和重庆市委市政府一系列关于城乡统筹的文件精神,以统筹城乡为总揽,以解决“三农”问题为突破口,调整产业结构,加速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各地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吸引外资吸引人才,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增强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

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四县一区)属“老少边穷”山区,在经济实力、市场发育、人才储备等方面,与重庆其它发达地区相比均存在明显差距。但是,渝东南民族地区具有宝贵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尤其是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异常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4](P313)民族文化按结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民族文化景观资源,主要是风景名胜区和文物古迹;第二层是民族文化风情资源,包括节庆、游艺、竞技、风味小吃等;第三层是民族文化艺术资源,包括民族戏曲、歌舞、书画、文学、雕刻、建筑等。[5]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是重庆少数民族最集中的地区,民族众多,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各少数民族以其优美动人的歌舞、琅琅上口的民谣、精美绝伦的服饰、巧夺天工的民间工艺、风格各异的地方戏曲、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形成了丰富多彩、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特别是黔江的南溪号子、后坝山歌、中塘向氏武术,石柱的土家啰儿调、土家斗锣,秀山的薅草锣鼓、秀山花灯、秀山民歌、阳戏、余家傩戏、龙凤花烛,酉阳的酉阳民歌、摆手舞、面具阳戏,彭水的鞍子苗歌、朗溪竹板造纸等1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列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黔江南溪号子、石柱土家啰儿调、秀山花灯、酉阳民歌等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渝东南地区蕴藏的这些丰富民族文化资源,为该地区文化产业的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如果将这些丰富而深厚的文化资源作为文化产业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就会效益无穷。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通知》(渝府发〔2010〕64号)指出:需要大力发展重庆少数民族文化产业。把握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特点和规律,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培育文化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形成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运行机制。结合我市渝东南民族地区建设“民俗生态旅游带”的发展目标,加强对民族地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市级历史文化名镇以及亟待抢救的传统风貌镇的保护和开发。整合我市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产业与教育、科技、信息、体育、旅游、休闲等领域联动发展。[6]

渝东南民族地区的农村是民族文化的温床与平台,弘扬民族文化离不开农村,开发民族文化产业更离不开农村,而城乡统筹的核心在于“以城带乡,以工辅农”,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因此以民族文化树立文化品牌,以文化品牌建立文化产业,以文化产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以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这是渝东南地区城乡统筹发展有效的途径和崭新的尝试。现阶段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丰富而深厚的民族文化资源未能认真发掘和整理,民族文化产业未能充分利用与开发,这不仅直接导致经济效益低下,而且也不能使优秀的民族文化得到较好地传承。通过文献整理和田野考察,深入研究民族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品牌、建立流通市场、文化服务等产业化运作方式,大力开发特色文化和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是渝东南民族地区实施城乡统筹战略、构筑先进生产力发展平台和发展先进文化的需要,是该地区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以及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需要。

[1]向朝虎.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研究[J].重庆行政,2009,(3).

[2]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全球最高,权钱交易出暴富[N].网易新闻中心.http://news.163.com.

[3]李炳昌.民族文化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

[4]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5]甘安顺.发挥广西民族文化资源优势的思考[J].桂海论丛,2002,(6).

[6]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通知[R].重庆市人民政府公报,2010,(13).

重庆市哲学社科规划项目“渝东南地区民族文化产业开发与城乡统筹发展研究”(编号:2009SH01)。

祝国超(1971-),男,长江师范学院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党的政策研究。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城乡少数民族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城乡涌动创业潮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