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小学生开展儿童文学的课外阅读指导

2011-03-20 14:37许湘云
文教资料 2011年7期
关键词:儿童文学课外阅读读书

许湘云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系,贵州 都匀 558000)

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阅读量有明确的规定,要求小学生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要完成这一阅读目标,光靠课堂阅读是不够的,必须依靠课外文学阅读来进行补充。课外阅读对提高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文学鉴赏能力十分有益,而儿童文学作品以其审美的品质、生动的形象、优美的语言及寓教于乐的特点,自然而然地成为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首选材料。因此,如何开展课外阅读指导,使课外阅读落到实处,取得成效,是值得教育工作者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开展儿童文学课外阅读指导的意义

从小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开展儿童文学的课外阅读对提高语文素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是靠有限的课堂学习得到提高的,而是要“充分利用无处不在的、无时不有的语文教育资源,使学生凭借丰富的资源和大量的实践,在学语文、用语文中渐渐习得语文学习规律,不断提高整体把握能力”。其次,课外阅读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独立阅读能力、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增长知识、扩大视野、促进写作能力等方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从小学生的阅读现状来看,在小学阶段,学校规定的各课程的学习任务非常重,占据了小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再加上信息化社会的发展,电视剧、动画片抢占了学生大量的文本阅读时间,他们几乎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也没有兴趣进行课外阅读。即使有那么一点时间来进行阅读,由于没有专人指导,显得非常盲目和随意,要么一目十行、走马观花,看个大概就可以了;要么凭借自己的阅读喜好选择一些漫画、卡通等书籍来阅读,这样的阅读收效甚微。

如今市面上的书可谓丰富多彩,但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现象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果不加选择地进行阅读,那么造成的后果就是不堪设想的。因此,组织好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处理好学生“读什么书”和“怎样读书”的问题,就是对小学生进行儿童文学课外阅读指导的意义所在。

二、家庭中儿童文学课外阅读指导应注意的问题

家庭是小学生最主要的生活环境,从出生一直到入学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庭环境中度过的。因此,家庭可以说是孩子接受文学熏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场所。在家庭的儿童文学阅读指导中,家长应注意以下问题。

1.营造家庭读书氛围,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在现代教育结构中,家庭教育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家庭对孩子的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一般来说,在富有文学修养的家庭环境里成长的孩子,其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都较为良好。在家庭中父母要为孩子营造一种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孩子从阅读中获得乐趣并深植于心,这可以说是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一个原动力。加拿大女作家兰兹伯格认为,七八岁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子如果不能以读书为获得乐趣的首要来源,就很可能不再喜欢读书。因此,父母应努力为孩子创设一个富有文学阅读氛围的环境,如购买或订阅一定数量的书籍、报刊,让孩子课余有书可读;布置一间幽雅、舒适的书房,让孩子拥有一个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家庭成员经常读书并进行交流,在阅读上家长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无疑会起到榜样的作用。

2.为孩子选择合适的书籍。

在为孩子选择书籍的时候,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孩子的书籍。而不能“就地取材”,只要是书,不管是哪方面的,不管是否适合孩子都任孩子随意阅读。殊不知,读一本内容不健康的书,会毒害孩子的心灵,甚至会毁了他们的一生。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所以,提供给孩子优秀的书籍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孩子自己还不完全具备选择书籍的能力。所谓合适的书籍,主要是指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都比较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同时这些作品在难易程度上适合孩子的阅读水平和接受能力,如《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伊索寓言》、《鲁滨逊漂流记》、《上下五千年》等。

3.重视“亲子阅读”,教会孩子读书的方法。

“亲子阅读”,顾名思义就是父母亲和孩子一起阅读,这是当今教育界推荐的一种阅读方式。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一举一动更是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因此,家长可以通过“亲子阅读”这种方式为不爱读书的孩子树立榜样。正如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所说:“我们做父母的,一面要事事以身作则,一面要处处留心小孩所处的环境,使他所听的、所看的都是好的事物。这样他自然而然地受了好的影响。”如果父母能够静下心来读书,孩子也会跟着模仿,这样有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另外,“亲子阅读”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让孩子读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父母长辈参与到孩子的儿童文学阅读中,与孩子共读同乐,在阅读过程中为孩子释疑解难,将好的读书方法与欣赏文学的方法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孩子,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指导孩子阅读的方式。

4.教会孩子处理好学校课程与课外阅读的矛盾。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语文教材仍然被当作最为主要的阅读材料,即使有各种课外读本,往往也没有充分利用。再加上小学生的课业负担繁重,课外基本没有闲暇的时间去“光顾”他们喜欢的课外书籍,因此,孩子可能会利用上课时间偷偷地看,从而荒废学业;或者利用晚上做作业的时间而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也可能会利用晚上睡觉的时间而导致睡眠不足,从而影响第二天的学习。有些家长看到这一现象后,会采取一些简单粗暴的方法,对课堂以外的任何书籍都加以限制、禁止,这种做法实际上并无效果。因此,家长还应正确引导孩子处理好学校课程与课外阅读的矛盾,让孩子分清主次,并指导孩子学会巧妙地利用零散的时间,以便能抽出更多的时间来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三、学校中儿童文学课外阅读指导应注意的问题

在我国由于家庭儿童文学作品阅读受各种条件的制约,未形成良好的风气,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因此,儿童的课外阅读主要以在学校为主,学校成为儿童课外阅读的主要阵地。由此,在学校开展儿童文学课外阅读也就显得至关重要。在学校开展儿童文学课外阅读指导,教师应注意以下问题。

1.教师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一些教师还是难以打破围着教科书转的模式。他们认为,在校时间看课外书就是不务正业,浪费时间,很少去鼓励学生看一些有益的书籍,许多老师更愿意让孩子做各种各样的试卷,而很少让他们读书。这样的理念也直接导致了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脱节,造成课堂所学的方法无用武之处,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难以形成。教师要进一步学习儿童文学的理论知识,进一步了解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作用,理解儿童文学对儿童成长的意义,转变观念,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

2.教师要加强儿童文学素养。

新课改背景下,要进行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理念和精神的教学改革,教师特别需要加强儿童文学的修养,因为无论是确立文学教学观念,还是采用配合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手段或相应指导学生开展课内外文学阅读活动,都必须建立在具有丰厚的儿童文学修养的基础上。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是多方面的,其中就包括丰富的阅读儿童文学的经验和组织学生开展阅读活动的能力和技巧这两方面。

在新时期的教学改革中,儿童文学阅读无论在学校的教学和课余的阅读活动中,其文学性都更加突出了。这是因为,突出文学性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文学作品的魅力。学生会被儿童文学作品的生动魅力所吸引,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变不愿意读书为主动寻找书读。因此,儿童文学课外阅读也对老师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要求他们的儿童文学知识是广博的,在阅读量上,要求老师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儿童文学作品,尤其是儿童文学名著,包括一些评论家写的一些对作品的评论。只有广泛的阅读,才能使老师的文学视野更宽阔,在指导学生阅读、推荐书目的过程中做到驾轻就熟。

3.教师要善于利用多种手段调动孩子阅读的兴趣。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同样的,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要把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放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活动的首位。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很多,如,可用故事悬念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都具备强烈的好奇心,特别喜欢听故事。当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期待大结局之际,教师戛然收声并告诉孩子,后面还有更精彩的,同时适时推荐相应的作品。这样通过一个个喜闻乐见的故事诱发学生的读书欲望,使学生从被动地读到自己想读更多的书。此外,还可以举办交流会,通过教师、同学讲述自己的读书感受,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读书愿望。还可适时举办一些竞赛活动:评选“故事大王”、朗诵比赛、读书竞赛、手抄报、征文活动等,都可在学校形成浓郁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4.教师要善于给孩子推荐和介绍优秀的作品。

教师给学生推荐作品,首先要建立在广博的阅读上,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兴趣、志向和才能,以学生的年龄、心理接受程度为前提,为学生推荐读物。由于小学生涉足阅读课外作品是刚刚起步,因此显示出较大的盲目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把优秀的文学作品推荐给学生,让学生原汁原味地去阅读,并帮助学生扫除阅读过程中的障碍。此外,推荐作品还要注意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学生每学完一篇课文,都可向学生介绍与这篇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外书,让学生阅读,并指导学生读。

在推荐原则上要把握住教育性与娱乐性相统一,因为儿童文学的教育作用在于帮助儿童健康成长,使儿童在阅读、欣赏儿童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品德方面的启发和教育,以及情感、情操境界等方面的感染和影响。儿童文学的娱乐作用又是和教育作用有机结合并统一于作品之中的,并非独立存在。儿童文学读者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娱乐性,而且读者的年龄愈小,相应的作品的娱乐性愈强。因此,富有儿童情趣,也是儿童文学各种文体的普遍要求。儿童文学的情趣,也称儿童文学趣味性。它是儿童文学作品在形象的反映生活、体现儿童独有的某种特点时,从儿童的审美需要出发,通过艺术形象和艺术境界表现出来的情调趣味。儿童通过阅读这样的儿童文学作品,不仅能接受作品中所传达出的情趣,而且能激发生成新的情趣,心领神会地走进作品的艺术境界,获得真正的美感。

5.教师要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小学生读书,还只是刚刚进入阅读的大门,阅读的志趣、方法、习惯尚未形成。学生的课外阅读往往更多地关注趣味性,缺乏认识的深度,只是停留在有趣的故事上,而很少探求作品对人生的观照及其技巧。结果就像朱光潜先生所说的“只看到花架而忘记架上的花”,这种阅读不会有真正的收获。这时,教师必须指导学生会读书,使其善于读书。在指导时,教师最好根据作品的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有选择有重点地向学生讲清写作背景、作者情况、作品中的疑难问题,阅读时应注意的问题、阅读时可运用的方法等。同时对学生在课外阅读中遇到并提出的疑难问题予以及时有效的指导和解决。只有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实践、思考,才能真正地获得能力,这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

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读书足以博采,读书足以长才。”可见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因此,我们要重视学生的阅读,不仅仅课内要读,课外更要读,不仅仅要广泛地阅读,更要注重阅读质量,使阅读发挥其作用,真正做到“开卷有益”。

[1]崔峦.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上)[J].课程·教材·教法,2002.

[2]武玉梅.杨红樱现象之我见[J/OL].http://www.applesedu.com/appleblog/u/5/archives/2008/2008310154943. html.

猜你喜欢
儿童文学课外阅读读书
我爱读书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唯童年不可辜负
——两岸儿童文学之春天的对话
我们一起读书吧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读书为了什么
“原生态”与儿童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