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祯璋 赵家民 黄贞瑜 董心平
失落的福建客家族群聚落——以台湾嘉义县大林镇为例
方祯璋赵家民黄贞瑜董心平
大林镇,旧名“大莆林”。位于台湾嘉义县北端,北邻云林县大埤乡、斗南镇、古坑乡,东邻梅山乡,西邻溪口乡,南接民雄乡。1920年台湾地方改制,于本地设置“大林庄”,1943年10月1日升格为“大林街”,隶属台南州嘉义郡管辖,后设台南县嘉义区大林镇,1950年行政区域调整,改为嘉义县大林镇至今。据考证,天启元年(1620)福建漳州人颜思齐,在本县西半平原一带建立十寨立基开垦;康熙23年(1684)嘉义设诸罗县前,汉人薛珍允(漳州海澄人)已开垦大林、民雄一带,建有数座灌溉埤、圳,相对于台湾其它地区而言,本镇是汉人较早开垦的区域之一。
大林镇初垦时期以客家人居多。有关台湾嘉义县大林镇住民的祖籍分布,《嘉义县志》第三卷《住民志》第二篇《氏族》第二章《嘉义县的客家人》第四节——大林镇[1]记载如下:“大林是嘉义县福佬客人数最多的地方,日治时期昭和元年(1926),大林住民祖籍是广东省潮州府的有200人,祖籍是广东省嘉应州的有3,500人,祖籍是广东省惠州府的有500人,以上总共有4,300人[2](按:依书面统计应为4200人),人数是相当多的,加上漳州府籍的也有部份是客家语群,因此可以确认大林是嘉义县境内福佬客人数最多的地方,当时全大林的人口总数是13,500人[3],可以说当时的大林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原是客属族群。”按此,接受采访的郑朗云先生认为,1926年嘉义郡大林庄(今嘉义县大林镇)住民祖籍广东的有4300人,这些人都是“福佬客”;据此,《县志》的相关编修者认为,当时的大林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原属客家族群。其中既有来自广东的,也有来自福建漳州的,但是以广东籍为主。
然而,2010年本研究团队为配合南华大学“小区人文环境再造”之社会服务课程,对大林镇公所进行非正式的邻里调查,发现该镇大多数住民皆以闽南语沟通,这与南台湾的六堆或北台湾的苗栗、新竹地区可以随处发现以客家话谈论有所不同。同时,还发现多数镇民对其祖籍的认知有一定程度的差异,例如:下埤头地区明华里的耆老,在口述历史采访时,即介绍该家族迁台,可溯自明郑时期,是郑成功的部属赖刚直,祖籍在“广东、蕉岭的诏安”,这和《嘉义县志》的记载及实际地籍考证有明显差异。而且,《嘉义县志》里有关大林镇住民志的部分,在“口述访问”记录中(《嘉义县志·住民志》第283页注23、25、26),查访的徐振昆先生、简文钦先生及江寮馨老师,其祖籍为漳州诏安、南靖以及永定(后文将述及),且各姓宗族已经很明确与大陆祖地取得联系,不可能自称为粤籍客属族裔。同页“注28”述及“刘兰妹等访问纪录”,“有耆老认为三角里整庄都是客家人”,实际上,刘姓祖籍为汀州府永定县(后文将述及)。也就是说在整个“口述访问”中,并无所谓粤籍客属族裔。
故本研究认为县志相关记载,是有所争议的。为免日后岁月更替,星换物移,族裔未能清楚其原属族群及其人文历史,并“基于记忆是未来的种子”,本研究特调查本镇之人文历史、族姓渊源,希望藉此厘清大林早期移民之祖籍。
为求还原本镇移民族群祖籍分布形态,本研究搜寻明末至今有关大林的移民动态、史证及民政文献等数据,并进行比对考证。
(一)日治前粤籍民众渡台情况
1.1875年渡台禁令解除前粤籍民众渡台情况
有关台湾早期粤籍客家的移民,《重修凤山县志·风土志》载及:“台自郑氏挈内地数万人来居兹地,半闽之漳泉、粤之惠潮民”[4]。唯尽管有此说法,明末清初随郑氏来台的粤东客家人,据黄叔璥《台海使槎录》[5]记载,大多为清廷遣散回籍,亦即当时留台之粤籍人士应为极少数。
入清以来,政府一直严禁内地民众偷渡台湾,对粤客移民或偷渡台湾的现象,清政府前、中期持超乎保留、观察或容忍的界线,甚或可说是有相当程度比对闽籍人士的相同作为,更加痛恶及亟欲制止。据《台海使槎录》卷四《赤崁笔谈》[6]载:“终将军施琅之世,严禁粤中惠、潮之民,不许渡台。盖恶惠、潮之地素为海盗渊薮,而积习未忘也。琅殁,渐弛其禁,惠、潮民乃得越渡”。当然施琅任福建水师提督时期是否严禁粤人入台,以及伊能嘉矩在《台湾文化志》里所陈“大陆人民渡台需领有照单,经台厦兵备道稽查再得台湾海防同知验可始许放行、不得携带家眷、严禁粤地人民渡台”等规定的真实性,即今在学术界尚有许多争论。但从《乾隆朝上谕档第六册》所载“乾隆三十六年(1771)四月十三日对大学士刘字寄福建巡抚钟的‘上谕’”里,我们发现一个特殊的情况:台湾的相关上级主管官员对粤籍人士并不信任,甚至有人奏请“嗣后广东人任台湾文职者,概令回避一折……现在台郡武职闽籍并不回避,而文职则概屏粤人……”。也就是说,一直到乾隆三十六年,清政府在台湾官员的选派上,对于广东粤籍人士事实上还是存有一定程度的戒心及排斥感。
这样一来,福建人偷渡台湾,不仅有地理上的优势(厦门是当时偷渡台湾的主要出发地);同时更由于语言的相似、族群的认同性帮忙,其偷渡台湾比粤籍民众方便得多,故粤人移民或偷渡台湾的数量也相对闽人少。有清一代,偷渡台湾的现象屡禁不止,到了乾隆三十四年(1769)十月,“台湾流寓内闽人约数十万、粤人约十余万,而渡台者仍源源不绝”[7]。但整体而言,闽籍移民远多于粤籍。
2.禁令解除后粤籍民众渡台情况
粤籍移民较有组织移民来台应在清光绪元年(1875)清廷解除内地人民渡台禁令,于厦门、汕头及香港各地设招垦局时期。根据《台东州采访册》[8]记载,当时清政府设招垦局,以免费乘船,供给口粮、耕牛、农具、种子等等作为奖励。但是查陈英先生所撰《台东志》之《垦务》中却载:
谨按光绪元年,设招抚局于埤南以抚番,始于袁同知闻柝;其招民垦荒,亦始于是年十二月。据袁氏《开山日记》所载,有“禀准给予经费”之语……日记又云:“三年春间,巡抚丁公日昌派员在广东汕头设局招募潮民二千余名,用官轮船载赴台湾;先以八百余名拨交吴统领安插大港口及埤南等处开垦。闻所招募,半系游手好闲之徒,不能力耕;即禀陈:‘埤南阖境安插潮农,殊多不便,不若就近招募为善。请即裁撤汕头招垦局,停止招来’。奉批:‘准停办。其已到之五百余名拨来埤南,仍须要为安插’。至安插何处?亦未载明。查今大港口只有民人六户,惟大庄、客人城等处民多粤籍,殆即当年汕头所招者……而前巡抚丁公则疑抚番、垦荒,尽属粉饰,毫无实际。由今察之,二者之说各有见地,皆非虚言也。今设抚垦局三处,宜并记之。”[9]
由上所述可以得知,光绪三年(1877)春在广东汕头招募潮民2千余名,用官轮先载800名赴台湾,这800名潮民并无移民大林的史料证据可考。虽然清政府于新开辟的后山等地,为施行抚民措施,费了相当大的心力去谋划,但收效却不显著,且由于支出的经费相当浩繁,因此光绪五年九月(1879),分巡台湾兵备道张梦元裁撤招垦局,开垦事宜改由民招民垦方式进行,就地招募台湾民众拓垦[10],由此又证;其后没有大量粤籍移民的官方登载,至于原有谕令要安插埤南的五百余名粤籍拓民,依前文所载留在当地外围区域,迁移到大林镇的可能性很小。
3.日治前大林早期移民之祖籍考证
在移居台湾合法化之前的漫长时期,对偷渡客进行统计、分类是不现实的。即便政府开放渡台后,见载于史料的,也是那少有的官方组织的招垦活动;实际上,绝大部分人移居台湾并非官方组织。故只能说日治前,整体而言,台湾移民以闽、粤为主,而闽人远多于粤人。具体至大林镇,再无更具体的史料,因而无法确切统计闽、粤籍移民数量。但是,考察大林各主要姓氏的源流,从中可窥视早期大林移民祖籍的大致情形。
据《嘉义县志》载,大林镇相关姓氏中几无明代及清代早期移民出自嘉应州,因为在该时期所谓嘉应州尚未命名[11]。而本镇清朝时期的移民大都来自诏安、平和、南靖、云霄等县靠西或北边的山区,这些地区皆有一些闽南人与客家混居,乃至纯客家的乡镇[12]。据福建师范大学庄初升、严修鸿1992~93年间的调查,现在漳州地区还说客语或闽、客双语的地方,包含南靖县默林(包含清代的长教乡)、书洋,平和县长乐、崎岭、九峰、国强、大溪,云霄县下河、和平、常山,诏安县秀篆、官陂、霞葛、金溪(今名红星)、太平,以上这些说客语或闽、客双语的乡镇,经查反倒有许多族裔现居于大林镇。
依镇公所2005年统计,大林镇住民共计35,270人[13],前十大姓氏中其祖籍可考为福建客家者分别为:第一大姓简,有3,705人;第二大姓陈,有3,083人;第三大姓林,有2,604人;第四大姓江,有2,374人;第六大姓刘,有1,819人;第八大姓吴,有1,355人,人数总计16,160人,接近总人口的二分之一,不应谓不多。其祖籍考证具体如下。
简姓。明未清初随郑成功大军渡海来台,现为大林镇第一大姓的简姓,大多来自福建漳州府南靖县,均属简德润八大房后裔。入台时间有随郑成功大军者,有清领台湾之后者[14]。入垦嘉义县状况,叙述如下。第七房,简贵智派下:清雍正年间,简修远、简克广、简克辉、简宜弘、简桂、简容元、简衷等,先后入垦今嘉义县大林镇;第八房,简贵信派下:清雍正、乾隆之间,简勇修、简义和、简义谋、简文字、简由结、简阿狮、简永道、简马三、简阿怀等,先后入垦今嘉义县大林镇。清乾隆六年(1741),简氏族人在诸罗县大莆林(今嘉义县大林镇),兴建简姓宗祠,名“追来祖庙”,于乾隆十年(1745)落成,后经几次修建,迄今仍保存完好[15]。亦即,纵或时至今日大林镇的最大宗族,还是福建漳州的南靖客家族裔。
陈姓。陈姓族群在康熙初期入垦大林。《台湾史》:“明郑北路之拓殖……崁头厝庄头庄……为漳州移民陈石龙等拓佃开垦。崁脚庄……郑氏屯弁、薛姓所垦均在云林县古坑乡。”杨绪贤先生所著《台湾区姓氏堂号考》一书亦记载:“康熙中叶,漳州府龙溪陈氏入垦古坑,四七年移垦梅山”。来自漳州的陈石龙先入大林镇开垦,其后于康熙中叶结合同祖籍地的薛大有、翁宽云等入垦,并于成员足够时再带领部分人员移垦梅山。正如庄英章先生的宗族发展研究中所强调:台湾早期移民偏向祖籍地之地缘结合,到第二阶段才有血缘的宗族组织。
林姓。入垦大林的林姓,正如《南靖与台湾》作者林嘉书指出,南投草屯的南靖林姓(台湾中研院民族所林美容家族)原也是福建宁化迁到南靖和溪镇麟野的客属。嘉义大林林姓来源同于草屯。另;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漳浦县林云从入垦今嘉义大林,其子林委再移垦台南市南区,后成为台南望族[16]。
江姓。清雍正八年(1730),永定县高头乡全丰里半泽甲的江达选、江士浩、江东永叔侄三人入台,江姓人氏入垦今嘉义县大林镇沟背。[17]建有江姓宗祠“济阳堂”,殿宇仅一进,一本间,对联“御史风高愿神祖武,宣城笔艳大启人文,祖庙仰巍巍,轮奂常新垂百世,先灵昭赫濯,蒸尝勿替永千秋”,是江姓大公厅[18]。另有永定县的北山房渡台始祖江日亨,渡台后在今嘉义县大林镇三角里北势仔拓垦[19]。而原籍福建漳州、于清康熙中叶入垦大莆林林子头的移民江大庭,生子江南春,其孙江文蔚[20]于1909年3月继任其兄江国俊为大林区长,至1928年8月总计19年,在日据时期对大林镇政、经有很大的影响力[21]甚至可达台南州厅。
刘姓。最早渡台的刘姓客家人是随郑成功部队撤退台湾的福建汀州府的刘国轩将军[22]。刘国轩于康熙元年(1661)来台,其第一房巨源公后裔刘文科于乾隆五年(1740),入垦今嘉义大林,再分传至嘉义梅山[23]。据查刘家祖籍福建省汀州府永定县溪南里田背乡大阜村(田螺坑),据《台湾区姓氏堂号考》[24]一书所记:乾隆五年(1740)刘文科入垦今嘉义大林。
吴姓。可考证在清乾隆年间漳浦县人吴奇卫、吴奇赐入垦今嘉义县布袋镇。清乾隆年间,吴奇爵入垦今嘉义县大林镇[25]。大林甘蔗仑的吴姓人口占该聚落总人口的24.6%[26]。
此外,台湾十大姓以外的赖、薛、许、徐等姓氏,其祖籍也是福建客家。
福建漳州府平和县人赖刚直,相传随郑成功渡台,为其部属,奉命在天兴县八掌溪仑子顶屯田,即今嘉义县中埔乡和睦村一带,开垦拓荒,辟田一千余甲,是嘉义置县(由天兴县改为诸罗县)后,有史可稽的最初拓荒者之一[27]。亦即最早进入嘉义县境者为漳州的河洛人与客家地区人士,而且要能开垦千甲田地,相信人数与组织应该相当庞大,同时依当时移民聚族迁移的习性,可认定应为赖氏同族或同乡亲友,由此可证该一时期大林镇甚至嘉义地区的福建漳洲客属移民,所占的比例是相当高的。
其次是福建海澄人薛珍允之第四子薛蒲,依《云林县发展史》记载,“字登选,福建海澄人。父薛珍允于康熙中叶只身渡台,居府城招徕流民,从事拓垦,经营有成,娶林氏女,生四子,殁于1711年。薛蒲为珍允之第四子,生性聪颖,因家富而捐得贡生,少怀大志,于1785年后迁居诸罗打猫堡大莆林庄(今嘉义县大林镇),承袭父兄拓垦事业,开拓今民雄、大林一带土地。至康熙末及雍正初年,以斗六堡之南方东耕(今云林县政府一带)地方为中心,绵亘至古坑、内林一带,纵横十余里,先后开拓土地达2,000甲。由于薛蒲开拓斗六东部丘陵有成,闻风继起者日众,在乾隆中叶,斗六东部草莱未辟之丘陵,均已成为良田”[28]。
乾隆九年(1744),世居福建漳州南靖县石亀溪的许姓人士,其第十三代许朝梁渡台,到今嘉义县大林镇中坑开垦,第十五代许凤渊转移到今南投县草屯镇溪洲猫罗溪侧,今大林镇中坑尚有南靖厝、石溪等原乡地名[29]。再者;徐氏族人在明、清二代渡海来台者,以徐云崖派下居多。移居嘉义县者,主要是来自福建漳州府诏安县,明永历十九年(1665),徐远入垦嘉义朴子大槺榔西堡槺榔庄(今朴子市、六脚乡一带)[30]。
综上,明末至日治前,移居大林的闽籍客家人数量是相当多的。但由于没有精确的统计,至此仍无法判断大林客家以闽人还是粤人为主。只有到了日治时期,日本对台湾人口进行统计,我们才有了确切可用的数据。
(二)日治时代粤籍民众移居大林概况
日治时期,台湾民众反抗日本事件频发。在此期间,大量台籍人士(包括闽、粤籍)遭到屠杀或潜逃、移民回大陆,极少有大陆移民入台。此外,为了治安之考虑,日本对进入台湾的“清国人”控制非常严格,1895年颁布《清国人台湾上陆条例》以控制清国劳工及没有特定职业者进入台湾,次年开始实施。1897年获准入境台湾的“清国人”只有1472人[31],而这1472位“清国人”只能居住于淡水、基隆、安平、打狗等四个通商口岸(条例第13条),不得进入台湾山区[32]。由此,可以确认他们没到大林镇。1898年台湾总督儿玉源太郎发布“府令第九十八号公布《清国茶工券规则》”,对雇用的“清国茶工”要求更严格[33]。这些“清国茶工”必须住于“外国人杂居地区”,不得随意至杂居地区外活动[34]。大林镇根本不产茶叶,这些“清国茶工”转迁至大林的机会就更少了。
之后台湾总督府总共进行了七次全面的调查(台湾的土地、人口调查)。1905年的第一次临时户口调查,还是全亚洲第一,当时登记大莆林街七十七番户、二百八十七丁口[35]。1915年的台湾临时户口调查(第二次)结果《大正四年第二次临时台湾户口调查概览表》于1917年公布,其中嘉义厅打猫北堡(今大林镇)汉人12612人,其中福建12606人;广粤籍人士仅男3人女3人,总数为6人(如下表1)。此次调查,不论是人群别、行政区别的细分程度皆为七次之最,计有12厅、237堡/里/市/屿/澳、2961街/庄/村/社/乡的资料键入。到1920年的第一次国势调查统计,大林总人口亦只增加581人。
表1 第二次临时台湾户口调查(1915年)
以上资料表明,1920年以前大林住民以福建人为主,相比之下广东人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没有大量移民涌入的情况下,明清时期的大林住民,应该与此时一样,以福建人为主。
广东人数量突然增加,是到了1926年。据统计,当时大林庄的汉人总数增加至13,500人,其中福建籍9,200人,较十年前的1915年少了3000多人;而广东籍人口则由十年前的6人,突增为4,300人(如下表2)。姑且不论此数据是否准确,即便1926年大林庄确有4,300住民来自广东,也并不能说明其全部为客家人。而同一时期大林庄来自福建的9,200人中有多少客家人,亦未说明。《嘉义县志》却将这4300人直接归类为客家人,从而造成大林镇客家祖籍以广东为主的印象。这在统计采样上有误差。
表2 1926年嘉义各庄乡贯别调查表单位:人
依据同样的数据,2009年张富伟、陈如忆将嘉义地区居民的祖籍分为泉州府、漳州府、龙岩州、福州府、兴化府、永春州,属福建省;潮州府与客家人则分别单列一项,而不列嘉应州或惠州[36]。其中,潮州300人,客家人4000,实际上,与表二统计的潮州(300)、嘉应州(3500)、惠州府(500)总数4300人一致。也就是说,作者认为客家人指来自嘉应州、惠州府的移民,潮州人不应计入其中。可见,在台湾对客家人的定义是较为矛盾的。部分学者认为单就语言区分闽、客即可,又另一部分则以地区分类,所以在人口统计上就可能产生问题,如前述《嘉义县志》认为粤籍人士皆为客家;张、陈虽将潮州独立于客家之外,却认为嘉应州、惠州移民皆为客家人,漳州、龙岩则与客家无关。事实上,清代广东嘉应州、福建汀州、江西赣州为公认的客家三州,是客家的主要聚居地。是故,县志所指“福佬客”不能不将漳州籍的长汀、永定、龙岩、南靖等地,甚至部分安溪籍的客籍人士列入。
除去统计分类上的偏颇,在没有大量大陆民众首垦大林记载的情况下,惟一可能使大林客家人祖籍发生变化的,只有北部客[37]。北部客移居大林的情况如何?
据《嘉义县志·住民志》第268页载,“……明治四十三年(1910)以前的嘉义县户籍资料,并未发现所谓的北部客移居嘉义,大正四年(1915)的资料有二百多人”。第275页又载,大林的北部客家人,系1916年从苗栗铜锣南迁至大林,当初南下到今日云嘉交界处的溪流打石头,以做为堤防护岸之用,并以此定居大林三角里,目前住在“石寮仔”、“下寮仔”的北部客家人后代大约有三十多户。可见,1916年确实有北部客移居大林,只是没有记载具体的数据。
到1920年,北部客人数增加至近三千人;到了1935年时,人数增加到近万人[38]。那么,1935年嘉义的近万北部客中,又有多少人分布在大林呢?
表3 嘉义各乡北部客人口统计表(1925-1935)
从表3看,这些北部客主要集中在中埔乡、大林镇、竹崎乡、梅山乡,中埔乡人数最多,占总数的1/3强;大林镇次之。假使1925年移居大林的211名北部客全部为粤籍,从数量上看,也不可能使4300名“福佬客”的祖籍结构发生突然改变。因此,基于此期间大林并无大规模的大陆来台首垦移民的记载,而北部客在台的二次移民数量有限,此时大林的客家祖籍仍应以闽籍为主,而不应突然变成以粤籍为主。
(三)光复后至今大林镇客家族群概况1945年台湾光复后,台湾族群发生较大变动,大林镇的客家祖籍是否也发生大变动呢?从1946年之后的人口统计看,大林镇各年的人口变化属自然消长现象(如下图1),故可断定台湾光复之后并无大量客家族群移入现象,自然也就不会改变其祖籍结构。
图1 大林镇每五年人口统计(1946~2011)
综上所述,明清以来大林镇的客家移民,应大多来自福建,纵或至今其主要姓氏之祖籍仍以福建客家地区为多。是故,1926年大林的客籍人士不可能突然转变成以粤籍为主,事实上,此一时期大林镇的“福佬客”仍应以福建客家为主。然因过去五、六十年间两岸隔离政策使然,以及台湾基于政治上的考虑,推行“去母语化教育”因素的影响,让在台湾的许多福建客家人逐渐遗忘其原乡祖地和所属族群,并误以为只要是客家人就是从广东的蕉岭或梅县迁居来台。绝大多数子孙并不了解原乡祖地,甚或谬误于口耳误,传导致积非成是。
当然,本研究并非否定广东粤籍人士在大林镇存在的可能性,实际上粤籍人士在本镇仍占有一定人口比例,但移民时序慢于漳州客籍族群。
注释:
[1]《嘉义县志·住民志》,嘉义县政府出版,2009年12月,页282。
[2]林德政采访、记录,《郑朗云先生访问记录》,1990年2月12日,嘉义新港。郑朗云先生在接受访问时,他说明其家族清代自广东潮州府迁至新港,其祖父在世时,至老犹保存广东潮州腔的闽南话。
[3]台湾总督府官房调查课,《台湾在籍汉民族乡贯别调查》,昭和三年(1928)。
[4]《重修凤山县志》(台湾文献丛刊第146种),卷三,风土志,页45。
[5]黄叔璥,《台海使槎录》(台湾文献丛刊第4种),卷四,《赤崁笔谈》,页92。
[6]黄叔璥,《台海使槎录》(台湾文献丛刊第4种),卷四,《赤崁笔谈》,页92。
[7]《乾隆朝上谕档第五册》所载“乾隆三十四年(1769)十月二十五日,奉上谕据崔应阶奏,对大学士尹字寄闽浙总督崔、两广总督李、福建巡抚温、广东巡抚钟的上谕”。
[8]胡传:《台东州采访册》(一册86面,51,600字)不分卷。胡传于清光绪十九年在台东直隶州知州任时,适台湾倡修《通志》,各县厅编造采访册。
[9]陈英撰《台东志》一卷,作为《附录》。英为割台前台东抚垦局长、补花莲港州同,所撰《台东志》较胡傅《采访册》为晚,可补《采访册》之不足。
[10]伊能嘉矩著(1928),江庆林等人译,《台湾文化志》(下卷),台湾省文献委员会编译,1991,页175。
[11]嘉应州于清代才开始设县,辖兴宁、长乐、平远、镇平等地;雍正十一年(1733)升格为乡县置;嘉庆十一年(1806)升为嘉应府;十七年仍改为直隶州,辖境有今广东省梅州、梅县、平远、蕉岭、兴宁、五华等市县地。
[12]吴中杰《台湾漳州客家与客语》第二章之《台湾福佬客分布及其语言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华语所硕士论文,1999,页10~56。
[13]《嘉义县志·住民志》,页320。
[14]黄伟华“漳州南靖长教简氏大宗祠”长教简氏族谱记载家族中,曾经有大批子孙迁往台湾开基。他们中有的是随郑成功的部将东征驱荷而定居在那里,有的是逃荒避乱去的,还有的是去台湾教书谋生的。据统计,各个时期迁往台湾的共有400多人,其中,全家迁台的有47户,夫妻双双去台湾的有25户,父子、母子相随迁台的有29户,兄弟一起赴台的有65户,还有单身渡台的110人。
[15]《嘉义县志·住民志》页360、362。
[16]财团法人全国林姓宗庙编辑委员会,《重修林氏大宗谱》,1984年10月,页133-159。杨绪贤,《台湾区姓氏堂号考》,页184。
[17]《嘉义县志·住民志》,页376林德政采访、记录,《江寮馨先生电话访问记录》,2007年8月6日。
[18]林衡道,《大林镇江简林各祠堂》,《台湾文献》,第33卷第22期,1982年6月。
[19]《嘉义县志·住民志》,页376,江寮馨先生提供,2008年8月12日。
[20]《台湾日日新报》1918年2月7日报导:“嘉义厅大莆林区长江文蔚氏,因见现今物价腾贵不知所止,细民益陷于困穷,特以百圆为救助费,请打猫支厅为之分发,亦可云奇特已。”
[21]《台湾日日新报报导》1909年12月9日:“打猫旧南港间之轻便铁路,乃江文蔚等之经营者,其延长8哩轨1一呎7吋半,轨条9磅。资金28,000圆,一年付一成三之分配,然此轻铁专以送货物为主,现之货物或由牛车往来者甚多。唯在经营之如何,欲再扩张其收入,实甚容易。”[22]刘名扬着客家大埔刘派(刘承豪)与新竹内山之开发(本研究计划系接受行政院客家委员会奖助)。
[23]钟晋兰《浅论闽西与台湾客家的关系》,新华网福建频道2007.12.30。
[24]杨绪贤编撰,《台湾区姓氏堂号考》,1978年版。以全国各户政事务所1978年6月30日之口卡资料为准,逐张际算统计会编成《台湾区各县市分姓人口统计表》,共得一千六百九十四个姓氏,其中单姓者有一千六百一十一个,复姓有七十五个,三字姓四个,四字姓四个,这是本省姓氏搜集第一次完整的数据。
[25]杨绪贤,《台湾区姓氏堂号考》,页209。
[26]陈绍馨,《台湾的人口变迁与社会变迁》,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4.11第六版,页436。
[27]杨绪贤《台湾区姓氏堂号考》,页244;《嘉义市志》,卷7,《人物志》,页33。
[28]刘世温,《云林县发展史》,1997,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
[29]《草屯溪洲许氏族谱》。页368
[30]《台湾省通志》,卷2,《人民志·氏族篇》,页126。
[31]《台湾总督府第二统计书》,台湾总督府民政部文书课编,1900.08,页84。转引自:黄信颍,《日治时期台湾“外国人杂居地”之空间研究》,2002.07,页3-24。
[32]《台湾总督府公文类纂》,1898年甲种永久保存八卷一二,《外国人台湾内地旅行关件》,微卷编号:00247,转引自:同上31。
[33]训令第一二八号,清国人制茶职工雇使关,训令,《台湾总督府报第一七八号》,台湾总督府发行,1897年10月15日,页63,转引自:同上31。
[34]《总督府公文类纂》,1897年甲种永久保存一二卷一0,《本岛在留清国臣民取扱心得》,微卷编号:00132。转引自:同上31。
[35]大莆林即今大林,番户为汉人街庄番号,自街庄之一边起按住屋的顺序编第一番户、第二番户……一栋房屋住有数户时加之一、之二予以类推。见《嘉义管内打猫各堡采访册》内第22页及第23页图。
[36]张富伟、陈如忆:《嘉义地区居民祖籍分布图—以1925台湾在籍汉民族乡贯别调查为蓝本》台湾的语言方言分布与族群迁徙工作坊2009场次南区(中山大学文学院),2/19(四)主办单位:国立台中教育大学台湾语文学系协办单位:国立中山大学文学院、国立东华大学原住民民族学院民族发展所指导单位: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
[37]“北部客”一词,指在台湾北部定居之后,再往台湾其它地区移居的客家族群。
[38]《嘉义县志·住民志》第268页。
责编:蔡惠茹
作者简介:(方祯璋,南华大学兼任助理教授;赵家民,南华大学环境管理研究所助理教授;黄贞瑜,南华大学兼任讲师、嘉义县大林镇镇长;董心平,南华大学环境管理研究所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