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世文 刘 怀
(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高职院校编外人员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以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邓世文 刘 怀
(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近年,随着我国高职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编外人员在教学、教辅、行政第一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学院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编外人员队伍的不断壮大,决定了这不再是一个临时性的群体,而是学院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规范编外人员的管理,稳定编外人员队伍,是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必须应对的问题。本文结合学院的工作实际,通过分析编外人员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关对策,为高职院校的人事管理工作者提供参考。
高职院校 编外人员管理 问题 对策 员工归属感
编外人员是指符合事业单位办理人事关系的基本用人条件,签订了聘用合同,参照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及相关待遇给付劳务报酬,在单位自筹经费中列支,而未最后进入事业编制内的人员[1]。编外人员是法院、检察院、媒体、学院、医院、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的一个群体,这个群体日益成为事业单位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高职院校编外人员队伍,在近几年里迅猛发展,他们在教学、教辅、行政第一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高职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已经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思想包袱大。
“编制”始终是编外人员内心之痛,因为“编制”这个门槛,编外人员间接被划分为“二等公民”,背负着沉重的思想包袱。
编制内与编制外可以说是两重天,工作只有拼命干的份,待遇福利只有看的份,心理落差太大。现实中,编外员工和编内员工相比,在社会保障、向上发展等方面难以享受到平等待遇。因为差别太多,同在一个学院,同在一个部门,同在一个办公室,编内人员有的福利待遇自己没有,自己有的只是编内人员的一小部分,这种等级差的感觉,时间长了,办公环境就会形成两个圈子。在这种环境下,编外人员思想就变得十分复杂,内心世界十分混乱也就不难理解了。“编外”的身份使得编外人员产生了不平衡、不稳定的心理,严重缺乏归属感和主人翁的责任意识,对学院的各方面发展不够关心,认为学院发展的好坏与已无关,这样的思想不利于学院的改革发展和稳定。
2.收入差距大。
近年来,国家提出了“同工同酬”的政策,曾一度让编外人员群体兴奋了一阵子,心里想着终于等到光明了,等到出头之日了,从此生活有盼头了。可这“同工同酬”四个字到现在还是只打雷不下雨,因为操作过程中牵涉到太多复杂的因素,一时间还比较难以普及实现,编外人员心中的希望就被泼了一盆冷水。干得再多,干得再好,工作再努力,如果没有编制,一切就只不过是海市蜃楼,不上不下、不饥不饱的处境还是非常尴尬,没法和编制内员工比。毕竟无论怎样,无法享受到编制内员工完整的福利待遇,如社会保障、落户口,向上发展也往往得不到平等的机会。一般高职院校的编外人员年收入为2—3万元,同样岗位编制内员工按职称和工龄的不同,年收入4—6万元不等。或许编外人员队伍中就只有辅导员的待遇稍微好一点,有值班补贴和岗位补贴,还提供住宿免水电费。其他的编外人员就只有一份基本工资,加上年终和节日的奖励总共就那么一千几百块钱,扣除保险费用、住宿费、水电费和伙食费,每个月就两千来块钱,还要交税。这样只勉强够过日子。
3.工作生活压力大。
随着国家经济机构的调整,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才市场也充满竞争与挑战。这必然在处于劣势地位的编外人员中产生种种压力。
(1)学习压力。编外人员需要加强高一层学历学习、专题培训、继续教育,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随着学院岗位设置改革,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岗位存在不同特点的压力。只有不断加强岗位技能学习,才能在夹缝中求生存。他们都面临着自我升值的压力,专科的往本科跑,本科的往硕士冲。
(2)生活压力。房价高企,物价上涨,工资不涨,现实生活中的困难令编外人员思想上的包袱更加沉重;子女人学难、家属找工难、大龄婚姻难、老人抚养难、生活状况等均形成了一种压力,这些压力的产生,直接影响到他们工作中的表现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4.编外人员流动性大。
由于编外人员在高职院校管理中没有人事档案调动的约束,他们便可以“来去”自如,经常是今天打辞职报告,明天就走人。通常是一些刚毕业的学生做了几个月就不做了,也有某些关键的关键岗位有工作经验的人员走掉了。这样影响了编外队伍的稳定性,使得学院需要不断地培养新人,正常的业务工作也受到很大影响。
以人为本,淡化身份差别,增强编外人员的归属感是关键。员工归属感,是现代人资源管理理论提出的一个重点概念之一,是指“员工经过一段时期的工作,在思想上、心理上、感情上对企业产生了认同感、公平感、安全感、价值感、工作使命感和成就感,这些感觉最终内化为员工的归属感。归属感的形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但一旦形成后,将会使员工产生内心自我约束力和强烈的责任感,调动员工自身的内部驱动力而形成自我激励,最终产生投桃报李的效应”。[2]
1.要重视编外人员的管理、工作、学习、生活,尊重他们,重视他们的意见建议,使他们在被尊重中增强集体意识、主人翁责任感。
(1)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给予编外人员政治上的关心,对优秀的编外人员予以重点培养并发展加入党组织,让编外人员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
(2)鼓励编外人员参与学院的重大活动,如给予编外人员一定数量的职工代表名额参加党代会和职代会、中层领导的竞聘活动,让编外人员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参与学院的管理,体现主人翁精神。
(3)专门针对编外人员群体开展评先评优的评选工作,每年对表现优秀的员工进行奖励。
(4)某些津贴发放的一视同仁。因为“编制”的门槛作用,编外编内的福利待遇不同,这些差异体现的不仅仅是编内与编外人员的差异、正式工与合同工的差异,而是对编外人员“二等公民”意识的强化,甚至是一种身份等级的歧视。同是学院的一分子,编外人员把学院当成了自己的家,工资待遇可以有差别,但有些地方如我院的餐补全体教职工按一样的标准发放,尽管钱不多,但这个细微的措施,对编外人员来说,便是学院的认可和肯定,极大地拉近员工之间的距离。
其实,编外人员的要求不多也不会很高。很多人认同“金钱万能”的观点,认为薪酬是提升员工的归属感的根本所在,然而,现实中“加薪能够保证员工不辞职,但无法保证员工有你所期待的积极性”。所以,这就要求各层管理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管理意识,并将其延用于自己的工作细节中。管理者要努力了解自己的员工,懂得关心员工和处理员工关系,掌握适时的激励和奖惩,等等。这样能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也能极大地推进学院的人力资源管理文化的建设。
2.积极探索,运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和知识,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提高编外人员的待遇,来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
(1)优化管理体制,提供入编平台。如我院的做法是:一是对来院工作时间比较长的具有副高职称的几名编外教职工,经过考核和党政会议,给予享受正式工待遇;二是提供机会,给予入编。编外人员最大的愿望就是转正入编。我院2008年在编制紧张的情况下拿出2个名额,并计划每年视编制数情况让编外人员有转为编内人员的机会。通过举行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选拨活动,对编外人员进行严格的考核,综合条件优秀者给予入编,这项活动使入编的人有了干劲,尚未入编的人有了盼头,也特别珍惜这种机会,更加努力地投入到工作中去。2008年开展竞编活动以来,有7名编外人员入了编制。
(2)随着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开展,编制数量将控制得更加严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能单纯依靠入编激励员工,毕竟这是僧多粥少的平台,没法完全解决问题。人事管理部门应该积极借鉴国内外院校、其他企事业单位的成功管理经验,制定适合学院编外人员管理的机制。如参考地方机关事业单位雇员管理试行办法,对编外人员进行分类,设计等级,等级再分类,奖金津贴也相应设置为几个等级系数,制定编外人员的具体考核办法,考核通过的就可以相应级别的工资,考核不及格的降低相应级别的工资。这样就能有效避免员工的“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心理,从而激发工作活力。
(3)完善员工权益保障。有不少高职院校给编外人员办理了“五险”,但住房公积金一直没有办理,而社会中稍有规模的企业都为员工办理“五险一金”,这就让编外人员心里非常有想法了。在房价节节攀升的情况下,编外人员更加忧心如焚,对办理住房公积金的希望更加与日俱增,毕竟这是事关下半辈子的幸福大事,有住房公积金的话日后可以享受到公积金贷款的优惠条件,所以即使让他们自己掏钱办理也愿意。可见,给编外员工办理住房公积金,完全符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它能够体现人的满足感与需求的关系,有了满足感,人对外界环境的归属感就会比较强。
管理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项复杂而繁琐的系统工程。管理者要积极探索多种编外人员管理的形式,在人才的使用和管理上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从小处着手,通过提供平台,让编外人员参与各种活动,不仅给编外人员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而且淡化编制意识,全体教职工建立融洽的工作关系,形成互相信任、互相帮助的良好氛围。这些参与活动和平台会让编外人员通过参与和感受,真真正正体会到学院的关心和重视,自然地增强归属感,从而在潜意识中对学院产生一种向心力。只有这样,才能极大地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促进学院教育事业更好地发展。
[1]百度百科.编外人员.http://baike.baidu.com/view/2062847. htm#sub2062847.
[2]MBA智库.员工归属感.http://wiki.mbalib.com/wiki/ %E5%BD%92%E5%B1%9E%E6%84%9F.
[3]霍丽慧.新时期高校编制外合同聘用人员管理工作探讨.科技信息.2009,(13).