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留笋密度对红脯鸡竹生长特征的影响

2011-03-26 08:38:16吴敏霞沈巧永段聚佳
自然保护地 2011年2期
关键词:新竹株数胸径

吴敏霞 沈巧永 段聚佳

(1浙江省温岭市农业林业局 317500;2浙江省温岭市城东街道办事处 317500)

红脯鸡竹(P. iridescens C, Y. Yao et S,Y. Chen)属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集中分布于浙江西南部、台湾、福建及广西、广东等省。该竹种耐低温, 笋质优良, 肉厚味鲜,是浙江省重要的笋用竹种之一。受近年来竹材和竹笋的市场价格影响,广大竹林所有者也纷纷根据市场需求采取不同的竹林经营措施,已实现竹林高产,增加收入的目标。目前最为关键的问题是要摸清林分结构, 实施科学经营,以确定竹材及竹笋二者产量的最优化。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浙江省温岭市坞根镇,东经121°16′,北纬28°19′。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温充足、降雨丰沛而季节分配不均。常年平均气温在17.3℃,1月平均气温6.7℃,7月平均气温28.1℃。无霜期约251天。每年3-6月和8-9月为两个明显的降水期,多年平均年降雨量为1649.6毫米。土壤类型为红壤。

2 研究方法

红脯鸡竹人工林于2005年按照0.5m× 0.5m进行埋鞭造林。每亩年产竹笋量500-600斤。2008年9月当年留笋停止生长后,对老竹和新竹生长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不同留笋密度的5个样地内的株高、立竹胸径、立竹枝下高,并区分老竹和新竹分别记录,其中新竹为留笋长成。样地面积为5m×5m。株数密度按照单位样地面积包含的立竹株数计算。

3 结果与分析

3.1 立竹度对株高生长的影响

人工竹林的株高随株数密度增大而显著减小(见图1-3)。(1)对于平均株高,立竹度由0.84增加到1.0时,株高由6.69m剧减到6.17m;当立竹度超过1.0后,立竹度变化不大,在6.0-6.2m范围内变动。(2)随立竹度变大,老竹株高逐渐减小,但减小幅度较平均株高小,由6.45m降至6.0m左右。(3)新竹株高随立竹度增大,株高由7.2m降至6.0m左右,其株高变幅最大。

图1 立竹度与平均株高的关系

图2 立竹度与老竹株高的关系

图 3 立竹度与新竹株高的关系

3.2 立竹度对胸径生长的影响

立竹度对平均胸径的影响总体上随密度增大,平均胸径逐渐减小,但减小的幅度并不明显。其中,平均胸径和新竹平均胸径的减小幅度均在1cm左右(见图4、6)。老竹的平均胸径随立竹度增大,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并以立竹度1.0为转折点(见图5)。

图4 立竹度与平均胸径的关系

图5 立竹度与老竹平均胸径的关系

图6 立竹度与新竹平均胸径的关系

3.3 立竹度对枝下高生长的影响

平均枝下高与新竹平均枝下高均随着密度增大而减小,由2m减小到1.5m(见图7、9);老竹的枝下高先随立竹度由 2.1m减小到1.8m,而后增大值2.0m(见图8)。

图7 立竹度与平均枝下高的关系

图8 立竹度与老竹平均枝下高的关系

4 讨论与结论

红脯鸡竹人工林的生长状况与留笋量(即新竹株数密度)有密切关系。不同类型株高均随着株数密度的增大而减小。这主要与竹林养分供应有关。单位面积立竹度越大,可获得平均养分就越少,同时养分没有及时补充,导致立竹株高随立竹度增加而呈减小的趋势。立竹胸径和枝下高除受养分供应状况影响外,还与密度和光照有关。其中,密度因素不仅包括栽植密度有关,还与生长期间的间伐有关。密度因素主要从样地胸径和枝下高的平均值随立竹变化可以体现;而间伐则从老竹的胸径和枝下高随立竹度变化看出。起初,立竹度相同,竹林的胸径和枝下高差异不大,但是间伐过程导致老竹呈丛状分布,光照受到影响。而新竹由于在竹林间隙中成长,其胸径和枝下高则随着立竹度增大呈现减小趋势。

猜你喜欢
新竹株数胸径
白城山新1号杨育苗密度研究
武汉5种常见园林绿化树种胸径与树高的相关性研究
我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优质米水稻品种龙稻18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新农民(2019年9期)2019-02-19 14:19:13
福建省森林资源监测体系抽样调查中胸径测量精度范围的精准确定
巧解“植树问题”
春季保护地蔓生四季豆每穴株数与栽培密度试验
这是谁的车
身边这点事
身边这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