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平 白 剑
(1河北大学 图书馆,河北 保定 071000;2保定日报社,河北 保定 071051)
构建和谐社会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的需要。但是目前的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一些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因素,社会偏见就是一种阻碍社会和谐发展的消极心理,大众传媒在社会偏见的形成方面有重要影响,因此探究大众传媒和受众的互动对于社会偏见形成的影响就具有现实意义。
偏见“是一种缺乏客观依据、固定的、先入为主的观念和态度。在社会心理学中,偏见多指否定性、拒斥性的态度”。社会偏见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认知上的偏差,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社会刻板印象。“在现代社会心理学中,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对自我、他人或群体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规律进行感知、判断、评价、推断和解释以作进一步反应的过程”。社会认知的信息来源总的来说可概括为两大类: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现代社会,间接经验是人们社会认知的主要途径。间接经验主要来源于各种社会传播活动,诸如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等,大众传播是人们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新闻传播活动,是从客观现实到媒介现实,再到受众心理现实的过程,新闻的传播者向人们所展示的环境是一种环境的再现,即“拟态环境”。
(一)新闻工作者的“中势地位”对客观现实报道的偏差
新闻从事件发生到报道过程,必然会加上传者的主观判断,并受到现实政治环境等因素的约束,这就使媒介现实与客观现实之间难免产生某种程度的差距。新闻的传者,根据自己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和理解,按不同的格式对各种信息意义进行符号编码、解码和意义重构,零散、个别的信息意义经过媒介不断地重复和强化,成为某方面信息意义的综合、概括的表达。传播过程中,传者作为社会个体,处于社会的中间层,一个人所处的位置决定了他所看到的对象,新闻记者现阶段所处的“中势”社会地位,使其面对不同的采访对象可能显示不同的态度,记者在采访中所表现出的态度、观点一定程度上可显示出他的认知结构,甚至采访前的采访准备都有可能带有个体认知的预见性判断,如果这种认知框架与采访对象的认知结构呈现一定的重叠,采访对象对记者会产生一种“自己人效应”。因此,记者对客观事实的报道很容易出现偏差。
(二)对新闻价值认识的偏差
媒介反映客观世界要将那些具有重要性、显著性、时新性、趣味性和接近性的内容凸现给受众,对新闻价值的判断掌握在媒介“把关人”手里,传统媒介一直担当着“把关人”的角色,“把关人”头脑中所固有的认知结构,影响到媒介工作人员对新闻事实的理解,贯穿于记者、编辑对新闻事实的选择、思考、加工的整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媒介工作人员实际上是有意无意地对客观现实重新建构。当然,媒介“把关人”的社会认知结构远非上述“选择原则”这么简单,传播者的价值标准、道德观念、知识层次等因素,以及来自政治、经济、道德等方面的压力都可能产生影响。在传播的过程中,他们起着过滤器和放大镜的作用,会在不违背报社编辑方针的前提下,更多地被与他们价值观相同的新闻所吸引,而在后期的写作编辑过程中也为以自身的价值观和报道思想为潜在的指导,来对新闻事件的性质进行判断。
(一)受众的选择性理解
个人差异论认为相同的大众传播内容在受者之间之所以产生不同效果,是因为受众的个人条件,社会关系不同,而其中个人差异最为重要。个人差异论最大的发现在于“选择性注意与选择性理解”。从媒介现实到心理现实,是媒体影响受众的过程,也是受众认知转换的过程,受众从自身的社会认知结构出发,“选择性接触”和“选择性注意”新闻的内容,并会在解码过程中通过“选择性理解”建构属于自己的心理现实。不同的社会团体、个人对于同一个媒介产品,可能给予不同的解释。如果受众所获得的新闻信息和自己以前的认知有差别而且不能同化时,受众必然会改造原有认知结构,进行修正或补充,同时还会对所接触到的信息进行类比、解释、推理和想象,这样受众就从自身社会认知结构出发,针对新闻事件形成了既不同于客观现实,又不同于现实的心理现实。因此,新闻报道对受众心理现实的影响,也同样无法轻松地逾越受众社会认知这一传播效果的基本层面。
(二)刻板印象
“社会刻板印象就是人们在社会认知过程中,根据社会图式而对认知对象产生的比较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刻板印象形成有两个途径:直接和间接,直接就是本人的亲身经验,间接包括大众传媒的影响,以及他人的影响。大众传播在形成、维护和改变一个社会的刻板成见方面拥有强大的影响力。“事实上,媒介对社会各群体的描述,就是描述者本人的刻板印象的反映”,在现实社会中,媒介在引导社会成员认识世界、适应环境的同时,往往也在有意无意地强化人们对某一类人群的简单、固定的认识与评价。这必然会使受众产生社会认知偏差,影响受众对社会现象、社会局势的判断,以及对各类社会人群的评价与态度。受众往往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受到媒体信息潜移默化的影响,同类新闻信息的长期、反复传播,必然会慢慢消饵个体间的差异,把群体的特征加以模式化,通过媒体的描述最终在受众心目中形成相对固定的群体形象,即刻板印象。
(一)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平等的交往和接触是消除偏见的好方法
改变研究表明,使先前相互隔离的群体成员进行平等的交往和接触,或使先前沟通较少的两个群体沟通更加频繁,是一种减少偏见,增加融合的好办法。人们之间只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平等的接触和交往,才能互相产生客观的认识和了解,逐渐消除各自最初产生的怀疑和陌生感,解除心理上的防御,最终实现人们之间的信任与沟通。比如,西方媒体在报道中国时普遍带有偏见。可以通过让西方民众亲身实际地接触中国人,用亲眼见到的事实来扭转他们头脑中被歪曲的“中国”形象。比如举办2008年奥运会、2010年世博会,就是树立国家良好形象的机遇,让西方民众和媒体有一个亲身接触中国、认识中国人的机会,亲身访问过中国人,和那些从来没有到过中国,仅仅通过报纸电视了解中国的人态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二)再分类——内群认同的普遍模型是消除社会偏见的有益探索
人们倾向于把周围的人们分为“我们”和“他们”,并且在许多情况下对这两类人的行为采取不同的解释,这是导致偏见产生的原因之一。内群认同普遍模型认为,不同群体的个体视他们为一个单一的社会实体的成员的情况下,他们之间的主动接触增加,群体间的偏见也会随之减少。在社会生活中,运用这种再分类机制消除偏见至关重要的因素是在一起合作共事的经历。在新的历史时期,各类大众传媒尤其是国家主流媒体,应让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深入人心、大力宣传公平与平等的精神,消除群体隔阂,调节收入的社会第三次分配,营造团结协作、互利共赢的良好社会氛围,当属于不同群体的成员们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的时候,“他们”也会变成“我们”,敌意和偏见也会随之烟消云散。
(三)墨迹战略是消除社会偏见的好办法
“该战略先在一些偏见持有者群体内部选一些代表人物作为前期劝说对象,在这些人改变偏见态度之后再让他们去劝说影响他们周围的人,逐渐扩散开来,最终达到偏见的整体消除”。如果能改变偏见持有者代表人物的偏见,然后由他来影响周围的朋友和同群体的人改变态度,效果将比大众媒介单方面地传播显著。正如拉扎斯菲尔德提出的“两级传播”中的“意见领袖”,因为偏见代表人物往往是自己群体的“意见领袖”,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威信,他的社会认知结构和同群体成员的社会认知具有更多的相似性,更容易被本群体的成员所接受。比如说,西方媒体对中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和双重标准。如果我们可以利用一些西方政界和学界认可的权威人士的公正客观的理论和观点,让他们的观点为更多的人了解,被更多的人接受,我们的努力就会事半功倍。
注释:
①邵道生.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②郑雪.社会心理学[M].广东: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③张荣.论电视民生新闻与受众社会认知[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
④刘晓红,卜卫.大众传播心理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第201页.
⑤王雄.新闻舆论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21页.
⑥刘洪波.偏见的制造[J].瞭望东方周刊,2006,(10).
[1]刘京林.新闻心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2]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3]童清艳.超越传媒——揭开媒介影响受众的面纱[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4]刘晓红,卜卫.大众传播心理研究[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5]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商务印书馆,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