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娇
(三门峡市第一高级中学,河南 三门峡 472000)
素质教育是一个充满探索与争议的历史性课题,中学素质教育更因为其基础性地位和长期应试教育的压力而身处争论前沿。当前,中学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向,教师在素质教育中起什么样的作用,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养?大家都在尝试、摸索,并没有形成共识性的答案。我们根据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试图回答这些问题,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探讨,以达引玉之效。
进入新世纪,中学素质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素质教育”一词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时,还是一个颇有争议的民间话题,自1999年召开的第三次全教会以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逐渐成为教育工作的主旋律。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等重要会议明确把“素质教育”写入报告,连续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上升到国家战略。从全局来说,实施素质教育正处在国家推进、重点突破、全面展开的过程中,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十多年来,我国中学教学中取得的丰硕成果和宝贵经验,形成的浓郁氛围,进一步增强了我们推进素质教育的信心。
我们在为素质教育的盎然生机和广阔前景欢欣鼓舞的同时,也要看到,在实践过程中,大家对素质教育的内涵探讨与具体操作不但没有达成更大的共识,反而呈现出各说自话的多元图景。
什么是素质教育?在概念与内涵上,可以说始终没有一个共识性的说法。关于素质教育的概念,有人把它看作一个过程,有人则认为是一种理念,还有人认为是一种模式,可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具体的表述这里不再枚举。有人对素质教育的内涵有争论,甚至产生相对立的观点。有人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创新教育。还有人认为,素质教育就是特长教育,就是“跑、跳、唱、画”。而1956年的首批特级教师之一,被誉为“中国当代教育家”的霍懋征老师则明确提出:“素质教育绝不是被一些人理解的特长教育。”[1]人大附中的刘彭芝校长则认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转知为识,转识为智,转智为能,就是素质教育。”[2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素质教育在理论层面上的多样性可见一斑。以至于前任教育部长周济主张:“不过多地争论素质教育的概念性问题,不用概念去框住理论的发展,而是要花更大的力气去推动实践的创新,在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中使理论之树常青。”[3]这恰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概念的纷争。
与此相一致,素质教育在中学教学实践中,更有着不同角度的试验。从哪里入手推行素质教育,大家的选择多种多样。有的学校从考试评价机制改革入手,或者改革评分制度,或者紧跟高考制度改革实践,或者实行个别科目一年多次考试,或者试行各种形式的自主招考、选拔录取考生,等等。有的学校从课程改革破题,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设计,建立高效课堂,实行研究性学习,等等,把充分激发学生自主性的教育看作是素质教育。还有很多学校直接把一些特长性质或者符合本地区特点的文体项目等同于素质教育,比如钢琴、笛子、古筝、葫芦丝等各种乐器的教育与培训,戏曲、民间工艺、中西书画、中外歌舞等各类艺术兴趣的培养,等等。这样的素质教育形式上最好操作,最易出效果,在各级各类中学中也最普遍。当然,也有一少部分学校的入手点发生了偏离,以为参加各种学科培训班,提前学习下一阶段的内容,“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是素质教育,希望达到素质教育与升学考试的双赢。
如上所述,素质教育呈现出的多元图景虽然表明了它的旺盛生命力,但是具体到每个学校、每个教师,素质教育的碎片化却会使人产生困惑,不知所措。素质教育作为一个民族的阶段性探索,几十年也许是短暂的,出现偏差也可以理解和容忍,但是,对处于人生关键时期的中学生个体而言,他的受教育经历只有一次,经不起试验,不能有所闪失。在此背景下,教师作为素质教育的直接操控者,其作用尤为重要。
关于教师对人类社会的作用,有太多的精辟见解,本无需多言。但在素质教育的视角下,我们认为,有三个基本的方面还是需要再次强调。
首先,由于素质教育歧义纷呈,教师理解程度直接影响素质教育的效果,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成效。比如高中数学,圆和椭圆、双曲线的图形函数变换,是教学重点难点,令许多同学感到枯燥,但是正是在这里,柔和的曲线与优美的公式展现着数学之美。具备素质教育理念的老师就会结合生活与历史中的例子,在一两句话之间让学生感受到科学与人文的相通,接受着对匀称、协调、秩序的认同。相反,缺乏素质教育理念的老师则不会考虑这些与考试无关的问题。对于眼花缭乱的各种特长教育更是如此,有的教师把它当作展现素质的载体,有的则把它视为素质教育的目标。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短视行为在一定时期内并不一定能够显现出直观的负面效果。如果教师对素质教育有着强烈的认同和较为完整的理解,那么素质教育的推进就是扎实的。相反,在多元理解下,如果仅仅靠一些指标评价体系来约束,换来的往往是肤浅地走过场。
其次,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的阶段性发展特征,凸显中学教师加深对素质教育理解的必要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克服应试教育倾向。”[4]所谓关键时期,从中学生自身成长发育的年龄、心理、生理特征看,他们有思想,但不够成熟;张扬个性,但易受到诱惑而偏离方向;外形成熟,追求成人世界的生活方式与认可,而又内心敏感,抗压能力弱。从社会环境来看,在市场经济与价值观多元化的环境下,又面临着应试教育的激烈竞争,机遇多、选择多、诱惑多、危险多。这些特点决定了中学教育与小学、大学等其他阶段教育相比所具有的独特性,尤其需要具备良好素质的教师加强帮助与引导。
最后,素质教育就是教师与学生不断交流、对话、融合,教师是关键,是连接的纽带和桥梁,要发挥主导作用。教师通过传授知识,让学生接受人类经验与智慧的精神财富,这构成了素质的基础。教师通过行为的示范树立良好国民素质的形象。“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行为是功利性还是充满人文关怀,能够为学生所感知,影响学生。教师还通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来实践素质教育。陶行知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5]他告诫我们,不要轻视、放弃每一个学生,要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
“给人以火星者,必怀火炬”。素质教育真正意义的百花齐放,最终取决于一线教师的良好素质。广大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成为影响素质教育成效的关键环节。
1.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与人格魅力。高尚的师德首先要建立在爱心的基石上。著名意大利教育家爱德蒙多·亚米契斯说:“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6]教师的能力有高低,知识有多少,教学模式有差异,这是正常的现象,唯有倾注了爱,千姿百态的教育才灵动起来。有了对学生的爱,才会关注丰满的人性及其养成,关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关注个体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培育,关注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有了对事业之爱,才会把教育当作一项事业,而不是一门养家糊口的手艺,才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沉浸于有关教育教学的问题,乐此不疲,从而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教师要具备更加完善的学科知识和科学的施教知识。素质教育对教师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师要做足功课,完善所教学科及其相关专业的知识。要对所教学科有宽厚扎实的基础,把握其中的思想和方法,了解学科理论前沿和发展趋势。同时,由于当前知识专业化和综合化的趋势,学科渗透的加强,也要对学科相关的知识、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等有广泛的了解。另一方面,必须充实科学的施教知识,包括国家的教育政策、教育理论、教学理论、心理科学等方面的知识,通过科学的方式和方法完成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传递,人类文明精神的传承。《大学》曰:“知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拥有渊博的学识,多样的教法,再加上对学生的了解,精心的准备,教师才能气定神闲、游刃有余地展现教育魅力,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3.教师要形成持久的学习和发展能力。从素质教育的目标来看,不仅要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创新的能力,能够在今后整个人生道路上自我完善。如果教师自己都体会不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能力欠缺,那么,口号喊得再多,也只能流于形式。同时,在当今的网络时代,传统的知识传承模式正在发生变化,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触摸到了学科的前沿,不仅掌握了老师所不知道的课外知识,而且掌握了老师所不熟悉学科专业知识,师生之间由原来的传授接纳型单向度模式转为互补性模式,这对师生关系产生了挑战。教师必须努力学习,终生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才能尽快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1]没有爱就没有素质教育:霍懋征谈素质教育.北京青年报,2001-3-8.
[2]人民日报,2011-6-12.
[3]人民日报,2005-12-29.
[4]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文件选编.人民出版社,2010.
[5]陶行知全集(第二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605.
[6][意]亚米契斯.爱的教育.上海书店,198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