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到河南林州市的太行山中旅行,时常望见有花花绿绿的滑翔伞在头顶飘移,原来,这里有座山顶是著名的滑翔伞运动基地,每到节假日都有全国各地乃至国外的爱好者来这里飞。可等我爬到山顶已经是下午,因为风向的原因无法滑翔了,只剩下绿色塑胶布覆盖的山头。
挣脱地面的束缚,轻飘飘地从高处俯视峡谷里小如米粒的房屋很早就是梦想家们的追求。有人喜欢追溯说中国南北朝时的一位皇帝把政敌及其家人绑在大风筝上从邺(古代的地名)的高塔上滑翔而下,可仅有一个人在这残酷的惩罚试验中生还,后来还被饿死,这可不是美谈。
现代的滑翔伞运动史只有很短的时间,从1965年美国宇航工程师大卫·布里斯(David Brish)成功地从山坡飞起算起来也不过四十五年的历史。1984年法国登山家路易·菲隆(Roter Fillon)从阿尔卑斯山的勃朗峰上成功地飞出,使滑翔伞名声大噪,以后欧美玩这项运动的人逐渐多起来,后来还出现了利用机械动力在平地起飞的动力伞。
滑翔伞是人们实现飞翔梦想的最轻便、最廉价的工具,据说欧洲有超过三百人喜欢这项运动,可二十多年前进入中国以后,并没有像几乎同期传入的高尔夫那样流行开来。现在全国有名的滑翔基地也不过林州太行山、济南兴隆山、北京玉渡山等十多个,中国只有二三十家比较活跃的滑翔伞俱乐部,注册玩家的数量不过两三千人,真是比“小众运动”还小的“微众运动”。
滑翔伞是项富人运动吗?似乎是,因为买一般的滑翔伞具——包括伞头、吊带、备份伞、头盔、高度表等——至少需要2万元人民币,加上找专业培训学校学习的费用和找特定的山坡来回的花费,一年没有三四万玩不下来。可是这和富人们购买的高尔夫俱乐部贵宾卡比起来,似乎算不上什么贵。
和玩家聊天发现这项运动难以普及的真正原因在于,它的价格超出了普通人的承受范围,可是对中产阶级和富人来说,玩它又有一定的障碍——飞在空中看上去太危险,而且,对气象条件的依赖性比较高,这都不如高尔夫“脚踏实地”来得便利。滑翔伞的确有一定的危险性,比如有名的滑翔伞玩家——万科集团的董事长王石是以摔断一根肋骨的代价在西藏创造了中国滑翔伞攀高的最高纪录。
林州玩滑翔伞的人告诉我一个有趣的八卦,说王石几年前曾到林州滑翔,当地的政府领导试图乘此机会结识这位著名企业家——大约是方便以后招商吧,可是飞前飞后王石都有助手伺候包围,而且当天就离开林州,让热情的领导感到不是滋味。
这位官员遭到冷遇或许是在错误的时间做了错误的事情吧,最爱玩滑翔伞的人都是在身体素质和经济上有保证的企业主和高管,他们出来就是为了挣脱世间俗务而不是继续做生意,腾空以后俯视大地也许有逃逸的快感,也有征服的雄心,反正,不是为了可以结交政商关系才到山顶上来的。
周文翰,旅行作家。长期为北京、台北、香港、吉隆坡等地的报刊、网站撰写旅行、设计、艺术方面的文章,之前曾担任北京《新京报》《财经时报》文化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