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炜
(信阳师范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试论《论文写作》课程的课堂教学
孙炜
(信阳师范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论文写作》是很多高等院校都开设的一门专业课,其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论文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为有效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在课程设置上应遵循以学生为主、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方法性和知识性并重的原则;在授课方式上可以采用讨论法、模拟法、“一主多辅”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论文写作》 课堂教学 课程设置原则授课方式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高等院校都特别重视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将科研能力当做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科研能力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就是学术论文的写作。然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写学术论文存在诸如不重视、不会写等问题。这说明写作论文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经过认真学习、勤奋实践才能掌握写作技能,并最终踏上专业研究之路。鉴于此,《论文写作》课程的开设就是必然的,这是一门以指导学生完成论文写作为目标的课程。那么,如何充分实现《论文写作》课程的教学目标,有效提升学生的科研水平呢?本文从如下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篇合格的学术论文需要具备如下要素:专业观点明确、学术规范科学、语言表达清晰;学术论文作者要同时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缜密的逻辑思维和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对学生进行学术论文的训练也需着眼于如上几个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说,《论文写作》是一门跨学科的课程,授课内容不仅涉及专业知识,而且涉及写作技巧的训练。为此,在课程设置上需要体现如下原则。
(一)以学生为主体。这不仅是因为《论文写作》的授课对象是学生,更重要的是写作论文必须是作者独立完成,因此在学习写论文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全方位参与。写作论文有若干个环节,包括形成科研意识、提炼学术观点、构思论文内容、完成论文写作,等等,[1]每一个环节学生都需要开动脑筋、认真思考。所以,《论文写作》课程需要比其他课程更严格地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主体的表现和方式有很多,我采用较多的是调查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即先在学生中展开调查,然后根据调查结果调整安排辅导内容。
比如在开课之初,就要开展对学生科研意识的调查,请学生讨论怎样看待科研,是否愿意写论文。经过调查,我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科研意识不强,觉得大学生应以学习为主,做科研还太早,写出来的论文水平太低,不具备科研条件和科研能力。在没有自觉科研意识的情况下,学生上《论文写作》课时无心听讲,被要求写论文就胡乱应付,论文水平自然难以提高。解决了大学生必须写论文的思想问题后,还要开展学生科研方向的调查,按照不同的科研方向分科研小组,鼓励科研小组围绕研究方向组织学术活动,开展学术交流,甚至模拟学术会议,以此营造浓厚的班级学术氛围,鼓励学生写作论文。当学生写论文时,要求学生按照“阶段”写作,包括完成开题报告、研究综述、论文初稿等。在每一个阶段,教师都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及时指出其中的优缺点。
(二)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写作论文不仅需要掌握写作技巧,而且需要千锤百炼,亲自动笔练习。因此,《论文写作》课程的设置必须遵循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原则。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既要有论文概念、学术道德、学术规范、资料查找、论文构思等理论性的课堂讲授,又必须强制学生动笔写作。
在大学教育中,学生经常写课程论文。但是,这些论文往往是临近期末为得学分而写,大多没有经过深思熟虑,也就难以完成学术训练。《论文写作》课程在讲解写作论文理论知识的同时,应该要求学生认真按照“程序”完成一篇学术论文。这个程序是被分解了的写作过程,具体有选题、开题、查资料、写综述、完成论文,等等[2],这是一个扎扎实实做科研的过程,相信经过了这些过程,学生的论文应该是自己的所思所想。虽然这样的论文观点可能会陈旧些,文笔也会稚嫩些,但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科研技能和科研方式。
(三)方法性和知识性并重。写作论文除了需要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之外,还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和敏锐的学术视角。因此,《论文写作》课程在内容设置上必须既有如何写作论文的专业知识,又要为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最新学术信息。[3]
创新是论文写作的关键,是研究的灵魂。[4]一篇论文若无新意,若没有超越前人的地方,那么这篇论文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正因为此,写作论文和读书、查资料、思考紧密相关。学术论文是作者对某一课题长期积累、潜心研究,在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得出的新的科学结论。大学生正当青春年少,其优势是思维活跃、敢想敢做;其劣势是积累较少,学术敏锐性不够。学生的这些特点往往影响论文的质量,造成选题陈旧、论文难出新意等。针对此,在《论文写作》课程的设置上,可以特别加入最新学术信息等内容,专门为学生介绍研究热点、最新资料、最新研究成果,使学生尽快掌握学术前沿,为其选题、查资料提供方便。
以上介绍的几种《论文写作》课程设置原则,是我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思考、研究的成果。以其为指导,我开设《史学论文写作》课程时,将授课内容分为三大部分:史学论文写作方法的指导、史学前沿信息的介绍、学生写作论文的评阅。这三个部分互相穿插,既丰富了课堂内容,又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践证明,通过开设《史学论文写作》课程,学生对何为论文、如何写论文有了清晰的认识。
一门课程教学效果,除了取决于课程设置之外,和授课方式也息息相关。《论文写作》课程理论性比较强,其内容理解起来容易,操作时难;往往出现学生听课时觉得简单,写论文时却无从下笔的情况。如何改善这一状况,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呢?我认为除了贯彻“以学生为主”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之外,别无良方。为此,在授课方式上,除了常规教学之外,《论文写作》课程还特别适用如下几种授课方式。
(一)讨论式教学法。讨论法是经常被采用的授课方式,这一方法能有效促进学生参与课堂、发挥能动性,但是倘若选题不好,组织不当,讨论法容易流于形式。《论文写作》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学生学会写论文,教学任务是要求学生完成一篇规范的学术论文。因此,在教学中,了解学生所想,解决他们之难,增强他们的思考能力是首要的。而讨论法恰恰最适合充分暴露群体思想、促进群体思考。
在《史学论文写作》的教学中,我经常选择一些论文、专题供同学讨论,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理论上讲了很多次什么是论文,论文应怎样写,规范论文有什么要求,学生可能听后就忘记了。但倘若围绕一篇学术论文进行讨论,让学生根据论文自己进行文本分析,就会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而在专题讨论中,不同观点的碰撞、各自掌握资料的交流,将使问题越辩越明,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临场应变能力也会随之增强。
(二)模拟式教学法。和其他教学法相比,模拟式教学法具有直观性、游戏性、客观操作性等特点,对学生很具吸引力,能让学生格外投入,对促进学习,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5]
《论文写作》课程指导学生写作学术论文,从能力上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逻辑能力、专业科研能力等,帮助学生完成从学习到科研的转变;从实际上看,有利于学生完成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的写作和答辩,为顺利毕业做准备。因此,《论文写作》课程是大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在课堂上,可以模拟毕业论文答辩、开展学术会议等场景为授课内容,进行模拟法教学。比如模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和论文答辩,首先组织同学分成答辩委员会和答辩小组,将教室布置成答辩现场,由答辩委员会现场提问,答辩者即时答辩,最终由答辩委员会判定答辩者能否开题,或评定论文等级。再比如,还可以模拟学术会议的召开。先设置主题,由同学提交论文或论文提纲;分组讨论时由讨论小组组长主持会议,其他人依次发言,介绍自己的观点,并会议讨论。从实践看来,模拟式教学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提前熟悉了某些学术活动,为将来毕业论文的答辩和参加真正的学术会议做好了准备。
(三)“一主多辅”式教学法。在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老师的引导作用。任何一种教学方式的进行,都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和引导。鉴于指导学生写作论文的特点,在《论文写作》教学中还可以采用“一主多辅”式教学法。
所谓“一主多辅”式教学法,是指在《论文写作》课程的讲授中,以一个老师为主,负责讲授论文写作的理论知识,全面指导学生的论文写作实践;在课程的进行中适时邀请其他专业方向的老师进行专业授课,讲授本方向的研究热点、研究方法。之所以使用这种教学法,是因为学生写作论文时,往往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选题,但各学科的专业方向有很多,学生的兴趣点也千差万别。因此,其选题涉及面特别广。在各科知识越来越专业化的今天,很难有一个“全职”教师能全面照顾到不同学生的需要。因此,在授课时,我们不妨充分发挥大学教师的师资资源,邀请多个老师共同授课。同时,不同老师的研究思路、学术历程各不相同,对同学们的启发也就各种各样。
我的研究方向是中国古代史,在担任 《史学论文写作》的主讲老师时,每次都特意邀请中国近代史、世界史、史学理论方向的老师为学生进行专门的课堂辅导,讲解本方向的学术前沿、研究现状。这一教学方式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
授课方式的多样化不仅使教学活动灵活多变,丰富了课堂,而且加深了学生的印象,提高了课堂效率。以上所列的授课方式并不完全是我初创,也不是只适合《论文写作》课程,这是我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思考的结果,因为其行之有效而希望能抛砖引玉。实际上,任何一种授课方式在应用过程中都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若有需要,就应根据授课效果及时调整。唯有如此,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论文写作》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写作学术论文,但这一目标只是显性的、浅层次的,蕴含其中的是学生的科研能力或研究能力。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若只会被动地学习而不知道主动研究,则肯定是不够的。因此,高等院校开设《论文写作》课程,高校教育者认真研究如何上好这门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这对提升学生的论文写作水平,增强科研意识、科研能力都有莫大的作用。
[1]曾伟,黄慧芳.高教研究论文写作六题[J].高等教育研究,1997,(1):99-102.
[2]孙炜.大学生文科论文写作思路探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2):24-25.
[3]唐美灵,赵荣从.论文写作看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J].图书情报工作,2009增刊,(1):178-181.
[4]苟德培.论文写作中的创新性思维[J].文学教育,2008,(1):153.
[5]李楚群.试论模拟教学法的特点[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10):129-131.
2009年信阳师范学院教育教学研究课题(项目编号:16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