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霞
(湖南文理学院 学报编辑部,湖南 常德 415000)
建构主义理论视野下高校学报地域特色栏目的构建
刘晓霞
(湖南文理学院 学报编辑部,湖南 常德 415000)
高校社科学报面临着“千刊一面”、“低水平重复”的困境,求特色谋发展已成为地方高校学报的共识,设置地域特色栏目是高校社科学报打造期刊品牌的有效举措。在建构主义理论的视域中,地域特色栏目的构建离不开编辑的主体意识,需要编辑在对地域特色资源和地域特色栏目学术资源的认知中来确立。《武陵学刊》特色栏目构建的实践表明,特色栏目的构建离不开编辑的主体性,对地方特色资源的认知过程中编辑应该具有历史意识、比较意识、拓展意识和时代意识。
高校学报;建构主义;特色栏目;主体性
我国有1 300多家高校社科学报,每年刊载论文不少于18万篇,但除少数名校学报外,所刊载论文能够产生重大影响的屈指可数[1]。有相当数量的学报发表的文章几乎不被引用和转载,因而没有什么学术影响,以至于有“学报生产垃圾”之诟病。从《东吴月报》的创刊词“表学堂之内容,与当代学界交换知识”,到《北京大学月报》的使命“以刊载本校教师和科研工作人员的创造性学术论文为主”,综合性、内向性成为高校社科学报在办刊理念上的特点。我国的学术研究已全面融入国际学术潮流,日益向专业化、纵深化发展,高校数量也由解放前的66所发展到2 000多所,但高校学报却仍因循着泛综合化、自留地式的办刊模式,与“学术期刊应是有明确专业分工的公共平台”这一国际通行的定位渐行渐远,弊端日益显露。“千刊一面”、“低水平重复”成为学报难以治愈的顽疾。高校学报要走出“千刊一面”的困境,就要走特色办刊之路[2]。学报特色,就是学报显著区别于其他学报的风格和形式。特色栏目是特色办刊的体现,它构成了学报品牌的骨架,是学报脱颖而出的亮点,是吸引读者的磁石。
现今各种学报特色栏目,按内容可分如下四类:前沿学科(如《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培育与弘扬民族精神”栏目)、新兴学科(如《清华大学学报(社科版)》“科技与社会”栏目)、传统学科(如山东大学《文史哲》“疑古与释古”栏目)和地域文化(如《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岳麓书院与湖湘文化”栏目,《武陵学刊》“细菌战罪行研究”栏目)[3]。前三种内容的特色栏目主要存在于名校学报中。相对而言,他们拥有丰富的学术资源,校内具有稳定的作者群,对外稿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而对于地方高校,由于没有学科和学术优势,选择前三种内容的特色栏目具有较大的困难。但地方高校所在的地域一般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或独特的地理资源,地方高校学报设置以地域历史文化元素或独特资源为内容的特色栏目,就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由于地域历史文化元素或资源本身就具有“人无我有”、“独一无二”的特点,地方高校学报完全可以凭借其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栏目。栏目支撑着刊物,富有鲜明特色的栏目更是刊物的“擎天柱”。只有栏目有特色,刊物才有个性和风格,从而在众多刊物中脱颖而出。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此后科尔伯格(O.Kernberg)等人进行了不断地补充与完善,形成一种较为有效解释行为变迁的认知模式[4]。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认识个体与周围环境通过“同化”与“顺应”两个相互作用的形式逐步建立起来的,认知发展受三个过程的影响:同化、顺化和平衡[5]。认识的本质是认知个体的构造过程,知识是认知个体认识的结果,认知个体的主体意识起着关键作用。
(二)地域特色栏目构建的主体性
以建构主义理论的观点看高校学报地域特色栏目的构建,栏目的构建过程就是学报主体——编辑的认识过程,就是编辑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与周围环境达到“平衡”的过程,亦即编辑对地域特色资源的认知过程,对地域特色栏目学术资源的认知过程,整个过程都体现了编辑的主体意识。特色栏目就是编辑的认识结果,充分体现出编辑的眼光、思想和智慧,编辑对地域特色资源的主动发现、探索和对与此相关联知识的主动建构起着关键作用。
(三)地域特色栏目构建的主体性表现
地域特色栏目的建构体现了编辑对地域特色资源的认知。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资源犹如蕴藏在地下的金矿,需要编辑以独特的眼光对它进行审视;编辑对地域资源的认知如何,直接决定了学报特色栏目的质量。只有形成地域特色栏目,才能使学报的个性风格得到彰显,特色栏目也以其独特性从众多之中跳出来,超出众多,成为与众不同的“这一个”;“这一个”具有超凡的弹跳力,跳到读者头脑深处,使读者对它特别认同,备感亲切[6]。《吉首大学学报·社科版》利用地处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的地缘特点,设立“湘鄂渝黔边区研究”栏目为湘鄂渝黔边区区域经济和文化建设出谋划策,提供政策导向和理论参考,取得了较大的影响和良好的社会效应。《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利用其区位优势,主打民族牌,以“民族文化研究”为突破口,设立“壮学研究”、“瑶学研究”、“南方少数民族研究”、“广西地方史研究”等地域特色栏目,形成了鲜明的期刊特色,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利用岳麓书院学术底蕴,创刊以来就设立“岳麓书院与传统文化”专栏,近年来该专栏期期都有重头文章,成为了全国研究岳麓书院与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以上栏目的设立是编辑对地域特色资源充分认知和挖掘的结果。
地域特色栏目的构建体现了编辑对地域特色栏目学术资源的认知。地域特色栏目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精”[7],需要编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增强主体意识,不仅对地域特色资源有充分了解,而且应对地域特色栏目所依托的学术资源有深刻的认识。要清楚该地域特色历史文化资源的研究者分布在什么地方,他们发表或出版了哪些相关论文或著作,研究的主力在哪里,等等。一方面,要通过刊发高质量、高水平的特色栏目论文,引导有关学者关注并深入挖掘地域特色资源;另一方面,要通过策划相关学术选题,引导学术界对地域历史文化现象进行专题研究。编辑要主动向相关专家学者组稿约稿,聘请他们为特约撰稿专家或栏目主持人,获得他们的大力支持,建立一支以地方专家学者为主、包括省内外科研机构和高校的有关专家学者在内的高水平作者队伍。编辑要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成为特色栏目研究领域的学者,养成良好的学术判断力,敏锐发现相关特色栏目方面的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地域特色栏目的策划是基于编辑对地域特色资源的认知和地域特色栏目学术资源的认知,需要编辑不断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达到与周围环境如地域历史文化资源和栏目学术资源的“平衡”。特色栏目的策划要在地域特色资源的基础上考虑特色栏目的学术价值,要对其学术价值进行分析,看是否有深挖的潜力和拓展的空间,还要看是否具有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只有这样才能使地域特色栏目定位准确,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开设的连续性,才能保证特色栏目的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另外一个方面要通过特色栏目带动和培育一批相关的研究人员,使该特色栏目的作者队伍在稳定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学术资源源源不断,为栏目和学报的发展注入活力和生机。
《武陵学刊》(原《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坚持理论研究与关注现实相结合、宏观研究与服务地方相结合、特色研究与追踪前沿相结合的办刊思路和学术品格,组织策划特色栏目和专题文章,用特色栏目彰显刊物特色,用专题文章聚集优质稿源,取得了可喜的办刊成绩,转载量和影响因子逐年上升,仅2009年就有6篇文章被《新华文摘》转载,还有不少文章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光明日报》、《北京大学学报》、《高校文科学术文摘》等报刊转载。在全国综合型大学学报排名中一直处于同类院校的前列,2006年、2010年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成为“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武陵学刊》为了构建具有常德地域特色的栏目,充分发挥编辑主体意识,对地域特色资源进行审视和挖掘,精心策划特色栏目,保证栏目既具有地域特色又具有包容性、既具有学理性又具有现实性。确立特色栏目后,主动向相关研究专家学者约稿,聘请学术名家为特约撰稿专家或栏目主持人,建立了一支相对稳定的高水平的作者队伍,为栏目的可持续发展储备了资源。近年来,《武陵学刊》成功地构建了“细菌战罪行研究”、“环洞庭湖社会发展研究”和“中华德文化研究”等地域特色栏目。
1941年侵华日军细菌战作战部队在中国许多地区,如湖南常德、浙江义乌、广东、云南等地实施细菌战,致使这些地区鼠疫、霍乱流行,造成大量中国平民死亡。细菌战是“二战”时期日军重要的战略安排,其规模之大、中国民众受害之深,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生化武器又伴随着恐怖主义的幽灵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安宁。为此,《武陵学刊》以本校“细菌战罪行研究所”为依托,于2002年设立了“细菌战罪行研究”栏目,为揭露细菌战罪行、澄清历史真相、维护法律尊严和世界和平展示了一批又一批重要的理论成果。该栏目主要有如下特点:一是作者队伍整齐。有国外专家学者,如日本东京女子大学教授聂莉莉,日本知名电视编导、记者近藤昭二,日本著名律师一濑敬一郎等;有国内专家学者,如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力、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沙东迅等;也有校内专家学者,如“细菌战罪行研究所”原名誉所长、教授杨万柱,现任所长、教授陈致远等。二是研究视域开阔。有对侵华日军细菌战罪行的揭露,也有对日本国家意志对细菌战隐匿情况的曝光;有对日军细菌战口述史料的记录,也有受害民众记忆的人类文化学思考;还有对侵华日军细菌战诉讼案判决意义的审视。三是学术质量上乘。刊发的文章在充分占有史料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学理分析,在回溯历史的同时上升到对现实和未来的思考和探询,在对细菌战史的切入中历图作宏观的扫描和审视,在客观冷静的叙述中有对历史和人类良知的理性的拷问。四是社会反响良好。有多篇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和《文摘报》等权威性二次文献全文转载或转摘,专栏的学术文章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如“第二次日本细菌战罪行国际学术研讨会”和“亚洲及太平洋战争受害者追思铭记会”上作为交流论文,文章所体现出的尊重历史的学术态度和严谨的学术理性,受到与会专家学者极大的好评。该专栏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特别推介,多次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优秀栏目”。
常德地处湘西北,“控引巴蜀、襟带洞庭”,号称“鱼米之乡”,是环洞庭湖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大力实施区域发展战略,湖南省推进“四化两型”建设,打造绿色湖南,创建国家级“洞庭湖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的宏观形势下,为了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域资源,更好地彰显地域文化特色,打造学术期刊品牌,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武陵学刊》以本校的“湖南省环洞庭湖社会发展重点研究基地”为依托,于2000年开设“环洞庭湖社会发展研究”特色栏目。该栏目以洞庭湖洪涝灾害预防与治理、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研究、环湖经济发展、环湖现代生态工业建设、环湖现代生态农业建设、环湖生态旅游建设、环湖小城镇建设、环湖土地利用及规划为主要选题策划方向,吸引和聚集了国内有关研究的优秀理论成果,刊发了一批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成为了研究环洞庭湖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理论阵地,有力地推进了该地区的综合治理和开发,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远古尧舜时隐士善卷辞帝不授归隐枉山(今湖南常德德山),德播天下,其德、善、礼思想,早于孔孟儒学和诸子百家,成为中国道德文化的渊源。《善卷祠记》留有“德山苍苍,德流汤汤,先生之名,善德积彰”之语,“常德德山山有德”之美誉也由此而来。从2010年起《武陵学刊》推出了“中华德文化研究”特色栏目。该栏目具有鲜明的特色:一是突出的地域性。“德文化”是指以常德为地理区域,以善卷为代表的或生于斯、或长于斯、或居于斯的历代名人表现出来的道德和民族精神,融合了常德地方性民俗文化并具有整体性特征的区域性文化。二是视域的广阔性。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就其精髓而言,就是黄老文化中的“道德”二字。“德”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体现了地域文化特征的“德”文化放到中华传统文化中来研究,具有广阔的视域。三是极强的现实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了道德滑坡现象,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人情冷漠等现象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发展,因此,加强公民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的“三德”教育既是现实的呼唤,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需要。四是创意的独特性。尽管“德”文化源远流长,研究成果也较多,但就目前国内的学术期刊来看没有这方面的专栏,这样成就了其独特性。该栏目设立以来每期都有重头文章,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已发表论文30余篇,引起了全国众多知名学者的关注并纷纷赐稿,一系列高水平的论文推动了“中华德文化研究”栏目的建设和发展。
从《武陵学刊》特色栏目构建的实践来看,编辑在对地方特色资源的认知过程中,应该具有四种意识,即历史意识、比较意识、拓展意识和时代意识。
历史意识,就是要求编辑不仅仅是学科编辑、文字编辑或技术编辑,还应该有一种历史眼光,特别是对地域历史文化要有一种敏锐的感知和清醒的认识。特色往往是在历史中形成或积淀而成的,留给今天的也许只是一个遗址、一堆史料、一种风俗或者一个符号,作为编辑就要从那些静态的、分散的、抽象的历史遗存中寻找和发现学术的矿藏,从而构建学报富有历史底蕴的地域特色栏目。
比较意识,就是要求编辑不仅仅停留在期刊所在地的特色资源,还要把这种资源和别的期刊所在地的同类资源或相关资源联系起来进行考量,在比较中判别本地资源的优越性和独特性,亦即定位设置该特色栏目的优越性和独特性。有了这种比较意识,就有可能抢占先机,率先设立地域特色栏目,或者超越别人,比别人做得更好更有成效。
拓展意识,就是要求编辑不仅仅只盯住地域历史文化特色,还有从特色中跳出来,在更大的时空中打量、思考和放大特色的价值。只有这样,地域历史文化资源才既具有地方性,又具有超越性和普适性。拓展意识还要求编辑由此及彼、探源追踪,把地域历史文化资源前后、上下打通,看其特色的生成、演化和流变。
时代意识,就是要求编辑不仅仅满足于对地域特色资源的发掘和托举,还要把地方的历史文化富矿和时代的精神命脉与主流价值联系起来,为现实服务,为时代服务。只有这样,地域特色栏目就既能以地方为依托,为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搭建学术平台,又能站在更高的层次,用更开阔的视野,把小范围的或者历史遗存的特色资源和遗产,与当今深刻的时代变革结合起来思考,赋予其一种穿透力和辐射力,并整合为新的富有时代内涵与魅力的资源和财富,发挥地域特色栏目更大的学术价值和作用。
高校学报编辑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才能不仅对地方历史文化、经济社会资源有一种自觉认知,而且能够在认知过程中不断通过“同化”或“顺应”两种心理机制,达成新的认知,从而达成一种新的“平衡”,反映在栏目设置上,就是使地域特色栏目不仅能够得到确立,而且能够不断地修正、充实和发展。
(感谢《武陵学刊》编辑同仁提供的资料支持)
[1]张小可,曹丽芳.试析改革开放以来广东高校学报的发展特色[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1): 64-67.
[2]胡德明,高焕.地方高校学报特色之路的实践与思考[J].黄山学院学报, 2010(4): 137-140.
[3]龙协涛.办特色栏目是改造高校学报的途径——以《云梦学刊》“当代学术史研究”为例[J]. 云梦学刊, 2007(4): 28-29.
[4]王欢.基于建构主义的新型教学模式和教学改革的结合[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5(1): 82-85.
[5]WnetSchoo1.Constructivismasaparadigmforteachingandlearning[EB/OL].[2007-12-04].http://www. wnet. org/wnetschool/concept2class/month2/index.htm1.
[6]张伯海.什么是期刊品牌[N].光明日报·书评周刊, 2003-03-27.
[7]刘少华,周全.提高高校学报影响力的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4(4): 471-472.
G237.5
A
1674-9014(2011)06-0138-04
2011-08-16
刘晓霞(1976-),女,山东莱芜人,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编辑部编辑,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期刊编辑出版。
(责任编辑:刘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